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南梁水軍于南江上不戰而逃后,豫章城陷入了只守不攻的狀態,南梁皇帝大怒,斥責其水軍無能,隨后派大將寇和澤點兵十萬馳援豫章。
這兵從長沙郡的方向而來,現到達黃崗。
得到消息,李驚鴻正往營中議事的帳里趕。
她走得急,容淇猛推著四輪車追在后面問:“公主打算帶多少人去?”
李驚鴻正色道:“用不到十萬,也沒有十萬!”
上次在南江那一戰,他們損失的不僅有船,還有諸多將士,雖然之后趙擒帶三萬人從金陵過來支援,但是依舊不夠十萬。
中州近來局勢不太穩定,趙揚和程元亮駐守在西坪和陽泉不敢輕舉妄動,兵力不夠,兵部現已在組織征兵一事,且不說這新兵未訓,難上得了戰場,看這南梁軍來的速度,也勢必是來不及了。
議事的帳中,將軍與謀士圍在那地勢沙盤圖邊,正討論著什么。
“公主!”他們拱手作揖道。
聽他們聊得如火如荼,李驚鴻問道:“諸位可有什么看法?”
余子敬:“南梁軍現已行至黃崗,此處山脈眾多,這十萬大軍定是分散而行,但若是到了海昏,地域漸開闊,三軍匯合,形成燎原之勢,便再難阻擋,還請公主即可帶兵前去海昏一帶,埋伏在各個山路出口,反客為主,定能抓他們個措手不及。”
“這十萬大軍再怎么分散,數目也不會小到哪去,我們人數尚且不多,這能攔得住嗎?”馮俊熊錘手質疑道。
“現我軍中還有六萬余人,用此計,足矣!”余子敬笑道。
“不,不要!”李驚鴻盯著那沙盤圖,“不用六萬人,三萬人就行!”
她話一出口,周圍人都愣住了。搖頭表示這不可能。
游良翰輕嗤:“公主未免太過自信了些!”
“我軍雖強悍,但南梁軍勢力也不可小噓,公主三思啊!”馮俊熊道。
“是啊,那可是有十萬人!”其余將軍附和道。
李驚鴻依舊堅定:“霍將軍,馮都尉,海闊姑沐,你們隨我帶三萬兵馬前去海昏,其余人聽大將軍指揮,攻城!”
“這…”諸將面露難色,紛紛看向趙括,“大將軍,您也勸勸嘛!”
趙括板著臉,并沒有說話,他清楚,公主心中有數。
只聽她說道:“南梁派兵來援,為的便是守住豫章城,我去攔人,你們盡快奪城,讓他們這十萬大軍無功而返,豈不兩全其美!”
李驚鴻說著,眼里有光,壯志凌云,意氣風發,又如同當年南下滅寧遠般。
趙括知道,她這是要認真了。
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他沉思了一會兒,隱約覺得不靠譜,還是開了口:“三萬對十萬,這實力過于懸殊了一些,若無十足把握,可能既擋不住援軍,又損了攻城的兵力,公主當真想好了?”
“舅舅放心!我心里有數!”李驚鴻拍拍胸脯。
“拿紙筆來!”趙括喊道。
諸將看著,不明所以,只覺得這舅甥之間有股誰也不服誰似的鋒芒之氣。
趙括接過親兵呈上來的紙筆,在那桌案上平鋪了開來,“今日公主與臣便各立軍令狀,若誰敗了,軍法處置!”
“行!”李驚鴻朗聲應道,拿起那桌上的筆開始寫了起來。
落筆后,趙括隨即跟上。
二人拿著各自的軍令狀便散了,留下一臉愁的諸將。
“這,這逼得不還是我們嗎?”
“是啊,這兩位若是軍法處置了,北宣危矣!”
豫章城外的原野上,騎兵與水軍各分兩列,千軍萬馬,聲勢浩大。
戰鼓響起,其中一字長蛇陣朝那山野之中行去。
一條快馬疾行在行軍側。
“公主慢行!”那快馬之上的兵喊道。
聞聲,李驚鴻轉過頭去,暫離隊伍到一旁等候。
“何事?”李驚鴻問道那追上來的北宣兵。
那北宣兵跨下馬來,半跪在地上,拱手道:“那位容公子讓我帶三個錦囊給公主。”
“什么錦囊?”
北宣兵起身走至李驚鴻馬邊,將紅綠藍三個錦囊袋遞給她,轉述道:“那公子說,讓公主您行至梅嶺拆紅錦囊,行至春山塘時拆綠錦囊,至海昏時拆藍錦囊。”
“我知道了!”李驚鴻接過東西,摸著上面的花紋,抿嘴羞澀一笑,“那,他還有沒有別的什么話要你帶給我的。”
士兵答道:“有。那公子說,公主既然不帶他去,那么便活著回來接他!還…還有……”
士兵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說。
“還有什么?”李驚鴻急忙問道,嘴角抑制不住得上揚,莫不是什么情話之內的。
“他…他說。”士兵吞吐道,“公主要是打不過,就跑吧!畢竟,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呃……李驚鴻嘴角很快耷拉下來,扯過韁繩,策馬走了。
“回去告訴他,讓他只管等著!”她笑道,束發高揚,駿馬飛馳,颯沓宛如流星。
容淇的三個錦囊分別涉及行軍、遣將、降敵三個方面。
北宣要前來阻攔,南梁不可能不防,梅嶺山勢復雜,道路狹隘,多絕壁,是埋伏偷襲的好地方,紅錦囊所述即為行路之策——半進半退,誘之,以至吾可迎之,而敵背之。
春山塘至海昏四十余里,此時便派兵遣將,依據各山口可能行出的人數,分派人手,各行各道。
以容淇對李驚鴻的了解,她勢必會執拗著性子帶最少的兵迎最多的敵,所以這最后一個錦囊便留是給她作戰之術,以應對那大將寇和澤。
山口多河谷,近來多雨,水潤山澤,谷地泥濘難行,馬蹄深陷其中。
霍、馮二人帶兵占領高地,突襲而下,很快便解決了南梁兩路人馬,隨后立即繞至后方,攔截其糧草供給。
這一道,寇和澤幾萬兵馬即將要出山口,卻突然立于原地不動。
部下來報:“將軍,前面估摸著只有五千人左右。”
寇和澤身經百戰,深知這作戰之道,他早已猜到前面有埋伏,只是沒想到這人數少得有些超乎他想象。
“領兵之人是誰?”寇和澤摸摸胡須,疑問道。
部下湊到他耳邊,小聲答:“是海闊和姑沐!”
海闊和姑沐成了北宣將軍這事,在南梁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為了維護與朱崖海渚之間的關系,南梁陛下并未透露其原因,只說世子所為與朱崖海渚無關。
而南梁民間則傳海家世子是受那苗疆妖女蠱惑而投敵叛國。
海闊與姑沐在南梁軍中頗有名望,二人雖叛國為實,但不少部下始終難以置信,如今軍中忠心此二人者仍不在少數,若讓其知道真相,恐怕會大亂。
況且,因為中州戰事吃緊,南梁兵力不足,這支援豫章的幾萬人中由朱崖海渚所出的兵力就有不少。
而這也是容淇讓海闊和姑沐代替李驚鴻打前鋒的原因。
一場擾亂軍心的大戲即將拉開帷幕。
寇和澤自知大事不妙,卻也未露慌張之色,他定神深思,吩咐道那得力部下:“五千人馬,尚且不足為懼。你帶著自己手下的兵先行殺上去,告知他們以取那二叛賊首級為要,若事成,必定有重賞!”
“是!”部下拱手道,帶著一行人朝那山口奔去。
一柱香未到的時間,那行人所剩無幾,慌亂逃了回來,帶著剛剛那部下的尸首。
行軍未動,一守在后方的將軍策馬而來,看著那逃回來的殘兵,他問道:“前方可是有敵軍?寇將軍為何僅派這么一些人前去御敵,難道是信不過吾等?”
這長相粗獷,脾氣有些沖的男人名叫宋岳,是海闊的結拜兄長,得知海闊叛國后,一直嚷著要去北宣軍中殺他。
寇和澤本來并沒有打算帶上他前去,是他親自向陛下請命要去殺叛徒,說得是情真意切,慷慨激昂。
南梁陛下也是真信了,所以才允了他。但,寇和澤沒有信。
他拱手言笑:“宋將軍誤會了,只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山匪擋路而已,不敢勞煩將軍。”
“還請寇將軍盡快處理了,切莫耽誤了趕路!”宋岳說道,瞥了眼底下那部下的尸體,一百個不相信。
海闊和姑沐打了前鋒,李驚鴻無事可做,便往山林攀去。擒賊先擒王,她打算出其不意,先取那領兵寇和澤的小命。
林中雨剛歇,李驚鴻在其間艱難穿梭著,樹葉上的水滴打濕了她一身,須發彎彎繞繞沾在她臉上,襯得她愈發地俏。
找好了位置,李驚鴻騰躍而起,坐在一粗壯而隱蔽的樹枝上望著下面的局勢。
“哪個是寇和澤?”她嘀咕著,持箭瞄著下面。
“找錯了,美人!”什么人悄悄繞到了她身后,緊貼著她的后背,伸過手來,改變了弓箭的朝向,“那才是寇和澤!”
這聲音有些耳熟,李驚鴻別過頭去,見到莫重山那張煞白的臉。
她立刻跳下樹去,把箭對準了樹上的人,“你想干什么?”
“我還能干什么?當然是找美人你報削甲之仇。”莫重山也從樹上下來,左手抓著右手腕,扭動著疏筋骨,一臉蓄勢待發的邪惡之氣。
李驚鴻放下弓箭,摸了摸腰間,糟了,忘記把寒星給帶上了。
不過,好像這人手上也沒有那鋒利的爪子了。
發現她沒帶劍,莫重山卻沒有趁此上來動手,而略帶可憐地道:“都是因為美人你,現在這江湖上都沒有人找我做這殺人的買賣了。我饑寒交迫,窮困潦倒,美人你不得補償我?”
無語地哽住了一頓,李驚鴻繼續支起箭駑,“我身上沒什么值錢的東西,在一邊等著!”
箭正準備脫手之時,某樣冰涼尖銳的東西卻突然戳到了她的脖子上,李驚鴻別過頭,是一把匕首。
莫重山笑道:“公主可別忘了,除了江湖人,我還是南梁人。若能殺了您,相信南梁陛下給我的賞賜一定不會少。”
“你確定要這樣嗎?”李驚鴻鎮定說道,拉著箭弦的手正慢慢松開。
“公主還有確定的機會嗎?”
說罷,那匕首便嗖嗖動了起來,待劃破皮肉之際,李驚鴻握著那箭翎猛地往莫重山手上刺去。
箭頭深深扎進了他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肉里,橫穿而下,將他手里拿著匕首一擊而落。
李驚鴻移步從他身邊離開,勾唇笑道:“我說過了,讓你在一旁待著,是你要上來找死的!”
這世上要殺她的人不少,若是能輕易殺得了,她或許早就死了。
李驚鴻完全沒把這姓莫的放在眼里,任由他在一邊鬼叫著疼,她重新從箭囊中取箭,上弦,對準山下。
但底下寇和澤的大軍似乎有了異動。
只聽他一聲長喊:“全軍聽令,隨我出山捉拿國賊。”
原是這寇和澤后來又陸續派了幾隊人馬去對付這“山匪”,卻都敗走。無奈之下,只好以國賊的由頭帶動士兵猛沖出去。
看著這下面攢動的人頭,李驚鴻驚叫了句“不好!”,隨后便飛快往山下奔去。
莫重山緊隨其后。
發現他在追著,李驚鴻突然想到什么,站住腳,訕笑著說道:“那箭上有毒。”
“什么!”莫重山急得跳腳。
“你幫我辦一件事,我便把解藥給你!”
(https://www.dzxsw.cc/book/11715380/3160501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