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造假
也正因為重復使用醫療用品存在著潛在的感染風險,所以各地重復使用的醫療用品不斷地向著一次性使用改革。
包括對于對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以及銷毀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格,甚至國內不少像省城這樣的大城市連著針灸針都要一次性使用了。
這樣的變革,毫無疑問可以增加醫療的安全性。
不過這樣卻也導致著醫療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一盒針灸針確實沒多少錢,卻不能跟患者收費,只能算到醫院的運行成本里面。
如果量大了,這也挺讓醫院為難的——尤其對那些盈利性能并不好的一級、二級醫院而言。
醫院里面不能收費的耗材并不只針灸針這一種。
大部分一次性耗材不可以跟患者收費,少部分可以收費的,也還得遵從物價局毛利率加價的辦法定價——醫療是現在少有的依然采用政府指導定價方式計價的行業之一。
為了保障醫療安全以及降低醫療風險,國家禁止醫院直接從藥廠或者是醫療器械生產廠家進貨。相關的物品只能通過醫藥公司采購,對于一些器材或者藥品甚至要經過多重流通渠道才能進入醫院。重重加價之下,原本這不過三五毛一支的藥品很可能就變成三五◎±塊錢。
不過對于醫院方面而言,對于藥品的定價也得遵照物價局的指導,在進價的基礎上加收百分之幾以后賣給病人。
即便醫院里面原來出廠價格只有一塊錢的一瓶藥品賣到一百塊,那醫院最多也只能拿到幾塊錢的利潤——雖說藥品的利潤在醫院收入中占據的比例比較高。卻也不能代表著醫院就是高盈利的企業。
在國內存在的一種怪現象就是:醫療技術的價值遠遠低于檢查用的醫療設備的使用費用。所以有些小手術的費用別說跟ct或者磁共振相比。甚至就連著生化檢查或者彩超檢查的收費都不到。
在這樣的條件下,你說醫生該選擇什么?
大多數公立醫療單位的設備都是要先向著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審批以后撥款或者直接集中采購以后調撥的——醫療單位除了水電以及耗材以外,就只有人力成本了。
這樣算來,醫療單位應該是盈利的。
不過作為公立單位,這盈利多了其實就跟醫院無關了。
賺得少了醫院要賠錢,不過財政卻未必肯補貼,如果地方財政不足。那就更是有心無力了。
不過如果醫院除了支撐運營還有剩余,不好意思,你這剩余的收入需要全額上繳財政。
你要再想添置設備或者是蓋樓什么的,還得再向財政申請等著審批——醫院其實并沒賺到什么錢。
就像中醫院之所以會把這一次性的插管重復使用,也正是因為醫院沒錢。
各種治療的收費不高,甚至如果是外聘專家會診的話,醫院還得賠上一點兒。所以為了控制成本,才把主意打到了那些沒什么風險的一些一次性耗材上面。消毒后再利用,以便能夠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
國家一方面要控制各種抗生素之類的藥品使用,設定了藥占比的指導線。如果醫院藥占比高了,那就可能被罰款。醫院也只能靠著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來拉低藥占比。
正因如此,各地醫院都能看到的一種怪現象——甚至病人都拿好藥了,還提著藥在各個檢查科室間奔走檢查著。
殊不知,就算是規避用藥風險,這先開藥后檢查也根本沒半分道理可言。
假設患者真的有什么肝腎功能受損又或者檢查中發現不利于用藥的情況,難道你再修改處方讓患者到藥房退藥么?
不是一定不能退藥,不過患者退藥可是給藥房管理帶來很大的風險,而且也使得原本緊張的醫療資源變得更加緊張。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過度檢查同樣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加重患者負擔,而且加劇了各個單位到處排長龍的現狀。
所以當全國都在抱怨看不起病的同時,不管是醫生還是醫院也只能苦笑——這關我們什么事兒?
至于所謂醫生子虛烏有的社會地位,誰信?
在這個經濟至上的社會,當醫生并不是個賺錢的行當。
人家動輒年收入幾十萬上百萬,可是絕大部分醫生的年收入都在十萬塊以下浮沉著。
連錢都沒有,你有個毛的地位!
整個下午,徐毅都在忙碌中度過。
想著節省點費用,結果更加靠譜點兒,徐毅準備自己做這些求職者的背景調查。
畢竟這是準備找個以后能幫著自己管理店鋪的人員,所以徐毅對于這個崗位的確定非常的謹慎。
他是準備先篩選下簡歷,如果有合適的那就再約到店里再詳細談談。
徐毅拿過來一張應聘信息登記表,跟那個求職者的個人簡歷對照著仔細地檢查起來。認真地查看他學歷、工作經歷還有擔任職務這些地方,比對著登記表和簡歷上面填寫的一致性。
結果就這么查看一遍,讓他哭笑不得的是,原本不多的簡歷這一下子幾乎全軍覆沒,桌子上也只剩下那個高大上的海歸的簡歷了。
剩下這份簡歷的原因也比較奇葩——不是因為他的簡歷沒造假,只是因為這人今年剛畢業沒什么工作經驗,這登記表和簡歷上的的實習經歷能對得起來。
剩下的那些簡歷,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弄虛作假的情況,最嚴重的一份是學歷根本對不起來。
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信息,不存在寫錯的可能,最多就是全稱、簡稱的差別。
可是這個人的簡歷上學校的名稱都根本對不起來。很顯然這就存在造假的行為了。
剩下的幾份這學歷倒是沒什么問題。不過簡歷中每一份都存在著一些工作經歷又或者是擔任職務這些東西對不起來。
比如說之前那個倫熙晨。他的簡歷上面寫著畢業頭一年在某酒店客房部做客房服務,回頭這應聘登記表上就變成畢業第三年才在這家酒店工作,在酒店大堂任大堂經理。
至于登記表上寫著的,剛畢業時候變成了另外的一家酒店,而且也不是在客房部了。
還有幾份簡歷也都是如此,全是工作經歷對不起來。
剩下兩份經歷能對得起來的,這就職的職位卻也不一樣了,反正這些簡歷沒有一份是能讓人信服的。
最終。徐毅長嘆一口氣,把最后一分履歷也甩在了那一疊簡歷上面,也下定決心徹底把這些人淘汰出局了。
徐毅這才拿起海歸的那份簡歷仔細看了起來。
之所以現在才看這份簡歷,不是徐毅對海歸多重視,畢竟這內外有別,水土不服的海龜還不如“土鱉”!
這份簡歷之前徐毅只是查看了中文部分,不過要么說怎么是這海歸高大上呢,人家的簡歷用中鷹文雙語寫的好厚一疊呢!
中文讀著絕對沒問題,不過鷹文的就不行了,哪怕徐毅鷹文過了大學六級。卻也離著精通十萬八千里遠。
畢竟,這隔行如隔山。如果給徐毅一份英文醫學文獻他看著絕對沒任何問題,可這酒店管理的英文,有很多的專業詞匯并不在他的掌握范疇之內。
他也只好一點點地硬著頭皮啃,打開網頁把不認識的專業術語輸入到在線詞典里面,再聯系著上下文來閱讀。
就這么一份簡歷,徐毅差不多花了兩個小時才看完。
不過看完以后,再在網上找了一些這簡歷里面的重要資訊,徐毅最終還是毫不客氣地把這份簡歷直接扔在了那一堆已經放棄的簡歷里面。
這份簡歷的大部分都只是靠著機器翻譯,再手動簡單修改以后做出來的。不止術語使用錯誤,甚至連著語法什么的都是錯誤連篇。
可以說,這份簡歷想來應該就是給國人看,提高自己逼格的一個“作品”!
很難想像,這樣的簡歷是一個在國外留學回來的海歸的個人簡歷。這要是真的拿給鷹文作為官方語言的歪果同行的人力資源部的人來看,只怕搭眼就能找出不少錯誤來,直接扔掉。
徐毅倒是真沒這樣簡單地放棄,畢竟如果只是這樣,也許就是外語水平差了點兒。總的來說這人的中文簡歷和英文簡歷基本沒啥太多出入,自己非較真兒這文字方面的問題也沒太大意思。
國內并沒有太好的學習氛圍,如果不是從小在海外長大,沒有環境的話。
就算出去時間久了這口語沒太大問題,文字表達也未必有什么太高的水準。
之所以最終讓徐毅放棄了猶豫的原因,竟然是他這簡歷上位于米國的“國際著名旅游管理學院”。
在搜索引擎上面用各種關鍵詞來檢索以后,不管是輸入中文名字還是鷹文名字,徐毅只在幾家代理出國留學中介網站的推薦學校列表上看到這個學校的身影。
可是不管在別的任何地方都沒找到關于這學院的一點兒信息,更不用說這學院的官方網站了,這無疑就是一件很耐人尋味的事情了。
咱這現在連著三流的國內大學都要與時俱進,跟全世界接軌,大力宣傳推廣自己學校。
再差的學校也都有個非常漂亮的官網,怎么這一個被海歸稱作國內著名的大學怎么連點兒影子都沒?
這個所謂的著名大學,只怕根本就是一所野雞大學,甚至有可能是那些留學中介偽造出來的東西。
看著這薄薄的一堆簡歷,徐毅不由得嘆了口氣。
都是一堆各種虛假,甚至胡編亂造的簡歷,這樣的人怎堪重用!(未完待續。。)
...
(https://www.dzxsw.cc/book/100710/535196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