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抄家
鄭大公子怎么也沒有想到,他屁顛屁顛的過來后,他爹居然是問徐家的小姑娘是怎么叫他四弟的?
鄭大公子:……
“是叫‘小公子’,當時我親耳聽到的,人家小姑娘就是這么喊的!”
“這是長大了,那之前呢,總不能人家五六歲的時候,就喊小公子吧?”
鄭大公子對著他爹眨眨眼。
于是鄭家書房就出現了這么一幕,一個是當朝吏部尚書,一個是國字監教書育人的先生,兩人趴在桌子上激烈得討論著。不知道的還以為父子倆在討論什么國家大事呢,可仔細一聽卻是,
“我覺得還是鄭哥哥?這樣好聽!”
主要是他老伴以前也是這么叫他的。
鄭大公子不同意,“太生疏了,我覺得還是四哥哥好聽。”
“四哥哥,四哥哥,叫起來那么難聽,小四肯定不愿意!”
“天下姓鄭的那么多,四弟肯定不想和人重復!”
……
“咳咳咳咳......”
門外的聽風拼命的打暗號,奈何屋里的兩人正爭得熱火朝天,根本就沒聽見。
聽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四少爺推門。
老爺,大公子我盡力了。
鄭大公子剛要繼續反駁他爹,就聽“嘭”的一聲,是大門打開的聲音。
父子倆很有默契的改口。
“爹,我覺得林侍郎這個水利工程方案有待改進!”
“你還能比人家專業人士更懂嗎?”
“我好歹也是國字監的先生,我覺得林侍郎的提案沒有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鄭斌走過來,打斷他們,狐疑道:
“爹,大哥,你們商量什么呢,怎么把小廝打發那么遠?”
鄭尚書面不改色道:“哦,還不是上個月大朝會上林侍郎提出的那個要修繕淮河的提案!”
“真的?那你們也不至于把小廝趕那么遠吧!”
總覺得你們在討論我是怎么回事?
鄭尚書一臉淡定道:
“哦,因為這事還沒有個定論,所以要防止人外傳。對了,你不是剛走,怎么又過來了,有什么事嗎?”
鄭斌道:“我想了想,那送信人還是我自己審吧。”
鄭尚書一揮手,“行!”
“那爹,大哥,我走了!”
鄭斌離開后,在門口停了下來。還假意的跺了跺腳,制造出走路的聲音來,又站了片刻后,才猛然推開大門,就見他爹和他大哥還是再一起討論公事,難道真是自己感覺錯了。
鄭大公子一臉的莫名其妙,問道:“四弟,還有什么事嗎?”
鄭斌訕訕笑道:“沒有,我就是來囑咐爹一聲,要注意身體!”
說完就一溜煙的跑了!
而書房里的父子倆則是“嘿嘿嘿”的笑著:
小樣,這都是我們玩剩下的!
鄭尚書大手一揮道:“來,繼續討論,我又想到一個:大哥哥!”
“我覺得......”
余大夫人對自家嬤嬤想的的這條計策非常有信心。
“嬤嬤,等老爺出來后,我一定讓他好好謝謝你!”
那老嬤嬤笑得滿臉都是褶皺,道:“哎呀,這可使不得,能為老爺夫人分憂,是我們做奴才的榮幸!”
余大夫人非常滿意老嬤嬤的態度,不過想到柴房里的小女兒,她又頭疼道:
“這個小孽障,真是一點也不省心!”
老嬤嬤不好說小主子的不是,就只能勸道:
“夫人多教教小姐,她總會想明白的。到時候夫人再給小姐選個如意郎君,小姐以后的日子自然會和和美美的!”
“唉,希望如此吧!”
就在余大夫人滿懷信心的等著自家老爺出獄的時候。
知府老爺也收到了來自京城鄭大公子的信!
鄭大公子并沒有直接要求重懲余學修,而是在信中絮絮叨叨的說,他們全家聽說徐文的遭遇后,都非常擔心,也不知道徐文會不會留下什么后遺癥,接下來就是還要拜托知府老爺多多關照徐文,他們家感激不盡。
通過這封信,知府老爺就知道鄭家是什么態度了?
他不由得再次感嘆徐文的好命!
當初要是自己救了鄭小公子,這會不早就背靠鄭府,混上京官了。
今天就是拐賣案過堂的日子。
余大夫人在家里焦急的等待著。
“大夫人,大夫人,出結果了!”
余大夫人趕緊向后看去,“是不是老爺回來了?”
那小廝搖搖頭道:“大夫人,咱家老爺,咱家姥老爺被判流放三千里。”
聞言,余大夫人差點暈死過去,“怎么會這樣,是不是你聽錯了?”
那小廝哭喪著臉道:“沒有聽錯,知府老爺宣布的時候,小的就擠在最前排,聽得真真的。”
“這可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完了,完了,咱家完了。”
那老嬤嬤也傻眼了,難道她看錯了,鄭家小公子其實對徐家丫頭沒有心意,可是不應該呀,她看的可是真真的。
就在這時候派,去京城送信的人也哭喪著臉回來了,
“大夫人,大夫人,鄭家識破啦!”
余大夫人只覺得眼前一黑,急道:
“怎么可能,十幾歲年輕小伙子收到那樣的信,高興還來不及了,怎么會有心情辨別真假?”
按她們的設想,鄭小公子收到那樣一封“情意綿綿”的信,應該是舍不得拒絕“安安”請求的,然后立馬去求鄭尚書。再由鄭尚書給知府老爺施壓,要求放過自己老爺才對。
那送信人就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哭訴道:“是真的,我剛將信送過去,就被他們識破了。”
當然他省略了自己供出主家的事來。
余大夫人這會也沒有多余的精力管這些。
她反手甩了老嬤嬤一巴掌,
“都是你個老虔婆出的餿主意,肯定是鄭家猜出是我們家干的,要不然老爺怎么會被判流放。”
要知道流放可是只有遇到大赦的時候,人才能回來呀。
可老爺已經那么大年紀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老嬤嬤被打的眼冒金星,也不敢反駁。
拐賣案徹底結案了,余學修作為主使被判流放,錢三本來也應該判流放的,但知府老爺也擔心他那個身體恐怕會死在流放途中,所以就只判了他二十年。
即使如此,他也覺得錢三恐怕是堅持不到出獄的那天了。
老百姓們對于余學修這樣一個二十歲的進士坐下這么喪良心的事,實在是不解。
要知道三十年前,余學修可是整個宜州府年輕人的噩夢。
因為他們的家長總是用余學修來教訓他們,
“你看看,人家余進士,讀書那么好,還很刻苦。”
“你天天就只會想著玩,看看人家余進士,年紀輕輕的就能光宗耀祖,再看看你,到現在還一事無成。”
其實這不只是余學修第一次干這種拐賣小姑娘的勾當了。
之前他在地方做官的時候,抓住一個拐賣團伙。在一舉將人拿下后,翻查對方的賬本,那暴利讓余學修心里不平衡了。
憑什么自己辛辛苦苦考中進士,步入官場,掙得錢還沒有一群下三濫多,再加上他娶得侯府姑娘,天天將娘家的豪富掛在嘴邊,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他余學修是靠老婆養的。
尤其是每當出去吃喝應酬,或是需要用錢打點的時候,他還要回去吧妻子哄高興了,才能拿到錢。
那種滋味真的是太難受了。
所以他索性心一橫,通過那個拐賣團伙,聯系上了買家,自己干起了這勾當。
不過因為他一直很細心,從來不專挑一個地方拐人,都是分散開來的,再加上他又是當地父母官,所以從來沒有人發現過。
任憑誰也不會想到,一地父母官居然是拐賣人口的幕后黑手。
回到宜州府后,他自然是舍不得放棄這么個來錢的機會。因為觀察了幾年的時間,自認為人脈已經足夠了,才開始讓手下人去做。
由于之前他一直想要通過徐文搭上鄭家,可卻一直被徐文拒絕,他懷恨在心,就想拐了他閨女,讓他痛苦一輩子,如此才能消他的心頭之恨。
誰能想到就踢到了鐵板。
通過審問余學修,知道他這么多年通過他的手賣出去的姑娘不少于兩百人,就是知府老爺也怒了,將他的供詞和證據直接報給了京城。
京城方面也很震怒,這件事影響也太惡劣了,于是刑部直接派人下來審問余學修。
見丈夫一直沒被押送走,還以為事情有轉機的余大夫人,正在家里絞盡腦汁想將余學修救出來,誰知突然就被抄家了。
是的,刑部過來確認過余學修的罪名,天子直接下旨抄了余家。
由于余家兩方早已經在余家老太爺死的時候就以分家,所以這次余家二房才逃過一劫,盡管如此,他們也不敢在宜州府呆了,準備舉家遷往外地。
這天,錦繡閣老板娘神情憔悴的來找杜寧,也沒過多寒暄,而是直接說明來意,“杜娘子,有沒有打算接下錦繡閣?”
杜寧搖頭,“我們的百繡坊經營的還不錯,所以暫時沒打算在接受其他繡店。”
老板娘還是很失望的,不過這種事她也不能強求。
自從余家大房被抄家,二房現在也火急火燎的在出手手中的產業,錦繡閣也不例外。
(https://www.dzxsw.cc/book/99510191/2523969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