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教導儲君(三)
朱高熾道:“我會北伐高句麗,不求滅了高句麗,只需要擊敗高句麗,讓高句麗投降,然后賠款。”
這是他參考允熥對付倭國的方法,他感覺這個方法很好,只需要少量的付出就可達成自己的目的。
至于領土?
這個不急,后續可以再徐徐圖之,對于王朝建立初始時期,內部穩定,制度完善才是最為重要。
他隨即繼續說道:“然后用這賠款的錢建新都,再然后遷都,遷都之后,需要盡快穩定朝局,掌握軍隊,朝局穩定之后,可雇傭高句麗的人,修建大運河。
雖然這樣會花費不少錢,但可以減少百姓的苦難,進而避免百姓造反。
高句麗要是不同意,那就打,打的他們同意,當大運河修建完成,朝局也穩定,再去推廣科舉。
科舉雖然關乎著王朝的制度,但這個事情并不是很急,而且科舉制度會得罪世家門閥,自身的實力要是不夠,很容易遭受反噬,因而必須要籌劃多年才可。”
朱允熥聞言也是點了點頭,然后他看向周王世子朱有燉,道:“有燉,你先做哪一個?”
朱有燉道:“我的想法和濟熺哥差不多,先遷都,然后征伐高句麗,以高句麗的錢和人,修建大運河,如此就可避免勞民傷財,從而引發天怒人怨,百姓造反,科舉不需要太過著急,這個東西可以慢慢來。”
朱允熥聞言也是點了點頭,四人都很不錯,知曉科舉需要最后一個,歷史上的楊廣要是不動科舉,隋朝還真不一定會滅。
為何如此說?
因為不管是修建大運河,還是北征高句麗,死的最多是百姓,對于世家門閥沒有太大的影響,只要世家門閥不反,農民起義很容易就會被鎮壓,而且歷史上不管是大隋王朝,還是楊廣都不是死在農民起義手中。
隨后他看向四人,道:“你們四人的想法都可以,最好的辦法是高熾的辦法,高句麗能不滅最好是先不要滅。
因為滅高句麗付出的代價很大,想要在短時間滅掉,代價更大,而且要是滅掉高句麗,不僅會讓高句麗的百姓仇視,想要在短時間內讓高句麗穩定,還需要大軍駐扎,這對于軍餉的消耗可不小。
此外,為了能夠讓高句麗穩定,還需要派遣大量的人去管理,需要大量的錢財去建設,這將會再一次的削弱自身的力量。
皇帝一旦弱,那么世家就會強,到時候想要在改革就會很難。
我沒有選擇現在滅掉倭國,而是讓倭國投降,賠償,就是源自于次,有著倭國朝廷的輔助,輕而易舉的就調動五百萬的倭奴。”
這個方法就是當年列強對付滿清的方法,幾億幾億白銀的賠償,雖然他如今只是想想就無比的憤怒,但不得不說很好用。
隨即他繼續說道:“不過高熾這個方法還并不完美,既然是雇傭,那么就必須要給錢,否則會生亂,所以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加稅,如果百姓不想交稅掏錢,那就一起加入勞役。
雖然加稅會增加百姓的負擔,但可以減少朝廷的負擔,朝廷想要變革需要錢,而且還是需要大量的錢,因而在這個時候朝廷手中必須要有錢,不能將自己的錢,全部花費在大運河上。
另外,還可以借此機會,推廣一下攤丁入畝的政策。
普通人做事,需要三思而后行,而皇帝更是需要再三考慮,再三斟酌,不求皇帝能夠看到百年后,但皇帝至少也要能夠看到十年后,預測自己的政策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以及影響。
就如如今大規模的交叉移民政策,看起來消耗巨大,憑白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感覺很沒必要,但這個政策可以讓這些地方穩定百年,這個理由就足夠。
預測會出現什么結果的同時,同時也要預測會出現什么后果。
大規模移民,不僅會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極有可能會出現民變,因而想要大規模移民,就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解決?
勸說是肯定不可能,能夠勸說一人,難道還能勸說幾百萬人背井離鄉。
因而只能通過武力。
動用武力,那么就會有新的問題,那就是武力強大,會對皇權有威脅,這個時候就要解決這個問題。
如何解決?
平衡。
想要平衡,先要知曉武力的類型。
武將,勛貴,宗室藩王。
知曉這三個后,就需要考慮他們的需求。
武將的需求是獲得戰功,然后封侯,這個需要戰爭給予他們。
勛貴的需求是穩定,以及更進一步,可以通過戰爭給予,亦或者通過聯姻給予,還可以讓他們鎮守一方。
宗室的需求和勛貴差不多,那么除了聯姻,勛貴有的,宗室也要有。
因而有鎮守勛貴,就必須要有鎮守宗室,雙方互相牽制。
如此一來,只要皇帝不是蠢笨如豬,就不會出現反叛的問題。
我說的這些有些亂,總之大概意思就是這個意思,你們慢慢的理解。”
他不是專業,能夠說到這種程度,他感覺已經很可以了。
隨即他話語一轉,繼續說道:“日后西征,你們會在西方建立屬于你們的帝國,建立都城,你們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帝國的穩定,以及處理事情的優先級。
對于如何處理當地原住民,我的建議是拉一批,殺一批,以及安撫一批,拉攏當地一些軟骨頭的高級權貴,一些軟骨頭的普通權貴,打壓強硬派,殺死那些強硬派,安撫底層的百姓。
這些被拉攏的權貴,被安撫的百姓,將是你們帝國未來的短暫根基,驅使他們為你們攻伐,奴役攻伐下來的人,讓他們修建城池,修建運河。
帝國打下來之后,接下來要做的是帝國內部的穩定,想要帝國內部穩定,需要移民,一方面是大明的人移民過去,成為你們帝國的真正基石,另一方面是原本的人也要參與移民,不過不需要全部移民,移民主要是為了騰地方,以及分散,從而讓他們無法聯合。
等一切步入正軌,且帝國穩定之后,就是卸磨殺驢的時候,那些被你們拉攏的權貴大部分都要將之滅殺,留下一小部分。
殺的時候,一定要有證據,要是沒有證據,就創造證據。
另外主要殺高級權貴,因為他們的危害大。
普通的權貴需要拉攏。
當然高級權貴不能全殺了,需要拉攏一些,然后明升暗降。”
卸磨殺驢,忘恩負義?
對于普通人而言,確實是如此,然對于統治者而言,必須要這么做,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穩定。
(https://www.dzxsw.cc/book/99561600/189024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