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目的地
去過了這么多的地方,我一改以前對當地傳說嗤之以鼻的態度。
棲霞嶼之行已經給了我很深刻的教訓了,什么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海龍王的保護,海神山會倒過來……最后證實,即便是傳說,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只是我不相信黃金帳篷會追隨成吉思汗靈魂的指引四處飄蕩。
我不由抬起頭看了一眼坐在對面的韓峰,他是正兒八經的摸金校尉,我倒想看看他是什么反應。
韓峰顯然也聽過不少這樣的傳說了,低著頭苦思冥想,沒有說話。
反而是一旁的小金子,又想冒充老江湖了,開口說道:“要真有黃肯子(金條)帳篷,只怕并肩子早就動手啦!”這句春點不倫不類的,根本不能稱之為黑話。
放在解放前,在座的其中有土匪的話,小金子這句話就足以送了命了。
蒙古大哥一愣:“啥黃肯子,啥并肩子?”他全然不懂。
曹胖子嘿嘿一聲:“嘿嘿,這位老哥,別放在心上,我這小兄弟犯了病,話都不會說了。”他雖然臉上帶笑,但暗地里卻沖小金子瞪過去了責備的眼神。
我又想看看蔣奕禮對于這個傳說什么反應,誰知道他端坐在那里,一動不動,仿佛也陷入了沉思中。
蒙古大哥又坐了一會兒,向我們敬酒,我不想飲酒誤事,遂以蘇臺茄代替。好在這位蒙古大哥沒有放在心上,不和我較真。他一口就干了一碗酒,連干七大碗,退出了帳篷去忙別的了。
我們七人馬上聚在了一起。
曹胖子先問道:“峰哥,這事你怎么看?”
韓峰皮笑肉不笑:“先請教蔣教授的意思吧。”
大家的目光一起看向了蔣奕禮。
蔣奕禮起初沒有說話,而是沉默了好一會兒,他的目光凝視著桌上那杯渾濁的蘇臺茄,而后才緩緩說道:“成吉思汗的金帳!
曹胖子的綠豆眼直冒光:“嘿,還真有黃金帳篷!”
可是接下來蔣奕禮的一番話,又讓我們失望了。他說道:“所謂的金帳汗,其實是內蒙的一個游牧民族,只是這個稱呼而已,我記得她的位置是在莫爾格勒河畔,那里是一片天然牧場,水美草肥!
“呵呵,”韓峰忽然冷笑一聲,“和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兩個東西。”
大家都明白,這個金帳汗完全不是黃金帳篷。
曹胖子肚子里有點兒墨水,他說道:“誒,我想到一種可能。成吉思汗的后人都是自稱什么黃金家族嗎,和黃金帳篷是不是一回事呢?”
蔣奕禮搖了搖頭。
“蘇烈,你別光聽熱鬧,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韓峰忽然問我。
我沒想到他這么快就把問題拋給了我。我說道:“成吉思汗的金頂大帳其實可不止一個,其中包括了成吉思汗金帳、將軍大帳、哈屯金帳,哦,也就是他夫人的大帳,然后是黃金家族金帳以及薩滿金帳!
“嘿嘿,”曹胖子又是一聲發笑,“蘇爺真是學識淵博啊!”
但只有我心里明白,這是前幾天我住在蔣奕禮家中的時候惡補的知識。
我們這群人都是半斤八兩,這種時候還是蔣奕禮的學識更為扎實,我們應該聽從他的意見,于是我說道:“我的看法和蔣教授相同,金帳和黃金帳篷完全是兩回事!
蔣奕禮點點頭:“嗯,剛才他說道這個傳說的時候,有個細節不知道你們仔細聽了沒有。他說,成吉思汗是在征服西夏的途中突然去世的。而我們要去的這個地方,位于內蒙與寧夏、甘肅的交界處。這說明了什么?”
韓峰當然不甘心落于我后,他搶先說道:“這里過去正是西夏的國境!”
“嗯,沒錯。我認為,這個地點不會錯,但這究竟是不是金國古墓……我心里倒存疑了。這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考古工作剛剛展開不久,人們是不大分得清少數民族墓穴風格的。或許我們一開始的判斷就是錯誤的。”
蔣奕禮也沒有見過這座古墓,經他這么一說,古墓的歸屬的確存疑。
不料,韓峰頓時緊張了起來,他立即問道:“那么通古洛呢,是不是沒有了?”
我不明白,一個摸金校尉,要是真能找到這座古墓,好東西豈止這一件,他為什么這么在意通古洛呢?
蔣奕禮沒有說話,依舊沉思著。
而我卻想到了一種可能,滅掉金國的,不正是蒙古大軍嗎?即便這是一座蒙古的古墓,里面也極有可能存在通古洛。
曹胖子見沒人說話,他按捺不住性子,笑呵呵地說道:“峰哥,您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呀。滅掉金國的不正是蒙古嗎?沒準兒這就是成吉思汗的古墓呢,說不定我們可以找到更值錢的寶貝呢!”
這胖子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看來這些人還真不能小覷了。
可是韓峰聽到他的話,愁悶的雙眉只是稍有緩解,并沒有徹底舒展開來。
媽的,這群人怎么都喜歡辦事遮遮掩掩的,說話也盡是閃爍其詞,可真不痛快。
最后還是老邢拍了板:“嗐,咱們在這兒想破頭,聊到天亮也都是胡猜,先去那里看看唄。就像老蔣說的,去晚了,那古墓又長腿溜了。”
這話在理,黃金帳篷的傳說是不是我們要找的古墓尚且兩說呢,我們現在即便是做出再合理的推測,也只是推測而已,做不得準。
想到這里,我心里反而有了一份兒釋然。
大家在帳篷里睡了一晚,第二天辭別了那位蒙古大哥,乘車繼續往西走。臨行之前,韓峰和蔣奕禮又去詢問了他一些問題,我遠遠地望著。雖然不知道他們聊了些什么,但想來可能是有關于黃金帳篷的細節的。
我感到了一陣茫然,黃金帳篷的傳說,會和我們要找的古墓有關系嗎?從以往的經歷來看,會移動的黃金帳篷和會移動的古墓,兩者有著共同點。但我也不敢貿然下結論。
這個團隊既有學術界的考古權威,又有大名鼎鼎的摸金校尉,這種能讓人想破頭的事情還是交給他們吧,反正我跟著走就是了。
我們在大草原上穿行了一天,然后又向南方駛去,一直到了一個城鎮。
下了車之后發現,這個地方的發展相對滯后,邊緣地區是呈現沙化狀態。自然無法與我們出發的北京相比。但是小城鎮也有小城鎮的好處。城鎮居民很少,但是各類商店倒是一應俱全,我們可以在這里補充一些食物。
韓峰說,這里就是阿拉善左旗了。
我們投宿在了一家招待所,決定先補充補給,順便打聽一下這里的人文傳說,看看能不能找出與黃金帳篷相類似的點。
別看阿拉善左旗只是一個小鎮子,但是南來北往也有不少做生意的人,更像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地。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駱駝,除了蒙古族人和漢族人,還能看到少部分的回族人、藏族人以及維吾爾族人。大家和睦共處,其樂融融。
蔣奕禮看到這樣淳樸的民風,由衷感慨了一句:“唉,等事情了了,我真想在這里養老啊!
老邢在旁邊打趣老友:“快拉倒吧,你要是真住在這兒了,北京的那套宅子怎么處理,要不考慮考慮送給我?”
兩位老者相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
他們幾十年的交情了,羨煞旁人。我不禁想起了老吳和瘦猴兒,還有那位許久不見的初一,也不知道他們如今過得怎么樣了。
——內容來自【咪咕閱讀】
(https://www.dzxsw.cc/book/98848895/263132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