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忠良之后
“黃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誤會啊?”
鄭毅也只能犯懵的問道,他今天純粹是來親近下老鄉(xiāng)。
跟狗屁朝廷有什么關(guān)系?難道對方誤會他真是朝廷官員了?
還有這黃家寨也是逃犯不成?不過若逃了兩百年,還真不可能會有人管他們了!
“鄭督,難道你不是來捉拿我們的嗎?”寨門里面黃顯明有些疑惑地問道。
“為什么要捉拿你們?本督就是聽說苦夷島有中原來的老鄉(xiāng),故而過來拜會一下,黃先生你可能真的誤會了!你們跟朝廷有什么恩怨,那也不至于追到這里再來拿你們!”鄭毅苦笑著搖頭說道。
寨門內(nèi)沉默了一會兒,就聽到寨門被緩緩的打開,走出個五十來歲的老人。
穿著打扮和本地部落沒什么不同,只不過頭上梳著的是漢人的發(fā)髻。
容貌、氣質(zhì)能看出明顯和當(dāng)?shù)夭煌钦齼喊私?jīng)的漢人肯定不假。
“老朽黃顯明拜見鄭督,剛才失禮之處還請鄭督莫怪!”
黃顯明走出寨門,看到鄭毅微微驚訝了一番。
然后馬上俯身行禮,禮數(shù)倒是難得的大禮。
這年代漢人的禮節(jié)鄭毅了解的不多。
但也知道平時拱手就算知禮了。
行再大的禮節(jié)官方都很少。
就算皇帝坐在金鑾殿上。
大臣們也不過是彎腰就算行禮。
這種禮節(jié)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場合才會使用。
鄭毅見此心中那點不快馬上消散,趕忙將這位黃老先生攙扶起來。
他如今才不過二十多歲的年紀,讓個頭發(fā)花白的老人行大禮有些說不過去了。
黃顯明也沒矯情,回了個禮起身迎接鄭毅和隨行之人進到寨子里。
黃家寨確實不算大,總共面積也不過兩畝多的樣子。
木屋蓋得比較集中,差不多二十多座的樣子。
看來整個寨子也沒有多少人口。
鄭毅被請到一座木屋之中坐下。
簡單的陳設(shè),使用的都是簡易木料拼接出來的桌案。
很有點復(fù)古的意味,就是工藝確實不算太好。
比起精作坊出品的家具完全沒有可比性。
房內(nèi)擺放的不是瓷器,而是有些發(fā)黑的陶器,看來黃家寨這邊不太懂制瓷的工藝。
結(jié)合黃顯明今日拒不歡迎的姿態(tài),鄭毅覺得八成這些人也是當(dāng)初朝廷的欽犯。
或是被發(fā)配關(guān)外的,或是逃難到關(guān)外,然后在這片地區(qū)生存繁衍下來的。
從紀靈昀和康紅姑口中,他也得知了一下關(guān)外漢人的情況。
元末明初到現(xiàn)在,中原的“闖關(guān)東”都是比較流行的。
一部分是在當(dāng)年設(shè)立努爾哥都司后自主遷來的,這種“闖關(guān)東”從元末明初時候開始,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會有。
另外一種就是犯官及家眷發(fā)配,不算是太主流,但也不少,畢竟偌大的朝廷,兩百年了發(fā)配出萬把人跟玩似的。
第三種則是逃犯,在中原犯了事,大多數(shù)都是殺頭或者抄家滅族的大罪,然后在各種渠道下,偷偷的越過關(guān)墻來到關(guān)外躲避。
黃家寨這些人不出意外就是最后一種。
不過對于鄭毅來說哪一種都沒關(guān)系。
他又不拿大明朝廷的“工資”。
人家逃犯也跟他沒任何關(guān)系。
再說逃犯怎么了?逃犯也挺好的!
紀靈昀如果不逃到這邊。
也就沒他什么事了!
“黃先生,不知今日為何如此懼怕本督呢?”
鄭毅做好之后,看著黃顯明用陶碗給他倒上水問道。
有些話不如挑明的好,都在這邊生活,藏著掖著反而容易有誤會。
不過看到黃顯明有些為難,鄭毅再次笑了起來,“黃先生但說無妨,鄭某也算不得什么朝廷官員,更不是負責(zé)緝捕審訊的提刑司,就算先生和寨子中人真是朝廷的逃犯,也跟鄭某人沒什么關(guān)系!這里天高皇帝遠的,您盡可放心就是了!”
拋出這顆定心丸,黃顯明也明顯松了口氣,不過神色間還是有些猶豫。
看到這情況鄭毅也無所謂,他也就是個好奇心的事情。
既然人家不想說,他也就不問便是了,“黃先生不必為難,鄭某也就是隨口一問!”
“鄭督還請恕罪!不是老朽不愿意說,是我黃氏一門均是朝廷欽犯,不敢給鄭督招惹麻煩!”
“剛才鄭某也說了,此地距中原去地四千里,你們到了這邊前塵往事都算是過去了,不用太放在心上,只要好好在這邊過日子就好了。”鄭毅點點頭再次跟他說道。
“謝過鄭督!也罷!不知鄭督可曾聽過靖難?”
黃顯明拍了下大腿,咬咬牙盯著鄭毅問道。
“這自然是聽過的!當(dāng)年成祖皇帝不滿建文帝削藩政策,生怕被自家侄子給摘了腦袋,就聯(lián)合其他幾家藩王搞了出‘靖難之役’,叔叔逼得親侄子下臺,自己上位做了皇帝,您問的是這回事吧?”
鄭毅將自己知道的靖難之役說了一下。
黃顯明卻差點嚇暈過去,趕緊看了一圈眾人,發(fā)現(xiàn)沒人太在意才放下心來。
這位頭發(fā)短短的鄭督,到底是不是朝廷官員啊?將靖難說的如此輕描淡寫、直指本質(zhì),這得多大膽子才行啊?
“鄭督慎言!皇家的事情不是咱們能置喙的,容易禍從口出。您既然對靖難了解甚多,那老朽也不瞞大人了,老朽正是當(dāng)初靖難罪臣翰林黃湜的后人,先祖當(dāng)年僥幸?guī)е恍┯H眷逃出應(yīng)天府,然后順江而下又搭船北上遼東,輾轉(zhuǎn)來到這邊,因為擔(dān)心被朝廷追緝,是以從不敢說起這段往事,生怕給家族帶來滅族之災(zāi)!”
黃顯明有些糾結(jié)的將實情說了出來。
再看鄭毅,明顯露出些疑惑地表情。
其他人,完全都是不在乎,那樣子分明是說,你們說的這是啥?
“黃湜?難道你說的是當(dāng)初的太常寺卿、翰林學(xué)士黃子澄老先生?”
鄭毅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出來黃湜是誰,聯(lián)系靖難中姓黃的人物,也就找出這個姓黃的大人物。
“不錯,那正是家祖!鄭督還請恕罪,老朽等人也是不想給鄭督惹麻煩!”
“哈哈哈哎呦,我說老先生,您這都啥年月的事情了?還計較這個干嗎?”
鄭毅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弄得黃顯明和那些跟來的族長都有些蒙圈。
等笑的肚子都有點疼,鄭毅才搖著頭停了下來,“老先生,第一,就算你們是所謂的朝廷欽犯,在我這苦夷島也不會有人來抓你們,這是我的保證!第二,你們也算是忠良之后,對身份完全不需要藏著掖著,過去多少年的事情了,算下來差不多兩百年了吧?何必還糾結(jié)這個身份呢?第三,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正德年間,就已經(jīng)為令祖黃子澄平反了,算下來也有百來年了,你們早就不是什么欽犯了!”
黃顯明聽完之后,不敢置信的盯著眼前的鄭毅,胡須也是不停顫抖,“這這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此地遠在中原幾千里之外,我有必要拿您老人家逗樂嗎?我印象中當(dāng)初你們黃家其實沒有全部被殺,史書記載,當(dāng)初黃公有四子在蘇州知府姚善的幫助下逃脫,后來平反之后還得了朝廷的撫恤,如今在江南一帶生活的很好!”
鄭毅看過這段歷史,黃子澄家中最慘的就是家中女眷,妻子、妹妹都是慘到了史書上面。
“老天開眼啊!老天開眼啊!我黃家終于不需要在逃亡了!”
聽到鄭毅說完后,黃顯明老淚縱橫的跑到門外哭喊道。
兩百年的逃亡,早已經(jīng)讓寨子筋疲力盡。
兩百年,就算再少也經(jīng)歷了四五代人。
這樣的心酸哭一下也不為過。
寨子里沒過一會兒也是哭聲一片。
似放松、也似發(fā)泄,更似是超脫。
對此鄭毅也不去阻攔,兩百年的壓抑發(fā)泄一番也挺好。
等了半天之后,黃顯明才走進來再次拜倒在地。
“黃顯明,攜親眷請求鄭督收留!”
“黃老先生您這是干嘛啊?”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298602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