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功臣之首:于謙
排除了三楊這一批成宣時期的臣子后,以哪個臣子作為紫閣功臣之首,那就很好選了。
很多人都想到了一個名字:于謙。
這個人的功績,可以說是怎么夸贊都不為過。土木堡之變后,正是在于謙主持下,大明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免去了一次可能堪比靖康之恥的大禍,沒有讓那時的大明,像宋朝成為南明。
可以說,于謙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功勛卓著的名臣。再加上他含冤而死,被很多人同情。紫閣中的臣子,都想到了皇帝想把于謙,列在功臣首位。
和于謙一樣擔任兵部尚書、而且和當年的于謙一樣作為九卿之首,袁可立率先說道:
“于忠肅公有功于國,當為紫閣功臣!”
群臣紛紛附和,認為于謙應該是紫閣功臣。
朱由檢對此表示贊同,當即向群臣道:
“于少保有功于國,確實應該是紫閣功臣。”
又口占一詩,向群臣道: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
“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于忠肅公,就是大明的岳武穆。”
“董侍郎,由你為于忠肅公畫像,懸掛紫閣之中。”
“朕要讓后人記住,于謙是社稷功臣!”
對于于謙這個人,不是沒有爭議。主要的爭議點,就是于謙是否是忠臣。
畢竟在英宗皇帝被俘后,于謙不顧瓦剌的要挾,請皇太后立郕王為皇帝。所以一些人認為,于謙對英宗皇帝不忠。
然后在景泰皇帝病重時,于謙手握兵權,卻又在奪門之變時毫無作為,坐視景泰皇帝被廢。被一些人認為,于謙對景泰皇帝不忠。
這兩件事,讓于謙受到一些非議,認為他不是一個忠臣。
但是從于謙束手就縛、含冤而死來看,朱由檢認為他是忠臣。只不過他忠于不是某位皇帝,而是大明社稷。
所以朱由檢稱于謙社稷功臣,列在紫閣首位。他要用這個做法,表明自己的態度。
對于謙排在這個位置,群臣大多是服氣的。就連之前把三楊列在首位的內閣大學士,也提不出異議。
畢竟于謙的功勞實在太大了,皇帝說他是扶保江山的偉人,那是毫不為過。
而且因為于謙含冤而死,和岳飛的結局相似,深受人們同情。
以于謙作為功臣首位,能把紫閣功臣的名聲,在天下間很快確立。如果有哪個紫閣功臣的名字不太知名,只需要說一句“他和于謙一樣都是紫閣功臣”,就能讓人知道,這個人有多大功績。
朱由檢也是因此,把于謙放在首位。總不能像宋朝的昭勛閣那樣,列了一堆不怎么知名的人,卻把寇準、范仲淹、狄青、岳飛等人,盡皆排除在外——
事實證明,岳飛英名不朽,宋理宗設立的昭勛閣,則是少有人知。
朱由檢設立紫閣,當然不能犯這樣的錯誤。所以他堅決否定了三楊,把于謙列在首位。
而且為了鼓勵群臣立功,朱由檢還要對于謙大力褒揚,要讓人們知道,自己對功臣的態度:
“國初之時,多有功臣被追贈國公、郡公者。”
“朕以為憑于謙的功績,也應追贈國公。”
“擬旨,追贈于謙為肅國公,后裔世襲指揮使。允許在海外開辟領地,成為世襲諸侯。”
把于謙后人的職位,由世襲杭州衛副千戶,正式提升為世襲指揮使。并且允許在海外開辟領地,成為世襲諸侯。
這個封贈,讓群臣大為驚訝。雖然有傳言說皇帝打算在海外分封、把世職改為爵位,卻一直只是傳言,從來沒有確認。
如今對于謙后人的封贈,則把這件事擺在明面上。確定允許功臣之后在海外開辟領地,成為世襲諸侯。
這個決定,讓喜歡封建的臣子欣喜不已。畢竟連他們推崇的明君唐太宗都說過:“不井田,不封建,不足以法三代之治。”
皇帝在塞外推行井田制后,又在海外推行封建制,讓這些臣子內心,可謂激動不已。
劉宗周等臣子,都認為皇帝在法三代之治、行周公之道。
那些反對封建的,則覺得封建是一大害,有可能出現諸侯相互攻伐、朝廷不能禁止。
這些想把一切都控制起來的臣子,天然不喜歡封建。他們以柳宗元的《封建論》,反對實行封建。
甚至還舉出了春秋戰國、七國之亂、八王之亂等例子,甚至有人隱隱提出,成祖靖難之事。
朱由檢對此微微皺眉,但他決心早定,對此的態度仍然是不爭論,向群臣道:
“不封建無以酬功。”
“朕要以封爵封土,讓功臣建立藩國,世代與國同戚。”
“具體如何封建,避免封建制的壞處,眾卿可仔細討論。”
“朕先說明三點:一是所封之地,至少要在京城三千里外。”
“二是諸侯國的官員,首先效忠皇帝,由朝廷正式任命,諸侯推薦的本地官員,不能超過一半。”
“三是對要地實行郡縣制,由朝廷派遣官員,直接進行管理。并且設立督撫,管轄多個郡國。”
“周朝的要服、荒服等五服,或者鎮服、藩服等九服,都可以拿來參考。還有漢朝的郡國并行制,更是可以借鑒。”
“總之,大明禮和周禮不同,要用新的禮樂,制定更完善的封建制。”
這個說法,得到群臣的認同。很多人也認識到,皇帝對封建的壞處并非沒有認識,只是想用封建酬功而已。
這種事情,群臣誰不愿意。畢竟皇帝是要給臣子分封,讓他們成為諸侯。
再想到皇帝傳出來的世職改世爵的風聲,群臣更是激動,認為自己若努力立功,有可能獲得封地。
畢竟方從哲、孫如游、劉一燝、楊漣、左光斗等人都被皇帝以輔佐先帝登極有功的名義,蔭一子東寧衛百戶。
他們這些在輔佐當今皇帝登極上同樣有功勞的,同樣有可能得到這個蔭敘。
想到這里,群臣更是羨慕地看向黃立極。認為這個人當真走了狗屎運,如果皇帝以登極功給群臣封爵,必然有黃立極一份——
誰讓他和方從哲、劉一燝一樣,在帝位傳承的時候,正好擔任首輔。
黃立極同樣也想到這里,高興得胡子幾乎要翹起來。先前幫皇帝背鍋的一點不愿,頃刻消失無蹤。
和后代獲得世代富貴相比,幫皇帝背點鍋又算什么呢?
他此時真的感受到,追隨一位明君的快樂。尤其是這位明君,對臣子還很大方。
可以說,在皇帝的大方賞賜下,海外封建這件事,被大多數臣子認可。和塞外井田一樣,成為他們都支持的好政策。(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1818573/363657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