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昭應城的改變
“最新模擬考卷,3文錢一份了。上一次考試90分者,可憑成績單免費領取。”
如今的昭應城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冷清,滿街滿巷都是應試的舉子。
不只有明算科的,還有明法、明醫,以及準備渾水摸魚的進士科舉子。
“來一份卷子。”
鄭遨不舍的掏出3文錢,這還是昨天挖水渠賺的,可轉眼之間就成了薄薄的幾頁紙。
他剛剛擠出人群之外,就被一個人拉住了。
“郎君可要這期的模擬試卷,都是鵝毛筆抄的,只需1文錢。”
鄭遨搖頭拒絕了。
手抄試卷確實便宜,但不能參加安華理工大學的評分。
按照規定,三次考評缺席、不及格的學生,都會被黜落學籍。
雖然不會被趕出昭應城,但學生所能享受的優惠也將取消。
比如免費住宿、3文錢一天的伙食、昭應圖書館的入門權。
尤其最后一項,可以不花錢看天下圖書,這才是鄭遨最最珍視的事情。
“今天是掙點生活費,還是到圖書館看書?”
學校有派工單,只要學生參加勞作,會按照表現發放紙券,有1文、5文、10文三種。
昨天鄭遨挖了一天的溝渠,雖然落得滿手水泡,但也得到了8文紙券。
這可以去商店換2斤糧食,也能在食堂大吃1頓,或者到澡堂用1文錢洗個干凈。
但鄭遨想了一陣,還是把紙券換成了學習資料。
“今天且去讀書,明日去接派工單。”
也不知道是誰定的規矩,在安華理工大學讀書,勞動分也是重要的考核標準。
一次派工單算1分,每月只要有8分就可以過關。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會做到20分,在購買學習用具的同時,還能讓日子舒服一點,何樂而不為呢!
“鄭兄,上次的考卷沒過90分?”
就在鄭遨趕往圖書館時,遇到了同宿舍的柳炬。
這家伙是河東柳家的人,剛來的兩天還有些倨傲,接連碰壁以后才老實下來。
鄭遨嘆了口氣道:“82分,把幾何題全做錯了,后來看李華的試卷,才知道錯在哪兒。”
李華是個神秘的存在,每次考試都能拿100分。
如今的昭應城最有名的就是此人,所有的舉子都想結交他,可是查來查去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柳炬也嘆了口氣道:“在家的時候,所有人都說爺爺天縱英才,考取狀元易如反掌。到了這昭應城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上次考試某才62分,差點落個不及格。看來還得努力,否則要跟不上了。”
他本來是進士科舉子,策論寫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要不是遇到國喪,今科一定能考取功名。
但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老頭子非要讓柳炬改學明算。
柳炬確實有一點底子,但昭應城的算學卻和《算經》大不相同。
接連考了兩次0分以后,他已經收起那份傲慢,一顆心的撲在學習上。
兩人一路說著,來到了昭應城的圖書館,這兒本來是縣衙。
不過皇帝大筆一揮,縣太爺就搬到城外。
經過工匠的連日搶修,原本破舊的衙門也煥然一新,成了舉子們最為集中的地方。
“借書證。”
縣衙門外坐著幾個巡警,在驗看證件無誤后,又將它遞還給鄭遨。
就在他們兩人準備走進大門時,為首的巡警說道:“兩位郎君,蒲青又送來百本圖書,其中有校長親筆抄寫的物理、化學。從下月開始,它們也將加入考試范圍。”
“啊!”鄭遨、柳炬都是大吃一驚。
光光是算術一門就已經讓他們吃力,再加上兩門功課那不是要命!
但現在不是叫苦的時候,兩人加快腳步來到借書室,發現看書的人并不多。
“呼!”鄭遨松了一口大氣。
最近天氣干旱,到處都招募人手修理水渠。
因為待遇優厚,舉子們大多都去掙紙卷了。
只有晚上,這兒才是人山人海,白天反而有些冷清。
“物理、化學,某各買一本。”
圖書館的圖書也對外銷售,價格一般在5文錢上下。
雖然有些昂貴,但舉子們也不敢吝嗇。
沒辦法,借書的人太多了,要是排隊還不定什么時候才能到手。
還不如直接買一本,一有閑暇就可以觀看。
“兩位郎君好運氣,某這里也只剩最后兩套,其余的恐怕要后天才能運抵。承惠,一共10文。”哪位借書員笑著說道。
鄭遨拿起那本《物理》先不慌著打開,而是對著書面深深的嗅了一口。
這種油印書帶著一種香味,嗅了會讓人覺得滿心喜悅。
可惜的是,翻閱的次數多了,香味就會散去。
所以每次有新書到來,借書室里都是吸氣聲。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兒聚眾吸食“五石散”。
“鄭兄,這書印得越來越好了。”
柳炬也愛不釋手,翻看幾頁之后,就把書緊緊的抱在懷里,仿佛是摟著家里愛妾一般。
鄭遨戀戀不舍的把書本從鼻子面前拿來,只見淡黃色的封面上,有兩個大大紅字“化學”。
接著是一幅畫,上面還有不少瓶瓶罐罐,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他翻開看了一眼,就再也挪不開眼睛。
什么叫做化學?
空氣的成分。
水的組成。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鄭遨一邊看書,一邊喃喃自語。
很多問題已經在腦海中盤旋了十多年,今天終于有了結果。
就在他滿心歡喜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咕嚕嚕”的聲音。
鄭遨扭頭一看,只見一個學生正在往水里吹氣。
隨著水泡越來越多,那一杯清澈的水慢慢的變得渾濁。
有人立刻說道:“石灰水果然變渾濁了,看來咱們呼出的氣流里面有二氧化碳。”
但立刻有人反駁道:“萬一是氣流將水攪渾呢?”
周圍立刻陷入寂靜,但很快就有人說道:“那還不好辦,用竹子做一個唧筒不就知道。”
很快就有人拿著竹筒進來,稍稍改造之后,一個唧筒就已經做好。
“咕嚕嚕。”清澈的石灰水中,冒出了密集的氣泡,但是那杯水卻沒有變渾濁。
“神了!”周圍的學生同時叫了一聲。
有人立刻說道:“這書是誰寫的,怎么知道這許多的東西,難道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鄭遨連忙翻開化學,只見作者一欄寫著四個字“五考三模”。
(https://www.dzxsw.cc/book/99887/57121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