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面子工程與天下安定!
“小弟呀!”朱標(biāo)止住笑。“自從和你結(jié)識,還從未見你忌諱過什么,怎么這…看字斷案反倒猶猶豫豫了呢?”
“大哥啊。”
朱林走到一邊,給兩人分別倒了一杯茶,端到書桌上,苦笑道:“你別逗,這哪是什么普通的看字斷案呀?分明是關(guān)系國計民生的重事,這我要是判錯了,可怎么了得?”
“再說了。”
朱林直勾勾地盯著朱標(biāo):“大哥,你確定,要是讓別人曉得我這一介小商人也參與批改奏章,該不會是毀家滅族的大罪吧?”
“不妨。”朱標(biāo)手一揮。“我不是做事糊涂之人,讓你改,你就放心的跟著大哥一起改,哪怕真讓外人知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說著。
他端過朱林端來的茶,輕輕的品了一口。
或許是因為屋里的溫度還不夠高,他哈出一口熱氣搓了搓手,看了一眼窗外,雖被窗隔著,卻也能感受到外面深夜的寒冷。
他意味深長道:“小弟,你說的對,奏章里的事大多關(guān)乎國計民生,沒一件可以馬虎的了。今年這冬季還不算冷,可即使如此……老百姓也不好過呀。”
“我們身處在這廟堂之高,也該心憂天下,心知民生之艱,才好斷章辦事。”
說完。
他又轉(zhuǎn)身看向了朱林。
朱林也跟著鄭重的點著頭。
雖然大哥在朝廷中沒有身居什么高位,但以他的身份說出這番話,倒也沒錯,不管怎么說,老爹這一朱家都算得上是跟皇室沾親帶故的本家。
大哥有這番想法,足以證明他不是那種過上了好日子就無視老百姓生活的紈绔子弟。
“大哥。”朱林道。“老百姓的生計雖說要靠自身努力,但作為朝廷,在提高老百姓生活這件事情中,也占據(jù)著重要的作用,要想讓這天下老百姓不再受寒饑之苦,還得更加努力才是。有大哥你這樣的人才輔佐皇上太子,老百姓會過上越來越好的生活的!”
“你啊!”
朱標(biāo)指了指他笑道:“就是會哄人,這話卻說得在理,來,我們就一起幫太子努力努力吧!”
說著。
朱標(biāo)將袖口一邊往上挽著,轉(zhuǎn)身走到了書桌后,同時又指了指書桌旁的那張椅子。
朱林落座。
他一動不動的看著朱標(biāo)從桌上拿起了一份奏章。
奏章不薄。
大哥看得很是仔細,時而點頭,時而皺眉。
終于。
他將這份奏章遞到了朱林面前。
朱林指了指自己。
朱標(biāo)點點頭。
朱林的手慢慢觸碰奏章,咽了口口水,難以克制的手指微微一抖!
媽呀!
這可是這年月只有皇上太子才能親閱的奏章啊。
作為穿越者。
野心多多少少有一些。
可是。
他從沒有想過這么快就能接觸到這大明朝廷極為機要的奏章!
他輕輕拿過奏章,開始看起奏章上的內(nèi)容。
寫的很長。
很詳細。
奏章最后的落款是中都鳳陽府知府李知遠。
奏章中。
李知遠希望增加中都祖陵的守靈人數(shù),由原先的一千八百人增加到三千六百人,以顯示皇上的仁孝威儀,供天下人學(xué)習(xí)瞻仰。
“你怎么看?”
朱標(biāo)問道。
我怎么看?
我又不是李元芳,能怎么看?
朱林很無奈。
他將奏章合起,笑道:“大哥,這種皇陵之事我就不曉得了,完全取決于皇上自己的想法呀!我想,即使是太子在這,也無法決策吧?”
自古以來,在華夏人心目中便講究一個錦衣還鄉(xiāng)。
朱元璋從一個落魄乞討和尚轉(zhuǎn)變成當(dāng)今的天子,短短二三十年時間,便一飛成龍。
鳳陽在洪武三年成為了中都,是現(xiàn)在唯一的陪都。
甚至。
朱元璋一度想將鳳陽當(dāng)作都城營造,只不過諸多原因,最終不了了之,就連本應(yīng)在鳳陽設(shè)立的“府尹”一職,也只是知府之銜。
但是。
鳳陽乃龍興之處。
這事得看皇家想法,其他人說少說多都不合適。
然而。
朱標(biāo)卻哈哈一笑,擺擺手道:“小弟,既然我們負責(zé)這些奏章的初步擬改,就不能一推了之,多多少少還是要有些建議的,至于最后怎么做,如何決策,那就取決于皇上了。”
“也對。”
朱林點點頭。
“那你覺得,這中都守陵是否應(yīng)該再增加到三千六百人呢?”
朱標(biāo)問道。
“這個……”朱林眼睛一轉(zhuǎn)。“大哥,這里沒有外人,我就直說了。”
“說。”
“皇上重視龍興之地,以守陵規(guī)儀顯示其仁孝,本沒錯。可在我看來,皇祖陵雖是皇家象征,但有一定規(guī)模就可以了。如果在這種事上耗費太多,難免有浪費之嫌。”
“浪費……”
朱標(biāo)瞇起了眼。
“嘶!”朱林微微倒吸了一口涼氣,斟酌了一下用詞。“浪費……或許說的有些過了,但我終究覺得一千八百人就不算少了,再增加到三千六百人,除了彰顯所謂的皇家威儀帝王孝心,無非增加了一千八百張吃皇糧的口。”
“嗯。”
朱標(biāo)摸著下巴,若有所思。
“若將這一千八百人放到其他地方,哪怕是種點田什么的,至少能給大明多產(chǎn)些糧食,也比守在皇陵好得多。據(jù)我所知,這些守陵之人的糧餉也都是由朝政所供養(yǎng)的吧?”
朱林問道。
“對呀。”朱標(biāo)苦笑一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歷來帝王皆重視出身,我們朱家……咳咳,皇室朱姓卻是歷史上極為少見的崛起于微末,就更需一展皇家威儀了,但你所說,也極為的有道理的。這樣吧……”
說完。
朱標(biāo)拿起了筆,在研磨好的墨水中蘸了蘸,便打開了奏章,開始在上面寫了起來。
朱林目不轉(zhuǎn)睛的等著對方寫完。
朱標(biāo)輕輕吹了吹奏章,遞到了朱林面前。
“這……”
朱林卻是一愣。
雖然自己剛才一番權(quán)衡利弊,但大哥卻在這章的空白處簽下了同意二字,并且,在原本增加人數(shù)等項目上,又增加了幾大項。
“大哥,你這……”
朱林很不解。
朱標(biāo)凝神道:“小弟,我知你心中所想!你乃商人出身,諸事皆以利益衡量為先,可在這家國大事上,很多事,不能簡簡單單的落在這利益二字上。”
“……”
朱林無語。
朱標(biāo)繼續(xù)道:“大明初立,財政不富裕,一千八百人的生計以及其他守陵事項,不是個小開支,但這件事,卻必須得要做才是。”
“為什么?皇家面子比老百姓生活改善還重要嗎?這一千八百人……如果我沒有計算錯,一年至少也得多出幾萬輛的耗費吧?”
朱林不解道。
“別說幾萬兩,哪怕十幾萬兩,這件事也必須得做!”朱標(biāo)極為嚴肅道。“此事不僅事關(guān)皇家聲望,更關(guān)乎這天下的安定呀!”
“啊?”
朱林張著嘴,半天沒回過神來。
他不明白。
這錢明明就花在了雜七雜八的地方,就為了一份皇家面子,怎么還關(guān)乎天下安定了?
(https://www.dzxsw.cc/book/12772862/1445006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