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權馭大明 > 第四十九章 入場

第四十九章 入場


  “縣尊大人來了!”

  當天邊的第一縷晨曦傾灑在江口縣縣城時,一個聲音從聚在一起嗡嗡嗡地低聲說著話的考生中響起。

  這使得現場頓時沉寂了下來,所有人都伸長了腦袋往縣衙方向的道路望去,只見身穿正七品官袍的陳裕在一群官吏的簇擁下走了過來。

  “諸位童生,大明科舉為國取士,而縣試為科舉之根本,本縣希望諸位能嚴守紀律,參與應試者應身家清白,不得冒籍、不得槍替、不得匿喪、不得夾帶、不得舞弊。”

  隨著陳裕的到來縣學關閉的兩扇大門緩緩打開,陳裕在院門前立定身形,環視了一眼在場的眾位學子后神色嚴肅地宏聲說道,“凡不符合此六項者不得應試,否則一旦查出嚴懲不貸!”

  所謂身家清白,指的是娼、優、隸、卒之子孫不得應試,退役三代之后方可與平民同等。

  所謂冒籍,顧名思義,就是冒充籍貫,即外縣人冒充本縣人來應試。

  因為縣試錄取人數有定額,而各縣童生多寡不等,故而額少人多之縣的童生往往跑到額多人少的縣應試以期錄取,這對本縣人不利故為定例所不許。

  若有廩保賣情或受賄而保送非本縣人的應考者,準考生或他人檢舉揭發證實后,廩保要受到應有的懲罰,稱為“攻冒籍”,與現在的高考移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槍替,就是請人代考,古代讀書人對功名的追求可謂狂熱,故而考生無論窮富皆有讓人代考者,反正當時也沒有照片難以驗明正身,唯有認保的廩生來辨認,這中間就很容易產生利益的輸送。

  所謂匿喪,就是隱匿父母喪期未滿三年,按照大明定制父母之喪要守孝三年,不僅適用于官員也對考生們有效。

  而縣試三年一屆,機會難得,故而有些服喪的考生就隱匿了事情參考,誰也不想再熬三年,保不準這次應試就能獲得功名。

  至于夾帶和舞弊,這就非常容易理解,泛指考試時的作弊方式,以古代讀書人對功名的狂熱,那些實力不濟者自然會想方設法地作弊,作弊方式千奇百怪,令人大開眼界。

  “諸位童生,查驗入場,不得喧嘩!”說完后,陳裕轉身進了縣學院內,江口縣縣學教諭汪成站在院門處高聲向黑壓壓聚在門前街道上的考生們喊道。

  聽聞此言,現場頓時一陣騷動,考生們紛紛拎起了各自裝有文具和食物的考籃,也就是長耳竹籃,按照事先排好的隊列站好了位子,等待進入縣學。

  按照進場的流程,考生們以鄉鎮為單位魚貫進入縣學,經院門處的差役查驗考籃,確定并無夾帶私物后放行。

  由于在考棚里很難作弊,再加上考官是當地的父母官,以及試題相對簡單的緣故,故而童試時的縣試和府試搜查比較寬松,通常只查考籃而不搜身。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時對入考場時被搜出的夾帶處理比較輕,搜出來就呵斥一通,把小抄沒收,但考生還是可以參加考試,而如果在考試中被發現夾帶那后果可就嚴重了,要受到主考官的嚴懲。

  有一點是要著重注意,那就是小抄絕對不可以藏在褲襠里,那樣做可是褻瀆圣經賢傳,罪過很大,考生不僅會被取消本次考試的資格而且還會在縣學大門口跪上一天,等考試結束才可以離開。

  由于縣學里沒有如此多的房間供考生使用,故而臨近縣試時會在縣學的幾個院子里搭建考棚,也就是那種規模巨大的涼棚,然后在涼棚里放上桌椅供考生考試。

  像江口縣這種物資富饒的縣還好說,不僅可以搭建起氣派的考棚,而且還能提供給每個考生單獨使用的桌椅。

  如果擱在那些偏遠地區的州縣,不僅搭不起考棚,也沒有考試的桌椅,唯有兩摞磚頭上加一塊木板充當考桌,然后席地而坐。

  這種簡陋的考場擱在平時還能應付過去,一旦遇上刮風下雨的天氣考生們都將成為落湯雞,屆時唯有把考試延期。

  值得一提的是,考棚所在的院子入口處要用木柵欄封鎖起來,實在沒有柵欄可以用樹枝來代替,閑雜人等不得入內,否則就要以破壞科舉的罪名受到嚴懲。

  考生進入縣學后,要在考棚入口前等待最終的查驗,這個入口搭著一個木柵門,有個雅名曰“龍門”,取魚躍龍門之意,意味著一旦通過縣試就離功名近了一步。

  最終的查驗由知縣和巡視考場的教官以及縣里的廩生組成,既是對考生們驗明正身,同時也是發放考卷,通過這一關才能進入考棚應考。

  考棚外搭建了一個巨大的涼棚,知縣坐在涼棚的西面,朝東而坐,教官們立在知縣的背后,給考生作保的廩生立在教官的身旁。

  考生依次進入涼棚接考卷,在知縣面前高聲喊“某廩生保”,相應的廩生確認其身份后回喊“廩生某保”,此為“唱保”,是縣試最為重要的環節,以此來確定考生的參考資格。

  畢竟參考的考生眾多而一個縣的廩生人數有限,只有二十人,故而一個人往往要作保百余童生,因此不可能一一認識些考生。

  因此,如做保的廩生對考生的身份有所懷疑時,知縣會下令對其查察或扣考,由于這個過程比較枯燥,故而會有酒水伺候,那些唱保的廩生總要潤潤嗓子。

  由于白河鎮的考生被排在了前面,僅次于縣城的考生,故而身為李家子弟的李宏宇沒等多長時間就進入涼棚拿到了考卷,上面的考號為“縣考甲壹陸陸”,一個非常吉利的號碼。

  “白河鎮童生李宏宇,白河鎮廩生李仁泊保!”隨后,李宏宇大步來到陳裕面前,向其一躬身后沉聲喊道。

  “白河鎮廩生李仁泊保!”立在廩生隊列中的李仁泊隨即高聲回道。

  通常,主考官不會對考生進行回應,只要作保的廩生沒有異議此關就算通過。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正在品茶的陳裕聞言竟然向李宏宇微微頷首,雖然他與李宏宇在李宏亙、秦月一案上只有數面之緣,但對李宏宇印象深刻,對行事穩重的李宏宇有一種莫名的好感。

  李宏宇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心中頓時就是一喜,這可是一個好兆頭,因此向陳裕一躬身后不動聲色地離開,現在可不是跟陳裕套交情的時候,否則一定會受到外界的非議,并不是明智之舉。

  按照考卷上的號碼,李宏宇找到了他的座位,在一個院里擺著的座椅的第八排第六個。

  因為人數眾多的,所以縣學的幾個院子都被用上,每個院子里的桌椅按照橫豎排列,每排基本上都是二十個人,依照院子大小可容納兩三百名考生,因此幾個院子里的人數加起來已經過千,實乃江口縣的一大盛事。

  在座椅上落座后,李宏宇開始翻看起了手頭的答卷,一共十二頁紙。

  第一頁是封面,由于縣試不像鄉試那樣嚴格,故而考生把身份情況直接寫在了封面上,考完后由專人用紙張糊住封面后再送給教官進行批閱,而不必像鄉試那樣需要謄寫以防作弊那般麻煩。

  正因為這樣,縣試和府試中就極容易存在貓膩,只要打通了主考官的關節那么就能成為案首,進而直接獲得秀才的功名,可以不用再參加后面的院試。

  李宏宇提筆在封面上寫下了自己的姓名、年齡、籍貫、面貌、三代履歷以及作保的廩生。

  除了封面外,其余的紙張為答題所用,有紅線橫直的道格,每頁十二行,每行二十字,發素紙兩張以起草之用,考生不得將答案寫于密封線外,違者作零分處理。

  縣試要考四場或者五場,具體場次由考官定奪,通常都要考四場,第一場成為“正場”,第二場為“招覆”(或稱初覆),第三場為“再覆”,第四場為“連覆”。

  四場考試每隔數天考一次,每場考一天,限當日交卷。

  按照定制,通過正場的考生就可以參加下一級的府試,不用再考后面的三場。

  但如果要想成為縣試的案首,那么則必須一場一場地考下去,直到第四場結束后決出此次縣試的第一名,也就是案首。

  縣試的每場考試之后都要發榜,稱為“發案”,上了榜文的考生稱為“出圈”或“出號”。

  由于考生的姓名是彌封的,故而前三場發案時只寫考號,也就是座位號,榜文把考生的考號寫成圓形,人們稱為“圓案”,俗稱“圓”,或稱“團”,取在五十名以內的為第一圈。

  圈分內外兩層,外圈三十名,內圈二十名。

  圓圈中央用朱筆寫一“中”字,這個“中”字的一豎還要寫成上長下短,好似“貴”字的上部,取吉祥之意。

  外層正中提高一字寫的考號是第一名,其他名次以第一名為基準,按逆時針排列先后順序。

  直到最后一場,才用考生的姓名代替考號發榜,依名次在紙上橫著寫出考生的姓名,由于榜文看起來像一張長長的案桌,故而稱為“長案”,第一名就是案首。

  成為縣試案首可謂好處多多,不僅可以光宗耀祖,更為重要的就是直接獲得秀才的功名,一躍成為生員。

  因此,在縣試的幾場考試中,對于那些意欲博取功名的考生來說,最后一場最為重要,前面幾場與之相比不過是浮云罷了,層層選拔都是為了第四場服務。

  ;


  (https://www.dzxsw.cc/book/102229/53136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宜市| 西乌珠穆沁旗| 鄢陵县| 盐亭县| 兴安盟| 红河县| 宁城县| 成都市| 成安县| 衡阳市| 棋牌| 鸡东县| 布拖县| 石泉县| 克东县| 江陵县| 綦江县| 岐山县| 靖边县| 墨脱县| 曲靖市| 麻江县| 广宁县| 渭源县| 聂荣县| 宾阳县| 平昌县| 洪江市| 新余市| 通榆县| 旬阳县| 平江县| 磐石市| 尉犁县| 华坪县| 当阳市| 文安县| 晋宁县| 海林市| 宁都县| 曲麻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