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江陵公國
紫閣功臣的后裔,在錦衣衛(wèi)任職的不少。朱由檢在召見張居正后人時,同時召見了他們。
這些人在武英殿外等候,相互看著對方,很快從各人的身份上,猜測出皇帝的用意。
張允修見到錦衣衛(wèi)南司房提督戚昌國,知道這位是皇帝面前的紅人,笑著向他問道:
“戚兄,可知陛下召見我們,到底是何用意?”
戚昌國同樣笑著,反問張允修道:
“陛下這次主要召見的是張家,張兄難道猜不出用意嗎?”
“以張兄的見識,何必故作不知!”
又指著身邊的李順祖,向張允修身邊的張同敞道:
“這位李順祖小兄弟,是南司房的協(xié)理。”
“張兄弟和李兄弟都是年輕人,應(yīng)該親近親近。”
“說不定到了海外,以后會成鄰居。”
張同敞和李順祖見了禮,好奇道:
“分封的方案已經(jīng)定了嗎?”
“陛下這次打算分封幾個功臣?”
戚昌國看著張同敞,又看著曾經(jīng)在錦衣衛(wèi)任職、卻沒有被當(dāng)今皇帝起復(fù)的于日升,說道:
“于兄和張兄祖上被追贈公爵,是陛下允諾后裔能開辟公國的功臣。”
“這次北海島和苦兀島分封,陛下的意思是從陜西選一位藩王、再選一位公爵,分別占一個島。”
“英國公、定國公那幾家都有世襲爵位,不用分封也有世代富貴。”
“這些人多半不愿去海外打拼,所以這一位公爵,只能從紫閣功臣的后裔選。”
“于兄和張兄誰愿意去海外開國,待會兒在陛下面前主動點!”
紫閣功臣之中,只有于謙和張居正被追贈公爵。張同敞是張居正的曾孫,于日升是于謙后嗣。
海外分封的開啟,需要兩家之中,有一家作為表率。
于日升早就打聽到這件事,看著張同敞道:
“張家小子,老夫一把年紀(jì),出海可能就沒命了。”
“小兄弟年輕力壯,不如多擔(dān)待些?”
“老夫留在京城,一定會支持你!”
張同敞聽聞此言,頓時躍躍欲試。他如今不到三十歲,還有一些雄心。
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沒有進士功名,即使被皇帝恩蔭起居舍人,未來作為文官也很難升上去,沒有成為卿相的機會。
所以被于日升一鼓動,就有答應(yīng)的意思,想和對方談條件。
張允修見到此景,急忙拉了他一把,笑著向于日升道:
“于兄說笑了!”
“您在錦衣衛(wèi)多年,比我們見過的戰(zhàn)事多多了。”
“開辟藩國的事情,需要您這樣有見識的人。”
“我這侄孫年紀(jì)還小,先讓他在朝廷當(dāng)官,歷練幾年再說!”
還是和以前的想法一樣,不打算出這個頭。免得出了差錯,張家萬劫不復(fù)。
于日升的想法也是如此,都想讓對方打頭陣。兩個老狐貍你一眼我一語,都打算讓對方去海外。
張同敞聽得心煩,又有心建功立業(yè),在聽到于日升許諾的支持越來越多后,正想勸叔祖答應(yīng)。忽然有太監(jiān)傳話,招呼他們進去。這讓他只能壓下想法,隨眾人走進武英殿。
武英殿中,朱由檢的身前,仍是一幅地圖。在他身旁侍立的,有錢嘉徵、張溥等人。
指著地圖上金角衛(wèi)東邊的兩個島嶼,朱由檢道:
“海外分封的事情你們應(yīng)該聽說了。”
“朕這次打算封的,是北海島和苦兀島兩個島嶼。”
“根據(jù)粗略估算,兩個島的面積都在三十萬平方里左右,比方五百里稍大,可以作為公爵封地。”
“苦兀島面積稍小一些,而且極為狹長,再加上它位置偏北、氣候更冷一些,環(huán)境不如北海島。”
“但是它也有優(yōu)勢,那就沒有外敵,只要能征服島上的苦夷,就能順利開藩。”
“于卿是肅國公后嗣,張卿是江陵公曾孫。哪位愿意開國,接納陜西移民?”
于日升在皇帝面前,當(dāng)然不敢表現(xiàn)得那么嫌棄。所以他和張同敞一起,裝模作樣地觀看地圖。忽然指著島上面向黑龍江河口一帶,說道:
“臣聽說這個地方,曾是奴兒干都司的囊哈爾衛(wèi)。”
“島上不止有苦夷,還有一些女真人。”
“若要開辟藩國,還要更慎重些!”
朱由檢聞言皺眉,讓于日升仔細(xì)解說。最終根據(jù)記載,確定永樂年間冊封的囊哈兒衛(wèi)確實在苦兀島上。
不過他沒把這些女真人看在眼里,說道:
“這些島上的女真人,和建州女真完全不一樣,而且建虜不擅水師,多半沒征服他們。”
“大明和他們之間,還是能夠談的。”
“如果能招攬過來,可以重新設(shè)衛(wèi),甚至派到遼東打建虜。”
“于卿莫非聽說有女真人,心中有些怯了?”
于日升確實有些心怯,不想這么大年紀(jì)去和女真人玩命。但是當(dāng)著皇帝的面他怎么可能承認(rèn),賠笑道:
“老臣怎會怕了?”
“是擔(dān)心誤了陛下的大事。”
“臣這些年一直在錦衣衛(wèi)任職,從未上過戰(zhàn)場。”
“如今年紀(jì)老邁,實在怕?lián)氖艽欤`了陛下大事!”
認(rèn)為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請皇帝另則他人。
朱由檢不置可否,又看向了張同敞。
張同敞不顧張允修之前的勸阻,滿懷壯志地道:
“臣愿為陛下分憂,征服島上蠻夷!”
朱由檢聞言大喜,當(dāng)即就向他道:
“好!”
“張卿果然是忠臣!”
“以后苦兀島就是江陵公封地,張家世襲江陵公,與大明同休共戚。”
張同敞急忙謝恩,張允修雖然不滿侄孫的自作主張,也只能跪了下去。
朱由檢看到張允修的不愿,還有于日升等人有看笑話的意思。他心中冷哼一聲,指著黑龍江河口,說道:
“這是奴兒干城,以前的奴兒干都司所在。”
“成祖曾派宦官建了一座供奉觀音菩薩的寺廟,稱為永寧寺。”
“以后這里還可以建江陵公的城隍廟,名字改稱廟街。”
“朕會選一位張家族人冊封子爵,在廟街周圍二百里建立領(lǐng)地。”
“以后就作為江陵公國的附庸,方便島上的江陵公國和大陸往來。”
張同敞聽聞此言,心中又驚又喜。就連張允修也有些激動,想著自己這一脈是不是有得到這個領(lǐng)地的機會——
畢竟在他看來,廟街曾作為奴兒干都司駐地,條件再怎么差也能筑城,遠(yuǎn)勝海外島嶼。
張家能有一座城池做世業(yè),可謂是難得的機遇。
就連剛剛推辭的于日升,在聽到皇帝這個條件后,心中也隱隱有些后悔。覺得不應(yīng)該推辭太快,以至于錯失機會——
在他看來,廟街這座城池的價值,遠(yuǎn)遠(yuǎn)勝過島嶼。
其他人也大多和他想法一樣,甚至可以說在大明很多人看來,海洋都代表著危險,大陸則更安穩(wěn)。大陸上一座城池,勝過無數(shù)島嶼。
廟街這座在永樂年間就打下根基的城池,在價值上遠(yuǎn)遠(yuǎn)高于島嶼。
朱由檢正是知道他們的這個想法,所以把廟街和苦兀島打包,一起冊封出去。
畢竟這個時候,苦兀島遠(yuǎn)在海外不說,還是真正的苦寒之地。給一位公爵只冊封這個島嶼,絕對會被人認(rèn)為苛待。甚至讓海外分封這件事,失去對功臣的吸引力。
所以他才會把兩地打包,一起冊封出去。
如今一看效果,果然非常明顯。剛才還多番推辭的于日升,神色已有些后悔——
畢竟在大陸上擁有城池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江陵公國擁有這座奴兒干都司的駐地,幾乎稱得上世鎮(zhèn)東北。
以廟街的位置,只要黑龍江能通航,也確實能影響東北。
不過,朱由檢的設(shè)置,沒有這么簡單。他之所以讓張家選一位族人做子爵,為的是讓廟街保持和苦兀島聯(lián)系的同時,又保持一定的獨立性。
江陵公國的主體仍舊是海洋屬性,不會在大陸深耕。張家和未來冊封在東北的諸侯會顯得格格不入,難以形成合力。
甚至東北諸侯如果想起兵造反,都要先針對廟街,免得江陵公國的艦隊沿著黑龍江而上,進入東北腹地。
可以說,在建虜身上吃過大虧后,朱由檢已經(jīng)在想方設(shè)法,防止東北再出現(xiàn)割據(jù)勢力。
即使未來要在東北冊封諸侯,也要用江陵公國,從海上制衡他們。
為了達(dá)到這個目的,朱由檢又下令道:
“江陵公國可以像藩王一樣設(shè)三衛(wèi),島上南北各一衛(wèi),大陸廟街一衛(wèi)。”
“另可設(shè)立艦隊,受北海艦隊指揮,人數(shù)不超過一萬人。”
“每年冰封的時候,江陵公國的貴族,允許來京過冬。”
“京城的江陵公府……”
說起這個,朱由檢詢問戚昌國道:
“魏忠賢給他侄子建的寧國公府,現(xiàn)在整理好沒有?”
戚昌國當(dāng)即回道:
“已經(jīng)整理好了,魏逆還留下幾座府邸。”
朱由檢滿意點頭,說道:
“寧國公府是公府規(guī)格,以后就賜給江陵公,作為過冬之用。”
“將來有了子嗣,也可來京學(xué)習(xí)。”
張同敞和張允修激動謝恩,于日升則是后悔得痛徹心扉。
一座府邸不算什么,但是在京城擁有一座公爵府,代表著皇帝允許張家在京城建立影響力。
江陵公張家能作為勛貴一員,打進京城勛貴的圈子。
可以說以后的張家,除了是封地貴族之外,還可以看做半個京城貴族,享受兩方面的便利。
于日升主動推辭,推掉了這次海外分封的機會,他的身上就只有指揮使世職,擠不進勛貴圈子。即便留在京城,也只能小富小貴。
可以說,明白皇帝對江陵公到底有多優(yōu)待的于日升,此時是真的后悔——
如果早知道這些,他就是拼著老命,也要爭奪機會。
可惜沒有如果,朱由檢是為了樹榜樣,才給與張家這么多優(yōu)待。
以后分封到海外的貴族想要在京城擁有府邸,不可能這么容易。甚至在有了府邸后,也只能在朝覲時前來。封地貴族在京城常駐的意義,遠(yuǎn)非那么簡單。
張允修、張同敞兩人還不完全明白這一點,但是眼前能看見的好處,就讓他們對皇帝極為感激。
畢竟公爵府的存在,代表著張氏族人能夠在京城有個落腳地。即使張同敞這個江陵公不在,張家的人來到京城也能住在公府,享受種種便利。
所以張允修這時,已經(jīng)不在心里面埋怨侄孫冒險,反而覺得這個侄孫很果決,讓張家得到機會。
張家從此以后,地位已截然不同。從紫閣功臣后裔,轉(zhuǎn)變?yōu)樽铐敿壍墓艏易濉?br />
這是張允修、張同敞兩人,來京時怎么都沒想到的。如果早知道皇帝對張家這么看重,他們也不會猶猶豫豫,直到這時才來。
在這個榜樣之下,于日升的懊悔先不說,戚昌國、李順祖等人,心中也極為艷羨。若非兩人各有顧慮,恐怕也會向皇帝求封地。
戚昌國的顧慮是,他是戚繼光的第三子。戚繼光留下的爵位,應(yīng)該由他的大哥戚昌祚一脈繼承。他身上的指揮使世職,轉(zhuǎn)為世爵只能有子爵爵位。
李順祖的顧慮是,他的身體并不好。即使皇帝讓太醫(yī)院的醫(yī)生為他調(diào)理,也沒有多大好轉(zhuǎn)——
準(zhǔn)確來說,因為太醫(yī)院藥方的名聲,他根本就不敢用太醫(yī)院的藥方,身體自然沒有好轉(zhuǎn)。
現(xiàn)在他要考慮的不是去不去海外開國的問題,而是要有個子嗣,把身上的世職傳下去。
要不然他那個雄心勃勃的弟弟李尊祖,可能會奪去他這一脈的機會。
胡思亂想著這件事,李順祖自嘲的笑了笑:
『我現(xiàn)在連個后人都沒有,李家哪有李順祖一脈?』
『弟弟在年前就爭取到開辟金角衛(wèi)的機會,以后有可能拿個子爵或男爵爵位,在那里開辟領(lǐng)地。』
『要不把開辟寧遠(yuǎn)伯國的機會讓給他,先把寧遠(yuǎn)伯爵位拿回來?』
江陵公國的設(shè)立、尤其是京城的公府,讓李順祖受到很大震動,隱隱意識到一個新的貴族時代即將到來。
李家如果不想在這個時代掉隊,就得盡快開辟封國,擁有一塊封地。
這樣李家在京城的府邸就能重新掛上寧遠(yuǎn)伯牌匾,在這個爵位的庇護下,擁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1818573/3636570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