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放假
看的門里門外的四個人,皆是目瞪口呆,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三個男人心有余悸,幸虧沒有動手,否則他們豈不是非死即殘。
而劉嵐的感受卻不同,她心中暗道:“劉大哥這么厲害,以后再也不怕別人欺負了。”
慕強是永恒不變的定律。
帶頭的那人緊張地咽了口唾沫,哆哆嗦嗦地從口袋里掏出幾張紙,遞了過來,結結巴巴地說道:“大哥,這是借條……老劉頭……其實……其實只借了四十塊,三天還不上就要八十,這是我們那兒的規(guī)矩,但是您不用,您給四十就行。”
劉大壯接過來一看,果然是借據,而且并非一次性所借,上面有十塊的,也有五塊的,總共四十塊錢,三天內還清,若不能如期還錢,則翻倍償還。
沒有署名,只有一個鮮紅的手印。
他隨手將借條遞給劉嵐,然后從兜里掏出一疊錢,數出四十遞了過去,說道:“看在你如此識趣的份上,我也不難為你,我們錢貨兩訖,從此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是,是,是,您說得對。那我們就不打擾二位了,告辭。”那人一邊接過錢,一邊向劉大壯深深地鞠了一躬,說著告辭的話,轉頭帶著兩個跟班匆忙離去。
走出十幾米后聽到了關門聲,他們如釋重負撒腿就跑,仿佛身后有惡狼追趕。
如此大的動靜,周圍的鄰居卻無一人出來看一眼。
這個時期的人都是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回到屋里的兩人,彼此對視一眼同時大笑。
事情總算解決了,劉嵐頓感渾身輕松。
劉大壯開口說道:“好了,以后好好生活,我每天晚上都會來一趟。
“嗯,知道了,你可別忘了來。”捏著借條的劉嵐,跟在劉大壯身后說道。
“不會忘得,這兒還有個大美女等著我呢,嘿嘿……”走出門口的劉大壯,調笑著劉嵐,輕聲笑著離開了。
劉嵐也沒吭聲,沉默就是她的回答,她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
劉大壯走到劉嵐看不見的地方,施展起身法跟在那幾人身后,他要去賭場踩點先認個門。
過幾天他準備把他們的非法所得拿走,他的錢可沒那么好拿。
接下來的幾天,劉大壯每天都給劉嵐帶東西。
他們的小家里,布置得越來越溫馨。
舊東西都處理掉了,能燒火的就劈成柴,留著慢慢燒。
不能燒的就扔在路邊,總會有人拿走的。
這個年代沒有廢品的說法,只要是東西都能用。
廚房里的米面缸和菜缸有好幾個,都給裝滿了。
在這里拿東西比在四合院里安全多了,因為是獨門獨戶,最近的也在離院墻幾米外,所以吃喝完全可以放開。
他還用閑置的磚塊搭了個棚子,里面堆滿了柴和煤,這樣劉嵐就不用出去撿柴了。
看著家里一點點變得什么都不缺,而且都是好東西。
半個月后摘掉頭上白花的姑娘,一激動就和他滾了床單。
從此世間少了個傻姑娘,多了個美少婦。
期間他猶如探囊取物般,將賭場的錢席卷一空,就好似取自家東西一般輕松自如。
現金只有五百多,大小黃魚一條都沒有,看來這里不是藏錢的地方,他也毫不在意。
這筆錢財相較于他給出的四十,已經多了很多倍。
十二月大雪紛飛,院里的人在三位大爺的帶領下,進行了一場規(guī)模浩大的掃雪行動。
有組織和無組織,效果截然不同。
院子被清掃得干干凈凈,雪都整齊地堆在了花壇中,想必明年這些花定會水分充足,嬌艷欲滴。
文慧干得熱火朝天,汗水浸濕了額頭,臉頰如紅蘋果般紅彤彤的,愈發(fā)迷人。
家中兩個大人和一個孩子,定量糧夠吃,中午一餐在廠里解決,又有劉大壯不時的照顧,這個女人越發(fā)楚楚動人。
看看閆埠貴,那不停吞咽口水的動作,便知她比楊瑞華美上許多。
回到屋里的父子倆,受到了秦淮茹的熱情款待。
她為他們備好了洗臉用的熱水,還有兩碗用麥乳精沖調的飲品。
劉建軍此刻正坐在炕桌上,小口品嘗著麥乳精沖的水,而劉建國肯定是去找何雨水了,何雨水住在中院,她自然得在中院掃雪。
冬天大家都會用上炕桌,坐在溫暖的炕上,不管是吃飯還是休息,都會舒服很多。
坐在炕上喝著熱水,劉大壯的思緒早已飄向遠方。
他琢磨著,明年將會實行等級工資制度,工人有了晉升的通道,技術卓越的人可以多拿些工資,技術欠佳的就多加練習,機會一直為你保留。
月底大家在糧站排著隊,領了一個月的糧票。
賈東旭把米面票都換成了粗糧票,總算湊夠了一家人一個月的口糧。
棒子面糊糊,配上地窖里的白菜土豆,這個冬天也能好過點。
十八歲的許大茂跟著他爹學放電影,那叫一個神氣,也難怪他這么囂張,放電影這工作輕松工資還不低。
劉光齊考上了初中專,畢業(yè)出來是包分配的,最起碼也是個底層干部。
這可把劉海中兩口子高興壞了!對于一心想當官的劉海中來說,這可真是祖墳冒青煙啊!他心里一高興,打兒子都少了。
最近他家喜事連連,他自己當上了院里的二大爺,大兒子又考上了初中專,這是雙喜臨門啊!他給院里每家送了兩個雞蛋,還告訴大家,他兒子過兩年就是干部了。
走在院里他氣場全開,一副干部的做派,看人都是用鼻孔。
什么一大爺、三大爺的,你們家里有干部嗎?他倒是不敢去撩騷劉大壯,其他人他可都不放在眼里。
大家也只能羨慕地看著他,畢竟中專出來就是干部啊!
最羨慕的就是閆家人,他們家是小業(yè)主成份,孩子沒資格上公立學校。
小學畢業(yè)后,只能等著分配工作,別人是考不上,他們是不能考。
不過閆家可不窮,他們家有產業(yè)還有工資。
那時候的戶口本上,有一欄是必須填的,那就是家庭成份,這個很重要,它會影響后代的。
當時的成分大概分為貧農、下中農、中農、上中農、富農、地主、惡霸地主,還有工人、攤販、小業(yè)主、資本家、官僚等等。
整個大院就他們家成份不好,其他人不是貧農就是雇工。
這個時候祖上越窮成份越好。
劉大壯家可是地地道道的貧民,現在成了工人。
聾老太太的身份是個謎,沒人知道,咱們也不說她,一個老太太而已。
(https://www.dzxsw.cc/book/98297430/363660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