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得給這個姓李的小子點顏色瞧瞧”。
當唐康時看到自己漂亮的孫女時,不禁微笑著點頭贊許。
盡管已經六十五歲,唐康時依然神采奕奕,眼神炯炯有神。
看著滿屋子的朋友賓客,這位老者心情十分愉悅。
身為一名老教授的唐康時,雖然不太喜歡過于鋪張的場面,但此刻在場的大多數都是熟悉面孔,感覺便有所不同。
唐康時請大家坐下,并欣然接受來自晚輩及親友們的生日祝福。
丁偉誠也趕忙上前獻上祝福。
唐康時朝著丁偉誠點點頭,表揚道:“小丁做得很好,學習成績出色,也很有才華,往后切不可松懈啊。”
“請您放心,唐教授,我會加倍努力的。”
丁偉誠表面鎮定自若,內心卻樂開了花。
能得到唐康時如此高度的贊揚,可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
丁偉誠有個優點,雖然自視甚高,但如果碰到對他有用的人,也能放下架子。
而唐康時正是這類“有用的人”中,最重要的一位。
因此在校期間,丁偉誠總是在人前人后刻意恭維唐康時,并積極展示自身的能力,目的就是為了贏得唐教授的好感。
不得不說的是,丁偉誠的努力確實得到了回報,至少唐康時記得他,并認可他是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
丁偉誠不由得看向李天明,心想這小子真是個奇葩,竟然用那樣粗魯的方式,就把校內的絕色女神給“拐走”了。
然而丁偉誠并不認為唐小雨會對李天明產生感情,她可能只是臨時失去了理智,才會讓李天明有機可乘。
像李天明這樣的愣頭青,在這樣的場合注定只會默默待在角落里,無人問津。
想到這些,丁偉誠更覺得自己勝券在握。
就在這個時候,唐康時開口喚道:“天明,你過來一下。”
丁偉誠心頭一震,難不成唐康時真認識那個小子?
不只是丁偉誠,沈秀秀也同樣感到驚訝。
在沈秀秀的認知中,唐康時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收藏家,但他與李天明應該是毫無交集的。
如今竟然主動喊出李天明的名字,似乎還顯得十分熟絡。
李天明輕輕一笑,走上前去:“祝唐老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好,你這個祝愿用得妙。”唐康時回答道。
李天明接著說:“唐老師,很久沒見您了,我一直挺想念您的。”
唐康時笑瞇瞇地回應,轉向唐云擎說:“看到了吧,天明這孩子還是會說話的。”
唐云擎點頭稱是:“爸,天明最近幫了我很多忙,真是個不錯的小伙子。”
說著,唐云擎還瞥了一眼自家的女兒。
此時,唐小雨依舊保持著平靜的表情,一如既往的淡定。
唐康時和唐云擎這對父子,在場的人士都知他們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他們二人不僅是唐家的精英,就算在全國范圍內也是數得上的角色。
他們二人同時稱贊同一個人意味著什么?
那就意味著這個人受到了唐家人極大的重視。
在場的人中,只有少數幾個人認識李天明,大部分人甚至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
此刻,大家都好奇地打量著這位年輕人,想要看出他有何特別之處。
當然,也有人對李天明產生了嫉妒之心。
出風頭的事情人人都想做,憑什么好事就落在了別人的頭上呢?
尤其是李天明看似一無所長,也沒有什么顯赫的背景,在這種情況下,更是難以令人信服。
抱著這種想法的,丁偉誠無疑是一個例子。
郭力行和馬杭也是其中之二。
他們兩人年齡稍大于李天明,約莫三十出頭。
他們曾經是唐康時的學生,畢業后也常常跑去找唐康時幫忙。
也因此學到一些古玩鑒定的技巧。
當然,他們掌握的只是皮毛而已,剛剛入門而已。
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有很多愛收藏的朋友找他們做顧問,在本地也多少有點名聲。
所以嚴格來講,郭力行和馬杭也可說是師從唐康時。
雖然唐康時未曾明確說過郭力行和馬杭是他徒弟,但這兩位自認是唐康時的弟子。
并且,郭力行和馬杭還時常較量,都想爭做“首席弟子”。
此刻看見李天明如此受寵,他們兩人哪里還能忍受。
郭力行和馬杭默契地交換了一個眼神,從中都能讀出同一個想法——“得給這個姓李的小子點顏色瞧瞧”。
盡管在此之前他們并未見過李天明,但從唐康時口中也聽說過他的事情。
原本以為李天明年紀不小,誰知真人看上去那么年輕。
他們都覺得唐教授對于李天明的贊賞有些過分夸大了。
這時,丁偉誠從隨身攜帶的包里取出一本書,書皮還完好未拆封。
“唐老師,我也沒啥好禮物給您,這是我剛出版的一本詩集,就當是送給您的生日禮物吧。”
唐康時面露笑容,立刻接過詩集:“哎呀,真不錯,你都已經出詩集了,回頭我一定好好拜讀。”
丁偉誠客氣了幾句,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喜悅之情。
丁偉誠這一舉動無疑讓自己在眾目睽睽之下
(https://www.dzxsw.cc/book/95732669/363659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