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道田 > 0306 不足

0306 不足


  徐毅輕輕晃動幾下裝著茶葉的袋子,把整茶和碎茶分開,再把上面的整茶全都抓到一個新塑料袋里。

  雖說碎掉的茶葉不少可離著需要的量還是不夠,徐毅看這點兒碎茶根本不夠制作茶粉,只能再晃動下袋子把最上面那些采摘時候太長茶梗太多的茶葉抓出來,掰掉上面的茶梗扔在袋子里。不過即便如此這點茶還是少了點兒,徐毅只好不舍地把挑剩下來的茶葉再抓過去一半。

  留下來的茶葉,徐毅珍而重之地收藏起來。這么好的茶葉喝光就沒了,剩下來的最多也就夠泡六七杯茶的量。短時間內(nèi)自己就算有時間也沒茶樹可采,這茶自己也不能放開量來喝,要不然這根本就喝不了多久就該斷頓了。徐毅嘆息一聲,只怕喝慣這茶再喝自己買來的那些茶葉就難入口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話果然沒錯。

  抹茶都是用完全展開的片茶制造的,用芽茶來制作不管怎么說都有些浪費。不過歸根結(jié)底,這這都得怪沒有適合采摘茶葉的茶樹,要不然自己至于這么舍不得嘛,大不了再采點茶葉辛苦幾回就是了。

  說來片茶自己采摘倒是容易,至少那棵大樹上面能采摘不少,真要把上面的葉子都摘下來,恐怕弄上幾斤茶粉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而且這東西制作也沒有炒茶這么麻煩直接上鍋蒸一遍,然后晾曬去葉脈再碾成茶粉就行了。不過自己這是順帶著嘗試一下,這東西有點兒就夠。

  感嘆完,徐毅接著忙碌起來。不管怎樣,自己還是這個勞碌命閑極無聊自己都會覺得難受,還是接著干活的好。

  徐毅搬了一臺新磨出來,照例清洗干凈再晾干,把留出來的這些茶葉不管好壞全都倒進送料口里,隨后就開始慢慢地轉(zhuǎn)動磨盤。很快,就看著兩個磨扇中間翠綠的茶粉簌簌而下,如同一場綠雨般落在磨臺上面。

  這石磨太粗了。拿來磨制大顆粒的調(diào)料沒什么問題,卻不太適合磨制茶粉。磨制出來的茶粉不止粗糙,里面還混雜了大量的細碎葉片以及茶梗。

  許毅只能仔細地把茶梗挑出去,一遍遍不厭其煩地過篩,把篩出來的碎茶重新投放進喂料口,重新磨制一遍。

  就這么一點兒茶粉,徐毅就差不度磨了半小時才完成。

  把茶粉收集起來,徐毅重新把水燒開再多準備出一個杯子,往一個杯子里倒上半杯水晾著,一直等到杯里的水水溫降到六十度。徐毅才往剩下的那個空杯里面倒了點開水。把杯子燙了一下。往燙好的杯子里加了點茶粉倒進去一點晾好的開水。徐毅用調(diào)羹輕輕攪動茶粉,把它調(diào)制成一薄層碧綠的膏狀物。等到完全調(diào)和均勻,徐毅再向里面添進去小半杯水,再用調(diào)羹快速攪拌。把茶膏和水混合均勻。

  隨著調(diào)羹的攪動,水面上很快浮起一薄層潔白的細膩泡沫。對于這點這是茶葉里面的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溶解在水中,增加了茶湯的表面張力造成的。茶水也能形成泡沫,只不過可溶性蛋白質(zhì)和氨基酸沒這么多,所以泡沫少持久力更差。

  晃動下杯子里的茶水,徐毅也算是理解了“碧云引風(fēng)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場景。

  看起來還算不錯,不過徐毅也發(fā)現(xiàn)了這茶粉還是有所欠缺,自己這茶粉太粗不能完全有效溶解。顯得水里面顆粒感很重,另外在杯底還能看到少許如同綠色細沙一般的沉淀。

  徐毅炮制這抹茶的目的倒不全是為了喝,更不是為了找尋古意或者異國情趣,最主要的目的其實還是為了檢驗這茶粉的品質(zhì),順帶著品嘗下這東西的味道。

  看著這東西的表現(xiàn)。徐毅總算理解為什么茶粉會在上千年的茶文化里被邊緣化直至最終被淘汰了。

  相比通透清澈的茶水,這茶粉的表現(xiàn)實在不佳或者在各種茶葉炒制工藝未完善的時候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茶葉味道。但是相對更加簡單便捷更加美觀的茶葉而言,茶粉不止操作繁瑣,更是品相不佳,所以當制茶工藝成熟,這東西被淘汰就只能是一種注定的結(jié)果,遺存的恐怕也只剩一個想象中的美好。

  看著這一杯綠糊糊,尤其又是在剛剛品嘗過美形美色的綠茶,徐毅徹底對這東西徹底沒什么興趣了。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徐毅只覺得滿嘴渣滓,第一感覺就非常不舒服。雖說造成這難以愉悅的口感和自己石磨太粗,無法磨細的有關(guān),不過也和這茶整體看來就跟一杯綠糨糊一般的感官脫不了干系。

  除了這個,嚴格說來這茶的本質(zhì)并不差,味道還是可圈可點的。排除那種渣滓感以后,雖說這茶本質(zhì)還是炒制的綠茶,不過還是能喝出明顯不一樣的差別來。

  整體而言,茶粉不管是苦澀感還是回味的甘甜都比較強烈,茶香也愈加厚重。徐毅在心里比較了一下嗎,覺得哪怕把那四杯茶濃縮成這么小半杯也要比這東西清淡許多。如果真想喝到這么濃烈的味道,泡茶時候的茶量至少也得達到普通茶量的十倍八倍那么多才行。

  本著不浪費的精神,徐毅閉著眼睛一口把杯里的茶干掉,起身去收拾東西了。他也打定主意,在沒有更好的加工加工方法以前,他是不會再嘗試著喝這個玩意兒了。徐毅甚至惡意滿滿地想到:這東西還是留給某國當成國藝吧,真正算起來這實在是國人淘汰的低劣飲茶方式,某國人喜歡就讓他們拿著當成寶就好了。

  自己以后再制造這東西,最多也就是品嘗下味道看這茶粉的品質(zhì),說起來這東西也就只適合當成調(diào)料,拿來制作青團!

  最難的茶粉都有了,所以徐毅就生出來制作青團的念頭來。當然,這茶粉不過是當成染色以及調(diào)味的調(diào)料,現(xiàn)在徐毅還缺少包青團的糯米粉以及當成餡料的豆沙粉。現(xiàn)成的糯米粉沒有,徐毅自然就把目光對準了那些已經(jīng)晾干了的糯玉米。

  徐毅家里沒有水田,所以家里以前都是種植黍子磨制小黃米代替糯米使用的。不過后來老道腿腳不方便,眼神兒也不好,黍子這種種植比較操心費力的東西也就沒再種了,都是改成種植糯玉米。除了夏天時候掰回來一點兒嘗鮮煮食或者燒烤以外,大部分的玉米都等到完全成熟,脫粒磨制成糯玉米粉或者是玉米糝子。

  前者徐毅家里也都是拿來包豆包或者是青團之類的東西,后者則是用來代替小黃米或者糯米拿來燒糯米飯用的。對于這東西怎么包青團,用什么樣的配比徐毅還是了然于心的,不過空間里面沒有脫皮機,想加工玉米粉難度其實還是不小的。

  不過出去買點糯米粉的想法,徐毅只是想想就放棄了。這大半夜的上哪兒去找這玩意兒?更何況自己這玉米是現(xiàn)成的,還有這么多的工具,要是連點兒糯米粉都得花錢去買,那可真是花錢買笑話!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咱不去買自己搞!打定主意以后,徐毅就準備開工了。

  徐毅拿著天平稱量了下茶粉的重量,差不多還剩下八克。考慮到這茶粉味道比較重所以徐毅準備著多弄一點團子,哪怕顏色稍微淡點兒,味道也淡點兒也比味道太濃更讓人容易接受。

  徐毅稱出來四百克紅小豆裝在盆子里,朝著里面加進去半盆水把紅小豆浸泡起來。就干料而言,兩斤皮子包一斤餡料就差不多少了,這次也不例外。

  不過考慮到糯米黏性雖好,可惜加熱以后質(zhì)地太軟,皮子如果光用糯米粉,等到青團蒸熟了就會塌在簾子上面,所以這糯米粉里面還得摻上別的東西。大米粉自然是個好選擇,而且大米有現(xiàn)成的,自己只要直接上電磨磨出來就行,現(xiàn)在只差糯米粉了。

  一次只磨幾兩這事兒徐毅是不干的,他拿著簸箕從竹竿上面摘下來三十多掛玉米蹲在苫布邊上搓了起來。

  普通玉米一般一穗能有三兩就算高產(chǎn)的了,糯玉米的話產(chǎn)量更是只有普通玉米的一半左右,不過自己空間這玉米個頭不小籽粒飽滿,看這樣子一穗也差不多能打到二兩左右。

  徐毅很快把玉米搓光,端著簸箕簸去雜質(zhì)和癟子以后,稱了下重量,差一點十一斤,這產(chǎn)量果然不錯,差不多也跟長勢差點兒的玉米差不多少了,當然這糯玉米株距要比普通玉米長了不少,單位面積產(chǎn)量的話,糯玉米還是要比普通玉米差不少。

  徐毅稱出來十斤糯玉米,準備制成糯米粉。剩下的裝到袋子里留種這也能種一分多地,而且整數(shù)計算出粉率更方便一些。

  這糯玉米直接上電磨肯定不行了,徐毅干脆就坐在石磨邊上手工磨制起來,咯咯作響聲中,白色的糯米粉以及被咬碎的玉米粒以及那些胚芽嘩嘩地從磨扇中間流出來。

  照例過篩子,剩下的倒在喂料口繼續(xù)磨制,反復(fù)磨制三次以后,篩子再篩出來的直接就倒在簸箕里面,徐毅直接用簸箕把胚芽和玉米皮簸出去。只剩下白花花差不多有小米粒一般的一堆玉米糝子。


  (https://www.dzxsw.cc/book/100710/53518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