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祭
第158章 祭
縣中百姓祭祀之風盛行,不僅會祭祀自家先祖,也會祭祀社稷山川,日月星辰,風云雷電雨等自然之神。
當災禍頻發、家宅不順的時候,他們還會設厲壇,厲者,惡鬼也,使那些“無后”“乏祀”“兇死”“橫死”“冤死”“兵死”之魂有所歸而不再為厲。
不僅如此,就裴芃所了解到的,一些偏遠鄉村的百姓,淫祭更為普遍,不僅僅是正統神靈,連當地生得體態頗大的一只野狐、一只刺猬,甚至是年歲久些的一株老樹,同樣是被祭祀的對象。
而在讀書人當中,雖然不至于如平頭百姓一般信仰繁多,但祭祀文廟先圣、先賢、先儒,也是每月必做的。
因此,對于民間祭祀,堵不如疏,與其統統禁止,不如加以引導,再加上如今的縣衙也需要通過祭祀來聚集民心,所以,周縣令每年都要帶著縣中的大小官吏,在專設的祭壇進行祭祀,春耕秋收要祭,清明中元要祭,旱時祭,淫雨為災祭,谷物不豐祭,谷物豐收更要祭,而每逢一年之起始,就更是要大祭一場了。
而這一年年末的祭祀,周縣令交由裴芃主導了。
這樣的祭祀規模,其實并不大,但代表的意義卻不同。
尤其是,當下由女子主導的祭祀,除了一些沒有頂門戶男子的人家,也就是偏遠異族的獨特風俗,朝廷出面、朝廷主導的,并無。
因此,周克平這么做,也沒少被縣中古板的讀書人或官吏視為有失官員體面,而裴芃的接受邀請,更是讓人非議。
一個已婚的婦人,一個未婚的女郎,前者在世人眼中應該安于后宅,后者在世人眼中尚未成人,但今年城陽縣的祭祀,由她們主導。
裴芃不僅不會讓許磬去主祭,她甚至不準備帶許磬。
好在,蒙校尉是武人,戰場上瞬息萬變,誰也不會抱著祖宗家法去排兵布陣,更懂得靈活變通。
蒙校尉嘴角也露出一分笑意,這個決定,其實是周縣令和他商量的結果
一文一武,對于縣中大勢總要達成一致才好推進,周縣令可以不和本地大族出身的縣丞商量,但一定要和蒙校尉溝通的。
因此,對于促成這樣的轉變,蒙校尉心中是比較滿意的,而裴芃把許姝帶來的這個舉動,更是讓蒙校尉深覺自己英明。
由周縣令開始,蒙校尉,縣丞縣尉,各公房吏目,然后是本地大族的族長,里長,各鄉鄉賢,縣中一些頗有名望的讀書人等等,依次排列,雖有左右扭身交談的,但并不嘈雜,音量很低。
一人的跪拜或許不足以撼動人心,但當這么多人都自發跪下,即使是對裴芃再有偏見的老古板,也只能暗嘆一聲“時無英雄”了,但那又如何,在這樣的人望民心面前,誰也無法公然做反對者。
等裴芃踩著矮凳下來,許姝也從步輦外側的高頭大馬上跨身而下時,眾人的交談也停息了下來。
在蒙校尉投了贊成票后,周縣令總算下定了決心。
祭壇已經設好,年末要祭的是社稷之神,感謝過去一年的風調雨順,谷物豐收,這是由裴芃主祭,也是本次祭祀中最隆重、意義最重大的一場。
站的遠的一些人,還想看看駙馬有沒有跟來,待裴芃都往前走了幾步了,他們才悻悻然放棄——這個女人,真是霸道啊,從未見過,這樣大的事,不讓丈夫出面,反而帶一個女兒出來的。
她很明白,很多事情,是一定要霸道一些,獨占一些,因為一旦有個男人掛名,那么最后就會被默認為是對方的主導。
裴芃上前一步扶起周縣令,許姝隨后扶起蒙校尉,四人互相對視一眼,周縣令微微松了口氣,只覺得心口一塊大石落下,并未激起什么水花,他后退一步,側身,示意裴芃和許姝前行。
他早就覺得,城陽縣本身就是裴芃的封地,裴芃手中有兵有錢,還有經商的路子,釀酒的方子,外可抵御敵人,內可給百姓提供一口飯吃。
可惜,裴芃的選擇讓他們失望了。
所以,裴芃決定帶著許姝去。
裴芃有意把許姝推向臺前,對蒙家自然是有利的,就是蒙容稚,也未嘗不能借雙方的交情,在許姝的班底中占個位置。
女人主一縣的年祭,古未有之,可哪有那么多事是古已有之的呢?
等裴芃坐著裴蔚賜給她的長公主步輦到達時,眾人皆已站立等候了。
那么徹底把名頭做實又如何?城陽縣受裴芃管轄又如何?不見王寅王刺史都會拿泰州事宜和城陽公主商量么?可見對方也是樂見裴芃行使權柄的。
許姝和他們蒙家的關系,自是不必說的,可以說整個城陽縣大大小小的家族,許姝最親近的就是他們蒙家,而他的小女兒蒙容稚,對許姝掏心掏肺,這一點許姝也是知道的。
當然了,他們并不會在裴芃耳邊聒噪,但自家私話時難免帶出幾分,還有人想著,裴芃應該會讓駙馬出面吧?駙馬雖然無官無職,但好歹是個男人。
氣氛凝滯了一瞬,但不等他們有所動作,在外圍圍觀的百姓都如波浪一般跪拜了下去,這其中,有在外族圍城時得到過公主府發放的糧食的;有用過公主府發放的藥物的;有家中有兒郎在蒙校尉手下當兵,和許姝打過照面的;有當兵的家人死于守城,卻因為裴芃的上書而得到足夠多的撫恤的;還有入冬以后,由裴芃的捐贈施粥得以安穩過冬的;以及小李村的人。
<div class="contentadv"> 當然,也有一些并未受過裴芃恩惠的百姓,但對他們來說,并不打擾普通百姓生活的王孫貴族,已經是值得他們感恩的存在了,所以,他們對裴芃進行主祭,也沒什么反對之意,隨大流地跪了下去。
今天也要祭城隍,這就是周縣令主導的了,縣令為人間的一地之主官,城隍則是守護城池之神,御災捍患,自然該由縣令祭祀。
還要祭本朝戰死之將,期盼他們能護衛城陽縣安寧,這是蒙校尉主祭。
儀式繁冗,流程漫長,但因其意義深重,在場的人都神色肅穆。
(https://www.dzxsw.cc/book/99491139/1374206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