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報答
這無能大師雖然看起來沉穩,話語不多的樣子,不料一開口嗓門倒不小,反教俞寒嚇了一跳,只見他從袖中一掏,一道靈光閃過,一件東西便落在這僧人手中了。
“原來他們將儲物袋放在了袖子里,不過這倒沒有腰間方便。”俞寒暗想。
此時無能大師手上靈光消散,隨后一個黃紙疊成的小符包顯出身形,俞寒瞧這模樣,倒有些像自己給劉老畫的那個符箓。
他還未出口,旁邊一位長老忽的驚訝一聲,“師弟,這不會是你那門修煉出的保命罩體符吧?”
“正是。”無能大師說道:“我那門功法每苦修十數年時光,便可將法力凝結,附著在這符箓之上,你將此符包掛在身上,危機時刻或能救你一命,不說碰上和你修為相近的對手,便是不小心被和我功力相近的結丹修士,正面打上一擊,也能留得性命。”
俞寒那聞言大吃一驚,心知這十分貴重,連忙擺手道:“這個在下可不敢收,還請…”
“我不管,你不要也得要!”無能大師又是一把塞在他手里。
俞寒將這符包拿在手里,頓時感知到一股奇特而又雄渾的靈力蘊藏其中,心中訝然。
白眉老僧自己拿不定主意,這時直接詢問俞寒:“我有心選一樣寶物贈送與你,但不如問一問你自己,你最想要什么,是丹藥?法器?奇珍異寶?外界的功法我們寺中也珍藏了一些,都是歷年收集而來的,不知小友喜歡什么?推辭的話就不要再說了。”
白眉老僧一一列舉,隨后直接封住他退路,見狀俞寒只得想了一想,說道:“不知貴寺有沒有什么可以外傳的秘術之類,在下平生最愛看書,學習各類術法,若是有的話,便學上一門秘術就好。”
“秘術?秘術一般存在于各種功法之中,但也有單獨成術的少數存在,本宗這類秘術似乎也有,不過具體有哪些能不能外傳我倒不清楚,無智師弟,你執掌藏經閣,你不妨帶小友前去看上一看。”
當中走出一位長須僧人,應了一聲,便對俞寒道:“請跟我來。”
那白眉老僧又道:“不著急,慢慢看,既然小友喜歡讀書,我們藏經閣還有不少免費經書,巴不得世人觀讀,盡可慢慢閱讀,正好我這邊馬上要為人救治,要耗費不少時間。”
俞寒聽了有些高興,當即答應,便跟隨無智大師,一路來到一座清幽的閣樓之前。
“這里便是本寺藏經閣了,你跟我來。”
或許是寺中僧侶正忙著開寺,此時藏經閣十分安靜,俞寒沒有看到任何人出入。
無智大師帶俞寒走進一樓,一邊介紹下,“這一樓都是些給弟子免費觀看的書籍,大多是經文一類,當然也有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得來的外界之物,因為還算珍貴,也一齊收藏了進來…力生,你怎么在這里,寺中弟子都在整理打掃,重開寺門,你不知道嗎?”
無智大師忽然瞥到一座書架之后站了一個人,定睛一瞧當即認了出來。
那僧人看模樣年紀不大,兩只眉毛又粗又濃,連成一線,聞言嚇了一跳,“啊?怎么又重開寺門了?”
“看來你根本沒有去集合,又藏在這里一個人看書來了,快去快去,先忙完了再說。”
那力生連忙答應,將手上一本書籍好生放了回去,隨后便急急跑了出去。
“我們上樓吧,說來本寺所珍藏的一些秘術,多數也是從前佛門功法中遺留下來的,從外界得來的只有寥寥幾種,不知這位小道長喜歡哪種?”
“佛門秘術難道只能修煉佛門功法才能學嗎?”俞寒問道。
“那倒不一定,這還是要看具體的術法了。”
白云寺的藏經閣一共七層,兩人走到六樓,無智大師停下腳步道:“這里便是我等可以上來的最高樓層了,再往上便是本寺傳承最核心的區域,老衲自己也無法單獨進入。”
“不打緊,六層已經是極高的位置了,在下榮幸之至。”
無智大師點了點頭,便帶著俞寒尋找起存放的秘術來。
這藏經閣也是層數越高,所收藏的書籍數量便呈縮減之勢,盡管如此,六層還是有數百本藏書,雖然比不得凌霄宗,但也讓俞寒覺得很是不少了。
“這里存放的是我們佛修中一種不少見的秘術,叫做聚合掌訣,是一門不少高階修士都想修煉的神通類秘術,可以將自己所修掌類神通威力疊加,十分受追捧,也因此會的人還不少,但精不精通就不好說了,不過這個似乎要修煉了佛門掌功才可以。”
無智大師簡單給俞寒介紹完這一個,又接著朝后面找去。
“大輪金身術?”俞寒看著眼前這一個名字,等著無智大師的介紹。
“這一門秘術就很罕見了,乃是一門威力強悍的強體秘術,修行有成的話,通體堅韌,防御力驚人,比之常見護體寶物還要更勝三分,這個不必修煉佛門功法也可以修行,小道長喜歡這個嗎?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
“我想都看看,也好長長見識。”俞寒想著難得有機會看一看佛門里的珍藏,便不打算早早做出選擇。
于是無智大師便又帶著他尋找其他秘術,秘術也不多,只寥寥十來種,其中大部分都是佛門之中的,僅有三種外界秘術。
俞寒心想,外界秘術以后也不是沒有機會得到,佛門秘術就很難得了,這一回還是選一門佛門秘術來的好。
經過一番仔細考量,他最終選定了一門叫做菩提心咒的奇怪秘術。
根據無智大師的介紹,這一門秘術來歷不明,雖是屬于佛門秘法,卻并非他寺中本來所有,乃是前人偶然得到的一部上古秘法,而且還有些殘缺不全的樣子。
得到這秘法的前輩也曾仔細鉆研過,發現這門秘術修煉時間長后,漸漸的有靜心凈體的微弱功效,當時他很欣喜,不過隨著修煉時日的增多,卻再也沒有察覺出這門秘術還有其他什么效果了,這又讓他大失所望,最后便直接放棄了這秘法的修行,以免浪費時間。
這門秘術因為材質非凡,里面所載也是深奧莫名,雖然當時那位前輩沒有連出名堂,但也被珍藏在六樓之。
后來據說寺中還有幾位好奇的長老,也各自練習過這門秘術,但基本都和那位前輩一個模樣,頂多是靜了些心,凈了些體而已,于是后面就幾乎沒有人再看這菩提心咒一眼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那俞寒肯定是不會浪費這樣一個極其難得的機會,選擇這門似乎沒什么用秘術的。
但隨后無智大師說的興起,又談到了一件隱晦事。
據說這菩提心咒在久久無人問津后,曾經有一位長老不知什么原因,花費得之不易的機會,再次選了這門秘術。
因為他們也和凌霄宗一樣,也要立下功勞或者花費不少靈石,才能有在六樓挑選一門功法或者其他什么的機會,所以讓當時的藏經閣負責長老十分驚訝,后來被當做與藏經閣傳承弟子間的談話,少有人知的口口相傳了下來。
無智大師作為如今的藏經閣首座,自然是知道的。
據說那位長老學了這門菩提心咒后,又發現了其另外一個作用。
原來那位長老后來修煉有成,便開始沖擊元嬰期,在凝結元嬰之時,或許是此人和其他僧人不太一樣,心境有礙,最后竟陷入心魔之中,眼看便要隕落,不料他修煉的這門秘術忽然發威,一舉助他退散心魔,成功凝結元嬰。
后來這人又驚又喜,將此事與藏經閣首座說了,希望這門秘術得到重視。
不過我們佛修中人,很少會有心魔的困擾,或許也是因此,以前練這門秘術的人沒有發現這個功用,所以也導致即使被他發現了這一點,這秘術還是沒有得到重視,因為大家基本都沒有心魔困擾,就算能退散心魔,又有何用?
俞寒聽完感覺就不一樣了,他又不是佛修,恐怕是有心魔困擾的,如此一來,這門秘術簡直就是至寶了,再加上他天生喜歡研究稀奇古怪的東西,不管是煉器還是陣法,功法還是秘術,所以便當即做出決定,選擇了這一門菩提心咒。
“大師,這門秘術可以外傳嗎?”
“哈哈,我既然帶你上來,自然可以傳授于你,七樓的就不行了,雖然上面也沒多少東西,但畢竟象征意義十分重大,你選這門秘術也不錯,如果真的能對心魔有奇效,那對你們外人來說,確實是極好的。”
說罷無智大師便解開禁制,將這門秘術取出,復制了一份玉簡交給俞寒。
兩人走下樓來,走到一樓的時候,俞寒問道:“大師,這里的書既是免費的,我能看一看嗎?”
“自然可以,來時方丈師兄也吩咐過了,不過這里大多數都是佛門經典,你未必愛看,倒也有少數外面的藏書,那你便在此看一看,我先走一步,你到時候直接去大殿找人便是,或者跟這位執事說一聲也行。”
俞寒答應一聲,等他走了,便順著書架看了起來。
書架上入目基本都是佛門經典,俞寒翻開看了一陣,一般也無意思,除了看到的一些,和之前在小白云寺中老僧給他們講的一些故事,還算頗為有趣之外,其他的繞口經文就看得沒意義了。
俞寒不久找到一些外界藏書,便將這些書籍全部通讀起來。
或許是白云寺作為佛修宗門,收藏的癖好和凌霄宗迥然不同,這里存放的書籍俞寒還真沒怎么見過,不由得心中一喜,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不知不覺日頭已經西照,和熙的光線透過古樸的木窗映射進來,照在一架架東西走向的書柜上,其中只有一個人影順著書架移動,不一會兒便從書架一端移到了另外一端去了。
這時又出現一道人影,朝著書架里走去,拉長的影子擋住了俞寒的視線,他抬頭一瞧,原來是之前那位叫做力生的僧人,想是做完了事,又跑來讀書了。
這人見了俞寒,瞧了瞧他模樣,心中奇怪,問道:“你似乎不是本寺弟子,怎么會在我們藏經閣看書?”
“噢,我是凌霄宗人,此番有事來白云寺走一趟,得到方丈與無智大師允許,在這里看看書。”俞寒答道。
這位叫做力生的僧人,修為在筑基初期,不過看起來比起力爭要年輕一點,俞寒只認得力爭一位,便拿他做個比較,想必他們力字輩的差不多都是這個修為吧。
那力生聽了也沒多想,只哦了一聲,便連忙去找之前看的那本書去了。
俞寒依舊順著這些書架,按順序挨個看過去,過了一陣走到了力生的身邊,發現他竟盯著一本書,看了半天沒有動過,甚至連書頁也沒翻幾張,不由得好奇心起。
俞寒轉到力生身后,伸著脖子看他書上內容,發現乃是一本桀口聱牙的佛經經典。
他跟著讀了一陣,將這一頁看了兩遍了,發現那力生卻仍舊不翻頁,忍不住出口問道:“這位師兄…”
力生一個激靈,嚇了一跳,轉頭一瞧,忙道:“怎么,你有什么事嗎?”
“不好意思,我想問問你為什么只盯著這一頁看,在下有些好奇。”
“噢,你說這個,我還沒看完呢,等看完了再翻,急什么?”
俞寒聽了更加驚訝,“還沒看完?我都看了好幾遍了,你怎么還沒看完?”
“你看了好幾遍了?那我問你,這一句是什么意思?”力生說著那手指頭一指,標了經文上的一句話給他看。
這經文俞寒本來就看得一知半解,此時給他一問,越發不自信,便搖了搖頭。
力生見了,便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說了一遍,隨后說道:“你瞧,看了一百遍并不等于真的看了,看上一遍或許也勝過一百遍,我在慢慢體會,所以十分緩慢。”
“原來師兄看書逐字逐句的琢磨,怪不得,在下受教了。”俞寒道,心想此人既然筑基,想來在宗門內的時間也不短了,卻還沒將這第一層的書看上一半,原來是這個原因。
(https://www.dzxsw.cc/book/98203652/363658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