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成弘之治
接連幾個人選被否決,群臣對接下來提出的人選,更加慎重起來。
朱由檢也很慎重,因為他知道下一個人選不但要功勛卓著,還需要是一個知名度非常高的人——
王驥等文臣武將的功勞雖然不小,卻大多聲名不顯。如果紫閣功臣中大多數是這樣的人,有可能得不到認可。
所以他下決心,要選一個名人。
不過群臣提出的人選,卻不合他的心意。
內閣大學士李國普道:
“弘治年間,時人語曰: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
“劉文靖公、李文正公、謝文正公,當為紫閣功臣!”
好家伙,一連出現了兩個文正,另一個謚號文靖的,還排在兩人前面。
如果以謚號排功臣,三人絕對會入選。
但是朱由檢實在想不起來,三人有什么大功績,詢問群臣道:
“他們三人有什么特別大的功績嗎?”
“朕怎么聽說民間有詩曰:文正從來謚范王,如今文正卻難當。”
“范仲淹在前宋尚且沒有列入昭勛閣,本朝難道要選兩個不如他的人?”
群臣聽聞此言,恨不得以袖掩面。
因為李東陽和謝遷的文正謚號,他們也認為當不起。
這兩人因為謚號被嘲笑后,文正這個謚號在本朝還沒有再用過——
可以說李東陽和謝遷兩人,把文正的名聲給壞了,顯得不那么崇高。
如今從皇帝嘴里說出這番話,群臣都知道三人想成為紫閣功臣,算是沒希望了。
內閣大學士鄭以偉還想為他們辯解一下,說道:
“弘治之時,治理之盛,超軼往代,豈非三人之功耶?”
“如此中興盛世,焉能沒有功臣?”
朱由檢聞言皺眉,對弘治中興這個說法很不感冒。因為他記得廷推內閣大學士就從明孝宗開始的,弘治年間還廢除了開中法,壞了大明的鹽政和邊事。所以他詢問道:
“說了這么多,弘治年間到底有什么大功績呢?”
“是打敗了蒙古人,還是掃蕩了女真人?”
“朕怎么聽說,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在弘治年間達到極盛。”
“所以武宗剛登極,小王子就來寇邊。”
對于孝宗皇帝,朱由檢很看不上,認為和仁宗、宣宗一樣懈怠邊事,遺禍給了后人。
這幾位皇帝自己在位時清凈了,顯得天下太平,仿佛是個盛世。但是邊疆的外族,卻在休養生息后、迅速恢復元氣——
以這個時代的戰爭水平,只要有糧有人,就能拉出軍隊。甚至外族連糧食都可能不需要,直接帶人來中原劫掠。
在大明放松對邊疆的壓力后,只需要十幾年時間、新一代長大成人,邊疆的外族就會復蘇,進而侵犯大明。
武宗皇帝就倒楣在這個地方,在經過弘治十八年的武備廢弛后,大明迎來了一個空前強大的敵人——統一蒙古的達延汗。
這個被大明稱為小王子的人,在武宗剛登極六天時,就派人馬進犯,讓大明遭受了土木堡之變后、當時最大的失敗。
然而朝堂上的大臣,卻仍像沒事人一樣,仍舊維持弘治年間那一套。讓武宗忍無可忍,任用劉瑾等人,把他們幾乎全部趕出去。
之后武宗皇帝整修武備,甚至親自上陣,擋住了完全統一蒙古的達延汗。達延汗在應州大戰后英年早逝,沒成為大明的大敵。
但是他的孫子俺答汗,只靠右翼蒙古,就成了嘉靖皇帝的噩夢。直到隆慶和議接受冊封,成為大明的順義王。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弘治年間留下的禍根。如果弘治皇帝像成化皇帝那樣一直對蒙古部落積極干涉,大明邊疆的形勢絕不會那么惡劣。
這些事情,大明的臣子以前未必清楚。但是林丹汗臣服之后,朱由檢已經讓孔貞運等人梳理草原上的歷史,把達延汗中興蒙古的事情向群臣講解。
群臣聽到之后,再也沒臉說弘治中興。因為有見識的人都認識到,若非達延汗英年早逝,大明和蒙古的戰爭,還會更加激烈。
甚至一些人對正德皇帝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覺得武宗雖然胡鬧,卻真的是有武功——擋住了大明開國以來,最強盛的敵人。
不過大部分人的觀點,仍舊是弘治皇帝更好。相比成化、正德年間,更加和平安定。
朱由檢懶得和他們爭論,他決定和先前把成祖、仁宗、宣宗連起來稱為成宣之治一樣,把成化、弘治年間同樣連起來,稱為成弘之治:
“憲宗皇帝的廟號,本就有中興之意。”
“惜乎未能盡美,文治稍有不足。”
“弘治十八年,補文治之不足,卻又疏于武事,實在令人惋惜。”
“朕以為成化之武功、弘治之文治,連起來可稱為成弘之治,諸卿以為如何?”
這是在成宣之治后,皇帝又一次定調子。通過把成化、弘治年間連在一起,抬高憲宗皇帝的地位。
群臣和對成宣之治的觀感一樣,對成弘之治的提法頗為不適。尤其是成化年間的“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讓他們心懷戒懼。
所以他們挑著成化皇帝的缺點說事,認為成化年間有婦寺之禍,實在稱不上治世。
朱由檢對此也有說道,向群臣道:
“成化年間的婦寺之禍,難道比得上弘治、正德年間嗎?”
“孝宗皇帝的張皇后親屬,才是大明作惡最多的外戚啊!”
“正德年間的劉瑾等八虎,是魏逆之前作惡最多的宦官。”
“成化年間的婦寺之禍,怎么比得上這些?”
群臣啞口無言,只能捏著鼻子,把成化皇帝排在弘治皇帝前面,把這一段時期稱為成弘之治。
《國朝紀事》這部史書,同樣要按這個基調編撰。
爭論一番之后,還是沒有選出來新的紫閣功臣。但是弘治、正德年間的朝堂大臣,算是排除出去了。因為弘治年間的疏于邊事,明顯有他們的過失。正德皇帝的胡鬧,他們也沒有盡到匡正的責任。
所以群臣思索來思索去,終于提出了一個名字——
王守仁!(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1818573/3636571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