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游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 第627章 管理天團

第627章 管理天團


第627章  管理天團

        一戰讓李諭也賺大了,從美國發回的電報看,單單純利,李諭最少賺了兩千多萬美元。

        無線電貢獻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汽車的專利費、銷售利潤等。

        福特汽車已經賣爆,歐洲的產能完全拉胯,福特則水漲船高,福特一年造出的汽車產量是德、英、法等國總和的14倍之多。

        不僅美國銷售旺盛,國內受一戰的刺激同樣很可觀。李諭提前幫著做了布局,各大民族企業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天津的范旭東、上海的榮氏兄弟,已經分別把純堿和紡織、面粉業做到了空前規模,全亞洲首屈一指。

        李諭在國內的汽車零件廠以及無線電廠訂單多到生產不過來,好在當時批的地皮夠大,能夠擴充產能。

        但產業越大,李諭心中就越發擔心,自己不可能把時間都投入生產上面。

        幸虧特斯拉又要來中國,以及一位LY無線電的美籍高管戴維斯,——他還是小摩根的表親。

        李諭在國內也準備使用職業經理人制度,讓戴維斯和特斯拉出任名義上的總經理,自己則隱于幕后。

        軍閥們膽子再大,也不敢直接動歐美參與的企業。

        另外,李諭和軍閥、高官的關系算是不錯,不至于鬧很僵。

        特斯拉順便帶來了汽車工廠的組裝圖紙。

        李諭和他們找到代理總統馮國璋,希望在上海再劃一片地,興建汽車工廠。

        這次來到大總統府,李諭暗中瞧了瞧三海,不過看不清里面還有多少魚。

        安福系還沒在大選中大獲全勝,研究系仍有很大的政治舞臺;民國時期的大軍閥對文化領域的大師非常尊敬,更何況李諭這種享譽國際之人。

        馮國璋在會客廳正式接見了李諭和特斯拉、戴維斯。

        “李大院士,距離咱們上次見面沒過去多久。”馮國璋笑呵呵道。

        “馮大總統氣色看著不錯。”李諭說。

        馮國璋又對特斯拉和戴維斯說:“斯特,普利斯。”

        特斯拉回道:“謝謝總統先生。”

        馮國璋大驚:“你竟然會說中文?”

        特斯拉腦子很聰明,說道:“如果只是說中文,難度還好,一年左右就能掌握;但讓我書寫的話,可能還要花一兩年時間。”

        “能說中文已經很不錯。”一旁的吳佩孚道。

        李諭問:“吳將軍從前線回來了?”

        吳佩孚尊敬道:“回老師,我非常認可總統的和平主張,愿讓湖南恢復和平,所以暫別前線。”

        現在的時局又出現了南北對峙,也就是歷史書上的護法運動。

        這場運動雖然由孫先生發起,但他無法控制西南各大軍閥,最終演變成了南北軍閥的混戰。

        也就是因為這場戰爭導致了新的府院之爭——馮國璋的總統府與段祺瑞的內閣。

        此前段祺瑞與上一任總統黎元洪的府院之爭只能算理念爭論,屬于民國初年以來內閣制與總統制之爭的余響。

        而段祺瑞與代理總統馮國璋,就是政見之爭。

        段祺瑞靠著“再造共和”的威名,想要獨攬大權,對南方采取強硬的武力統一方陣。

        但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隨之分裂,無人能一統大局。段祺瑞為了保存自己的皖系實力,坐收漁翁之利,命令馮國璋的直系軍隊進入湖南與西南軍閥作戰。

        馮國璋不傻,肯定不樂意,便暗中與西南軍閥多方聯絡,接著提出“和平統一”的口號。

        由于全國一直企盼和平,馮國璋的和平路線一時之間占了上風,段祺瑞不得不再次辭去總理職務。

        前線不再打仗,作為直系一等一的前線大將,吳佩孚才有時間回趟北京。

        李諭附和說:“大總統高瞻遠矚。”

        馮國璋志得意滿:“眾望所歸,眾望所歸。”

        可李諭心里知道,馮國璋堅持不了多久。

        段祺瑞很快就暗中聯絡了日本人,并派徐樹錚拉奉系張作霖入關。重壓之下,馮國璋被迫重新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并放棄和平主張,繼續與西南軍閥作戰。

        李諭管不了軍閥混戰的亂象,說出此行目的:“大總統,在下之前和唐紹儀先生商議,要在上海興建一家汽車工廠,希望您可以批復一片土地。”

        整個江蘇、上海一帶都屬直系地盤,直接找馮國璋最好使。

        “汽車工廠?好事啊!”馮國璋說,“少川(唐紹儀字)幾個月前就給我提起過,沒想到你的動作如此快。說吧,看中了哪片土地?”

        “徐家匯一帶。”李諭拿出地圖,給馮國璋畫了畫。

        李諭選的位置緊挨租界,又不屬于租界,地稅不歸租界收取,價格相應的也便宜很多。

        軍閥們最不缺的就是地,只要能貢獻稅收,他們必然支持,況且還是在上海,同時有美國人參與的企業。

        馮國璋大手一揮:“沒問題!我讓江蘇督軍李純給上海縣令打好招呼,疏才兄弟放手干就是。”

        馮國璋離開南京來到北京做代理總統前,特地調來心腹李純擔任最重要的江蘇督軍一職。

        李諭拱手道:“多謝大總統。”

        馮國璋摸著胡子笑道:“等造出來了,我也整一輛嘗嘗鮮。”

        李諭說:“第一批就會送您一輛。”

        這時候沒太多營銷手段,讓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開,比什么廣告都好使。而且混亂的民國時代,只能和軍閥搞好關系,不然啥都別想做成。

        有了馮國璋支持,汽車工廠的審批一路綠燈。

        李諭不得不考慮在南方物色一個專門負責汽車整車業務的高管。

        來到上海實業協會,李諭碰巧遇到一個實業大佬——劉鴻生,即后來的火柴大王、毛紡業大王、煤業大王。

        劉鴻生也認出了李諭:“會長先生,見到您倍感榮幸!”

        李諭同他握手道:“最近的煤炭生意很不錯吧。”

        劉鴻生笑著說:“歐洲大戰這幾年,開灤煤的銷路奇好,小賺了一點。”

        他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小賺。

        劉鴻生在圣約翰大學讀過書,會英語,早在1909年就進入英商上海開平礦務局做跑街,推銷煤炭,對象主要是老虎灶、華商紗廠,并逐步擴展到附近各地燒窯業。

        <div  class="contentadv">        他的商業頭腦極好,是個天生的商人,沒多久就成了英商的買辦。

        過程自然頗多艱辛,嘉善、宜興等地的窯業本來都是燒柴的,以煤代替柴,奪了當地許多人的生計。有一次劉鴻生去收賬,別人告訴他,有上千柴農要找他“吃講茶”,他一聽,趕緊乘一條糞船逃走。

        隨后,劉鴻生花費幾萬元,派人在宜興設計建造了燒煤的新窯,雇傭柴農做窯工,柴窯才慢慢被煤窯替代。

        一戰開打后,因為礦務局的船被英國本土征用,劉鴻生自己干脆租了幾十艘船,把煤從秦皇島運到上海。

        在秦皇島交貨每噸六兩,運費三到四兩,到上海的成本九到十兩,售出是十四兩左右,也就是每噸可以賺四到五兩。持續了約三年,劉鴻生賺了估計一百多萬兩銀子。

        現在的劉鴻生非常有錢。

        他已實現財富自由,不過顯然不滿足于只做個外國人的買辦。

        “看著大家伙熱火朝天,我有了自己建個新廠的想法。”劉鴻生說。

        李諭隨口問:“什么廠?”

        劉鴻生說:“暫時定為火柴廠。”

        他肯定會建火柴廠,因為劉鴻生有心結:他岳父是個火柴廠的廠長,劉鴻生和老婆談戀愛時還沒發跡,他老岳不同意這門親事。要不是劉鴻生的老婆堅持,婚事真可能告吹。

        從那時起劉鴻生就打定主意自己建個火柴廠,然后把他老丈人的火柴廠收購掉!——這事以后還真辦成了。

        而且辦火柴廠資金少、風險小、機器設備簡單,大部分靠手工勞動,辦起來比較容易。

        “除了火柴廠,先生有沒有做個汽車廠的想法?”李諭問。

        “汽車廠?!”劉鴻生震驚道,“那是歐美才能干的大買賣!”

        李諭輕松道:“我從美國買了一家汽車廠,馬上整體搬遷過來,而且獲得了總統府批文。”

        “會長的手筆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汽車廠投資巨大,關鍵技術門檻太高……”劉鴻生頓了頓,“差點忘了,會長最不缺的好像就是技術。”

        汽車行業的重大專利李諭幾乎都有,只要投錢,就能干起來。只不過他明白汽車風險太大,一直不愿意做。

        雖然有唐紹儀、梁啟超等人的鼎力支持,但架不住民國城頭變幻大王旗太快。

        只能盡可能早點收回成本,然后靠美國資本和經理人撐著場面。

        如果小心行事,做成了確實可以培養一大批優秀人才。

        李諭說:“有生產線模式,而且汽車利潤可觀,要是能打開日本市場,更加不可限量。”

        劉鴻生知道這是個不得了的產業,問道:“會長想讓我做什么?”

        李諭說:“做高級經理,怎么樣?”

        “會長太看得起在下了。”劉鴻生不敢相信。

        “你的商業頭腦放眼上海灘都是翹楚,”李諭說,“實話說,在具體的經商層面,我只是個外行;而摩根家族的這位戴維斯先生又不熟悉中國業務,必須有個中國人主持具體事務。”

        劉鴻生抱拳說:“既然會長垂愛,我就試一試。”

        李諭對他很有信心,也不會耽誤他繼續做其他工廠。

        選址做好奠基后,李諭便登報招募人手,次日,有人來應聘。

        “李諭先生!真是您!”

        “宋子文?”

        李諭看到對方也一愣。

        宋子文說:“我剛從美國畢業歸國,本來按照父親安排,去了盛家的漢冶萍公司,但,但那邊不合適……返回上海后,正好看到報上有新成立汽車工廠的消息,特地來看看。”

        宋子文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與胡適是校友。

        至于他為什么從漢冶萍辭職,其實是他愛上了盛宣懷之女盛謹如。為拆散這對戀人,漢冶萍公司將宋子文調到漢陽,宋子文一氣之下宣布辭職。

        李諭說:“你在哥大讀的是金融和經濟學,怎么想到來汽車工廠?”

        “汽車不就是經濟范疇?而且是個輝煌的產業。”宋子文說。

        “你家里沒有給你安排銀行的活兒?”李諭問。

        “安排了,我很快就要出任聯華商業銀行總經理,”宋子文說,“有這個背景,正好能幫汽車廠融資。”

        他還挺想摻和汽車工廠的。

        “這……”李諭有些猶豫。

        宋子文立刻說:“院士先生,我在美國時就很崇拜您,那里的報紙時常有您的報道,您是唯一做到這種程度的中國人。而且,您做的都是不得了的大事業,眼光和魄力猶如華爾街最頂級的財商!我不懂科學,只能在經濟方面向您靠攏。如果能與您共事,是我莫大的榮譽!”

        我去,宋子文這幾句彩虹屁吹得李諭都有點飄飄然。

        不過轉念一想,讓這家伙參與進來,雖然是把雙刃劍,但說不定可以通過他避免很多麻煩。

        李諭對四大家族毫無好感,宋子文確實不貪,但他在民國工商業的名聲卻一點都不好,因為他的很多做法堪稱巧取豪奪。

        譬如招商局還有劉鴻生多年后的產業,宋子文都曾想在他們危難時落井下石,然后占為己有。

        這家伙畢竟是個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做事與四大家族其他人不太一樣,他不喜歡貪污這種“低劣粗俗”“沒技術含量”的方式,而要用經濟手段擴大自己的利益。

        不過他的做法顯然還是官僚資本主義那一套,因為如果沒有官方背景,他不可能有資格去吞民族產業。

        “好吧,”李諭先答應下來,“不過一些事情需要和戴維斯先生以及劉鴻生先生商量。”

        宋子文立刻說:“重要的事情當然要向李諭先生直接匯報!”

        額,這小子確實很難掌控。

        好在他是個親美派,戴維斯應該能稍微壓住他。

        李諭對宋子文說:“你負責財政、會計以及公關方面的事務。”

        “都是我的專長,”宋子文說,“對了,先生要是還缺人,我的小妹美齡也能來幫忙,她與我一同從美國回來了。”

        李諭笑道:“現在人手夠了。”


  (https://www.dzxsw.cc/book/13290934/1357375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