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敢問大哥,是否有意登頂泰山!(6更求鮮花)
傍晚時分,魏延換了一身常服,如約而來。
早有甘倩,在門口靜候。
“魏兵長,牧公子已經備下酒宴,請隨我來!”
魏延頓時肅容。
甘倩雖然是侍女,但在諸葛家的地位,魏延是很清楚的。
諸葛牧竟然讓甘倩在門口靜候,可想而知,這次的酒宴,并非普通的敘舊酒宴!
不多時。
魏延抵達。
諸葛牧熱情邀請道:“文長,就等你了,請坐!”
魏延掃了一眼。
酒宴上,除了諸葛牧和諸葛瑾,就連諸葛亮和諸葛均這兩個少年也入席了。
酒過三巡,寒暄一陣。
諸葛牧將酒樽擱下:“今日酒宴,是商議諸葛家未來的重要抉擇。”
“文長雖然不是諸葛家的人,但亦是我諸葛牧的兄弟,是值得信賴的人!”
魏延向來孤傲矜高。
雖然是荊州人,但在荊州卻沒什么朋友。
認識魏延的,基本上都被魏延得罪了個遍。
唯有諸葛牧,不僅慧眼識英才,識得魏延的才能,又能容忍魏延的孤傲矜高,甚至還替魏延謀得城門衛兵的職務。
讓素來方向不明的魏延,有了新的追求。
諸葛牧當魏延是兄弟。
而魏延同樣當諸葛牧是唯一的朋友兄弟!
諸葛牧在酒宴上這般說,就是在告訴諸葛瑾三兄弟。
今后魏延。
就是我諸葛家的兄弟了!
魏延感動不已,當即表態:
“景略兄,你認我這個兄弟,我魏延也不是忘恩負義之輩。”
“若需要我的地方,刀山火海,在所不惜!”
諸葛牧搖扇淡笑:“文長嚴重了!古語有言:茍富貴,勿相忘。”
“豫州牧劉備,頗有壯志,又禮賢下士,效仿文王拉車,牽馬執韁,百步請我。”
“若論當今明主,非劉玄德莫屬!”
“我已經決定,我瑯琊諸葛珪一脈,兄弟四人,都效力劉備。”
“文長若有意,可隨我一同前往宛城!”
“以文長的才干,即便暫時職位低微,今后隨我征討天下,封侯拜相,名垂千古,亦不是難事!”
魏延大喜。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若不能功成名就,豈不是枉活一世?
“景略兄邀請,魏延豈能拒絕?”
“我明日就辭了這兵長,跟景略兄同往宛城!”
城門衛兵長,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職位。
不僅不用上戰場,油水還賊多。
但魏延說放棄就放棄了。
一方面是,魏延不甘心只當個兵長。
另一方面,諸葛牧邀請,魏延一定會跟隨!
諸葛均想得更簡單:“大哥說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反正我是跟著大哥走!”
“既然大哥說那劉備好,那我以后就效力劉備了!”
相對于魏延的坦率,諸葛均的簡單。
諸葛瑾和諸葛亮,則是紛紛沉默。
諸葛牧知道這兩個弟弟,如今已經有了主見,也不催促,靜待兩人的回答。
良久。
諸葛瑾道:“大哥,并非我不看好劉備,只是世族的生存之道,最忌諱舉族效力同一個人。”
“如今亂世,群雄并起。”
“稍有不慎,家族就會因此而罹難。”
“當初瑯琊諸葛氏,亦有族人過百。”
“而如今,僅有我兄弟四人,以及叔父諸葛玄。”
“其余族人,都已經不知去向。”
“我認為,我兄弟四人,不可同時效力任何一方。”
諸葛牧沒有立即辯駁諸葛瑾,而是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雙眸明亮,如照明之火一般:“二哥所言,的確是世族的生存之道,但卻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生逢亂世,求人不如求己。”
“倘若一心只想著,去投奔他人,來延續家族,這是取禍之道!”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王朝更迭的規律。”
“我們雖然生逢亂世,但亂世始終是要統一的。”
“倘若統一之后,同胞兄弟,卻已經死于戰禍,甚至于死于同胞兄弟的算計,縱然延續了家族,也不過是多添了幾分痛楚。”
“二哥,假設你效力孫策,你不獻策就是對主公孫策不忠,你若獻策就是對同胞兄弟的不義。”
“倘若決戰之時,你成了大哥最棘手的對手,大哥是設計殺你,還是設計擒你?亦或者,大哥向你投降,然后背負不忠之名?”
諸葛亮字字璣珠,頓時讓諸葛瑾默然。
誠然。
亂世之中,讓家族子弟,分散各地,是大部分世家大族傳承和延續家族的方式。
但若為延續家族,而讓同胞兄弟相互算計和殺戮。
諸葛瑾捫心自問,這是肯定不行的!
諸葛瑾意識到了錯誤,坦言致歉道:“是我思慮不周,多虧亮弟提醒!”
諸葛亮辯駁了諸葛瑾,又看向諸葛牧:“大哥,在舉族投效劉備之前,我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哥解惑!”
諸葛牧淡然輕笑,示意道:“亮弟,有話直言吧!”
諸葛亮斂容,凝聲問道:“敢問大哥,是否有意登頂泰山?”
話音一落。
諸葛瑾頓時臉色一變:“亮弟,你怎能問大哥這種問題?”
諸葛亮詢問登頂泰山,自然不是去泰山爬山。
而是暗喻:泰山封禪!
諸葛亮想知道,諸葛牧到底是真的只想當一個輔佐劉備的謀臣,還是有意代漢而立!
剎那間。
豪邁的笑聲響起。
諸葛牧滿懷欣慰的看向諸葛亮,輕贊道:“亮弟,這半年,你成長不小。”
“上次你曾問我,如果不留在徐州,如何輔佐劉備?”
“我現在就告訴你答案。”
“我輔佐劉備,只因為他是一個最有希望結束這個亂世的漢室宗親!”
“在與不在徐州,并不差別!”
諸葛牧語氣雖然淡,卻是字字璣珠,詞音有力。
“昔日有姜尚,助文王立周八百年,但因為周天子昏庸無道,導致禮樂崩壞,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戰國七雄,天下混亂不堪。”
“到了秦始皇,奮六世之余烈,結束了戰亂,但秦朝二世而亡,又讓天下紛爭不斷。”
“而如今,大漢延續了四百年,同樣是天子昏庸,讓禮樂逐漸崩壞。”
“群雄并立的局面,跟昔日戰國七雄,何其的相似?”
“正如亮弟所言,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群雄并立的局面,總有一天會結束。”
“或許會有袁姓稱王,也有孫氏稱霸,曹氏、夏侯氏、司馬氏、公孫氏、呂氏等等,都可能建立新的王朝。”
“但在這之后呢?”
“他們的王朝,又能延續多久?”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樣的天下,帶來的只有戰禍!”
漸漸的。
諸葛牧的語氣和聲調,變得渾厚和蒼勁。
“我諸葛牧,不喜歡這樣的天下!”
“我助劉備,一是報劉備知遇之恩,百步牽馬禮遇。”
“二是要三興漢室,讓漢室余威,不可撼動!”
“天下不會再有人妄圖割據稱雄。”
“若是天子昏庸無道,則效仿霍光,廢帝立新!”
“如此一來,即便皇宮會流血,但天下百姓,不會因為王朝更迭而流血!”
“這,就是我諸葛牧的志向!”
“不求泰山封禪,只求天下太平!”
(https://www.dzxsw.cc/book/96323470/319461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