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血濺金鑾殿
新春佳節,幽都城的鎮北王府中喜氣洋洋。如今的鎮北王府,已經有了兩位風華絕世的鎮北王妃。
經常穿紅色錦衣華服的是正王妃孟蕾,而經常穿白色淡雅衣裙的則是二王妃上官冬梅。
上官冬梅隨高進和孟蕾,自江南回到幽都城的鎮北王府后。高進答應了上官冬梅的要求,二人并沒有舉行盛大的婚禮儀式。
上官冬梅只是與高進的至親之人,聚在一起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儀式。上官冬梅便正式的,成為了高進的妻子,鎮北王府的二王妃。
孟蕾和上官冬梅的感情甚好,猶如親生姐妹一般。二人一起與高進,整日形影不離。而兩位王妃的容貌,如天上仙女一樣的美麗,讓旁人為之羨慕不已。
大年三十的晚上,吃過年夜飯后。高進便帶著兩位嬌妻一起,燃放煙花喜迎新春。
母親薛云娘以及孟廣志夫婦等人,看在眼里也是樂在心底。
然而歡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的短暫。
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悅的節日氛圍中時。一名身著黑衣蒙面的男子,來到了鎮北王府。
薛云娘見到這名黑衣男子后,不禁心頭一震,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
因為這名黑衣男子,是高玉峰早些年前,安排到大遼國的密探臥底。
高玉峰安排此人到大遼國做臥底,并沒有其他的用意。高玉峰只是想早一些了解,大遼國軍隊方面的動向。
先不說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求早些知道大遼國,何時有進犯中原華夏的企圖。自己這方好提前做準備,應對來犯之敵。
所以這個安排在大遼國的密探臥底,生活過得倒也算安穩。因為他并沒有什么危險的任務需要執行。自然隱藏的也就比較深,不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和行蹤。
薛云娘和孟廣志夫婦,將黑衣人帶到鎮北王府的書房之中。薛云娘順便吩咐下人,去通知高進夫婦三人,前來書房有要事相商。
高進帶著兩位妻子,來到書房后。高進見母親薛云娘和孟廣志夫婦面色沉重,便知道將要有大事發生。
黑衣男子將大遼國,近期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詳細的稟告予高進等人,高進聽后面色沉重。
高進說道:“大遼國如今與高句麗的鮮卑族聯盟,意欲進犯我中原華夏。這與當初的五胡亂華,極其相似。
區別只是在于,此次進犯中原華夏,中原王朝不似那時的內亂不止而已。
此次大遼國與高句麗聯軍進犯之地,正是我們幽都軍鎮守的,中原華夏的北大門。我們將直面來犯之敵,兵戎相見生死搏殺,看來是在所難免。
我個人感覺,大遼國與高句麗的聯軍,不會太早的到來。他們最早也要到春暖花開之時,才能興兵來犯。
這樣留給我們的時間,雖然不多,但也不至于太過倉促!”
黑衣人說道:“鎮北王果然料事如神。大遼國的南苑大王耶律長風說過,大遼國要正式的給大渭朝下戰書后,才會興兵來犯。具體進犯我中原華夏的時間,還要看大渭朝接到戰書的反應后,才能確定。”
高進笑著說道:“戰書,無非就是大遼國對己方武力的炫耀而已!順便恐嚇一下,大渭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這樣便長了大遼國的志氣,滅了我大渭朝的威風。這就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把戲罷了!
我想過不了多久,大遼國的使臣,便會到大渭朝的朝堂之上,耀武揚威一番!”
薛云娘說道:“進兒,那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一切!”
高進微笑著說道:“我大哥趙應龍,必然是不肯接受大遼國戰書里所提出來的條件。渭遼大戰不可避免。
但也免不了朝堂上的一些膽小之輩,會覲見一些讒言。勸說我大哥答應大遼國所提出來的條件,息事寧人安享太平!
我現在就要書信一封予婉清姐,讓她提早在我大哥耳邊吹吹風。不可退步忍讓,大遼國所提出來的任何條件。
如今的情況是你退一步,敵人便會得寸進尺,更進一步。反觀到了退無可退之時,自己便已經先失去了銳氣,予戰不利!”
孟廣志笑著說道:“我說當初進兒為什么力主,把婉清嫁給了趙應龍吶!原來這都是進兒事先的布局!
進兒果然比我和你父親強的太多,未雨綢繆算無遺漏。
進兒現在的這個鎮北王,當真是擔得起自己肩上的重擔!”
楚玲兒對孟廣志笑著說道:“你當我的好女婿像你這般無用,整日除了喊打喊殺,再無任何作為!
進兒現在不僅是幽都軍大帥,還是保護中原華夏北大門的鎮北王。當然要高瞻遠矚,了事在先了!”
孟廣志笑著說道:“夫人所言甚是,所言甚是。為夫我就是一介莽夫,能作為進兒的馬前卒,我便是知足了!
進兒讓我往東,我絕不往西。他若讓我打狗,我絕不會攆雞!”
高進笑著說道:“叔父您言重了,您是幽都軍元老級的將軍。日后之戰,還要多多仰仗您才是!”
孟廣志聞聽此言,自然是心中頗為受用。
高進繼續說道:“我還要盡快書信予紅兒和淮南王柴榮光,讓他們抓緊時間把戰略物資備齊,盡快的送往幽都城。
并且我還要以我武林盟主的身份,廣發英雄帖。讓中原江湖上的名門大派和仁人義士,前來幽都城助我們幽都軍,一同抗擊關外之敵。
如果有膽敢不聽本帥號令者,殺無赦!”
此時,孟蕾和上官冬梅起身,一起來到高進的身邊說道:“我們會一起陪著你上戰場,生死與共!”
高進欣慰的說道:“我說過,男人沒有死絕了就輪不到他的女人上戰場。兩位娘子的情意,我高進此生無以為報。
此次大遼國與高句麗的聯軍進犯,是我們幽都軍的生死之戰。也許此戰過后,這天下將再無幽都軍和我這個鎮北王!
這件事先不要外傳,以免弄的人心惶惶不安。待到十五的元宵佳節過后,再召開全軍的備戰大會,加緊練兵以迎接來日的渭遼之戰!
現在先讓幽都軍和幽都城的百姓,開開心心的過完這個春節再說!”
書房內的眾人都是沉默不語。
高進對黑衣人說道:“你速回臨潢府,大遼方面一有風吹草動,及時稟告于我。”
黑衣人俯身領命,轉身消失在夜色之中。
高進抬頭看向空中絢爛的煙火,平靜的說道:“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我此生的宿命,就是這場十死無生的戰爭!
來吧,耶律長風!讓你我戰于九天之上,看看你我二人到底是誰能打破,此生宿命的枷鎖,又或是同歸于盡!”
…………
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一切本該是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景象。
可今日大渭朝的早朝,卻是有著一種兵臨城下,烏云密布的感覺。
今日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一起來到了大渭朝的朝堂之上。
大渭朝的天子趙應龍,破天荒的帶著皇后楚婉清一同上了早朝。
趙應龍與楚婉清攜手,端坐在金鑾寶座之上。趙應龍看著殿下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眼神冰冷。
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昂首挺胸,佇立在大渭朝的朝堂上而不跪,眼中盡是輕蔑之色。
殿下武將之首,南霽云怒道:“北方的蠻夷,見我朝天子為何不跪,難道一點禮數都不懂嗎?”
大遼國使臣朗聲說道:“我乃大遼國的使臣,此次前來大渭朝,并不是要與大渭朝修好,而是下戰書。
大渭朝應該臣服于我大遼國,認我大遼國為宗主國。我作為上方使臣,何來跪拜之理?”
南霽云正要發作,趙應龍給了南霽云一個眼色,示意南霽云退下。
趙應龍和楚婉清起身,手牽著手一同走下金鑾寶座。來到大遼國使臣的面前。
趙應龍平靜的說道:“果然是不知禮數的北方蠻夷。把你手中的戰書呈上來,讓朕看看都是些什么亂七八糟的廢話!”
大遼國的使臣面無懼色,將手中的戰書交于趙應龍。
趙應龍接過黃色的榜文,臉色陰沉,目露兇光。
楚婉清平靜的說道:“兩位使臣,現在可以去殿外等候。待陛下看完此戰書,自會定奪。”
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見楚婉清這天仙般的容顏,便也收起了剛才不可一世的氣焰,轉身昂首闊步的走出金鑾大殿。
趙應龍和楚婉清回到金鑾寶座之上,趙應龍將黃色的榜文打開仔細閱覽。
只見趙應龍龍顏大怒,將手中的榜文一擲,扔于殿下。
此時,整個金鑾寶殿之上,鴉雀無聲。文武百官皆是低著頭,不敢看向金鑾寶座上的趙應龍。
趙應龍震怒道:“大遼國與高句麗蛇鼠一窩,欺我央央中原華夏無人!
此戰書中讓我大渭朝視大遼國為宗主國,俯首稱臣。還要割讓燕云十六州予大遼國。并且連年進貢于大遼國和高句麗!
士可殺不可辱,更何況是我大渭朝,中原華夏的大一統的王朝。自古以來我們中原王朝,哪有向外族番邦,搖尾乞憐之舉!
如果我大渭朝不答應書中所講,便要興兵來犯。號稱要百萬大軍馬踏中原!
諸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金鑾寶殿內的文武百官,一時間無人敢上前回奏。
南霽云率先站出來,朗聲說道:“陛下,大遼國一直虎視中原。如今與高句麗聯合起來,意欲出兵進犯我中原華夏。我大渭朝不可縱容他們的此番行徑,臣愿意領軍北上和鎮北王高進一起,抗擊來犯之敵!”
此時,文臣之中似有竊竊私語。大學士秦懷寧上前說道:“陛下,如今我大渭朝一統中原華夏,百廢待興。老百姓剛剛過上幾天安穩的日子。
如果此時與大遼國開戰的話,恐怕會讓中原華夏為之大亂!
以臣之見,不如先答應大遼國的條件。我們忍辱負重,待到我們實力強大后,在出兵將大遼國趕出燕云十六州。”
南霽云仰天大笑道:“真是百無一用是書生,你秦懷寧就是個貪生怕死之輩,只求茍且偷生之流。
爾等可知燕云十六州,就是中原華夏北方的門戶。若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中原華夏將無險可守。
屆時北方蠻夷想什么時候進犯中原,就可隨時殺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秦懷寧我看你是包藏禍心,致我大渭朝于不顧,只求自身的享樂罷了!”
秦懷寧面紅耳赤的說道:“你個莽夫,大遼國與高句麗聯合百萬大軍南侵,我們中原華夏歷經這么多年的戰亂。剛剛得以大一統,天下太平。現今應該休生養息,不可再動干戈。暫且臣服于大遼國,又有何不可?”
此時,皇后楚婉清說道:“秦大人所言甚是,但秦大人可知得寸進尺,你若向敵人搖尾乞憐,敵人便會能放你一馬嗎?
這樣只能助長關外番邦的囂張氣焰!剛才諸位都已經看見,大遼國的使臣,尚且不把陛下和大渭朝放在眼里。他們的君王,難道會對我們另眼相看?”
秦懷寧說道:“陛下三思,不可輕易與大遼國大動干戈。大遼國軍力強大,現如今與高句麗聯合有百萬之眾。非我現今的大渭朝可比啊!”
趙應龍說道:“依你之見,朕向大遼國稱臣,便可保中原華夏不受戰亂之災了!”
秦懷寧說道:“大丈夫能屈能伸,這又有何不可!”
還未等趙應龍說話,楚婉清厲聲說道:“來人,把這個擾亂軍心的亂臣賊子,給哀家杖斃于這大殿之上!”
秦懷寧聞聽楚婉清所言,嚇得魂飛天外。正欲對趙應龍喊冤叫屈之時。
只見趙應龍冷冷的說道:“皇后對這貪生怕死之輩的處罰,未免太輕了些!只將秦懷寧杖斃于大殿之上,不足以抵消他的妄言之責。壞我大渭朝的軍心,其罪當誅九族。將秦懷寧滿門抄斬,以儆效尤!”
說罷,御林軍衛上前,怒將秦懷寧杖斃于金鑾大殿之上。秦懷寧的鮮血,將金鑾大殿的通天白玉柱都染紅。
此時,金鑾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都是驚嚇的兩腿發軟,哪有人敢上前為秦懷寧說話。
趙應龍高聲道:“把大遼國和高句麗的使臣,給朕帶上來!”
(https://www.dzxsw.cc/book/99743288/363658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