第七十章 國民革命軍
連州城,此時大街上已經看不到多少川軍的身影,替代的是黨軍的士兵。至于川軍現在都已經放下了武器,等待篩選整編。這么多人肯定不可能都能被吸納入黨軍之中,畢竟這個時候的川軍出了名的紀律差,即便是以紀律嚴著稱的湯子模部也不是很好,畢竟在那個大染缸里,沒人能獨善其身。
“興華,不知道上面怎么打算安置我們川軍?”湯子模一邊走一邊說道。
“湯師長,我們之前不都說好了嗎,整編川軍,當然肯定會有一些不合格被踢出來的。對于這些人,想要回家的,都發放路費;想繼續參軍的,我們也會暫時收攏他們,免得因為被遣散,去禍害地方。
至于整編出來的部隊,是不是湯師長統領,這就不好說了。即便是士兵是這些士兵,但中間的軍官應該都會換,這是必然的。不僅川軍,粵軍也一樣,這也是為了保證部隊的忠誠度。”李恪到也沒有隱瞞,實話實說而已。
“哦!”湯子模聽了之后淡淡地回答道,然后沉默了一會兒,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過了一會兒有繼續道,“有個語言問題,我們這些人很多聽不懂廣東話,要是派一些廣東人來管他們,我擔心語言交流上有問題。”
李恪一聽覺得也有道理。這個時候可沒有普通話一說,官話也分很多種口音,特別是四川、湖南等地和廣東的口音差距很大。當初東征的時候,李恪的部隊迷路不就是因為聽不懂潮汕話嗎?
“這個我盡量建議校長派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軍官來擔任軍官。別看跟我們一起來的衛旅長的部隊是粵軍,但其下面有很多人都是外地人,湖南等地就不少。”李恪建議道。
這個時候的軍隊情況很復雜,特別是熊克武學陳炯明搞什么聯省自治,說什么‘川人治川’,無疑給整編帶來不少麻煩。這也是為什么李恪不喜歡陳炯明的原因,聯省自治弄不好就是分裂國家,把各個省份區別開來,并不利于國家統一。
對于中國這個情況,學美國搞聯邦制肯定是行不通,中央集權才是最好的出路,不然以國人的喜歡內斗的性格,國家永無寧日。就像什么粵軍、滇軍、奉軍、川軍等等,這些軍閥派系出現后造成了什么后果,最明顯的就是軍閥混戰,百姓民不聊生。
這個一時間肯定改不過來,好在湯子模的第二軍并不都是四川人,還有不少湖南人和貴州人,即便是湯子模本人都是湖南人。調這些省份進去,上面也不會擔心這支部隊成為其死人部隊,畢竟核心的軍官都是從黃埔調過來的。
就在李恪在忙著整編川軍的時候,廣州國民政府則是對軍隊整編達成了一致。
8月26號,國民政府軍隊開始正式整編,取消粵軍、湘軍等落后的稱呼,以后統稱國民革命軍。為了平衡各方,最終決定,現在每個派系各一個軍的番號。
第一軍由黨軍、粵軍和川軍各一部組成,軍長蔣介石,副軍長何應欽(同時兼任第一師師長),參謀長蔣伯誠,政治部主任周恩萊;
第二軍由建國湘軍組成,軍長譚廷闿,副局長魯滌平,參謀長岳森;政治部主任李富春;
第三軍由朱培德的建國滇軍組成,軍長由朱培德出任,參謀長黃實,政治部主任朱克靖;
第四軍由建國粵軍原第一軍為主力組成,軍長李濟深,副軍長陳可鈺,參謀長鄧演存,政治部主任麥朝樞;
第五軍由福軍組成,軍長李福林,副軍長鄧彥華,參謀長劉敏,政治部主任李朗如。
此次整編并不包括國民政府直轄的警衛軍、程潛部等部隊。這次整編中參照蘇聯編制,一個師下設三個團,連級以上指揮系統除了軍隊主官,均設有黨代表或者政治部主任一職。
原則上每個軍下轄三個師,但由于各軍實力不同,則是有些細微的改動。第一軍下轄五個師,第二軍和第三軍下轄三個師(后第二軍增設一個教導師),第四軍下轄四個師,第五軍兩個師。論實力,第一軍最強,由粵軍主力改編而成的第四軍第二,李福林的第五軍最弱。
特別是李福林的第五軍,由于出身綠林,部隊戰斗力本就弱,而且跟黨軍有著矛盾。這次整編本該下轄三個師,不過因為人數不足,勉強編為兩個師,把其中一個師番號讓給了第四軍。
關于第一軍的編制,本來老蔣和下面的討論要不要改成兩旅六團制,不過因為都是采用一師三團制所以最后就沒改,仗著實力強從軍委會拿到了五個師的編制,分別是第1、2、3、14、15師。
五個師,每個師下轄三個團,加上軍部直屬的警衛團、炮兵團,暫時為17個團。五個師中前三個師已經完成整編,由黨軍第1、3、4、5四個團加上收編而來的粵軍組成(衛立煌旅除外)。
第一師師長何應欽兼任,副師長錢大鈞,下轄劉峙的一團、沈應時的二團、錢大鈞的三團;第二師師長王懋功,下轄劉堯宸的第四團、蔣鼎文的第五團、陳繼承的第六團;第三師師長為譚曙卿,下轄譚曙卿兼任的第七團、徐庭瑤的八團和王成志的第九團。
李恪的第二團番號撤銷,重設新的第二團,以沈應時為團長,李恪的第二團、衛立煌的補充旅,加上川軍編為新的14師和15師。由于川軍內部不穩,加上東江因為許崇智留下的隱患,第二次東征有可能就要開始了。
這個時候老蔣自然優先把前三個師的編制補充完整,至于第14和15師因為缺乏團營級干部,編制暫時并不完整。現在只確定了師級的人事任命,第14師師長王柏齡、副師長衛立煌、參謀長邱翥雙(原建國川軍第二軍參謀長),第15師師長湯子模、副師長李恪。參謀長馮軼斐(原粵軍將領)。本來老蔣想讓李恪擔任第14師副師長的,不過想到他跟王柏齡的關系,只能調到15師。
這次整編中,第一軍的原黨軍、粵軍和川軍都被打亂,第一師好點,都是由原黨軍組成;第二師在軍官上主要是黃埔出來的,但加進了一些粵軍士兵;第三師干脆就由粵軍組成,只是在軍官任命上,黃埔系占了三分之二;第14師和15師干脆就由黨軍、粵軍和川軍組成,雖然人數眾多不過成分復雜。
此時黃埔二期的400多名學生已經畢業,由于粵軍和川軍大量的軍官被送回黃埔回籠再造,造成基層軍官嚴重不足。所以二期畢業的學生成了搶手貨,五個師長都想從這里分到一部分人填充自己的部隊。在區別上,二期的學生主要擔任連排一級,而一期的學生則是活躍在團營連三級。
混的最好當屬李之龍,直接被調至國民政府海軍局擔任政治部主任兼海軍參謀廳廳長,少將軍銜。其他的蔣先云、賀衷寒等人則是成為團黨代表,王鼎元、陳賡、鄭洞國、陳明仁、胡宗南、關麟征、孫元良等人要么是副團,要么是營級,軍銜也都是校級。
。。。。。。
“校長,這是我們剛剛草擬的一份14師和15師的團營兩級的人事任命。你看看合不合適,要是可以,我們就按照這個頒布命令了!”
“哦,我看一下!”
此時老蔣正在處理軍務,雖然忙,不過聽到14師和15師的人事任命出來后,他還是抽出時間看看。沒辦法,現在一二三師都整編好了,就差14和15兩個師,因為缺乏軍官,所以一直還在整編中。
何應欽呈上來的這份名單中,六個團長分別為衛立煌、周而成(原建國川軍師長)、王俊、李恪、薛岳、蕭毅肅。看到這個名單,老蔣則是在思考其中的來源,衛立煌和薛岳是前粵軍將領,李恪、王俊是黃埔系的,周而成和蕭毅肅是川軍將領。按照老蔣喜歡搞平衡的習慣,這個人事任命應該挺合他意的,不過當看到金佛莊只是一個團黨代表之后,便不禁皺眉。
“敬之,把金佛莊調到41團當團長,黨代表換成曾擴情。”老蔣大筆一揮并說道。
何應欽面露難色,“校長,金佛莊不是gcd人員嗎?還有周而成是原川軍師長,要是這次把他踢出去,恐怕湯子模他們會以為我們故意排擠他們,容易軍心不穩啊。”
“金佛莊能力很強,雖然他現在是gcd黨員,但我們也得給他一個機會不是?至于周而成,調到二師當參謀長,正好二師缺個參謀長,讓他去算了,這樣他們總不能還說什么吧?”老蔣思考了一會兒,決定道。
“這倒是可以!”何應欽贊同道。
雖然是從一個主力團團長調到了師部當沒有實權的參謀長,不過相比于從一個師長變成團長,現在變成師參謀長要好看多了。而且建國川軍投誠的有三個師級軍官,這樣別人也沒有借口可以說,要這還是排擠,他也無話可說了。
想起川軍整編這也有段時間了,老蔣便開口問道,“對了,你問興華沒有,兩個師的整編情況如何?現在東江局勢不容樂觀,我們得做好準備才是。”
“興華的意思,15師已經完成了整編,14師估計還得半個月。主要是茂如(王柏齡的字)沒到連州,14師的整編工作一直開展不順。”說到最后何應欽也不好繼續說下去,怎么回事,估計眼前這位應該知道。
“這個茂如!”聽到王柏齡還沒去連州,老蔣也不禁有些生氣,“告訴茂如,讓他盡快前往連州,完成14師的整編。告訴他,要是他再這樣,14師的師長我可換人了!”
“是,我這就去通知!”何應欽點頭道。
何應欽走后,老蔣想到王柏齡,也不禁心煩。他對這位老搭檔夠好的了,本來照理說,對方在之前淡水城外棄軍而逃的罪名都夠被槍斃了,他最后保住了對方。這不趁著軍隊整編,缺合適的師長,他就趁機把王柏齡提拔上來,讓其擔任14師的師長。誰能想到對方這么讓人失望。
雖然有點失望,但老蔣肯定不可能換掉他的,因為他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隊讓非嫡系的人擔任。2師王懋功和3師譚曙卿那都是粵軍投靠過來的,15師湯子模是原來建國川軍的。這么算,5個師長,有3個都不是他親信,要是再把14師讓出去,這讓他不能接受。
其他的心腹例如李恪、錢大鈞等人,資歷差點,暫時無法擔任主力師師長。王柏齡再沒能力,對他肯定忠心,只能先湊合用著,以后實在不行再說!
(https://www.dzxsw.cc/book/134521/71141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