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太華劍道 走不完劍道,便入不了華山。……
第一劍本就不露聲色, 又是元嬰修為,楮語正沉心探索傳送陣法。故而即便離得極近,她也沒有察覺他這一份微末的動容。
岱洲在中洲西北方向, 再往北便沒有洲陸了,只有東北方向是十四洲最北的乾洲,所以岱洲傳送廣場位于岱洲南。
楮語辰時自落雁澤出發, 未時四刻左右和第一劍落地岱洲傳送廣場。
讓烏云回了玄字環后, 二人齊齊起身騰空, 向華山飛去。
中洲是十四洲最大的洲陸, 地形多樣, 高原盆地、平原河谷、高山丘陵皆可得見。岱洲位居第二卻截然不同,放眼望去遍是高山險峰, 少有原野平地。
岱洲各大宗門也多以山為名, 被世人合稱為千山派, 奉華山為首。
華山在岱洲極北,楮語和第一劍到時, 已是深夜。
一日內御空近十個時辰, 落地時楮語有種仍在云端的錯覺。她是振翼御空, 同尋常修士的御劍、御器頗有些差距, 故而此時反應比較大。身后的星火羽翼幾乎自發扇動著, 保她在雙腿恢復知覺之前立住不倒。
她也沒立即動身, 站在原地稍作緩和, 以適應腳踏實地的感覺。
第一劍落在一旁,持劍靜立等她。
華山比落雁澤冷多了, 深夜更是風急雪驟,幾息間他便披了滿身的銀白,加之漠然的神色, 渾如一尊沒有人氣的冰冷雪像,同他身后燈火通明的世界格格不入。
二人沒有直接飛上華山,而是落在了華山南側的山腳下:初入華山之人,不可御空直上,必須從此處登太華劍道上山。
答應第一劍小論劍會之邀的諸番原因中,便包含楮語對太華劍道的好奇之心與向往之情。
此瞬,她的目光自然地從雪像般的他身上移開,落到他身后遠處環繞山腳的那無數燈火上。
道是燈火通明,其實并不是繁城那種燈火連綿亮如白晝,只是如星火般到處散落著。平望去,目之所及幾乎皆有光亮,茫茫不知其數,所以是可謂一句“燈火通明”的。
而幾乎每一道光,都象征著一位要登太華劍道的修士。
十四洲宗門外派弟子大規模收徒一般都是十到二十年一次,這期間,若想拜入各宗,可以去各宗在各洲的鹿鳴街駐點參與考核。
華山設在鹿鳴街駐點的考核只是走個過場,能不能拜入山門,關鍵還是在于太華劍道。
華山乃十四洲劍宗之首,數不勝數的修士自愿跨越重洋奔赴岱洲,爭登太華劍道,以求拜入山門的資格。
然太華劍道奇險無比,稍有不慎就會從絕壁之上落下。
凡登道者,不可停步,否則也會直接墜落。
走不完劍道,便入不了華山。
華山弟子領任務外出收徒主動帶回來的資質根骨佳良的新人們,也并非全都能順利走完劍道。不少華山弟子都是登了好幾次劍道才得以入門。
修士們不是傻的,知曉提前準備保命手段,爭取落下后能有重登劍道的機會。
太華劍道也不是吃素的,建成至今上萬年,已不僅僅是一條登山之道,絕道之上自含法則。失敗過的修士每重登一次,都會比先前更難。
居住在此的正是失敗等待重登的修士們。有華山弟子親自帶回來的,也有通過鹿鳴街考核主動來到岱洲的。有人兩次便成功登山,也有人終其一生都未能見到華山山門一眼。
即便如此,登劍道之人依然日日不絕。
萬年來至今,太華劍道早已被視為踏入劍門之道。
即使不入華山,世間劍修也多會爭取在筑基之前來岱洲登劍道,連昆侖弟子都不例外。
“勞道友等候,走吧。”楮語收回目光,語含歉意。
緩了十幾息,她的雙腿已恢復知覺,適應了落地的感覺,可以正常行走了。
第一劍淡淡頷首,抬步轉身。
楮語收起玉衡垂云翼,二人并肩向遠處山腳走去。
山腳下談論聲四起。
二人方才一路御空,周身風雪退避,不可謂不顯眼。
問仙劍通體銀白,附上第一劍的靈力會泛出冷藍色的劍光,楮語的玉衡垂云翼更不必說,二十二簇星火燃成碩大羽翼,遠望如九天金烏振翼而來,耀眼奪目。
“星火羽翼……是步天楮語吧!昆侖弟子剛上去不久,沒想到她竟也來了!我說第一劍昨天連夜出華山去做什么,原來是去接她。”
“唉……步天后人。也只有她這般筑基修士,才能得華山第一劍親自下山去接吧。”
“她這是來觀小論劍會?可沒記錯的話星修都是法修吧?只有華山弟子可以參與的這小論劍會,她也不遠千里來岱洲一趟觀戰嗎?難道說歸去子之后,十四洲又要出一位修劍道的星修?”
“那不會罷?我覺得應當只是來觀戰。不過這幾日為了小論劍會來登劍道的修士海了去,失敗的筑基可也不少。步天楮語……能順利踏入華山山門嗎?”
“……你這一說,確實。她終究不過筑基幾月,雖說懷有步天真傳,平日斗法奪寶靠的也都是那些法術,但太華劍道……”
忽而一陣狂風吹過,呼嘯著卷起團團大雪,將他們的聲音淹沒了去。
“太華劍道上不可施術。”第一劍的聲音比風雪更冷冽,壓過風雪聲,清晰落入楮語耳中。
楮語偏頭看向他:“多謝道友提醒。”
第一劍目光冷淡,看見雪花從她長睫上落下,化在她如常溫和的聲音里。
他頷首應下,不再多言。
十日前既出口相邀,心中便已當她能走完劍道。
楮語抬頭,凝眸望去。
高山裹著一層厚厚的雪色,矗立在大洲北部的殘月下,閃爍著一道道不知是月光還是雪光。連綿不見邊際,巍峨壯闊不見頂,只見群云環擁,大雪裹覆。
陡峭險絕的山壁上,目之所及幾乎皆不生草木,只有銀白的雪在簌簌往下落。
千萬把劍深深淺淺地插入山壁中,寒光凜凜,同月色與雪色一并閃爍。劍與劍間空空蕩蕩,沒有任何連接之物。
舉世聞名的太華劍道,便是這以劍為階、以劍為道之道。
如縛山之索環壁而上,直入云天。
人如微塵,附于山壁各處,在風雪中飄搖晃蕩著。
或失足停步墜落,或險險踏上前路又一把劍身。
夜色、劍光與風雪交織,微微迷了楮語的眼。
她眨了眨眼收回目光,緩緩道:“問仙道友,今夜你也登劍道上華山?”
第一劍抬眸望了眼:“嗯。”
“平日里呢?”
“御劍。”
楮語默了默,不知想到了什么:“我若辰時前上不去,道友當如何?”
第一劍垂眸看向她,眸色比雪色更淺。
楮語平靜地迎上,眸光比月光明亮。
第一劍啟唇,平平無緒:“不會。”
“道友認為我不會登不上華山?”楮語同樣平淡,“為何?”
換成第一劍沉默。
幾息后,他答道:“劍道不難登。”
楮語頭腦清醒:“于道友不難,還是于我不難?”
“都不難。”
“劍道之上不可施術,道友如何確信于我也不難?”
第一劍啟唇欲言,看著她的眼,卻忽然莫名止了住。
風雪聲瞬間清晰起來,將他的無言襯得愈發意外。
但楮語毫不意外,略作思索便推測出他欲言為何,問道:“道友方才可是想同分析劍術一般分析你對我的認知?”
“嗯。”第一劍應。
“何以又不分析了?”
二人之間再次陷入靜默。
片刻后,第一劍道:“有誤。”
風雪中傳來楮語一聲輕笑,而后是她溫溫和和的聲音:“那夜公孫樹下邀我前來觀小論劍會時,道友心中應當就已認為我能走完劍道登上華山了,方才聞我所問,才會欲答而不答。至于所謂‘有誤’,想來是指道友并非因為刻意分析過什么之后才決定邀我、才信我。遠赴中洲接我之事亦如是。”
第一劍神容冷淡,頷首應下。
“道友今夜要登劍道上華山,可是欲與我同行?”
“嗯。”
“這個決定,道友應當也沒有刻意分析過什么。”
“嗯。”
“問仙道友。”
第一劍聞聲停步。
楮語便也停步,轉過身來完全面向他,神色平靜,聲音輕緩而清晰:“我與道友所言的這種種未經分析而產生的行為——皆因‘情’而起。因道友的‘性情’,也因道友與我的‘友情’。”
“但是……”她頓了頓,星眸明亮,直直看著他,“道友似乎并無所察,也不知、不明。”
修士們雖環山腳而居,但都默契地離太華劍道入道口近百丈之距,不妨礙其他登劍道之人。二人一路走來,他們也只同見到其他登劍道之人一般遠遠地談論,不靠近打擾。
故而她會不避諱地道出這番話。
短短幾息,大雪又落了第一劍滿肩。
話音落下的瞬間,二人周身的風雪忽然退避。
一丈方圓內,只剩下屬于第一劍的徹冷氣息。
第一劍沉默著,面無情緒地看著楮語。
他知曉他此瞬似乎生了什么變化,但不知是什么,也不知應當開口說什么。
他于是回憶她剛剛所言。
性情?友情?
這些詞旁人也與他說過,還與他分析過、解釋過。
他知道她所言何意,卻也僅限于“知道她所言何意”。
世人似乎皆道他“生而無情”,道他最宜入無情道。
而她,是他至今所遇最快察覺他“不知情”的人。
第一劍啟唇:“如道友所言。”
清寒的聲音落下,寒風忽然就重新吹入了這一丈方圓內。
冬夜風雪的冷和他的冷瞬間交織混融起來。
楮語眨了眨眼,雪花從眼睫上落下,如常溫聲:“原來如此。”
所以他才是“將”入無情道,而非“已”入。
二人默契地抬步,繼續向前走去。
“無意冒犯。”楮語誠聲。
“無礙。”第一劍如實應道。
其實他也不知何為“冒犯”之感,但他以為,他應該未覺冒犯。
反而有些其他感覺。
二人不再多言。
環山而居的那些修士們的談論聲終于穿越風雪向二人飄來,卻又同時在二人耳邊被風吹散,半個字都落不入誰的心中。
太華劍道入口沒有豎任何石碑名牌,山壁上也空無一字,只有一段就山壁而造的石階,約莫數百級。每階高約一尺,表面皆宛如天成,平坦但明顯可見未經打磨。
這些石階,都是直接以劍劈出。
而這百階之后,便是真正的劍道了。
有名修士正守在入口處,瞧著像是尚未下定決心登劍道。見著楮語與第一劍到來,人紛紛向后退去,為他們讓開路來。
“多謝。”楮語道。
第一劍停步,意為楮語先。
楮語與他對視一眼,也不多言,抬步踏上石階。
石階如常,雖然窄小但行走輕松,百級轉瞬而過。
左側是山壁,右側凌空,離地約莫十丈。
前方便是真正的太華劍道。
無數把長劍或深或淺地插入山壁,露出來的劍身有長有短,有寬有窄。長則四尺,短則兩尺;窄則一寸,寬也不過兩寸。
它們橫陳在石階斷絕處,連成令人見而知危的空中險道。
山下的燈火穿過劍隙,將每一道劍刃都描成耀眼的金色。
楮語毫不猶豫,一步踏上兩把長劍劍身。
兩把長劍瞬間同時晃蕩起來,與踩在石階上的感覺截然不同,令人立時生起一股自己隨時會從此處落下的錯覺。
是的,錯覺。
也只是錯覺。
踏上劍身的瞬間,楮語便確定太華劍道考驗的是什么了。
它畢竟只是一道入門關。
楮語輕松抬步,冷靜向前。
近處這一段路的劍其實比較密集,劍與劍間相隔不過半尺,兩把劍剛好能搭住一步。
走過一段路后,劍與劍間的距離才開始漸漸變大,一步只能落在一劍劍身。
楮語心平如鏡,走得反而愈發平穩。
百丈高空的寒風呼嘯而過,只能吹動她鬢角垂落的碎發與身上衣袍,吹不起她心中一絲波瀾。
誠如第一劍所言,劍道不難。
只要信任腳下之劍,落步便穩。愈信任,則愈穩。
長劍看似在晃動,其實楮語腳下毫無所覺,同踏在石階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第一劍落后楮語一丈半,如履平地。
目無波瀾地看著前方的她。
脊背筆直,姿態輕盈,行走在劍道之上同他一般如履平地。
高處山壁上的雪一團團落下,時不時砸到她身上。她的云鬢挽得高,被雪團這般砸幾下,免不了歪歪斜斜、搖搖晃晃。
她便抬起手,將挽鬢的簪釵直接都拔了下來。青絲盡數垂下,因順滑而泛起淺淡的微光,又在高空的長風中飄揚,半遮半掩住纖細的脖頸。
第一劍神色靜漠,一絲不茍地維持著一丈半的距離。
二人宗服皆色深,在長夜下并不明顯,但落步時長劍總會晃蕩一番,二人走得又平穩迅速,故而所過之處劍光閃爍不斷,叫人完全可以輕易尋見。
而他們這般一前一后踏劍而行,無意中顯露出來的是幾乎一致的絕塵姿態,似乎隨時便會攜手化仙而去。
山腳下的修士齊齊抬頭望著他們,看得幾乎呆了去。
至于先前懷疑楮語不施法術便難登劍道的人,皆已長嘆不止。
許是因夜深且風急雪驟,兩刻鐘下來,楮語與第一劍步入云中,才見著了前方其他登劍道的修士。
兩名修士,同樣是前后相隔不過幾丈。女修在前,男修在后,身量看著像是少年男女,皆未著道袍,看來為了拜入華山而登劍道。
二人幾乎攀在山壁上,全身緊貼著山壁,雖未停步,走得也極慢。
而他們落在劍身上的每一步,都會引起長劍劇烈的晃蕩,連帶著他們整個人都跟著搖晃起來,當真是隨時都要墜落的模樣,瞧著分外兇險。
同楮語二人相比……罷了,沒的相比。
楮語二人走得輕松,步子自然比前方少年男女快上許多,故而短短片刻,眼看著就要撞上了。
“前行即可。”
第一劍的聲音適時響起。
楮語旋即明了,應得溫溫和和:“多謝道友提醒。”
其實第一劍不提醒,她也正打算這么做。
劍道只有一條,不可停步。
那總有人走得快些,有人走得慢些,難免會撞上。撞上時,該當如何?從前人身側繞過去嗎?未免太過兇險。且若前人心存惡意,出手一推……
太華劍道自有法則,既已考驗心性,又禁了法術,想來便不會在這等問題上為難登道之人。
果然,楮語徑直“穿過”兩名少年男女,穩穩落步在他們前方的劍道上。
“太微宗服!”女修的驚呼聲在楮語“穿過”她的瞬間響起,十分激動,“道友是步天楮語嗎!”
楮語不能停步,也未轉頭,于是只有聲音傳向后方,落入女修耳中:“道友當心腳下。”
話音落下時,第一劍也“穿過”了這兩名修士。
女修愈發激動:“華山第一劍!”
“當心。”
第一劍同樣未轉頭,只有冷漠的聲音傳向后方,復述了半句楮語的話。
男修的聲音響起,顫顫巍巍的:“你、你還有閑心打招呼?你可還記得這、這是我們第幾次登劍道了……”
“那又如何?我有沒有閑心打招呼同我登幾次劍道有何關系?”女修大聲反駁,“劍道再難登,我們好歹堅持未棄。你瞧白日里來的那些個外宗劍修,練氣、筑基境界的,從劍道上落下的可少?且其中大半人失敗了一次便放棄,悶悶離去……連太華劍道都登不上,還想旁觀論劍會,還敢自詡劍修!他們才是不該有閑心之人吧?我便是一生學不成劍,也比他們強……”
劍道已過大半。
高空風雪烈烈,眨眼將身后二人的話音吹散。
越往上行,劍與劍間的距離越大,直至相距約莫兩尺才不再增長。
于尋常修士而言,如此這般自是越行越難。
然于楮語與第一劍而言,反倒越行越輕松。
約莫再一刻鐘后,二人走完劍道,順利登上華山。
“楮語道友!”
“楮語師妹!”
“問仙師兄!”
楮語剛站定,數十道人聲便接連響起,從前方不遠處傳來。
她循聲望去。
深夜風雪中,烏泱泱一群華山弟子圍在山門下,極其熱情地揮著手,同她與第一劍打招呼。
而后——
“現在是丑時刻!我贏了!來來來,每人百靈石!”
“問仙師兄當真陪楮語師妹一同登劍道上山!我也贏了,每人五百靈石!不許耍賴啊!”
楮語:“……”
(https://www.dzxsw.cc/book/12385172/283652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