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童生試
姜逸此時不復(fù)之前的驚慌忐忑,反而是沉穩(wěn)的謝過母親,隨后將溫?zé)岬碾u湯一飲而盡。
隨即便上了馬車之中,臨行之前鄒清還特意塞了好幾錠銀子給隨行的兩名侍從。
“一路上千萬要小心,不要出現(xiàn)什么意外。”
“若是不小心惹到了什么麻煩,切記要以和為貴,破財消災(zāi)。”
“這些錢你們拿著,看看有沒有什么關(guān)節(jié)門路需要打通一下。”
“千萬不要為了省點錢耽擱了逸兒的前途。”
鄒清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不過為人父母,兒子面臨如此關(guān)鍵的考試,自然是免不了提心吊膽。
生怕因為些許疏忽,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實際上憑鄒清目前的人脈和錢財,若是真的愿意走后門,只需要稍微用些心思。
雖說拿不下多高的排名,但拿下一個童生的名額卻是如探囊取物。ωωw..net
只不過鄒清寧肯姜逸這次落榜,也不愿意他做這種自欺欺人的事情。
臨走之前,鄒清還親自將一張肉餅裹了起來塞進姜逸的行囊之中,還有一罐參湯用以提神醒腦補氣。
童生試要考上數(shù)個時辰,若是水米不打牙很難堅持下來,因此過程中是允許考生攜帶干糧的。
只要經(jīng)過檢查,確認干糧里沒有攜帶夾帶小抄即可。
雖說這些東西都可以交給下人去做,根本不需要鄒清這個大忙人在百忙之中抽暇去做。
但若是他人去做,鄒清怎么也放心不下去,只好親自來幫兒子準(zhǔn)備好一切雜務(wù)。
對于鄒清來說,她還是秉承著學(xué)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想法。
在她的概念里,她們一家如今已然沒落,未來最好的前途便是靠著科舉光耀門楣,博一個錦繡前程。
也算不辜負先人的期望,以及姜家當(dāng)初顯赫一時的血脈。
看著母親緊張的模樣,姜逸也是哭笑不得,拱手說道:
“娘親,您且安坐即可,我考完之后暫住縣城客棧之中,約莫三五日便能趕回家中了。”
“弟弟可要認真考試,我和娘親在家里等你的好消息!”姜宓也前來路邊送別兄長。
車夫看了一眼天色,提醒幾人道:
“時辰不早了,再晚怕是誤了行程。”
雖然周遭的治安好了不少,但為了以防萬一,一同隨姜逸而來的還有兩名武者。
在這種窮鄉(xiāng)僻壤,兩名武者已經(jīng)是能數(shù)得上的高手了。
等到太陽完全升起,天已大亮的時候,馬車已經(jīng)入了城,來到了考場之前。
此時考場之前已經(jīng)排了長長的隊伍,考試的人里有七十老翁,也有像姜逸這樣七八歲的幼童。
一群年紀(jì)相差如此懸殊的人同屋考試,也著實是一番奇景。
“這是城中哪位員外的公子,怎么來的這么遲?”
若是居住在縣城之內(nèi),往往都是一大早便抵達考場,生怕出點什么意外。
像姜逸這樣從三十幾里外的村莊趕來的,大部分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泥腿子。
因此在得知姜逸是從鄉(xiāng)下趕來,在附近酒樓茶館看熱鬧的行人便不禁嘀嘀咕咕起來。
對于他們來說,鄉(xiāng)下土財主再有錢,也不過是個泥腿子土老帽,始終上不了大雅之堂。
但這時卻有個衣著華貴的青年笑道:
“你們懂什么,那是鄒夫人家的大公子姜逸。”
此話一出,倒是讓眾人吃了一驚。
他們之前一部分人也曾在一些場合見過鄒清。
但他們卻怎么也沒想到那舉止從容優(yōu)雅,儀態(tài)脫俗不凡的鄒清竟然已是人婦,且有一位這么大的孩子。
不少年輕人的追求之心也隨之破裂。
“鄒夫人的公子……那這位姜逸公子可著實來頭不小。”
與普通財主不同,鄒夫人那可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不僅名下的釀酒生意遍布大半個吳國,而且與周遭幾個州府的主政官都交情甚好,彼此互相輸送利益。
若是誰敢對鄒夫人下手,無異于斷了幾十名地方官的來錢門路。
很快,姜逸就完成了檢身儀式,確認沒有夾帶之后方才進了考場。
吳國科舉的規(guī)矩與其他朝代略有不同。
童生試共分兩場。
考完第一場之后,需要在城中休息一日,留給主考官一日時間判卷。
確認通過之后才會允許通過者參加第二場考試。
第一場考試的難度不大,分別要求學(xué)子按照題目寫一首五言或七言的詩,再考默寫一部分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典策論的句子。
過程中要求不準(zhǔn)有錯別字,還會考究書法功底。
只要認真苦讀,這一關(guān)基本不會被難住。算是篩下去一批確實沒有本事的混子。
而第二場的難度則會陡然上升。
主要是解經(jīng)典之語,破題論文。
然后再按照出題寫一篇詩賦或駢文。
按照姜逸的學(xué)識,第一場考試自然是輕而易舉寫完。
他的書法雖然稱不上剛勁有力,但講究的便是中規(guī)中矩。不求給自己加分,只要不丟分即可。
按照伍道的說法,他學(xué)的這種書法名曰館閣體,雖不登書法大雅之堂,卻極為適合科考所用。
畢竟他如今才八九歲,論起書法功底肯定比不過那些浸淫此道十幾年的文人。
考完第一場,已是自上午考到了傍晚,太陽快要落山的時辰。
姜逸卻感覺有些意猶未盡。
娘親給他準(zhǔn)備的什么參湯,大補雞湯,都未免過于有些大材小用。
他是考個縣試,又不是去考會試春闈,根本用不著這么大動干戈。
伸了個懶腰,姜逸從考場離開,正準(zhǔn)備上馬車回到隨從安排的客棧暫住兩晚之時。
卻聽到門口傳來喧嘩吵鬧之聲。
“干什么干什么!倒在這里成何體統(tǒng),趕緊給我抬走!”
姜逸循聲望去,只見一名五十余歲的老者倒在考場門口,有氣無力,顯得虛弱無比。
“喲,這是咋回事,咋考完試還昏死過去了?”圍觀的路人驚奇的問道。
但他身旁的好友卻是笑道:
“這有什么稀奇的。”
“八成是覺得自己沒考好,心情沮喪之下抽過去了唄。”
“每年考試,這考場門口總免不了這樣的人。”
此時,兩名士卒正要將那名老者抬起,扔到離考場遠一些的無人胡同里,免得倒在這里不成樣子。
(https://www.dzxsw.cc/book/12987156/363659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