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隨著日子一天天走過,天氣也愈發寒冷。
自戚宗弼回京那日算起,已經過去了三個月。這小半年來,京城的氣氛一直不算太好,那夜北羌武人進京刺圣的事情就仿佛一根魚刺梗在所有京城人的喉間,以至于今年的春節都不算熱鬧,就那樣冷冷清清地過了。
這三個月來發生了好些事情。
比如皇帝陳勛砍了兩位大臣的頭。蘇亦不在,陳勛反而更加強勢了起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不得不逼著自己強勢起來。那兩位倒了霉的大臣都是兵部的人,陳勛突然開始有針對性的朝和軍隊掛鉤的方面整頓,心思活泛的大臣們多少能猜到一些原因。
而戚宗弼這三個月來卻沒有什么大的動作,這是令滿朝文武有些詫異的。直到陳勛開始整頓軍隊,大臣們這才恍然大悟,戚宗弼分明就是提前知道了消息,還給戚黨一脈都打了招呼,故此才沉寂下來,不敢去觸皇帝的眉頭。
春節時戚宗弼曾命人去蘇府送禮,理由是蘇府主人不在,怕府上冷清,特備上年貨,聊表心意。于老太雖是平民出身,但也不是不知禮數,收下禮后亦備上回禮,親自到戚府道謝。
年前時,在戚宗弼的安排下,陳勛與楊露見了一面,阿三執意也跟著去了,而跟著陳勛一起去的是陳忠君。陳勛見到楊露容貌后一時驚為天人,眼珠子恨不得就放在楊露身上不拿下去了。阿三也一樣,眼神一直就陳勛要害處游走。戚宗弼急了,事后與陳勛私談,反復再三勸說此女實非良配,而陳忠君心思轉開了,開始考慮是不是可以準備百選秀女的事了。
年后,陳勛親巡軍陣,觀沙場練兵。后召見三品以上武官,定了下年后出兵事宜。
一個月后,天氣有了回暖跡象,巡查使蘇亦送來表函,信中對賑災事宜做了詳盡描述,期間巡查北部二十一城,粗統計出流民傷亡,計兩萬余人,幸得以活命者,十數萬余。傷亡數字與上一年一樣,但不同的是,上一年的流民數量總共只有不到五萬。
陳勛見信龍顏大悅,當即下旨命蘇亦即刻回京述職,調令緊接而來,升任正一品太師。
同年五月,蘇亦攜帶著一身風塵抵達京城,陳勛率文武百官與城外五里處相迎。當蘇亦從那輛有些破舊的馬車上下來時,陳勛上前,伸手相扶,圣恩以至于此,百官無人敢言。
半年不見,蘇亦的下頜也蓄起了胡須,雖然只穿著一身樸素布衣,但久居高位的氣勢卻怎么也掩蓋不住。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些閱歷帶來的沉淀,一切鋒芒都收斂在了深邃的瞳孔中。
蘇亦下車,與陳勛相對而立,這才發現陳勛又長高了些。
二人對視沉默,久久無言。
許久后,陳勛后退一步,撣袖肅容,莊重行弟子禮,蘇亦坦然受之,然后伸手扶起。
陳勛起身,開口道:“辛苦先生!
蘇亦負手在后,搖頭嘆道:“苦從何來?陛下所言差矣。臣此行萬里,觀遍百姓之辛,聞遍百姓之苦……臣,不敢言苦。”
二人交談數句,往回走去,百官紛紛簇擁上來,道辛苦者有之,道賀者有之,亦有替黎民百姓道謝者有之。
戚宗弼分開人群,走上前來,當先作禮:“蘇太傅……不對,現在該叫蘇太師了,久仰。”
蘇亦也拱手回禮:“見過戚相,一直未得機會與戚相交流國政,過年時娘親曾修書立之,立之先謝過戚相禮贈。”
“會有機會的!逼葑阱鲂πΓ缓筠D頭對陳勛道,“陛下,此處不是述情之地,先回宮罷!
一旁的陳忠君終于找到機會接話,忙道:“是呀陛下,這天氣寒冷,陛下當注意龍體!
蘇亦不著痕跡地瞥了眼陳忠君,陳忠君沒有注意,然后蘇亦視線掃過,看到了人群中的林客標與卓不茹。林客標神情還有些激動,蘇亦在信中知道林客標最近不是太好過,自戚宗弼回來后,錦衣衛就愈發難管,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是戚宗弼當初留在錦衣衛中的暗子在搞事。而卓不茹,他的臉上也沒有了初見時的唯唯諾諾,蘇亦聽聞,自他執掌東廠以來,手段不可謂不強硬,硬是將東廠與司禮監劃清了界限,使陳忠君再也無法插手東廠事宜,也正因如此,陳忠君愈發不待見卓不茹了,據說已經不少次在陳勛耳邊說卓不茹的壞話。
皇帝上了龍架,陳勛拉著蘇亦一起進了車廂,百官簇擁著往皇宮走去。
街道便,城中百姓夾道觀之。楊露與阿三坐在街邊的一處茶樓里,也朝著街上張望。
“那蘇亦在哪呢?怎么沒看到人?”楊露剝著花生米,好奇問道。
阿三正在把盤中壞掉的花生全部挑出來,答道:“我又不認識,上哪知道去?你不是說你對這個人有印象嗎?你看到應該就能認出來了吧!
楊露擺擺手:“我想不起來在哪聽過了——不過聽戚宗弼說這姓蘇的是個好官,這次救活了好多流民!
阿三無聊道:“好官壞官都跟我們沒關系……別找了,找不到就算了,待會該回去了!
“那么急作甚?”楊露翻了個白眼,“天天待在那皇宮邊上,周圍除了侍衛都見不著人影,悶都悶死了!
阿三敲了敲桌子,皺起眉頭:“越是這種時候就越不能掉以輕心,司空雁我還算了解,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有預感,鬼見愁的人快來了!
……
一個月后,一道圣旨從皇宮傳出——發兵北征,驅逐北羌,收復失地。
(https://www.dzxsw.cc/book/96251843/157040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