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強烈的直覺
宋子瑤越猜越心慌,胳膊上的雞皮疙瘩都冒出來了。
她第二天便去找了譚今賀。
“什么?讓二爺去縣醫院做身體檢查?”譚今賀詫異地看著宋子瑤。
這時候的農村,哪有什么體檢的意識,宋子瑤不知道該怎么說服譚友平,便把這個問題踢給譚今賀。
為了不顯得突兀,她又道:“不止是二爺,你的父母最好也去一下。”
譚今賀想了想,有些為難道:“他們肯定不愿意去的,一是怕花錢,二是覺得沒病沒痛就去醫院,不吉利。”
宋子瑤:“......要不然,你試試看能不能說服?”
譚今賀不知道宋子瑤突然是搞的哪一出,但能感覺到她是為了幾個長輩好,便不忍再拒絕。
但幾個長輩,果然不出所料,都不愿意去。
怎么說服,都不愿意去。
宋子瑤無奈地放棄了這個打算。
其實也是她反應過來,這時候的縣醫院醫療水平也不會高到哪去,去體檢頂多給你測個血壓之類的,就算真有大病,大概率也檢查不出來。
而且,說不上為什么,她總覺得就算她猜得是對的,譚友平在譚學松事件發生之前過了世,也不像是因為疾病。
不過接下來,宋子瑤還是隔三差五用空間水做些銀耳湯,或者煮點秋梨水給譚友平和周開蓮夫妻送去。
空間水不敢說能治病防病,但增強體質是肯定的。
然后,宋子瑤還讓譚今賀住到了譚友平家,讓他看顧著點,別讓老人摔了或者怎么樣。
譚今賀奇怪地看著宋子瑤,問道:“你最近怎么這么關心二爺?”
宋子瑤想了想,編道:“其實是因為我前幾天做了個不好的夢,關于二爺的,心里有些不安!
譚今賀信了,握著宋子瑤的手道:“那我聽你的,先搬去二爺那里住上一陣子!
如此,宋子瑤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
宋子瑤從省城回來后一個星期,王一光和陶春妮也回來了。
王一光看著有些心情低落,陶春妮則更加疲憊——本來挺圓潤的一個姑娘,瘦得臉都尖了。
宋子瑤被嚇了一跳,問道:“是見家長的過程不順利?還是趕長途太累了?”
陶春妮欲言又止。
宋子瑤道:“看你這樣子,應該是見家長不順利了。王一光家不會反對你倆吧?”
陶春妮搖搖頭,又點點頭,又搖搖頭。
宋子瑤:“......到底是什么。俊
陶春妮抬起臉,失落道:“我們回去,他爸爸挺高興的,還悄悄給了我個紅包,但媽媽和弟弟妹妹......雖然沒明說,但我感覺得到他們并不喜歡我!
宋子瑤想了想,問:“那王一光呢?在他母親和弟弟妹妹對你表現出排斥和不喜時,他是什么反應?”
陶春妮露出了一絲笑容,道:“他安慰我了,還說我們就待幾天,讓我忍一忍。”
宋子瑤定定地看著陶春妮,“你想好了?就嫁給他了?其實以你的性格和家庭條件,找個本地的,將來可能會過得更好!
“才不要呢......”陶春妮不斷搖頭,“除了王一光,我一想到要跟其他人,就覺得不能接受!”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什么,覺得他媽媽不喜歡我,將來可能會為難我。但我爸說了,只要我喜歡王一光,他也對我好,其他的就都是次要的!
“我去省城之前你不也說過,反正以后我又不跟他父母住一塊么!
宋子瑤:“......”她說那話只是為了安慰她不要緊張。
而且聽這意思,陶會計像是很有把握王一光不會回城。其實如果沒有高考,王一光就在本地發展,也許并不比在省城差——他家在省城,也只是一般家庭,且家里子女多,資源不一定能分到他身上多少。
但假如他考上了大學呢?
那回城就是必然的了。
陶春妮如果跟著一塊回城,一開始肯定沒地方住,只能住在王家,到時候勢必要跟他父母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一段時間。
而王一光母親的態度,已經給陶春妮的未來定下了困難的基調。
宋子瑤拍了拍陶春妮的肩膀,“不管將來怎么樣,你都要記得做好自己,不必為了討好他家人而唯唯諾諾,更不要光想著替王一光著想而將所有的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
想了想,宋子瑤將羅玉珍的話送給的陶春妮。
“咱們不給別人氣受,但也不要讓自己成了個受氣包。有事就及時跟王一光溝通,該讓他出面處理的,就讓他處理。你在家也是父母哥哥手心里的寶貝,別自己把自己糟踐了。”
陶春妮看著宋子瑤有些發愣,半晌才笑著點點頭。
-
陶春妮和王一光從省城回來后,隨即就開始辦酒了。
先前陶會計給他們定的國慶節辦酒,但回省城耽擱得太久,時間過了,便只好重新定了日子。
陶春妮比宋子瑤的年齡還大一點,已經滿了十八,王一光二十二,兩人先領了證再辦的酒。
酒席當然是辦在陶家的,知青們都去了。
兩個新人都是紅光滿面,陶春妮多了絲羞澀,看著還是很美好的。
起碼,他們這時候是真的兩情相悅。
宋子瑤真誠地祝福他們,希望他們的未來能順利。
希望他們的愛情能不被生活的瑣事消磨。
知青們單獨坐了一桌,跟其他桌的熱鬧喧嘩比起來,有些冷清。
石長江突然道:“你們看老王,像不像陶家的上門女婿?”
文雪揚了一下巴掌,做出打人的動作,“你胡說八道什么呢!”
雖然兩人隔得遠,文雪肯定打不著石長江,但石長江還是作了個躲避的動作。
“干嘛呀,我就隨口說說而已,真的很像嘛!你看啊,酒席是陶家辦的,老王的工作是陶家安排的,就連他們結婚后住的還是陶家的老房子......這不都是上門女婿的待遇么!”
這番話出口,都沉默了。
的確很像上門女婿啊。
周曙光道:“我還以為以老王的性格,會選擇在知青點蓋間房子......也不是蓋不起!
石長江附和道:“就是哈,我看大隊的人也都把他當上門女婿了,他不在乎面子嗎?”
沒什么存在感的陳默突然道:“他是實用主義者。”
石長江稀奇地看著陳默,“你說話了?”
陳默:“......”
石磊:“你說他是實用主義者,是指老王嗎?”
陳默低下頭去吃東西,不再說話。
宋子瑤道:“住陶家的房子,才是符合王一光的性格——有現成的房子,干嘛還要費錢蓋新的呢?陳默說得沒錯,他是實用主義者,不怎么在乎面子這種虛的東西的!
其他人聽了,都不再說話。
反正換成他們,是絕對做不到王一光這樣的。
-
時間一天天過去,譚友平那并沒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宋子瑤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猜錯了。可她又想不出其他任何合理的解釋。
秋收以后,譚今賀就迫不及待著手蓋房子了。
蓋房子最費錢的便是材料,除此之外幾乎不需要多少人工費,來幫著蓋房的人管頓好飯菜就行了。
不過其中一些需要用到專業技術的,就需要給一定的費用了。
比如木工活、泥瓦匠之類的。
譚友良是木匠,木工活自然是他包了,泥瓦匠則是去其他公社請來的。
宋子瑤還是時不時就送些空間水煮的補品給譚友平。
這天,她去了之后家里鎖著門,遠遠看見新房子工地那邊有他的身影,便過去了。
“二爺。”
聽見喊聲,譚友平轉過頭來,應了一聲。
可宋子瑤卻發現譚友平的神色有點異常。
突然,工地上的一個工人喊道:“老喻,上這邊來一下!
老喻?老于?
譚友平拿著宋子瑤給的補品離開后,宋子瑤想了想,向剛剛被喊老喻還是老于的人走去。
經過攀談,得知這是譚今賀從其他公社請來的泥瓦匠,姓喻。
宋子瑤鬼使神差地問那泥瓦匠,“你認識一個叫喻明芳的人嗎?”
老喻搖著頭道:“不認識。她應該不是我們喻家溝的吧?我們喻家溝就十多戶人,沒有叫這名字的。”
宋子瑤點點頭,離開了。
可心里,還是有種強烈的直覺。
(https://www.dzxsw.cc/book/10787782/3618375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