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結果2
第72章 結果2
五王府管事的侄子,以及從他家中搜到的熱騰騰還未使用過的贓物、從商賈家中找到的冊子,也已經被帶了上來。
這又引來了新一輪的討論,此時罪人承不承認已經不要緊了,要緊的是在陳商大量購買火油之前的幾日,的確給管事的侄子送了重禮。
這很難不被人聯想為通過賄賂而拿下采買的資格。
情勢已經很明朗了。
裴榮全程一言不發,即使從她家中發現的東西也已經被輪流查看,她也沒有辯解或者認罪,只是靜看局勢的發展。
她知道裴蔚更想對付的是她五弟,畢竟他是皇子,足夠威脅到裴蔚的地位,而她只是一個公主,即使有心攪動風云,也只能為他人做嫁衣。
身份上的劣勢,在此時已經成了她的保命武器。
所以她什么都沒說,只想趕快順著裴蔚的意把罪名多數推到五王爺身上。
同樣地,深知自己深陷危機的五王爺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他本來想拉更多人下水的,把水攪渾才會有更多人救他。
不說那些確實偏向過他的家族,就是現在正傳閱他的罪證的那些人,哪一個不曾收過他的禮?哪一個不曾參加過他們王府的宴會?
這些來往,可以說是普通的走禮,也未嘗不能當做私通的證據。
因此當邵統領派禁衛大聲念他和被抓的另外兩家過密的來往的證據的時候,他振振有詞地喊道: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兩家本是我們兄弟的岳家或母族,也算得上和我有親,這幾年他們兩家過得不甚順遂,我自然不能坐視不管,無非是多來往了幾次,我怎會知道他們是對陛下懷恨在心呢?
如果非要說的話,殿內哪個大人家的父母過壽、兒女結婚,我不曾走過禮?我家辦宴時,哪個大人不曾送過賀禮?這都要當做私通的證據,那我豈不是和滿朝文武都有私通?”
三公還好,地位超然,不會很賣一名皇子的面子。
尤其五皇子從來不是奪位的熱門人選,最多是傍了個有前途的兄長,當年也能讓三公給他幾分薄面。
可時移世易,裴蔚登基后都過了三年孝期了,他們即使和五皇子還有幾次走禮,也很淡淡的了,甚至許久不曾登五王府的門,只是派管事送賀禮。
宗正心中一跳,卻也很快安定了下來。
他和五皇子聯系更多一點,可他不僅僅是大臣,還是裴氏皇族,五皇子是他的晚輩。
長輩多關懷晚輩幾分,能如何?而且他的確不曾參與過更多的事情啊。這一點,想必裴蔚也是相信的,不然不會讓他穩穩坐了這么久的宗正。
而其他大臣,有人坦坦蕩蕩,但也有人有些心虛,他們倒不見得支持五皇子,可的確,是有一些來往,為對方行過一些方便,五皇子呢,也或多或少為他們行過一些方便。
比如某位朝臣,有一個很珍愛的兒子,可惜兒子出身有瑕,想出仕很難謀到滿意的位置,他曾拜托五皇子的岳家幫忙安排——自然,是要過五皇子的手的。
所以后續他也還了人情,替五皇子做了些小事。
還有一位朝臣,也沒別的過錯,無非家中子侄縱馬傷了人,傷者不治身亡,原本是花幾十兩銀子就能抹平的事兒,結果對方的兒子是讀過幾天書的愣頭青,自覺受辱,非要討個公道。
恰好老家那邊的縣令是五皇子推舉的人,雖說憑他的家族也能運作出無罪的結果來,可到底要讓自家孩子受委屈,他就拜托了五皇子,把這事兒盡善盡美地解決了。
而五皇子隱瞞下來的那處鐵礦,正是在這位朝臣族弟任職所在之地。
可這也不是他族弟給隱瞞下來的,實在是五皇子已經打通了那邊的通道,所有人都默認不上報朝廷,他族弟不過是賣個順水推舟的面子而已,這能怪他嗎?
……
都是類似的小事,平時不顯,可真碰上事兒了,就很難說清了。
萬一皇帝要大查特查,那他們……
裴蔚本來是想大查特查的,他覺得這些為五皇子提供方便的朝臣都該死,端著他的飯碗卻和別人私下勾結。
要知道,宮中的內侍宮女,若是敢背著干爹干娘去和其他勢力來往,一旦被發現,那是整死都不為過。
裴蔚長期生長于后宮內侍宮女之手,對朝堂的認知也不自覺受到這些觀念的影響,即使知道朝臣并非奴婢,可打從心里,他還是很難擺脫固有的認知。
好在,邵統領即使是庶族出身的武夫,好歹也立在朝堂這么多年了,玩心眼可能是玩不過一些人,基本的認知還是有的。
自他通過殘害兄長這件事把把柄遞到裴蔚手中,就獲得了裴蔚更多的信任,也能和對方說一些勸誡的話了。
得知裴蔚的想法,他也是勸了又勸。
而且裴芃也不愿意把事情鬧得這么大,一方面耽誤她離開,另一方面,裴蔚的能力還不足以掌握局勢,真逼急了朝臣,誰也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果。
總之,裴蔚的意圖并沒有達到,此時也只能不太甘愿地板著臉回復五皇子:
“勿要攀扯他人,往事不追,正常的人際來往也無礙,朕只就事論事。”
(https://www.dzxsw.cc/book/99491139/1376480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