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哥進來。”顧淼開了門,對顧云舒道。
顧云舒點點頭,朝屋里走了進去。這院子不打,云舒一進來,就聽見嬸子田氏在里頭喊道:“淼兒,誰來啦?”
“是我哥!”顧淼叫了一聲,牽著云舒的手進到屋里。
“喲,舒哥兒來啦。晚上留下來吃完飯再走。”田氏不大會說客套話,不過她是真心歡迎云舒來的。
云舒搖頭道:“不煩嬸子了,我今兒來,是帶弟弟妹妹回去的。”
嬸子見他這么說,心里猜到可能是顧英禮的事兒,卻還是問道:“這是怎么說?”
“父親身子不大好,我娘說叫弟弟妹妹們回去看看。”說不定,就是見最后一面了。
“你爹,真的不好了么?”田氏雖說早做好了準備,但是多少還是接受不了。
當初他們家遭難的時候,是顧英禮這個哥哥不計較,將家里的屋子賣了才幫著他們這一房還清了債。
丈夫早年不懂事兒,好在有哥哥一家幫襯,田氏知道感恩,如今顧英禮不好了田氏是真的傷心的。
所以一聽云舒說顧英禮的病情,田氏就忍不住在一旁抹了一下眼角。
“哥?”顧淼見嬸子哭,心里的感覺也不大好。她也是怕爹死的。
“乖,回家再說。”云舒只摸了摸顧淼的腦袋,沒多做什么解釋。
擦過了眼淚,田氏才點著頭說道:“這也是應該的,你們去叫云安吧,要笙歌也回去么?”
“恩,都回去看看。”笙歌跟顧英禮的感情深,當初要不是顧英禮,說不得笙歌就活不到今日了。
“好,你們先回去,等明兒我帶你弟弟跟你叔叔一起過去瞧瞧,你叔叔如今人在外頭不知在哪里,晚間沒給他留飯,想是一時也回不來。有什么事兒,你只管叫笙歌來回話,一切還有你叔叔嬸子呢。”
“哎。”云舒點頭應了,于是從嬸子房里退出來,去找顧云安跟顧笙歌回家。
云舒于是帶著妹子往西廂房處走,里頭云安正在學習,堂弟云佩學著先生的樣兒正在教笙歌讀書。
笙歌不是親生的,又算是家里的仆人,沒有閑錢給他讀書,但是云舒的父親就是秀才,他身子好那會兒是帶著他們幾個在家一起學習的。
顧英禮那會兒閑在家里也不用出去賺收益,有個秀才功名也算不辱沒祖宗了,又怕外頭教書先生不照著他想要教的啟蒙書教兒子,于是就在家一心帶孩子們啟蒙。
后來顧老爺身子不大好,家里就讓云舒跟云安花錢上學讀書,回來他們就帶著笙歌一起學。
笙歌的學問不如他們幾個正經上學的,但是也識字,簡單的《弟子規》、《千字文》,這些啟蒙類書上的字他都會讀,這個朝代早,并沒有《三字經》。
學了這些啟蒙的書,講解吃透的話,就懂簡單的押韻,也能簡單地作詩了。
“安哥兒、笙歌。”云舒走進去,跟他們打招呼。
他們家原是大族,就是落魄了這規矩也都在,家里都敬兄長。弟弟們跟云舒平時里玩得好,但見到云舒時,也是恭恭敬敬的。
“大哥。”云安跟云佩見到哥哥,都站起來垂著手恭恭敬敬打招呼。
笙歌也是從桌上站起來,叫著:“大爺。”
云舒點點頭,說道:“佩哥兒你坐著繼續學吧,安哥兒你們跟我回家一趟。”
云安年紀小,心思也不細膩,不知是家里出了事情,只問云舒道:“回去做什么?晚間還回來嗎?”
“或許過兩天回來,不用拿什么東西,只回家一趟,也叫你們看看爹。”
“我爹怎么了?”云安一聽這話,感覺到了些什么。
“沒怎么,回去就知道了。”云舒怕這會兒子小孩兒知道了事實要哭鬧,他可沒什么哄小孩兒的經驗,所以將話說得曖昧不明。
云安聞言,也沒多說什么,只是乖乖巧巧都收拾了些自己的東西,然后就跟笙歌一起回去了。
云佩跟他們相處慣了,一時間見小伙伴要走,還鬧著要一起走。
田氏看不過去,說了兩句,云佩懼怕母親,這才不敢鬧了。
田氏見外頭下雨,便使喚笙歌去拿傘。
“外面下著雨,笙歌去我屋里拿兩把傘再走。”
笙歌應了一聲,便往田氏屋里去了。
云舒讓弟弟妹妹接過了從笙歌手里遞來的傘,謝過了嬸子,這才帶著倆蘿卜頭和笙歌一起回家去。
路上還去買了二十斤米,配上些粗糧野菜,夠他們一家十來天的吃食,如今世道好,米不貴,也花不了多少錢。
等置辦好今晚可下鍋的東西,一路回到家里。云舒讓幾個小的先去屋里見過父母,自己跟笙歌兩個將買來的米跟菜放到廚房里。
放好了東西,云舒才帶著笙歌一同進屋。
將鐲子換來的錢拿給林氏,林氏雙手接過了錢,拿了帕子把銀子跟零散的錢包了,又讓云舒到他父親跟前,自己則去做飯。
云舒想著以顧爹的情況,便是放到現代也未必有得醫治,就是無力回天。
如今兒女在側,都過去陪伴,至少能有個安慰,因此聽話地到了顧爹跟前守著。
顧爹的眼睛不停往上翻著,對云舒他們說道:“我渾身疼得難受想人說讀書可治百病你們讀書我聽。”
云舒聞言,便對著幾個弟弟妹妹們說道:“來,咱們背《千字文》。”
于是開始“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地背了起來。
直到“指薪修祜,永綏吉劭”時,顧爹便翻著白眼,渾身顫起來。
“爹!”云舒皺眉,走到顧爹身邊握住了他的手。
“我不孝云舒,我兒,我兒,要興家!”說完手一松,死了過去。
顧淼被嚇著了,頓時“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顧云安跟笙歌都呆愣在那里,還是笙歌動作快,很快就捂住了顧淼眼睛,帶著她到屋外去。
顧云安呆愣愣地看著已經去了的父親,轉眼又看看蹙眉冷靜的哥哥,一時間不知道什么動作,不痛不癢,但只覺自己應該悲傷。
他弱聲叫了云舒一句:“哥。”
云舒顧及不到他,只是對他說了一聲:“不怕。”
隨即,小跑著準備去廚房找母親。
林氏已經聽到了顧淼的聲音,聞聲趕來卻已經晚了。
林氏只不過是當下只識得了些字的女人,前半生都在生兒育女,一輩子都是倚仗丈夫生活的,這會兒顧爹去世,林氏頓時感覺天都塌了一半。
見丈夫躺在床榻上,已經沒有了呼吸起伏,林氏大叫了出來:“老爺!”
雷聲應景,“轟隆隆”自天空拍下來,顧家頓時一片凄涼。
外頭的紅燈籠換了白,云舒他們身上換了白腰帶。
薄薄的一副棺材,是顧老爺在感覺自己身體越發不好之后早就準備好了的。
林氏守寡哭得已經暈過去,云舒跟笙歌一起將顧老爺料理干凈換上了壽衣。
叔叔顧英磐跟嬸子就來了,聽說顧爹已經去了,身為弟弟跟弟妹,一家子人果然情感親密,哭得十分真實。
云舒才來就碰上顧爹去世,心里多少有些難受,不過并不如他們那般悲痛。
要說傷心,他更多想的是這么一家子,小的這么小,大的又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女人,就是將眼睛給看瞎了也沒辦法繡出養活一家人的刺繡。
而他自己本人又是這么個年紀,出去做工人家不要,擺弄文墨只怕這個年紀這么點兒本事,想也不會有很多錢能掙到,到時候要怎么養得起?
莫非真的要將家中的孤本賣了?
只是顧爹去世前都不忍賣書,這些書本的價值在顧老爺看來,比他的性命還要重要。
這畢竟是顧爹的遺產,不到萬不得已窮到等米下鍋,還是不要賣了吧。
云舒不敢說自己有什么文人傲骨,不過都是十年寒窗讀出來的,他想,懂得些道理的人心中多少有清高的成分。
將書賣給那些財主土豪,人家未必珍惜,沒得糟蹋了書本。
這書,暫時還是不要賣了。
親人們見過顧老爺最后一面,將人放進棺材。三日起經,七日發引,顧老爺去后,一應后事叔叔幫襯了許多。
請了僧人道士的錢,家里實在難拿出來,最后還是顧英磐解了燃眉之急。
來吊唁的還有顧家已經嫁出去的姐姐,二十來歲,才剛生了女兒,小孩兒沒帶過來,只是跟姐夫一起過來了。
他姐夫是個秀才,如今已經有個館坐著,為人還是很柔和禮貌的。
就是姐夫父母的思想是現在很常見的封建,姐姐二十歲了,姐夫年紀更大,但是姐姐還沒有生個兒子,因此婆家經常拿姐姐撒氣,只因她未生兒子,所以姐姐一回娘家就跟林氏哭作了一團。
云舒一開始不知道她的困境,還是在母女聊天的時候旁聽著的。
好在姐夫人還好,并沒有催著姐姐,這是姐姐親口說的。
云舒想著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想要順遂實在難得,現在的女人能夠找到一個好丈夫就已經很好了,云舒也不可能因為他們家婆媳關系處不好,就讓姐姐合離回家。
就他們顧家現在這么個情況,回來了他們也養不起。因此只能由著她們母女哭了,好歹回了娘家一趟能夠將壓抑的情緒發泄出來。
況且父親離世,她合該哭的。
(https://www.dzxsw.cc/book/12590995/303914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