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明,我朱允熥,諸王流放歐美 > 第82章 論靖康之變

第82章 論靖康之變


朱元璋看下方官員不說話,神色逐漸變冷,冷聲怒道:“什么都不知道,就張嘴徽欽二帝軟弱無能,寵信奸臣,不信忠臣。”

要不是他看了史書,還真會被這些可恥的文人欺騙。

就如宋徽宗,你可以說他軟弱,可以說他是個廢物,但你不能說他無能,在他的變法下,宋朝國力恢復不少,而這也為后續滅遼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陛下恕罪。”

文官嚇得急忙跪下,隨即他神色恐懼的解釋道:“徽欽二帝軟弱無能,聽信術士妖言,乃是公認的事實。”

誰不知徽欽二帝軟弱無能,尤其是宋徽宗,在國戰的時候,居然將皇位傳給自己兒子,這比之晚年唐玄宗還要無能。

“公認的事實?”

朱元璋聞言不由得怒極而笑,道:“誰的公認?你的公認。”

說到這,他目光看向那一眾文官,然后他大聲的怒道:“還是你們文官的公認?”

文官們聞言一個個頓時跪下,不管有錯沒錯,先跪再說。

武將勛貴看文官跪下,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然后選擇繼續站著。

如今陛下是在問責這些文官,這和他們武將勛貴沒什么關系,他們繼續站著看戲就是。

朱元璋沒有在意武將勛貴,因為他如今主要目的就是問責這些文官,然后好推動他接下來的改革。

他冷聲道:“有沒有人能給咱說說靖康之變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官集體沉默。

有人沉默是因為不解,他們不知陛下為什么這么問。

有人沉默是因為他們不敢說,他們要是說了將會得罪所有的文官,而且如今距離那靖康之變足有兩三百年,當年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如今根本無法說得清。

朱元璋看沒有站出來說話,知曉不會有人站出來,他冷聲說道:“你們不說,咱來說,咱前段時間翻看靖康之變的史書,越看越是讓咱恐懼,越看越是讓咱憤怒,因為所謂的靖康之變,根本就是一場你們文人蓄謀已久的謀反。”

這話一出,不少文人駭然,震驚,不可置信。

“啥,文人造反?”

武將勛貴之中傳出一道很大的驚呼聲。

沒人在意是誰在大聲驚呼,此刻這些武將勛貴全都一個個震驚的看向那跪在地上的文官,有些不敢置信這些文官居然敢謀反。

自古以來,都是這些文官指責他們武將有不軌之心,而面對文官的指責,他們往往只能選擇忍氣吞聲,畢竟歷來武將造反多如牛毛,然他們不曾想這些文官也謀反。

這下有意思了。

而在這時,有文官反駁道:“陛下,這不可能,靖康之變明明是金國南下攻破宋朝國都,怎么會是我們文人造反?”

朱元璋沒有回答,而是揮手,讓人將關于靖康之變的史書拿上來,道:“這是關于靖康之變的史書,有宋朝的史書,金國的史書,以及民間的各種記載,你們慢慢看,看完之后給咱說說金國有多強,強大到能夠孤軍深入宋朝腹地并包圍開封半年,最后更是揚長而去,如入無人之地。”

不少不了解靖康之變的文官紛紛拿起史書觀看,想要了解靖康之變,然后反駁陛下,證明他們文官沒有謀反。

然他們是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恐懼,最后身軀都開始顫抖。

雖然他們不會打仗,不懂的軍事,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啥都不知道,而且他們身為文官,對于官員的任命,物資的調配可以說是十分了解。

靖康之變。

不。

應該是宋徽宗禪讓前后的官員任命就有很大的問題。

禪讓?

屁的禪讓,這根本就是奪權謀反,自漢朝以來就沒有真正的禪讓。

而且當時的北宋根本遠沒有到亡國的地步,不說南方,就說北方,北方大部分地區可都還在宋朝的掌控下。

此外當時宋朝剛覆滅遼國不久,這個時候正是宋朝國力正盛的時候,宋徽宗怎么可能突然禪讓。

因而這所謂的禪讓,絕對有大問題,另外這史書上面有明確記載,宋徽宗有想換太子的想法。

綜合來看,應該是太子造反。

如果是太子造反,那么一切不合理的地方,就都合理了,而且太子造反又不是什么罕見的事。

后面宋欽宗求和?

欽宗如果真是謀反,那么肯定是不愿意打,畢竟當時北宋的很多將領都不是他的人,欽宗這個時候應該是想要快速掌權,穩定自己的皇位。

不過這郭京是怎么回事。

史書上沒寫欽宗腦子有問題,而且欽宗當太子的時候,沒有犯過任何錯,一直都是勤勤懇懇,要是腦子有問題,徽宗早就廢掉他太子之位。

這郭京,有問題。

至于什么問題,不知道。

這些史書上沒寫,他們如今分析不出來。

張邦昌。

不管這張邦昌是真的有野心,選擇勾結金國,謀害皇帝,還是被金國逼迫,不得已當了皇帝,如今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方當了皇帝,這是最大的忌諱。

商討到這,殿內眾文官一個個神色皆是難看。

他們沒有開口反駁什么,因為他們沒法辯駁什么,而且以他們對陛下的了解,陛下實際上根本不在意張邦昌是否真的謀反,如今陛下說這件事,肯定是想要以此為借口謀劃什么,他們如今只希望,陛下不要大搞牽連。

不得不說,這些能夠在洪武朝活到現在的文官,一個個都已經學聰明了,知道不可為就不為。

朱元璋看下方文官看完了,說道:“張邦昌是謀逆造反,還是被逼迫?”

沒人回答。

雖然文官心中做出妥協,但他們沒人愿意開口,因為這個時候開口,注定是要被記入史冊,他們不愿意自己當這個定案之人。

先不說張邦昌是否真的有不軌之心,就說后續陛下肯定要以此為借口做出損害他們文人的事,那么這定案之人到時候必然會得罪天下文人,成為他們文人中的罪人。

朱元璋看眾文官不言語,知曉這些文官在顧忌什么,而這讓他對這些文人更加的不喜,因為這些文人一點擔當都沒有。

隨即他冷聲道:“謀反就是謀反,不管是被逼,還是自愿,都無法改變他謀反的事實,而且張邦昌當時沒有選擇自殺,以證清白,那么就只能證明,他就是謀反。”

眾文官沉默,沒有反駁。


  (https://www.dzxsw.cc/book/99561600/189024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普陀区| 桦甸市| 蚌埠市| 麦盖提县| 宝鸡市| 古丈县| 调兵山市| 平山县| 略阳县| 商河县| 喀什市| 南充市| 克东县| 日喀则市| 安平县| 丹江口市| 彰化市| 昆山市| 布拖县| 同心县| 新河县| 屯留县| 石楼县| 军事| 沧州市| 汤原县| 濉溪县| 沙田区| 台湾省| 澄迈县| 临桂县| 威海市| 陆良县| 龙口市| 沧源| 英吉沙县| 黄梅县| 安泽县| 崇左市|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