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等著你們
整整齊齊的木屋,從港口延伸到不知道多遠。
也不知道能容納多少人居住,但是就碼頭這些人的數(shù)量來看,這座什么大泊城至少要數(shù)萬人。
碼頭不遠的海岸尖角處,一座石質(zhì)的燈塔已經(jīng)有十幾米高,看樣子還不到封頂時候。
從港口到居民區(qū),都是平整的石頭路面,松前中廣不認識水泥,也不清楚這水泥路與石頭路有什么區(qū)別,在他眼中,這平整干凈的路面,就是石頭打磨成的,而且非常的結實。
一輛馬車停靠在碼頭上,大泊城的鎮(zhèn)守武慶被派來迎接松前中廣,將他送上車,讓專人帶著松前中廣一行前往南海城。
南海城并不臨海,距離大泊還有八十多里,武慶瞧不上這些矮子,只是給松前中廣準備了一輛馬車,剩下的倭人步行也就可以了,都是水泥路讓你們走,還想要啥自行車?
八十里路,就算是路很好走,也走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第二天的時候松前中廣才見到鄭毅,那會兒鄭毅正在田里,看今年的小麥長勢。
小麥長勢還不錯,已經(jīng)開始灌漿了,最多一個月就能成熟收割,看當前的形勢畝產(chǎn)七八百斤完全不是什么問題,這島上開墾出的數(shù)萬畝小麥,就是上千萬斤的糧食,雖然不是噸為單位,也已經(jīng)是很驚人了,起碼夠幾十萬人吃上一個冬季。
松前中廣看著渾身泥巴的青年,年紀應該比他還小上好幾歲,也不由得極為驚訝。
難道他就是那什么東洲都督?
這位有些太年輕了吧?
鄭毅在田邊的水溝洗了下手,接過康紅姑抵上的鹿絨巾擦了下手,就盯著松前中廣看了起來。
標準的倭國古代人打扮,不過并非是木屐、長衫的那種,而是做工非常精致的甲胄,沒有頂盔,將禿頭頂露了出來,還有后面一個朝天髻。
看起來三十多歲,兩撇小胡子修剪的很整齊,微端微微的翹著,也符合當前倭國人的風格。
當然很少有倭人留后世電視劇那樣的一撮毛,大都是這種八字胡,就連絡腮胡和圈臉胡也很少。
刀在來見他的時候就被收走了,此時在他的目光下,松前中廣顯得微微有些局促。
連松前中廣都不清楚,見到將軍也能安之若素的他,為何會見到眼前這個年輕人有些緊張。
倒也不是這個年輕人氣場有多強,更不是說他有多么大的威嚴,但在他面前,中廣感覺全身都被看光了,包括心里想的什么都保不住。
這種感覺才是讓他最難受的。
是以渾身都覺得不自在。
“松前中廣?”
鄭毅緩緩開口。
“正是在下!”
松前中廣點點頭,收斂心神回答說。
不過剛穩(wěn)定下來的心神,頓時被下句話給擊潰了。
“嗯,你……母親可好?”鄭毅盯著他再次問道。
松前中廣當即被問的一懵,哪有第一次見面就問人家母親的?難道漢人還有這種傳統(tǒng)?
不過他也不敢發(fā)怒,只能低頭悶聲回了一句,“多謝都督掛念,家母已經(jīng)辭世多年!”
“哦,太可惜了!那你繼母可好?”
鄭毅摸了摸下巴,再次詢問出聲。
松前中廣再好脾氣也有點忍不住了,但是看著周圍死死盯著他的漢人護衛(wèi),還有那身高恐有丈二的黑大個兒,只能再次回答,“繼母很好!”
“嗯,很好!那你妹子可好?”
“不知都督說的哪個妹子?”
“最漂亮的那個!”
“……舍妹……很好!”
“哦,那就好,走吧!”
鄭毅無所謂的點點頭,背著手就向城內(nèi)走去,康紅姑翻著白眼兒跟在后面,她也想不通鄭毅干嘛將人家家里的女性問候了一遍。
松前中廣面帶慍色,但人家都走遠了,也只能騷眉耷臉的跟在后面,他這次來可是帶著任務來的。
等到了都督府,其實就是幾排比較高大的木屋,但比起倭國那些普通的民房也顯得精致的多。
鄭毅坐在主位,慢悠悠的喝著茶,這是從李朝帶來的,味道真不怎樣,但也好過天天喝人參水。
人參水喝多了容易流鼻血,要不就得天天發(fā)泄到康紅姑身上,正好紅姑這幾天不方便。
他也就只能改成了喝這種高麗茶。
好在高麗茶跟后世的茶差別不大。
看到松前中廣還站著,鄭毅伸手指了指下首的椅子,淡然的說了一聲“坐吧”。
松前中廣坐下,其實心里已經(jīng)罵翻了,都說中原漢人禮儀之邦,怎么這位什么都督如此的無禮?此前侮辱他不說,此時又裝作視而不見的無視他。
但是形勢比人強,中廣也只能捏鼻子忍著。
“你父親為何沒來?”鄭毅喝了口茶問道。
“父親在江戶述職,此時不方便過來!”
松前中廣悶聲悶氣的回答說。
“哦,德川家康身體怎么樣?”
“……”松前中廣瞪大了眼睛。
這位怎么知道將軍?難道他與將軍也有聯(lián)系?
到也不是不可能,畢竟這位是明朝廷的大官兒。
“將軍身體還算硬朗,多謝都督關心!”
松前中廣提到德川家康,語氣也是很恭敬。
江戶幕府是他們松前家的靠山,而且是整個倭國最有權勢的人,也由不得他不去尊敬。
“哦,也差不多快了!”鄭毅說了句沒頭沒尾的話,沒等松前中廣反應過來,繼續(xù)問道,“此次你來這里是有什么事情嗎?”
鄭毅靠在舒適的椅子背上問道。
“在下這次前來,是想就蝦夷島一事與都督進行協(xié)商,想蝦夷島自古以來就是我倭國……”
“打住!”鄭毅抬手阻止了松前中廣繼續(xù)說。
轉頭看向楚應同,楚應同點點頭從旁邊的案幾拿出一本書卷,就緩緩展開念了起來。
“大漢武帝年間,在遼東設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蝦夷地歸屬于遼東四郡管轄,年貢鯨油百斤,東珠百顆!咳,古蝦夷地可不只是當今蝦夷島,還包括如今你們倭國的東山道和東海道!”
不理會松前中廣變得難看的臉色,楚應同再次念叨起來,“北魏年間,蝦夷盛產(chǎn)鯨油,魏使登島,土人懾服,愿年年入貢,并自稱臣屬!”
“大唐年間,于遼東設立黑水都督府,蝦夷正式并入黑水都督府管轄,蝦夷十國無敢不從!”
“遼金時期,蝦夷依前例繼續(xù)稱臣,年年入貢不敢懈怠!元時,大軍渡海征討倭國,苦夷、蝦夷均俯首聽命、不敢違抗!”
“我朝應天承命,自然有理由繼承先輩的法度,對蝦夷地進行更好管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
松前中廣臉色都漲紅了,但是他一句也反駁不了。
要說人家說的是,那豈不承認了蝦夷是漢人的?
如果說他們說的不是,關鍵他也沒證據(jù)啊!
只能憋的滿臉通紅,差點憋出來內(nèi)傷。
“你覺得剛才楚從事念的理由夠嗎?”
鄭毅再次將茶杯湊到嘴邊問道。
“我……在下……認為楚從事之言,真實性有待商榷,無論怎么說,我松前已經(jīng)在蝦夷島生活數(shù)百年,
若是論實際歸屬,自然應該屬于我們松前!”
“你們松前如今也只不過實際控制南部一隅,若不是我家都督憐憫百姓,我都督府大軍立刻就能踏平整座蝦夷島,將你松前家趕下島!”
楚應同才不會慣孩子,上去就是一頓噴。
你不承認也沒關系,我說讓你滾蛋你就的滾蛋。
德川家康還沒有出動大軍東征蝦夷,確實也是極好的空白期,松前是將這里當做自家的地盤,但是一個小小的大名,難道還能鬧出花來不成?
“難道你們就不怕我大和百萬大軍?”
“算了,你回去告訴松前慶廣還有德川家康,就說本督等著你們的百萬大軍,跟你這樣的人談,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老楚,送客吧!”
鄭毅起身背手走了出去。
松前中廣一下就愣住了。
這是什么套路?
說走就走嗎?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19360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