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留學生活
安排好宿舍,我到和來自伊郎和土庫女生一間屋,徐瑩瑩被分到和兩個伊郎女生。
雖然沒分到同一間房,但是幸運的是語言班我們在一個班,班上只有十個人,整個白俄學校都是這樣安排,說是擔心老師不能顧及到所有學生,所以一個班最多十個人。
我對周邊充滿了好奇,收拾完宿舍,簡單和新舍友道個別就找徐瑩瑩了,她也正收拾完。
我們去了最近的綠超,因為這個超市外邊全是刷滿綠色的油漆。還好,物價和網上說的一樣不是很貴,雞蛋一盒十個兩盧多,當時匯率是三點多,折合人民幣大概七八塊。
逛了一圈,糧食和國內差不多,肉類則比國內還要便宜,尤其是這邊很多伊斯蘭教,他們不吃豬肉,豬肉價格是國內一半。還好我家不在這邊養豬,我悻悻的想。
俄語零基礎的我們學的很貴勁,老師會英語,我們用英語學著俄語,開始幾次滿臉通紅半天吐不出來一個單詞,好多次發音不準確。
在一個月后,己經可以熟練掌握簡單個人信息敘述和問話了。環境對于剛入門的真是幫助很大,在經歷n次社死后,去超市,在和新舍友問候,都可以不社恐了。
住在同一套間的鄰居是個五官精致立體的本地大美女,己經在讀研究生了,我們基本不打招呼,因為課表安排也很少碰見,一直以為人家比較內向孤傲,但有次她看到我學俄語發彈舌音,主動教了我半天,我感覺她舌頭好像都快得帕金森了。最后我還是沒學會,只會發拖拉機單詞的半個彈舌音。
可能是風俗習慣,本地人好像都不習慣帶微笑,常常面無表情,一看還以為生氣呢,剛開始以為他們很兇,哪知只是不熟人面前都這樣,后來了解到是因為他們覺得帶著微笑走路,怕讓人誤以為是腦子不太正常。
白俄放寒暑假倒是和國內差不多,隨著天氣的轉變,在這邊的第一個寒假也來了。
誰也沒意料到,一場持續多年的大災難也隨之而來。
春節臨近,疫情也不期而至,一時間白俄的口罩和消毒水賣瘋了,在中華大使館緊急通知下,大部分華人還是買到了消毒水,不像本地人一樣沒當回事。
作為預備醫學生,我也在校內藥店淘到幾瓶和幾個n95,但是這些遠遠不夠。還好大使館及時送來了春節大禮包,憑中華護照每人可領一袋,里邊好幾包口罩、兩瓶消毒水、一大包消毒濕巾。
宿舍密集的人群也成了疫情的重災區,短短時間,舍友們就開始不斷咳嗽。
在和父母報完平安后,家人一致覺得應該搬出去住。
和徐瑩瑩商量對策后,我們打算合租。尋求了學長幫忙找房子,才學半年的俄語,還不能很好的知道簽合同那些事宜,好在醫大華人雖不多,但擱這邊待了好久,租房這些事都門清。
在疫情開始堅持半年后,學校才決定線上授課,要不咋說戰斗名族養熊當寵物呢。
大一下冊,學校恢復線下投課,還好這時口罩這些防疫物質,己經可以在各個藥店買到,價格也下降了。原本想郵寄一些到國內,被告知小姑在口罩廠打工,這下子一大家子口罩基本也不愁了。
入系之后還是十人左右一班,這次徐瑩瑩沒和我分到一起,兩人課程安排也差距大,我的大部分在上午,她在下午,只有晚上做飯我們偶爾能碰見。
大一可比預科忙的多,老師可不管你能不能聽懂,語速快、問題多、任務重,全然沒把你當剛學一年語言的外國人看,要是回答不好,那你這節課就一兩分,到時候期末大考得按一半算分呢。
一年的時間過得飛快,高強度的學習,俄語進步巨大,但最大的收獲是,我遇到了解剖啟蒙老師。
原本以為解剖課就是老師拿著課本,放幾張當天學的圖片,給我們講這是啥那個叫什么,因為東省老師都是這樣來的,或者說,從我上學記憶起就是這樣教學的。
ac老師沒有這樣做,現在我仍然對第二節課印象深刻,為什么說是第二節課呢,因為第一節課我們互相認識了下,簡單講點脊椎內容,就放學了。
第二節課,ac老師提問上節課的內容,帶著隔壁教室借來的真貨,擺在我們面前,挨個讓學生上去像上節課老師一樣,說給其他人聽,要是哪里說漏了,ac老師就像學生一樣以提問的方式問。
我一方面很震驚這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心虛的連真貨都不怕了,我沒準備好,俄語還沒捋順溜,還小演講呢。
馬上就喊到我了,磕磕巴巴開口說了幾個單詞,我連正視老師都不敢,腳趾頭都要摳出一棟別墅了。
下次定得準備好,可不能丟了中華人的臉,暗暗給自己立誓。
ac老師教學別具一格,本身也是極其優秀,博士畢業,接受過好幾次本地電視臺采訪,登上過led演講臺,兼具智能手表ceo,妥妥的鉆石王老五。
慕強心理加上對老師的尊敬,我更加努力學習了,儼然老師己經成了我學習的榜樣。
要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呢。
我沒吃過本地的中餐,沒去過別的城市,沒逛過幾次街,一周做飯兩次然后剩余的分裝冰凍,每次徽波爐一熱。
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更多了,感覺比高中都累,但是和高中不一樣的是,這次我知道該如何學習,學習變得高效率,每天沉浸式的學習,讓我暫時忘記了貧窮帶來的自卑,或許這就是常說的精神富足吧?
長時間高效的學習下,取得的效果也是斐然,以高分結束了一年的課程,成了年段為數不多前排著,還甩了同年級的幾個中華人一大截。
大二匆匆走過,疫情卻還遲遲不退,機票也由剛水的三千多一張,到現在只剩國航直飛的兩萬多一張,還時常因為發現新例停飛,什么時候能恢復正常呢,三年了,疫情己經徹底改變了我們大部分人日常習慣了,就好像一場噩夢做了三年還沒醒。
在和父母的再一次通話中,我也沒讓父母糾結,機票太貴了,他們舍不得,我也是,直接和他們說等明年暑假疫情好點再回家。
看著徐瑩瑩和學姐拉著行李和我道別,真是讓人羨慕呢。有些人只要搞好學習就好了,從來不用憂心錢的事。
我也想回家,想在累的時候點中餐不做飯,也想和他們偶爾去聚餐,不想吃冰凍好久的剩飯,說是要花時間在學習上,其實也是沒錢,一個月除開水電房租,剩下就那點,每天的花銷都得精打細算。
之前在國內大家都沒太大區別,現在出來了,有錢人都被賽選出去,我這個窮哈哈顯得越發明顯,所以得更加努力學習才行呢,畢競我和他們“不一樣”。
(https://www.dzxsw.cc/book/99492783/300951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