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建州使團
鄭毅這么一搞,讓松前中廣有些發毛了。
什么都督這么任性啊?說不談就不談了?
那你們還不讓人說話了不成?談判談判,總得談出個結果再說啊,這算個什么?
楚應同恭送鄭毅離開,然后看著松前中廣笑了笑,同樣溜溜噠噠的走了。
只剩下松前中廣呆呆地站著,不知道下面應該怎么辦,難道真的打道回府不成?
康紅姑追上鄭毅,走到他身邊不滿意的問,“你問他繼母和妹妹做什么?難道倭國女人很漂亮嗎?你是不是瞧上他繼母和妹妹了?”
“嗯?想什么呢?我就是隨口問問!”
鄭毅愣了一下,有些好笑的說道。
“誰信!你要是……不如我去跟紀姐姐說一下吧?或者要不讓瓦蘭也過來,她也十四歲了……”
“你這小腦袋想啥呢?”鄭毅停住腳步,轉身拍了下她的腦門,又是好氣又是好笑的說道。
不過看到康紅姑嬌憨的模樣,還真是有些心動,可惜不能隨便胡來,不然傷害的還是康紅姑。
后面的幾天,鄭毅都沒有在松前中廣面前露面,詢問就是去其他地方巡視去了,至于去了哪里不知道反正松前中廣是見不到的。
他只能帶上禮品,去拜訪都督府的幾名從事,楚應同禮物照收,見面就算了,著急的松前中廣不行。
李然管理著偌大的東洲島,哪有功夫搭理他這個倭人,其他的從事分散在各地,他想拜見也找不到。
一直晾了他七八天,楚應同才再次接見了他,將都督府的條件扔給了他,而且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松前中廣看到那些條件,頓時腦袋一蒙,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這叫條件?什么條件會這么苛刻?
第一條就是三個月內遷出蝦夷島,如果三個月內沒有遷出去,就代表默認同意歸附魏州都督府。
其他的根本不用看,看了也沒什么用,這些漢人是想斷了他們松前氏的根,要是沒了蝦夷島他們還有什么?難道回到本州去繼續依附其他勢力嗎?
松前中廣再次求見楚應同,想要抗爭一番,大不了同意將蝦夷島分成兩半,一人一半也比這樣強。
楚應同當即就被他逗樂了,冷冷的回道這件事情沒得商量,有本事可以繼續賴著不走,看都督府的大軍會怎樣將他們趕出去。
還有,你們松前家不樂意,盡可以去搬你們的靠山過來,看看都督府是不是怕你們的大將軍。
松前中廣知道不可能再談了,當即甩手就走了,乘船就回到蝦夷島,他要趕緊去找父親商議才行。
這邊都督府的指令已經傳到了魏州島,加快對于蝦夷島的征服,快速占領石狩川地區,將倭人的勢力壓縮在南部的半島上,不讓其有迂回之地。
另外就是駐守在大泊、嶺南、女媧城的戰船開始規律,上百艘成型的戰船開始向蝦夷島進發。
他們將會駐守下蝦夷島沿岸新修筑的港灣內,迎接倭國的反攻,甚至可能將面臨江戶幕府的全力進攻,絕對不敢也不能掉以輕心。
王昆山這邊命令新組建的苦夷軍、蝦夷軍,以及步兵、騎兵、火器、炮兵四營將士,快速的從西部和東部南下,向石狩川地區發動攻勢。
此時這片區域倭人并不太多,大多數還是當地的蝦夷人,他們面臨大軍壓境,只能選擇臣服。
不然還能怎樣呢?難道西部和東部的部落被滅掉的不夠多嗎?反抗只會帶來滅亡,還不如乖乖聽話,漢人也不會太過虧待他們。
蝦夷人也不是完全沒腦子的野人,恰恰相反,他們多年來與倭人斗智斗勇,與中原王朝、周邊部族多方糾纏,早已練出察言觀色的本事。
對于臣服強者,他們并不反感,甚至如果這個強者夠強,他們主動臣服也無不可。
如今這些漢人就是如此,軍力強大,還有苦夷人和蝦夷人幫助,另外更有大量稀奇卻實用的商品,他們臣服就能過得比以前好,也沒什么不能接受。
半個月的時間,石狩川平原就被王昆山給占據,郄琳安排人到這邊修建村莊,遷移漢人進入這片平原,王昆山也著急在石狩川南部布防。
五天之后,鄭毅趕到了石狩川,分別在這座平原的兩端放置了兩個分基地,一個命名為永安城、另外一個命名為永平城,分別扼守住偌大的蝦夷島。
同時這兩座基地,也是補充蝦夷島力量的中心,永平城的位置就在札晃,這里未來也是魏州都督府的中心,那座太和城的位置畢竟有些太過靠北了。
蝦夷島的事情安排完,鄭毅就乘船離開,從魯東城登陸去了伯力,他還要到那邊去見一下額亦都等人,也就是努爾哈赤派過來的使者。
額亦都、扈爾漢、褚英,這三人一路從建州趕來,沿路在其他部落見到不少漢人的商隊,都是白花花的鹽,還有一車車的瓷器、鐵器,還有各種香皂之類的東西,最讓他們眼饞的還有布匹。
他們建州勢力是很大,也接替扈倫四部壟斷了關內與關外諸部的交易,但是卻過得并不如何舒坦。
努爾哈赤為了收服人心,讓諸部聽從他的命令,每次與關內貿易的東西,都是盡力的公平公正。
是得到了其他那些部落的認可,但是對他們建州這邊卻顯得不怎么公平了,他們也想過好日子。
當然吃穿他們還是不愁的,就是有些眼饞這些東西,將這些看到的貨物弄到手,起碼能讓他們的生活提高兩個臺階不止。
褚英都好幾次想派人強搶了,幸好額亦都還算清醒,都將他給攔了下來,幾人帶著護衛趕到了撫遠城,將身份亮明,希望面見那關外大都督。
三人不是沒來過這邊,在他們眼中來看,這片到處是沼澤的地方,也屬于蠻荒之中的蠻荒。
除了這邊的人口,他們對這樣冬天凍死,夏天淹死的地方毫無興趣,哪里有花花中原來的好?
但是現在,他們眼看到的,和原來所見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從距離撫遠城南部二百多里的地方開始,就已經有漢人在那里墾荒種植了,許多的土地被開墾出來,種上了中原才能見到的淞菜。
還有很多其他的,但是他們都沒有見過,也說不上來名字,不過絕對是食物這肯定沒錯。
一排排的木屋立在土地周邊,一隊隊的民兵扛著長槍弓箭巡邏,看到野物還會打上幾只。
許多當地的虎爾哈人和喔集人,也在幫忙,將打到的獵物捆扎好,喜笑顏開的扛上離開。
整個地區相比較以前就像夢幻,什么時候大家的日子能過得如此舒坦了?這還是他們印象中的野人女貞嗎?這還是那個荒蕪之地嗎?
褚英目光灼灼的盯著那些漢人,心里琢磨著如果能將這些人抓回去,他們建州會得到怎樣的提升?
人口肯定是不會愁了,光他們一路見到的起碼就有幾萬漢人,果然還是漢人多啊。
褚英雖然是努爾哈赤的長子,但并不是很多繼承了努爾哈赤的智慧,他更多像個被慣壞的孩子。
今年還不到三十歲,但是已經憑借前年與烏拉部宜罕山城之戰奠定了自己地位,被努爾哈赤很是喜歡,甚至被當做努爾哈赤的繼承人看待。
不過這位造就了褚英燥烈的性格,目中無人、無法無天、恃寵而驕就是形容他的,歷史上的結局也算不上太好,惹怒了努爾哈赤被弄死了。
褚英一路過來,要不是叔叔額亦都看著,早已經將這些漢人村莊給搶了,他相信漢人就算被搶也不敢吭聲,死在他手里的漢人還少嗎?
額亦都和扈爾漢時刻盯著褚英,生怕他搞出什么亂子來,千叮嚀萬囑咐,就差兩人將褚英給綁起來了,好在安全的到達了伯力。
那什么大都督也來了消息,會在伯力與他們見面。
只是沒想到,褚英到底是搞出了亂子,讓他們最終將命都留在了伯力。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19360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