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唐頌進行曲 > 《六韜五》

《六韜五》


  蕭寒道:
“借人國柄,則失其權”,“借人利器,則為人所害”,這是本篇反復強調的一個重要觀點。前朝東漢末期,皇帝大權落入外戚、宦宮之手導致衰亡的歷史,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外戚就是皇帝的母家和妻家的親戚,宦官本是皇帝的家奴。前朝東漢初期,為了防止他們干政,對他們的控制比較嚴格。但到了中葉以后,皇帝多是幼年繼位,由母后臨朝稱制。外戚把持朝政,皇帝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皇帝為了擺脫外戚勢力的控制,只好依靠身邊的宦官,鏟除外戚勢力,結果大權又落入宦官手中。無論是外戚或宦官,他們都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任人唯親,打擊異己,賣官鬻爵,搜刮民財,造成政治的極端黑暗和腐敗。
從順帝經沖帝、質帝到桓帝的二十余年間,粱商、粱冀父子相繼掌權,外戚勢力發展到了頂峰。梁冀兇殘貪暴,驕橫跋扈。有一次,九歲的質帝開玩笑地稱呼他為“跋扈將軍”,他便將質帝毒死,另立他十五歲的妹夫劉志為帝,是為桓帝。朝廷大事都由他獨斷,甚至連皇帝也不得干預,百宮更不敢違背他的意志辦事。梁冀公開貪污受賄,搜刮財富,敲詐勒索,廣求珍寶,窮奢極欲。后來,梁冀的兩個妹妹皇太后和皇后相繼死去,他失去了靠山。這時,早已對他心懷不滿的桓帝同幾個宦官合謀,消滅了粱氏勢力。
前朝粱氏勢力被消滅后,朝權又轉移到宦宮手里。幫助桓帝誅滅梁氏的宦官單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五人,同日封侯,還有一些小宦官也被加官晉爵。這些人也同樣是一群貪婪殘暴的吸血鬼,他們競相修建華麗的第宅,又派姻親宰州臨郡,任意勒索民財。單超等五個宦官和他們的親屬“虐遍天下,民不堪命”。人民痛恨地稱呼他們為“左回天”、“徐臥虎”。“具獨坐”、“唐兩墮”等。在他們的統治下,東漢政治烏煙瘴氣,黑暗混亂。
就這樣,東漢朝政在外戚和宦官手中不斷轉換。伴隨這種惡性循環的不斷發展,東漢王朝也逐步走向衰亡。
文王問太公曰:“守國奈何?”
太公曰:“齋,將語君天地之經,四時所生,仁圣之道,民機之情。”
王即齋七日,北面再拜而問之。
太公曰:“天生四時,地生萬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萬物榮;夏道長,萬物成;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尋。盈則藏,藏則復起,莫知所終,莫知所始。圣人配之,以為天地經紀。故天下治,仁圣藏;天下亂,仁圣昌,至道其然也。圣人之在天地間也,其寶固大矣。因其常而視之,則民安。夫民動而為機,機動而得失爭矣。故發之以其陰,會之以其陽。為之先唱,天下和之。極反其常,莫進而爭,莫退而讓。守國如此,與天地同光。
其意思為:
文王問太公道:“怎樣才能保衛國家呢?”
太公說:“請您先行齋戒,然后我再告訴您關于天地之間運行的規律,四季萬物生長的原由,圣賢的治國道理,民心轉變的根源。”
文王于是齋戒七天,以弟子禮再度拜問太公。
太公說:“天有四時,地生萬物。天下有民眾,民眾由圣賢治理。春天的規律是滋生,萬物都欣欣向榮;夏天的規律是成長,萬物都繁榮茂盛;秋天的規律是收獲,萬物都飽滿成熟;冬天的規律是貯藏,萬物都潛藏不動。萬物成熟就應收藏,攸藏之后則又重新滋生。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既無終點,也無起點。圣人參照效法這一自然規律,作為治理天下的普遍原則。所以天下大治時,仁人圣君就隱而不露;天下動亂之時,仁人圣君就奮起撥亂反正,建功立業。這是必然的規律。圣人處于天地之間,他的地位作用的確重大。他遵循常理治理天下,使民眾安定。民心不定,是動亂發生的契機。一同出現這種契機,天下權力之爭奪得失也必然隨之而起。這時圣人就秘密地發展自己的力量,待到時機成熟就公開進行討伐。首先倡導除暴安民,天下必然群起響應。當變亂平息一切已恢復正常時,既不要進而爭功,也無需退而讓位。這樣守國,就可以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光了。”
蕭寒說: 本篇首先闡明應根據萬物生長的規律來治理民眾。接著論述了在天下動蕩時,應采取“發之以其陰,會之以其陽”的策略,這樣就會“天下和之”,奪取天下。
上賢第九
文王問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王人者上賢,下不肖,取誠信,去詐偽,禁暴亂,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賊七害。”
文王曰:“愿聞其道。”
太公曰:“夫六賊者:
一曰,臣有大作宮室池榭,游觀俱樂者,傷王之德;
二曰,民有不事農桑,任氣游俠,犯歷法禁,不從吏教者,傷王之化;
三曰,臣有結朋黨,蔽賢智,障主明者,傷王之權;
四曰,士有抗志高節,以為氣勢,外交諸侯,不重其主者,傷王之威;
五曰,臣有輕爵位,賤有司,羞為上犯難者,傷功臣之勞;
六曰,強宗侵奪,陵侮貧弱者,傷庶人之業。
七害者:
一曰,無智略權謀,而以重賞尊爵之故,強勇輕戰,僥幸于外,王者慎勿使為將;
二曰,有名無實,出入異言,掩善揚惡,進退為巧,王者慎勿與謀;
三曰,樸其身躬,惡其衣服,語無為以求名,言無欲以求利。此偽人也,王者慎勿近;
四曰,奇其冠帶,偉其衣服,博聞辯辭,虛論高議,以為容美,窮居靜處,而誹時俗。此奸人也,王者慎勿寵;
五曰,讒佞茍得,以求官爵,果敢輕死,以貪祿秩,不圖大事,得利而動,以高談虛論說于人主,王者慎勿使;
六曰,為雕文刻鏤,技巧華飾,而傷農事,王者必禁之;
七曰,偽方異伎,巫蠱左道,不祥之言,幻惑良民,
王者必止之。
故民不盡力,非吾民也;士不誠信,非吾士也;臣不忠諫,非吾臣也;吏不平潔愛人,非吾吏也;相不能富國強兵,調和陰陽。以安萬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實,明賞罰,樂萬民,非吾相也。夫王者之道如龍首,高居而遠望,深視而審聽,示其形,隱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極也,若淵之深不可測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殺而不殺。大賊乃發;兵勢不行,敵國乃強。”
文王曰:“善哉!”
其意思:文王問太公道:“作為君主,應當尊崇什么人,抑制什么人,任用什么人,除去什么人?應該嚴禁什么事,制止什么事?”
太公回答說:“作為君主,應該尊崇德才兼備之人,抑制無德無才之輩,任用忠誠信實之人,除去奸詐虛偽之徒。嚴禁暴亂行為,制止奢侈風氣。所以君主應當警惕六賊、七害。”
文王說:“我愿意聽聽這些道理。”
太公說:“所謂六賊就是:
一、臣僚中有人大興土木,修建宮室臺池亭榭,以供游樂觀賞的,就會敗壞君主的德行;
二、民眾中有不從事農桑,任意使氣,愛好游俠,違犯法令,不服從官吏管教的,就會敗壞君主的教化;
三、臣僚中有結黨營私,排擠賢智,蒙蔽君主視聽的,就會損害君主的權勢;
四、士人中有心志高傲,標榜節操,氣焰囂張,在外又結交諸侯,不尊重君主的,就會損害君主的威嚴;
五、臣僚中有輕視爵位,藐視上級,恥于為君主冒險犯難的,就會打擊功臣的積極性;
六、強宗大族爭相掠奪,欺壓貧弱的,就會損害民眾的生業。
所謂七害是:
一、沒有智略權謀,為了獲得重賞高官,而恃勇強橫,輕率赴戰,企求僥幸之功的,君主切勿讓這種人擔任將帥;
二、徒有虛名而無實才,言語不一,掩人之善,揚人之惡,到處鉆營取巧的,君主必須慎重,切勿同這種人共謀大事;
三、外表樸實,穿著粗劣,自稱無為,實是沽名,自稱無欲,實是圖利。這是虛偽之人,君主切勿同他親近;
四、冠帶奇特,衣著華麗,博聞善辯,高談空論,以此為自己裝點門面,身居偏僻簡陋之處,專門誹謗時俗,這是奸詐之人,君主切匆寵用;
五、讒言諂媚,不擇手段,以求官爵;魯莽輕率不惜性命,以貪圖俸祿。不顧大局,見利妄動,高談闊論取悅君主,這種人君主切勿任用;
六、從事雕文刻鏤,技巧華飾一類奢侈工藝,因而妨害農業生產的,君主必須加以禁止;
七、用騙人的方術,奇特的技藝,巫蠱左道,符咒妖言,迷惑欺騙善良民眾的,君主必須加以制止。
“所以民眾不盡力從事耕作,就不是好民眾,士人不忠誠守信,就不是好士人;大臣不敢直言進諫,就不是好大臣;官吏不公平廉潔愛護民眾,就不是好官吏;宰相不能富國強兵,調和各種矛盾,處理各項問題,確保君主地位穩固,整飭綱紀,核查名實,嚴明賞罰,使民眾安屆樂業,就不是好宰相。做君主的方如發同龍頭,高瞻遠矚,洞察一切,深刻觀察問題,審慎聽取意見,表現莊嚴肅穆,隱藏內心真情。使人感覺象天那樣高而不可窮極,象淵那樣深而不可測量。因此,君主當怒而不怒,奸臣就會興風作浪;當殺而不殺,大亂就會隨之發生;當興兵討伐而不討伐,敵國就會強大起來。”文王說:“說得對啊!”


  (https://www.dzxsw.cc/book/10334964/602515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徐闻县| 荆州市| 清镇市| 黄石市| 阳泉市| 西充县| 集贤县| 陆丰市| 本溪| 鹤峰县| 望谟县| 将乐县| 景洪市| 中阳县| 老河口市| 荔波县| 广水市| 驻马店市| 鄂伦春自治旗| 武安市| 太仓市| 稻城县| 六枝特区| 且末县| 康平县| 广平县| 清镇市| 凤凰县| 泗水县| 海安县| 舟曲县| 会宁县| 融水| 新干县| 四子王旗| 林口县| 陵川县| 韶山市| 图木舒克市|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