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少年嬴政的身世
“在邯鄲,年幼的嬴政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身為敵國質子的他,除了每日吃不飽穿不暖之外,還需要承受著來自趙人的仇恨。”
“趙人們在戰場上打不過秦國,就只能將所有的怒火,發到了他這個秦國王孫的頭上。”
“就這樣,寄人籬下的日子一直到他八歲時,才算是結束。”
“只因那一年,一直被東方六國視為魔鬼一般的戰國超長待機王秦昭襄王去世了。太子安國君繼位,嬴政的父親異人被立為太子。”
“而作為太子的嫡長子,嬴政也終于在這一年,被趙國以慶賀秦國新君繼位為由,送回了咸陽。”
“回到了咸陽,就當嬴政以為,自己的人生會從此變得好過時,卻不料,命運給他的下一個悲劇又緊接著接踵而至。”
“他的爺爺安國君僅僅在位一年之后,便突然去世。此后父親,異人繼位成為大秦新的秦王。然而也沒過多久,異人也去世了。”
“十三歲,不到四年的時間里,他便先后經歷了爺爺,父親的離世。這或許在旁人看來是一種幸運。但對于少年的嬴政來說 ,未嘗不是一種悲哀!”
“這意味著,小小年紀的他,就被迫必須要肩負起國家未來的命運。盡管最開始時,掌握國家真正實權的人并不是他。”
秦明說話間,天幕上,開始浮現出少年嬴政的人生經歷來。
公元前259年,一個嬰兒伴隨著漫天的戰火,出生在危機四伏的邯鄲城內,這就是未來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名嬴政。
公元前251年,小小年紀,卻飽經風霜的嬴政,在經歷人生低谷之后,終于在趙國使臣的護送下,回到了夢想中的國度,大秦。
可現實的變化卻是,回國的嬴政雖然不用再受人欺負,然而,面對眼前陌生的環境,卻是讓他感到無盡的迷茫。
這里的很多人,他都不認識。
他只能逼迫自己去適應王宮里的生活。
唯一能夠給予他指導的,便是他那位高高在上的秦王父親異人。
可惜的是,當時的父親身邊,也不再是只有他和母親兩人。
六年的時間過去,父親不僅給他找了一個后媽,還讓他多了一個異母的兄弟。
好在,這一切變化于少年的嬴政來說,都還尚能接受。
唯一可惜的是,他還沒來得及感受一下祖父和父親的關懷,二人就先后不久去世了。
把大秦這個爛攤子,一下子交給了他這個只有十三歲的少年。
畫面一轉,視線來到一處巍峨大氣的宮殿內,少年臉上還帶著些許稚氣的贏政端坐在王位之上。
王座后面,豎著一道簾子,太后趙姬負責在后面垂簾聽政。
至于軍國大事,則由秦王仲父,大秦相邦呂不韋所全權處理。
與此同時,諸天位面。
眾位帝王將相簡單的吐槽完嬴政不配上榜最強帝王第一名之后。
回過神來,大伙兒的還是認真的討論起有關于秦始皇這個人物的評價。
這都算好的了。
更有甚者,一些帝王,更是在少年嬴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東漢,永元十五年。
洛陽城北宮后宮內。
閑來無事觀看天幕的漢和帝劉肇,就仿佛在秦始皇身上, 看到了自己的模樣!
一邊觀看天幕之余,他一邊對皇后鄧綏說道:“想當初朕繼位之時,也和秦始皇一樣,是少年繼位。”
“之后, 我倆雖然所任用之人不同,但目的卻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剿除權臣,掌權親政。”
“在這方面,始皇雖然無道,卻仍可引為我之知音。”
“陛下說得不錯。”
鄧綏聞言,接話道:“嬴政少年時期的際遇,倒是與陛下極為相似。莊襄王更是與先帝一樣,都是英年早逝之君,而陛下則與始皇一樣,都是開創宏大功業的君主!”
“尤其是陛下您,在臣妾心中,您才是最應該上榜十大最強帝王的人。說句不好聽的話,我大漢前代之中,便是雄才如武帝,也不及陛下你。”
“切莫胡言!”
劉肇笑了笑,雖然他心中也渴望著上榜最強帝王,但是對于劉徹,他還是很尊敬的,說道:“武帝先祖乃是我大漢一朝,最為霸氣的皇帝。”
“朕雖有心效仿,說到底卻還是稍遜一籌。”
鄧綏聞言,皺了皺眉道:“依我看,倒是陛下過于自謙了。”
…………
另一邊,清朝。
康熙看著少年繼位的嬴政,也想到了自己,說道:“秦始皇嬴政少年繼位,朕也是少年繼位。”
“秦始皇之后加冠親政奪權,平定嫪毐叛亂,朕何嘗不是如此?想當初,朕智除奸臣鰲拜,平定三藩叛亂。與秦始皇何其相似也!”
“……”
秦明:“若故事的走向按照正常的順序走下去,太后與權臣把持朝政,一直到秦王成年加冠,而后還政,那么這多少,還會成為一個佳話。”
“然而,很多時候,故事的走向卻并不像當初設計的那般美好,反而,現實的殘酷,總會讓人痛苦得遍體鱗傷。”
“也就是在始皇大大從登基到加冠親政的十年里,他的人生,又前后遭遇了兩次重大的打擊。”
“其一是來自仲父呂不韋與母親趙姬的私通,直接讓他背上可能不是秦王親子的罵名!”
“事情的起因來源于嬴政的母親 ,最開始時,便是呂不韋府上的一個歌姬,只因后來嬴異人看上她,于是呂不韋這才將她送給了他。”
“只不過到了后來,趙姬又和呂不韋搞到了一起。”
“于是世人就懷疑,趙姬與呂不韋之間,可能很早之前在趙國時就已經有所茍合了。嬴政之所以能登上大秦的王位,主要還是因為他呂不韋私生子的緣故。”
天幕上,畫面繼續播放。
咸陽城內,隨著少年嬴政的登基,掌權的呂不韋與太后趙姬這對老情人也順理成章的搞到了一起。
漸漸的,咸陽城內,便多了許多風言風語。
市井之中 ,開始流傳出當今秦王乃是相邦呂不韋與太后趙姬的私生子。
只不過這些流言,都很快被呂不韋給打壓了下去。
然而,終究紙還是包不住火 ,流言再這么打壓,還是傳到了嬴政的耳朵里。
于是少年秦王第一次喚來了呂不韋,當眾向他問話。
(https://www.dzxsw.cc/book/96252166/3636594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