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釜底抽薪
“啊!”盧盛一下子癱軟在地上。
李曄射出的一槍并沒有打爆他的頭,只是將盧盛的一只耳朵給打飛了。
“我沒死。”
雖然傷處傳來劇烈的疼痛,但盧盛卻知道自己還活著。
他連忙跪在地上,一臉諂笑道:“謝陛下不殺之恩。”
李曄不屑的說道:“朕只是不想臟了手而已。”
殺盧盛,和殺戴禎是一個樣,一刀下去就什么都沒有了。
但要讓他們活著,反而會讓儒門成為最丑陋的存在。
哪怕是千百年后,也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陛下……。”盧盛一下子愣住。
他還想祈求兩句,但雙手很快被人按住,接著就被綁了個嚴嚴實實,嘴里還塞了一團麻布。
“嗚嗚。”
盧盛拼命的掙扎著,他怎么想也不明白,明明已經投靠皇帝,可為什么不被他接受呢?
“陛下,此人可否有用?”黃靖小聲問道。
李曄淡淡道:“如今朝廷里已經有足夠多的魍魎小人,這種貨色有多遠死多遠。先查,看他們的罪過有多大。到時候,該槍斃的槍斃,該流放的流放。
你也別只盯著老虎不放,下面的那些蒼蠅也必須消滅掉。朕還是那句話,你們別管他作惡多大,只要敢伸手的,都必須嚴厲查處。”
黃靖滿臉苦澀的說道:“陛下,如果徹查這些事,僅憑一個東廠恐怕不夠。”
李曄乜斜了他一眼,不屑道:“黃靖,你也是個忘本的人。在皇莊的時候,東廠靠著群防群治,解決了多少棘手的問題?逮捕了多少溜進來的暗探?怎么到了長安,你和黃成就把這個法寶忘得一干二凈。”
黃靖略一沉吟,眼中不由的一亮,說道:“臣明白了,這就回去想方設法,一定會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把那些大老虎、小蒼蠅全部清理掉。”
李曄道:“黃靖,真的有大案子,那就說明監管出了問題。如果沒有內外勾結,這種事絕不可能成功。朕也給你提個醒,監督人員犯案罪加一等。”
“是!”黃靖忙不迭的說道。
“去辦事吧!”李曄沒有再說什么。
涉事文官大都被捉拿歸案,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審訊。
東廠的審訊高手眾多,遲早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回興慶宮。”李曄有些森冷的說道。
這一次的行動,他并沒有通知杜讓能。
并不是要給對方一個驚喜,而是不想把杜讓能卷進風口浪尖。
皇帝回長安時,偶遇文官欺凌武官,這個理由更容易讓大家接受。
至于接下來的行動,完全可以理解為皇帝的小心眼在作祟。
“陛下,你這是讓臣坐立不安啊!”一進勤政樓,杜讓能就發出重重的嘆息聲。
皇帝所作的一切就是給他遮風擋雨,這讓杜讓能在激動之余,也有一些擔心。
根據以往的認知,大臣就是皇帝的棋子。
用的時候愛如珍寶,不用的時候立刻就拋棄掉,甚至都不會有一點猶豫。
像李曄這樣,能主動為臣下考慮的的人,還真是生平所僅見。
這讓杜讓能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心念同時,也感覺到責任重大。
李曄道:“朕早就說過了,大環境由朕去創造。你們只管在這個畫卷上,畫下最濃厚的一筆就行。不過,清流沒那么容易根除的,朕準備打個持久戰,或許要個幾十年吧!”
后世之所以能擺脫儒教影響,完全是外力的緣故。
槍炮、鴉片、德先生、賽先生,把舊有的思維徹底打垮,才為華夏騰飛打好堅實的基礎。
李曄當然遇不到這樣“機遇”,他能做的就是自我革命。
不過,因為儒家的思想經過改造的,完全迎合華夏人的心態。想要取代它的位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告訴昭應城陳校長,朕準備在設立一個基金會,任何學派都可以申請專項資金,前提是獲得朝廷的許可。”
李曄聯絡過金蓮教,但很快就發現對方教義的荒謬之處。
且不說教主、法王、圣女這些十三不靠的玩意,光是鼓吹在人間建立常樂凈土就是大忌。
李曄想都不想就把計劃扔到垃圾桶,然后另起爐灶。
思前想后,李曄決定恢復百家爭鳴狀態。
“這個?”
杜讓能有些跟不上李曄的思維,但他知道對方絕不會無的放矢的。
李曄并沒有隱瞞的意思,說道:“杜相,光是堵是沒有用的,我們還得疏通。如今的讀書人只能從儒、釋、道三家著手。玄門虛無縹緲,不是誰都能掌握。沙門的那一套理論,也不見得能讓所有的人信服。所以,別管愿意不愿意,儒門就成了最后的歸宿。
很多人都試著解釋儒門經典,為自己的理論尋找依據。但這樣做,還是會把自己局限在一個小圈子里。隨著眼光的狹隘,人們就會故步自封,從而趨于保守。
杜相,想要解決的這個問題,就得睜開眼睛看世界。我們要做的就是翻譯那些外域的書籍,讓華夏人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
杜讓能并沒有想到,李曄的計劃是如此的宏大,他驚訝的說道:“陛下,這可能需要好多年,甚至是一輩子的事,或者……。”
李曄道:“是永遠,我們要影響別人,也要別人影響我們。告訴那些胡商,朕需要他們國家出版的各種書籍,不論風土人情、山河地理、科學技術都在此列。但是每種書只收藏一本,如果在別人之前將它獻出來,朕可以用與書相同重量的黃金購買。
如果能將它翻譯為華夏文字,翻譯本就能得到書重十倍黃金的報酬。但朕也把丑話說在前頭,誰要敢制造偽書,那就等著掉腦袋吧!”
西方世界的偽書多如牛毛,光是冠名亞里士多德的就數不清,那些雜七雜八的就更別說了。
指不定那些收上來的書里,全是用羊肉粘寶石那樣的蹩腳故事。
杜讓能道:“陛下,咱們做這么多,那些清流會買賬嗎?”
李曄笑道:“說來說去,這些人還不是為了利。昭應城已經設立了碩士、博士學位,想要獲得朝廷的承認,就去研究這些東西。最好能用儒家經典駁斥,朕很想看看那會是什么樣的情景。”
杜讓能一下子愣住了,想要駁斥一個觀點,首先要熟悉那個觀點。
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反而更容易接受這個觀點,或者改良它的內容。
他驚訝道:“陛下這是要釜底抽薪啊!”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99887/57124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