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城南琴臺巷。
臨近晌午雨總算是停了,殘余的雨水順著屋檐落下,滴答著節奏,在寧靜的巷子里清晰可聞。
很快這份寧靜就被急促的馬蹄聲打破,幾匹駿馬疾馳而來,后頭不遠處跟著漆黑描金的奢華車駕。
“來了!來了!”
巷子口等候的小廝驚喜喊著,府外的門房轉身就往府里跑。
“老夫人,車馬快到了!”
大太太站起來,笑道:“瀅丫頭初來乍到恐會怕生,我去迎一迎。”
她身為世子夫人,如今掌著府里中饋,又長了一輩兒,出府去迎已是很周到了,卻不想宣平伯夫人竟整理著衣裳站起來。
“聽婆子回說這丫頭病了一路,下船時幾乎人事不省了,在驛站住了三日才養回些精神,如今也不知如何了……還是我親自去看看才放心!”
話出口,屋內靜默了一瞬。
沒聽說過哪家小輩兒回家,祖輩親自出門去迎的,這是打定主意要給三姑娘臉面呢!
走在后面的姜沁瞪圓了眼,暗中撕扯自己的帕子。她抬頭看了眼姜涵,見她依舊是那副云淡風輕的模樣,不由得有點膈應,緊走兩步湊到她身邊嬌笑道:“如今還沒見到人呢,祖母就巴巴地心疼了,往后指不定怎么喜歡呢!”
“三妹妹也是祖母的孫女,因離得遠從未感懷過祖母慈恩。如今走了這樣遠的路回來,路上又丟了半條命,多疼寵些也是應該的。”姜涵目視前方姿態嫻雅地走著,聲音淡淡的。
“嘁!”姜沁瞧出她不想理會自己,也不愿熱臉貼冷屁股,步子瞬間慢了下來,心里卻鄙夷地想:什么疼孫女呀!還不是想巴著顧家這樣名滿天下的姻親不撒手,畢竟二太太早成了一捧白骨,若不借顧家對她留下的孩子看重的時機多交好,往后怕是要越來越疏遠了。
一眾女眷前呼后擁著走出后院,在二門外遇到匆忙趕來的兩位公子,并成一路浩浩蕩蕩走到大門外時,趙媽媽正抱姜瀅下車。
養了數日,小姑娘臉上蠟黃總算是退了,只是仍舊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余光掃見走來的眾人,姜瀅撐著勁兒推開趙媽媽自個兒站穩,緩緩伏下身去跪在地上。“孫兒問祖母安。”
8歲的小姑娘瘦得衣裳空落,跪在地上小小一團,著實堪憐。
“好孩子,快起來!”宣平伯夫人語帶哽咽,快步過去把人拉起來,半摟著細細打量。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瘦得沒巴掌大的小臉上,那雙瞳仁幽黑的桃花眼,眼尾細長而微翹,眼眸澄凈瑩亮。
宣平伯夫人怔了一瞬,眸中染上點點喜氣。
身后有人笑若銀鈴輕蕩,“哎喲!娘以往總愛念叨我們兄妹不會生,沒一個繼承了她這一雙美目,這下可好了!總算后繼有人,哈哈!”
姜瀅聞聲望過去,只見一個身姿修長的姣美少女鳳眼輕瞇縱意笑著,幾步下了臺階,彎腰在她鼻上刮了下。“別傻看了,我是你小姑姑!”
姜榮萱說完就把她抱起,回身往門里走。“可別讓小丫頭在門外吹冷風了,咱們先回屋再認人。”
不同于任何一個婆子、丫環的布料粗糙、帶著油煙氣或者劣質頭油味的懷抱,姜榮萱的懷抱是柔軟溫熱的,透著一股淡淡的幽香,與記憶里阿娘的懷抱那樣相似,讓姜瀅一瞬間紅了眼眶。
她回手摟住這個初次見面的小姑姑脖頸,把頭拱到她肩頭,輕輕蹭了蹭。一路上的郁結、忐忑、還有委屈不滿,似乎都淡了些。
前呼后擁地又回了宣平伯夫人的靜懷軒,姜榮萱把她放到炕邊,甩著手燦笑:“瞧著瘦得貓兒一樣,抱著還怪沉的。”
滿室或坐或站都是陌生的面孔,姜瀅恍如誤入人群的小鹿,眼里幾分茫然幾分無措。
宣平伯夫人見狀越發憐惜,伸手把人拉到身邊,往宣平伯的方向推了推。“別傻愣著了,快給你祖父見禮。”
姜瀅忙退后一步,恭敬跪伏叩拜。“孫兒姜瀅,拜見祖父。”
宣平伯捋著胡須上下打量她一番,神色淡淡的辨不出喜怒,只從袖袋里掏出準備好的荷包,遞給她道:“起來吧!”
姜瀅起身接過,借機打量了一眼自己的祖父。
他穿著身蒼綠色的窄袖錦衣,鬢發染霜卻不顯老態,目光炯炯有神,一眼望過來凌厲非常……原來爹爹長得像祖父!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姜瀅都在被姜榮萱領著認親。
大伯母身量修長、腰線玲瓏,穿著一身兒月白色蘇繡裙,容顏清麗儀態清雅,整個人端莊又秀美。
“大伯母!”姜瀅的膝蓋才彎了一點,就被她摟進懷里抱住了。
“自家人就別拘泥于這些俗禮了!可憐見兒的,這一路上定是吃了不少苦頭。”大太太說著,接過身后丫鬟遞來的錦盒,取出沉甸甸的金項圈,下面墜著的是一枚如意頭樣式的長命鎖,上刻“長命富貴”四字。
“這項圈是你大伯特意寫信來叮囑,尋了城中最好的金匠打制的。”大太太親自給姜瀅戴上,又憐愛萬分地摸摸她的臉。“大伯母小廚房里有個頂厲害的姑姑,是王宮退下來的醫女,最善做滋補羹湯,回頭遣了去你院里,好好給養養身子。”
項圈和長命鎖雖貴重,在姜府這樣的人家卻算不得什么,不過這份心意卻是極好的,連不茍言笑的姜伯爺都露出些贊許之意。
姜瀅又行了個萬福,“多謝大伯、大伯母。”
來時路上,趙媽媽已將家中成員大致境況和她說了幾遍。
她的祖母宣平伯夫人出身西京城大氏族,族人大半隨先帝起兵,雖沒有封爵位但也是各有封賞,如今不少族中子弟都在東都做官,還有一個嫡出的姑娘嫁了武安王,也是有圣眷的大家族。
然而宣平伯夫人最為人樂道的,是享譽西京城的賢名。
她嫁入姜家三十余載,侍奉親長、善待弟兄姑嫂、寬和妾室通房、對妾室所出子女更是視如己出,姜伯爺兩個妾室所生的一兒一女都寫在她的名下,當嫡出子女一樣教養,是出了名和睦興旺的人家。
庶長女姜榮雅今日沒有回來,庶子就是面前的三老爺了。
聽說三老爺自小無心軍政,反倒是對打理家中庶務感興趣,很有經商天分,姜府如今大半的產業都是他在經營。
三老爺模樣應該是像生母,身形稍顯富態,笑起來臉肉堆積顯得十分親和。三太太生著一張團臉,笑起來溫厚純善,與他十分有夫妻相。
“見過三叔、三嬸嬸。”
等姜瀅行了禮,三老爺就笑呵呵地取出早備好的禮物——東街一間小鋪面的房契。
姜瀅愣了下,才抿唇笑著收下。“多謝三叔、三嬸嬸!”
“哈!三叔叔一向是不愿動腦筋的,每年我們幾個過生辰,都是送些鋪面、田地,年年沒有新意。”
身后有個粗嘎男聲笑起來,姜瀅轉身打量他一眼,彎了膝蓋笑道:“三哥哥好!”
姜家男丁不多,除了自家的大哥姜淮、四弟姜淳,伯府這邊就只有大伯父家的三公子姜沐,和三叔叔家的二公子姜澤,年齡都是十歲。
“三妹妹好!”姜沐的模樣隨了大太太七八分,面容清秀俊朗,手執一把折扇起身還禮的模樣,像個秀氣書生。
他旁邊的同齡少年和三太太一樣生著雙圓溜溜杏眼,溫潤的模樣看起來很可親。
姜瀅又彎了下膝蓋,“二哥哥好!”
姜澤靦腆笑著起身還禮,“三妹妹安好!”
見過兩個哥哥,就是姐妹間的見禮了。
她這一輩兒總共五個女孩兒,大姑娘姜涵和她哥哥姜淮一樣是11歲,是宣平伯世子——大老爺姜榮成的夫人劉氏嫡出;
二姑娘姜沁是大房楊姨娘所出,今年9歲;
她自己行三,小她一歲的姜瀾行四,再下面就是三老爺姜榮旭庶出的五姑娘姜淇了,今年才4歲,和她庶出的四弟姜淳一樣大。
她進門后就偷偷打量過的,心里略一對照就能跟趙媽媽的介紹搭上,幾乎沒有猶豫地,在姜涵拉自己手的瞬間就喊了出來。“大姐姐好!”
“三妹妹好!”姜涵淺笑頷首,拉著姜瀅的手走到姜沁身邊,溫聲介紹:“這是你二姐,姜沁。”
看到姜沁嬌俏臉上毫不遮掩的鄙夷,姜瀅也斂了笑,只喚了句:“二姐姐!”
說完,卻沒等來半個字回應。
炕上坐著的宣平伯夫人微沉了臉正要開口,姜涵已握著姜沁手腕把人拽起來,把她的手覆在姜瀅的手背上,使勁兒按了下。“二妹妹這是惦記著祖母小廚房的午膳點心,久等大家也沒見完禮,吃不到嘴里去就抓心撓肝地難受呢!祖母——”
姜涵轉頭沖著宣平伯夫人眨眨眼,玩笑道:“還是快些傳膳吧!不然二妹妹怕是要餓得坐地哭嚎了!”
宣平伯夫人語中帶笑,眼尾微揚輕飄飄睇了姜沁一眼。“這猴崽子敢在我這屋撒潑,我就叫尋雪把她扔到佛堂抄經去!”
聽起來只是句玩笑話,姜沁卻是嚇得臉色乍白,急忙握住姜瀅的手扯出一抹笑來。“三妹妹別惱,我慣是個饞嘴的,餓急了就不管不顧了!實在是慚愧!”
“餓?”一直被乳母抱著昏昏欲睡的姜淇聽了這話,一雙大眼瞪得提溜圓,巴巴地望過來。“淇兒也餓餓!有牛乳嗎?”
一時間,滿室都是笑聲,也算給這場認親添了個圓滿的收場。
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處吃了家宴后,姜瀅便有些坐不住了。她一路上心思郁結,在搖曳的船艙里昏昏沉沉地病了月余,走陸路的這半月雖好受些,卻也沒能好好睡上一覺。
此時終于到達目的地,一顆心放下來,人就又有些撐不住了。
姜涵一向心細,瞧她神色懨懨地揉額際,就趕忙道:“祖母,我瞧著三妹妹臉色泛白,應是累了,不若早些讓她回去歇息吧!左右已經到家了,往后有的是時間親近。”
宣平伯夫人哪有不依的,趕忙喊來尋雪。“你和染梅帶人去把西廂房的另一間側室收拾出來,讓瀅兒歇下。”
住在靜懷軒?
宣平伯夫人不顧堂內眾人神色各異的臉,拉著姜瀅的手輕拍。“住得遠了不放心,還是放在眼皮子下養著,時時看著才好!等長些肉了再回聽雪院去住不遲!”
姜瀅是無所謂的,反正都是一樣陌生。
姜沁卻是老大不樂意,噘著嘴嘟噥:“我才不想跟她住一起呢!整日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也不知道她這病好利索了沒,萬一過了病氣給我怎么辦……”
“住嘴!”宣平伯夫人凜了眉呵斥,正要動怒卻被姜榮萱笑呵呵攔下,上前抱起姜瀅就往門外走。
“母親!大姐出嫁后就我一個人住東廂房,可是無聊得很呢!瀅丫頭就借給我玩幾日吧!”
宣平伯夫人緩了神色,佯怒指著最寵愛的小女兒背影輕斥:“混不吝的!做姑姑的人了還這么沒譜兒,侄女還能拿來玩?我可警告你,瀅丫頭少跟頭發絲,我都唯你是問!”
姜榮萱掀開門簾走出去,聲音從院里傳回來。“那可不管!”
(https://www.dzxsw.cc/book/13031671/312583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