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招降汝南黃巾,諸葛牧定計宛城。3更求鮮花)
劉備在汝南,招募黃巾。
但大部分的黃巾,并不看好途經(jīng)此地的劉備。
再加上諸葛牧以重典立法,這些散漫慣了的汝南黃巾,難以忍受嚴(yán)苛的軍法。
陸陸續(xù)續(xù)有黃巾來投,又陸陸續(xù)續(xù)又黃巾離開。
最后只剩下以劉辟、龔都、廖化、周倉和裴元紹為首的五千黃巾愿意依附。
而選擇離開的黃巾。
劉備都給了三天口糧,將其遣散!
留下來的黃巾雖然少,但卻都是精銳。
如果算上伙夫、軍醫(yī)的輔助兵種。
劉備已經(jīng)有四萬兵馬了!
這已經(jīng)是一股相當(dāng)不小的勢力了!
帥帳,劉備聚將,商議南取宛城事宜。
簡雍道:“張繡雖然竊據(jù)宛城,但跟劉表有結(jié)盟!
“我軍若攻打宛城,可先知會襄陽劉表?”
張飛聽得麻煩,丈八蛇矛扛在肩頭:“憲和,打個宛城知會劉表作甚?這一來二去,萬一被張繡得知消息,有聊防備,豈不是錯失良機?”
孫乾遲疑道:“我贊成憲和的提議,若不知會劉表,難免讓劉表對主公心生嫌隙!
關(guān)羽瞇著丹鳳眼,對于簡雍和孫乾的話不以為然:“我等雖然要借南陽郡立足,但并非要看劉表臉色行事。”
“倘若劉表認(rèn)為,有張繡在宛城就足夠了,嚴(yán)詞拒絕,那我們還打不打宛城?”
四人意見不同。
劉備看向諸葛牧。
諸葛牧搖扇輕笑:“主公初來乍到,知會劉表,是基本禮節(jié)。”
“但兵貴神速,南取宛城,同樣不能延誤!
“可令云長和翼德,率本部兵馬,前往宛城以北的淯水河畔安營扎寨。”
“簡雍孫乾二人,則持主公書信,前往襄陽拜會劉表!”
張飛瞪眼大笑:“大哥放心,有我和二哥在,取那宛城,易如反掌!”
關(guān)羽丹鳳眼一瞇,傲氣凌云,一看就沒將宛城的張繡當(dāng)回事。
劉備提醒道:“云長,翼德,張繡是西涼悍將,麾下西涼兵,亦是精銳,不可大意!”
張飛瞪著一雙環(huán)眼:“大哥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那張繡再勇,還能勇過二哥和我?”
“就算我喝醉了,也能將張繡吊打!”
諸葛牧輕笑糾正:“翼德,我只是讓你去淯水河畔安營扎寨,但沒說讓你去攻打宛城!”
“?不打宛城?”張飛頓時傻眼。
關(guān)羽也睜開丹鳳眼,疑惑的看向諸葛牧。
諸葛牧眸有笑意:“上兵伐謀,攻城只是下策。”
“兩位將軍到了淯水下寨,可遣人去宛城勸降!
張飛再次愣住:“軍師,那張繡占了宛城,又跟劉表結(jié)盟,怎么可能投降?”
諸葛牧輕搖羽扇,凝聲道:“宛城名義上以張繡為主,但實際上決定宛城諸事的另有其人!
“只要此人愿降,宛城就可以不戰(zhàn)而屈!”
劉備驚疑道:“軍師,此人是誰?竟然能替張繡決定宛城歸屬?”
諸葛牧眸中似有贊賞:“當(dāng)年王允巧設(shè)連環(huán)計,以一女子令董卓和呂布,反目成仇,策反呂布誅殺董卓!
“王允誅殺董卓之后,不肯接納李傕、郭汜、張濟、樊城等董卓舊將的投降,揚言要將董卓余孽徹底誅殺。”
“李傕等人,擔(dān)心被王允誅殺,本打算棄軍而逃!
“但王允的命令,卻惹惱了當(dāng)時在李傕麾下的校尉賈詡。”
“賈詡告訴李傕:倘若孤身逃亡,一個亭長就能將你們抓捕,不如沿途收斂士卒,殺向長安,替董公報仇,倘若能成功,就可以‘奉天子令征討四方’;若是失敗,再逃不遲!”
“李傕聽從了賈詡的計策,散播‘王允要盡誅西涼人’的謠言,成功的匯聚了十幾萬的西涼兵,擊敗王允和呂布!”
“但有趣的是!
“賈詡立了大功,李傕等人,本想給賈詡封侯,但賈詡卻推辭說‘這是保命的計策,不能論功!!!
“李傕又想讓賈詡當(dāng)尚書仆射,賈詡又以‘尚書仆射是百官之長,自己沒名望’為由,又拒絕了!
張飛驚訝地道:“立了功卻不求封賞,這賈詡到底在想什么?”
眾人也是紛紛驚訝不已。
諸葛牧輕笑:“因為賈詡此人,最擅長保命。”
“他的一切算計,都是為了避免被人殺了!
“所以,王允想殺西涼諸將,賈詡就獻計讓李傕反攻長安!
“但李傕并非明主,雖然欣賞賈詡的謀略,卻又忌憚賈詡!
“若賈詡真的居功了,也就離死不遠(yuǎn)了!”
關(guān)羽想明白了關(guān)鍵,凝聲道:“所以,軍師讓我們在淯水下寨,但不進攻宛城,是想讓賈詡來判斷,戰(zhàn)或降,哪一條路,更適合保命?”
諸葛牧點頭:“能不能讓宛城不戰(zhàn)而降,就看云長和翼德,能否震懾賈詡了!”
關(guān)羽拱手拜道:“我明白軍師的意思了,此去淯水,必然馬到功成!三弟,我們走!”
張飛瞪著環(huán)眼,滿是疑惑:“二哥,你明白什么了?我怎么什么都沒明白,哎,你別拽我啊!”
(https://www.dzxsw.cc/book/96323470/319461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