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漢人部落
兀烈河下游南部,這是一片多部落的聚居區,向南大概二十多公里就是連綿的群山。
在這里生活著十多個部落,東線醫療隊陳大義他們就在此處,那個傳說中的漢人部落也在此處。
鄭毅帶著騎兵隊,身邊跟著北部的七八個部落族長,來到了這片聚居地區,找到了正在塞蒲里部落巡回義診的醫療隊,還有王五的商隊以及那二十多名的護衛隊。
經過這么長時間巡診,陳大義原本儒雅的臉上,也掛滿了風霜,都是被這里的如刀的西北風蹂躪的。
手面也是裂開了好幾道口子,畢竟他們診治的時候都是不能戴手套的。
得知鄭毅親來,陳大義趕忙帶著塞蒲里部的族長前往迎接。
看到這么多的族長陪同,還有鄭毅那卓然不群的風姿。
塞蒲里族長古力甲吃了一驚,趕忙上前抱拳行禮。
這里鄭毅遇到的所有土著部落中,第一個用抱拳禮的人。
賓主落座,古力甲自然是熱情備至,聽到北方的部落全都依附于鄭毅這個總督,也是不敢怠慢,趕忙代表塞蒲里表示效忠。
他們只是個一百多人的小部落,沒有強大的實力不給整座島的總督面子。
鄭毅也給他賜封了百戶官職,詢問部落里的情況。
古力甲對于陳大義等人表示由衷的感激。
他們部落人口雖然不多,但有各種病的卻是不少。
很多人年輕輕的就留下了病根,幸虧陳大義等人精心醫治,還拿出許多藥材為他們治病。
無論最終效果如何,也足以讓古力甲和整個塞蒲里部感激莫名了。
接著鄭毅聊到了周邊部落和那個漢人部落的情況。
古力甲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詳細的介紹了這片區域的情況。
兀烈河在當年是設了衛所。
但并沒有大規模編制部落。
大家依然按照傳統的方式在這片土地生存。
兀烈河衛不像北部一樣,有五個大型的部落把控整片區域。
而是只有一個叫做黑罕的大部落,大約有四百多人的規模,已經足可以稱雄兀烈河流域了。
黑罕部就在兀烈河的下游,距離塞蒲里部差不多有三十多里的距離,在這片地方定居已經數千年了。
雖然黑罕比較強大,但對于周邊部落還是不錯的,是以諸多部落也比較服從黑罕的管理。
至于漢人部落,那得說到二三十年前了,有支幾十人的漢人隊伍順著兀烈河遷移到下游。
在拜會了黑罕之后,就定居在黑罕部落的旁邊,背靠著大山建立起居所。
漢人會打鐵、煮鹽、制衣、燒陶,很快就在這里站住了腳跟。
有黑罕部落的幫助,過的也是比較滋潤的。
漸漸成了這片區域的商貿中心。
不光黑罕會找他們換一些物資。
就連塞蒲里等部落也會去換購。
前些日子陳大義帶著醫療隊到這邊,黑罕的首領烏古孫還親自過來拜訪,帶著漢人部落的族長黃顯明。
只不過烏古孫見到陳大義等人的時候,顯得特別的不自然,很快就獨自離開了。
后面也沒有再過來,大家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不過黑罕對醫療隊表示了歡迎。
也通知各部落要緊密的配合。
不要讓醫療隊在這里難做。
治療完塞蒲里之后,陳大義就打算到黑罕那邊,集中黑罕周圍幾個部落去醫治。
鄭毅點了點頭,也有點摸不著那漢人部落是怎么回事。
不過馬上也快見到了,應該也能摸清是什么情況。
倒也不需要太過著急,李然那邊這兩日應該也會過來。
算起來李然從炎帝村沿著兀烈河過來。
比他的路程還要更近一些。
不過他從炎帝村也帶了個醫療隊。
速度就慢了下來,畢竟十幾個部落,每個部落一天也是時間。
好在這兩隊就快要匯合了,對著兀烈河衛等于是全部都走了一遍。
鄭毅決定在塞蒲里這邊休整一天,明日去拜會一下那黑罕的烏古孫。
有可能的話,再去那個漢人部落看一看,見一見那個黃顯明。
畢竟大家都是漢人,打斷骨頭連著筋,還是更親切一些的。
休息了一晚,一大早大家就從塞蒲里出發。
醫療隊、騎兵隊、商隊和部落族長隊。
洋洋灑灑的兩百多人,規模還是很讓人吃驚的。
兀烈河北部和南部很少會交流,只有冬季河面冰封才會偶爾接觸上。
不過上千年來交往也不多,是以北部的族長隊南部也有些好奇,南部對北部也有些期待。
到達黑罕的時候,烏古孫親自出來迎接,看到這么多人,尤其是兵甲精良的騎兵隊,也是忍不住心中一驚。
聽到鄭毅是這支隊伍的首領,而且是大明在苦夷島的總督,自然是熱情的上前來拜見。
言說了一大堆對大明朝廷的向往,還有苦夷島盼著朝廷光輝的照耀之類的。
對于這邊的部落族長會說話,鄭毅已經見識的多了。
好言安撫了烏古孫幾句,讓他好好發展部落,未來的日子會很光明的。
烏古孫拿出當初明朝初期發的委任狀,還有那千戶的腰牌,鄭毅也忍不住把玩一番。
這東西來了苦夷島這么久,還真是第一次見到,他發下去的都是輕工坊搞出來的西貝貨。
人家這腰牌算不上精致,但也稱得上古樸大氣,確實是一件不錯的東西。
回頭找精工坊過來看看,搞點金屬也鑄造一批,掛上肯定顯得威風。
黑罕周邊的幾個部落也都過來了,鄭毅也不吝嗇,都封為百戶、總旗之類的官職。
只不過隨身沒帶那么多的印信,只是口頭封賞一下,回頭讓他們自行到華夏村領取。
到那個時候,估計華夏村也成為華夏鎮了,讓這些民族部落也見識下他的治所。
不過這些來的部落之中,他還是沒有看到那漢人部落的影子。
只能好奇的問烏古孫,那漢人部落到底為什么不來。
烏古孫忙不迭的幫著漢人部落說好話。
聽得鄭毅都忍俊不禁,還以為他是責怪那部落呢。
不過漢人部落,在這塊并不叫漢人部落,這只是大家的口頭稱呼。
正式的名字叫做黃家寨,寨子中的人基本上都姓黃,也有些外姓但不算太多。
黃顯明是寨子的族長,也是漢人的領頭人,據說是百多年前從中原遷移到關外,又一路輾轉到苦夷島的。
鄭毅聽過之后對于黃家寨更加的好奇了,難道這些人也是有故事的人?
但是別管什么故事,大家同為漢人,見個面總是沒太大問題的吧?
人家不來,他就過去,鄭毅也不擺架子,帶著康紅姑等人就去拜會。
烏古孫和那些部落族長親自作陪,走到二里多外的黃家寨。
黃家寨名為寨,還真是有點古代山寨的模樣。
寨子用大腿粗的木樁圍了一圈寨墻。
高度在三米左右,留著一道寨門。
透過縫隙能看到里面都是木屋。
木屋的頂上是棚的草頂子。
看到這么多人過來。
黃家寨里面響起了金屬撞擊的聲音。
寨門被幾個青年給關上了,謹慎的盯著外面這一群人。
里面還能聽到不斷有呼喊聲,好像是拿起武器防御敵人之類的。
鄭毅苦笑著摸了摸鼻子,這過來串個門而已,怎么就將他們當做敵人了?
還能不能一起好好玩耍了?不認識他鄭總督,也總該認識烏古孫這個“地主”吧?
烏古孫在外面喊了幾句,里面雖然回應了,但還是說要等族長過來才行。
鄭毅等人只能等在寨墻之外,打量著這座小小的寨子。
面積并不大,差不多也就兩畝多地的樣子。
人數來之前他就打聽過了,差不多老少加起來百來人。
很快里面就有了動靜,應該是那個黃顯明出來了。
鄭毅對著里面拱了拱手,帶著開玩笑的語氣說道:“鄭毅率隊前來拜訪老鄉,還請黃先生開門一見,把咱們關在外面,可不是咱漢人的待客之道啊!”
“兩百年了,朝廷還是不打算放過我們嗎?”
“啊?”鄭毅有點懵逼了。
啥情況這是?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30001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