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神紋寶兵(求推薦票)
李吾仙自然不會亂猜,說不定就給個牌匾,上書“民族英雄”四個字。他猜大了豈不可笑?
“圣意豈是我一介武夫可以揣測?大人直說吧。”
杜北海哈哈一笑,隨意給管家一個眼色,那管家立刻捧著一個盒子過來,這盒子有三尺多長。
李吾仙接過盒子,入手有點重量,不禁好奇。
打開一看,竟然是一柄長劍。
“賢侄乃練武之人,對兵器想必了解一二吧。你看看這劍如何?”
李吾仙掩蓋心中的失望,哪怕送一本功法甚至送點錢也是好的啊,還有傳說中皇室不都是有各種珍藏功法,皇室不是說有各種珍寶的么?
送把劍什么道理?
“嗆”
李吾仙不動聲色,將劍拔出,頓時目光一凝。
這劍一出鞘,立刻室內溫度都下降一絲,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
“似乎有些不凡啊…”李吾仙眼睛瞇了瞇,上下打量起來。
杜北海這時摸了摸胡須,笑而不言。
李吾仙首先注意到的是劍身,三尺來長,寬大概兩指,和一般江湖上劍客們用的劍差不多。
但他注意到的是,劍身上有一些紋路,這些紋路不注意看的話,似乎感覺是劍身被磨花了,如同掌紋一般,從劍柄位置一直延伸到劍尖,在劍尖的地方匯聚。
突然,他心中一動,體內的內力猛然傳輸到掌心,然后通過劍柄直達劍身!
然后……只見劍身驀然散發一圈淡淡的暗金色。
“這……”李吾仙大喜,道,“寶兵?”
李吾仙趕緊真氣一收,他有感覺如果自己再催發真氣的話,這劍或許能發出“劍罡”。
傷了總督大人就不好了。
寶兵,都是古代鑄劍大師的杰作。
這些鑄劍大師終其一生,也許只能鑄就一兩把寶兵,這是他們心血的結晶,有點類似于地球上的干將莫邪的意思。
所謂寶兵,是指在鑄造兵器的時候,因材料特殊加上天時地利等一系列原因,鑄成之時遭受雷擊——人稱雷劫,而形成獨有的雷劫‘神紋’。
這些所謂的神紋,可以傳導內力,因此可以讓寶兵的攻擊和防御倍增。
譬如李吾仙這樣的人,普通的兵器對他根本沒什么威脅,哪怕對方是一個內力高手,也只不過能通過內力增大兵器的力量,而受限于兵器本身的材質,依舊是無法破開他的金鐘罩防御,和大力金剛掌硬功。
就如當初殺手木香的劍,被李吾仙一掌震碎一般。
但寶兵不一樣。
寶兵因為能傳導內力,所以在內力高深的武者手中,激發內力之下,寶兵的威力幾乎是普通的兵器的十倍數十倍。
李吾仙有種感覺,這把劍如果密布內力,威力大得不可思議。
“可惜我不用劍,是否得專門學一門劍法呢?有這寶兵的話,可以如虎添翼。”他暗暗思忖。
杜北海笑道:“賢侄所料不錯。
這正是一把寶兵。圣上認為你是武者,應該有一把好的兵器。”
說完,杜北海其實也暗暗可惜,很明顯皇上對金云門也沒什么了解,金云門的武學也沒有劍法。
這寶兵算是明珠暗投了。
不過,這種皇上御賜的禮物,本就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再說,寶兵都是有價無市的東西,這番李吾仙也不能說不合適。
李吾仙誠信道:“多謝大人在皇上面前美言。”李吾仙很醒水地感謝。
杜北海擺擺手,道:“這都是你自己掙來的,老夫只不過做了了一回‘鏢師’,將這把御賜寶劍帶回來罷了。
這劍是賞賜你的……另外…還有一份大禮,是給貴門的。”
說著,杜北海從奏折中拿起一個黃殼子的小冊子,然后鄭重其事地展開,道:“皇上將九墟山的所屬,封賞給金云門了。”說著,將圣旨遞給李吾仙。
李吾仙接過來看了一眼,果然上面有說“金云弟子為國爭光,茲將九墟山封賞為宗門道場,永代傳承”。
李吾仙心頭有點波動,九墟山……終于名正言順屬于宗門了。
雖然現在有洋人駐軍,說是封賞,以古蘭目前的國力,想把斯帝蘭人趕跑,可能性不大,甚至說幾乎沒有可能。
但這種態度的表明,讓金云門從此從不太入流的宗門,變成了御賜封地的宗門了,意義就不太一樣。
譬如血月門的總部在大周山,當年血月門從龍有功,大周山也是封賞給血月門的地方。
血月門經常以‘千年大派’自居,大周山也被稱為‘皇家御賜道場’。
“師父應該會欣喜吧?”李吾仙自己倒無所謂,收了賞賜,又和杜北海寒暄半晌。
然后與杜北海檢閱了一番護衛的訓練后,李吾仙提出告辭。
“啊?賢侄這就要走么?”
杜北海也明白,像李吾仙這種大宗門真傳弟子,不可能在他這邊長留,但也沒想到這么快。
不知魚兒那丫頭和吾仙相處得如何?他心中驀然冒出一個自己覺得突兀的念頭。
“大人抬愛,不過吾仙接下來還需要為宗門打排位賽,師父對我寄予厚望,我修為還不夠,想這段時間好好歷練一番。至于大人府上的護衛,這段時間我能教的已全教了,留下來也是無用。”
訓練方面,一周多時間,想有多大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但改變了他們的訓練體系,這種影響是很長遠的。
“這段時間多謝賢侄了,以后有空,可隨時來府上坐坐。”
杜北海笑道。
李吾仙自然謙遜一番,表明會常來的。
杜北海不再挽留,著人送李吾仙回望湖山莊。
…
…
快中午時間,阿土和豆豆來收拾房間。
豆豆的臉上還有些淚痕,顯然是剛才哭過。
他們也是剛得到李吾仙已經離開的消息,阿土則是一副‘讓你別白費功夫你卻不聽’的樣子,而豆豆很明顯十分失落。
“我早已料事如神,說的沒錯吧?他根本不在意我們這些下人。”
阿土一邊聽著廣播,一邊道。
豆豆一聲不吭地整理被褥。
“好了,別難過了。等賺錢了,自己去武盟那邊找個師傅學學也一樣。唉,他們這種人,嘴里說的是為了武道,為了修煉,一心武學什么的,但遇到別人一心練武的,根本不會想著去照顧一下,這種人…眼高于頂。”他難得地說了幾個還算合適的成語。
阿土話還沒說完,卻聽豆豆一聲驚呼。
“啊!”
“怎么了?”
阿土走過去,發現豆豆在收拾床頭柜的時候,發現了一張紙條。
阿土湊近一看,發現紙條上寫著一些武學的術語,他自己看得一知半解,但想到這很可能是李吾仙丟下的。
“這是他丟下的?趕快給老爺送過去吧,不然說我們下人貪墨他們功法。”
豆豆搖搖頭道:“這是公子給我的。”她眼圈有點紅。
“給你的?那是什么?”
豆豆不在說話,而是一字一字地看著李吾仙對她武道的點評和建議。
紙張的最后,竟然還留了一套簡易的掌法內功,和她本身修煉的掌法很貼切。
豆豆不知道的是,這乃是李吾仙受到白犀功乃是簡化版金鐘罩的思路刺激,自己游戲之作,將大力金剛掌的內功簡化后,形成的新武學。
論品級自然是不如大力金剛掌十分之一,但比一般的掌法內功要好得多。
李吾仙這番無心之舉,竟然造就了未來一個掌法大家。
而與豆豆同村的阿土,則大半輩子都在總督府,一直做到了總管家位置。
同樣的起點,二人的結局迥異,也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選擇的路不同。
當然,這是很后來的事了。
PS:
(求推薦票和三江票)
(https://www.dzxsw.cc/book/99870/57037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