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蛻變之始
近些年,雖然史地政中考都在考,但畢竟所占分數比例不高,終歸跟數理化這樣的學科是有些差別的。
這點上,北山鄉中學就更是了。
學校里教史地政的老師,一般都是或者上了年紀、或者水平太次、或者工作太不認真等等這些老師,甚至有的還不如之前退休的老馮頭兒。
上午到學校,張東明就跟教他們班史地政的三個老師打了招呼。
也不知道鞏立國是咋說的,不過這仨人顯然都樂不得少教課呢,一個個樂呵呵的,也沒啥廢話,都只來了句“嗯”就完事了。
至于教他們班數理化的老師,張東明也沒打招呼,反正他們講他們的課,他講他的習題冊,暫時來說互相也沒啥影響。
總之,“取消史地政”這事他悶頭做就行了,雖然老師們都知道,但表面上沒必要弄的那么大張旗鼓。
很正常,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或者說,成年世界的冰山一角。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世事通常沒有是非對錯,有的只是選擇,有的只是取舍。
既然活在這個現實中,就沒有人能真的超然物外。
任何人,包括重生的人。
語文課。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開放式教導以及各種間接式的引導,張東明現在講課的內容基本也回到了課本。
當然也只是基本。
除非一些必要的知識點,否則張東明還是會跟學生們天南海北的扯著嘮著。
張東明一直覺得,語文不像數理化那樣有著方方塊塊的知識點,尤其到了中學以后,學生們很多時候學的不應該是那些死板的課本知識,而是思想,是見識,甚至是人生,即便學生們能理解和消化的微之甚微,但他平時也更愿意在這方面講的多一些。
下課鈴響了,張東明拿起課本:“我說個事。”
這些日子下來,雖然最終只有馬宏旭和齊麗麗學習了,但張東明對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是盡了心盡了力的。
那些還是一點不學習的學生,事實上他們也知道班主任是真的為他們好,但這跟他們學不學習是兩回事,當然他們還是有些改變的,至少不影響別人學習了,不影響老師講課了。
班主任的課就更是了,就像現在,本來有幾個學生已經下位準備出去玩了,但班主任說有事,又都主動坐了回來。
張東明慢聲說:“從今天開始,咱班史地政的課可能暫時先不上了,改上數理化的習題課,都有我來講。”
這事張東明之前已經跟趙小莉白東升、吳暢白娟、馬宏旭齊麗麗這六個班上學習的學生說過了,也沒說讓他們保密,班上的其他學生自然也知道了。
不過根本沒誰在乎這事,就像沒誰在乎來年中考考不考史地政一樣,他們又不考高中甚至不知道哪天就不念了,學習的事跟他們有毛的關系。
可聽到張東明這話,不管學不學習的,都還是有些期待的。
學習的,自從前幾天班主任跟他們說了這事,他們就一直在等著,今天終于要開始了,他們都很高興。
不學習的,一個個則都有些好奇,想著班主任講數理化會是啥樣,會不會像講語文那么有意思。
學生們的反應也在意料之中,張東明笑了笑也沒多說:“下節上數學習題課,下課吧。”
課間十分鐘,張東明拿著數學習題冊回到了班級。
昨天就了解過了,現在他們班數學剛把“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講完,張東明也就打算從這里開始領著學生做習題冊。
主要是跟著教學進度,前面的稍微落下點,不過也還好,影響不大。
然后習題冊里那么多題每一道都講肯定不現實,張東明主要是挑一些和能很好體現知識點和重點的類型題來講。
張東明翻開習題冊:“翻到第14頁,看一下第13題。”
畢竟是班主任第一次講其他科的課,那些一點不學習的,也都湊熱鬧地拿出了習題冊。
不過這些學生很快就意識到了根本看不懂,跟天書一樣,然后就又跟往常一樣,該干啥干啥,偶爾說點悄悄話,搞點小動作,但總體的課堂紀律還是挺好的。
【有一人患了流感,經過兩輪傳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輪傳染中,平均一人傳染了幾個人?】
趙小莉白東升等幾個學習的都認真看著題,“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數學老師昨天剛講完,他們習題冊還沒做到這塊呢,一時間也都沒啥思路。
張東明的話,第一次講題,很多情況還不了解,問:“孫老師有沒有跟你們講過,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應用題的時候,一般,題問什么就設什么為x。”
“講啦。”
“嗯,講過。”
趙小莉和白東升他們還沒說話,馬宏旭和齊麗麗搶先說道。
張東明點了點也沒多說,雖然很多情況并不是這么簡單,不過目前的話,先具體題型具體分析吧:“那這個題,我們就把問題問的,每個人傳染的人數設為x……”
課堂上,張東明慢慢講了起來。
數理化跟語文不同,語文課張東明可以懶懶散散的東扯一句西嘮一句,只要大致意思對就行了。
但數理化都是方方塊塊的知識點,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再加上邏輯性很強,張東明一下子還是有點不適應,講的也不是那么順當。
不過畢竟有金牌講師的底子,這段日子又復習鞏固了那么久,總體來說,講的還是可以的。
當然這是張東明對自己的要求,事實上跟學校其他數學老師比,他講的已經好很多了。
不知不覺下課了,張東明一共講了四道題。
這速度是很慢的。
主要是除了趙小莉和白東升,吳暢白娟、馬宏旭齊麗麗的基礎都很差,尤其是馬宏旭和齊麗麗,張東明怕講快了他們聽不懂,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再有還是因為學生基礎不行,對知識點的掌握不扎實,不完善,這次也包括趙小莉和白東升,于是張東明在講每一道題的時候,在學生能接受和消化的范圍內,他都會拓展一些相關的知識點,講的速度自然就慢了。
最后就是畢竟才開始講課,學生們對張東明的講課節奏和方式也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因為這,他也刻意拉慢了一些講課的節奏。
總之,慢慢來吧。
學習這東西本來就不是著急的事,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下午,歷史和地理的課自然也都換成了物理和化學的習題課。
情況和上午的數學習題課差不多,不過總體上要更順當一些。
因為初中物理初二和初三聯系很小,甚至可以忽略,學生接受和理解起來,不像數學有那么多知識點上的阻礙,這點在馬宏旭和齊麗麗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化學的話就更是了,初三才開課,學生們都剛接觸,起點差不了多少,張東明講的也非常順利,一堂課下來,大題小題一共講了20多道。
忙碌的一天。
之前一天就一節語文,現在一下子多了三節課,其他還好,主要是嗓子有點吃不消的。
晚上,張東明躺在被窩,嗓子又干又疼。
這不是啥事,過幾天適應了就好了。
重要的是,學生們的學習,或者說他的教學計劃終于步入正軌了。
中考還有大半年的時間,他相信,到了那時候,他的這些學生將會完成脫胎換骨的蛻變。
而他,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https://www.dzxsw.cc/book/100755/53654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