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仙王講玄學 > 第23章 【23】超人術(五)

第23章 【23】超人術(五)


人類超越自身的歷程。

        我本無心豈有爭,

        迢迢劫外恁縱橫。

        自從一句相名貌,

        直至如今說不清。

        ——蔣融庵《道德真經頌》

        人類自從產生自我意識以來,就不斷地挖掘主體的潛能,以便順應“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并且努力成為大自然的主人。

        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人類實現了對自身的不斷超越,這是一個人類逐漸解放自己、從必然走向自由的過程、人作為地球上最富智慧的生物,是自然造化的結晶,也是人類不斷地超越自身的結果。

        我們所謂的超人之術,從廣義上講,應該包括人類用來開發自身出現超自然的特異功能的一切方術。

        “方術”二字始見于《莊子·天下篇》:“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

        ”指關于治道的方法。到漢代則成了一切神術的總稱。

        《后漢書》中有27術傳”,其方術即指陰陽推步之學,數往知來之術,“其流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專、須臾、孤虛之術,及望云省氣、推處祥妖,時亦有以效于事也。

        ”這是漢代方術的主要內容。

        后代的方術在此基礎上又有發展,相術、醫術、神仙術、房中術、金丹、導引、吐納、服食、厭勝、符咒、祈穰,扶箕等等,也都是方術。

        上述諸多方術,有的屬于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學基礎上的術數之學,即運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八卦等來推理斷事;有的則屬于對自身的內省和修煉;有的是已被歷史所淘汰的誤區,如煉丹之術等;有的則千年不衰,多有靈驗,如易經占卜之術,至今仍很活躍。

        但所有對自然和人事的認識都取決于人類智慧的發展水平,取決于人類自身的高超能力,所以用以開發自身潛能的超人之術——氣功。

        或謂之行氣導引之術,成了一切方術的基礎和中心。

        練功得道的人,出現了“慧眼通”的特異功能,無需用術數來推算,即可知未來將發生的情況。

        應該說,內在的心靈體驗更優越于外在的形式上的把握。

        因而,旨在開發人類潛能的氣功在上述所有方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此,我們所謂的超人之術,從狹義上講,就是指這種行氣導引修煉自身的方術,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謂的氣功。

        本章就以氣功為中心線索,從歷史角度采用專題形式,探尋人類在超越自身過程中留下的神秘足跡,從而對中國超人術的發展概況有一定的了解。

        第一節氣功的起源與形成

        氣功,產生于人類生存的需要。

        上古之人,是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不斷地完善自身的。

        可以說,人的身體的型,就是自然選擇和人的意志的結果。

        人類行氣導馬28產生,也是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生命意志之說認為,意志的表現就是盲目的沖動和欲求,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意志發展的產物,人體也是如此,腸胃的蠕動是饑餓的產物,如同生殖器是□□的產物一樣。

        法國直覺主義哲學家柏格森發展此說,認為動物在最初沒有眼睛時,就有一種要求看清接觸到的物體的欲望,于是眼睛這個組織就慢慢產生了。

        這兩位哲學家的片面性姑且不論,但人的生命產生以后,隨著意識的出現和智慧的不斷增進,人的意志逐漸強化,且對自身發展起到了越來越大的反作用,必然會促使機體的發展和進化,這一點卻是不可懷疑的事實,這也是人類這一智慧生物優越于其他一般生物的高超之處。

        達爾文進化論早就認為“物竟天擇”,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承認了意志的主導作用。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動物和它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

        動物不把自已同自己的生命和活動區別開來。它就是這種生命活動。

        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

        他的生命活動是有意識的。

        ”由此可見,人的生命活動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這是建立在兩個前提下的;第一,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分開來,即形成“自我”、“自我意識”;第二,把自已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即實現對自己生命活動的反思,并在實踐中進一步使其對象化。

        人類的氣功實踐便是人類把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對象化的結果。

        叔本華說:“要了解一切活動的根源——意志,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由意志產生意欲,由意欲產生動機,由動機產生活動:每一個人只要閉目內證,就會知道自己的存在原29永無休止地受著意志的支配和奴役。

        ”(《人生的智慧》>強調生命意志的作用,有助于我們理解氣功產生的原始動機和發腰的內在動力。

        氣功在一開始可能主要是一種形體上的調節活動,并且帶有一定的舞蹈性。

        據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黃帝內經·紫問·異法方宜論》記載: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

        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婆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

        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

        相傳唐堯之時,中原地區曾經洪水泛濫,人們的肌膚、關節大受侵害,因而產生了以疏通血脈、強健筋骨為目的的舞蹈,這可以視為原始氣功的萌芽。

        據秦代日不韋《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

        昔陰康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塞,不行其原,民氣郁闕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

        又據宋代羅泌《路史·前紀》記載,

        陰康氏之時,水瀆不疏,江不行其源,陰凝而

        易悶,人既郁于內,膜理滯著而多腫腿,得所以利其關節者,乃制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是謂大舞。

        上述《黃帝內經》中的“導引”一詞,還見于《莊子·刻意篇》:

        吹呵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

        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彰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莊子集注》中成元英注這段文字時說:“吹冷呼而吐故,響暖吸而納新;如熊攀樹而自懸,類鳥飛空而伸其腳也。

        斯皆導引神氣,以養形魂,延年之道,駐形之術。

        ”司馬彪這樣注道:“熊經若熊攀樹而引氣也,鳥伸若鳥之咧呻也。

        ”《理渝駢文》則直接了當地說:“呼吸吐納,熊經鳥伸八字,即導引法也。”

        上述《黃帝內經》中的“按蹺”一詞,后人注為;“按謂折按皮肉,蹺為捷舉手足;引導按蹺,中人用為養神調氣之正道也。

        ”主要是指自我按岸,這種按摩術也可用來為他人服務,如《孟子》中的“為長者折枝”即是。

        最原始的氣功,可以用“導引按蹺”來概括。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說過:“人類不僅有巨大的可能控制和改善自己的習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調節自己的天賦本能或弱點。"

        早期的氣功實踐活動就是人類這種自控和調節能力的體現。

        剛與自然分離不久的上古之人,在生命活動中發現,模仿自然,人類便有能力適應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

        年3功的產生就是早期人類本能地模仿自然的產物。

        關于氣功的產生,有這樣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人走進大森林里,不慎掉入一個很深的墓坑里,無法出來。

        正在危難之際,他發現坑里有一只烏龜正伸著脖子采月光之氣,于是便模仿著烏龜的動作,學著采氣。

        不知過了多久,他如夢初醒時,發現自己已在墓坑之外,從此獲得了奇特的功能。詳見《醫古文》。

        據說,科學家們為了觀察烏龜的頑強生命力,把一只烏龜的心取出來,龜心在體外竟跳動了兩天。

        把一只烏龜的頭割去,它還爬行了幾個星期。

        把一只烏龜的腦子取出后,它仍活了六個月。難怪早期人類會從這種具有靈性的動物身上得到養生的啟示。

        人類正是通過模仿自然,獲得了自然的功能和力量,氣功中有許多功法是在模仿動物的動作,如“五離戲”就是模仿狼、鹿、虎人熊、鶴五種動的行為和習性。

        東晉道士葛洪的《抱樸子·內篇·對俗篇》中說:“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

        ”《抱樸子·雜應篇》舉出的仿生氣功術式,就有龍導、虎引、熊經、龜咽、燕飛、蛇屈、鳥伸、狼據、兔驚等九節。

        生命是由形、神兩部分組成的,早期人類不僅模仿動物的姿態來導引身體——這是動功的原型,而且也模仿動物的呼吸運動,即返視內省,調息守神——這是靜功的原型。

        后世功法雖有動、靜之分,但對意念和呼吸都十分強調,卻是一致的。

        關于靜功方面的記載也早就有了,《黃帝內經·素向·上古天真論》中記載: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故能壽敞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莊子·大宗師篇》也記載:

        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不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重,眾人之患以喉。

        《莊子·在宥篇》還記載了黃帝求教于廣成子的修身之法,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滕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吾聞子達于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

        ”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

        至道之精,竊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內,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于大明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


  (https://www.dzxsw.cc/book/11786419/306148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营山县| 锡林郭勒盟| 建水县| 长沙市| 买车| 平和县| 磴口县| 惠东县| 衡水市| 开平市| 波密县| 军事| 冀州市| 静乐县| 本溪市| 上犹县| 泰安市| 惠州市| 慈利县| 连城县| 岳西县| 鄂伦春自治旗| 铜鼓县| 信阳市| 泗水县| 高雄市| 定边县| 客服| 类乌齐县| 郑州市| 龙游县| 房产| 张掖市| 英德市| 辽宁省| 梁山县| 平塘县| 涞水县| 贵溪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