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家兄朱由校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掃平山東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掃平山東


  “齊王率兵破賊軍于東阿,斬首三千,生擒叛軍大將沈智,俘敵二萬二……”

  “齊王率兵破賊軍于東平,斬首二千,斬殺叛軍大將夏仲靜,俘敵八千二……”

  “齊王率兵收復鄆城,斬首六千,斬殺叛軍大將張柬白﹑侯五,俘敵六千……”

  “齊王率兵掠陣,于蜀山湖東,與山東巡撫袁可立合兵破賊軍十萬,生擒叛軍首腦徐鴻儒,斬首九千七,俘敵八萬四……”

  “齊王率兵,于巨野破叛軍右丞相陳燦宇,于嘉祥破叛軍大將徐和宇,斬首六千五,俘敵三萬二。”

  “至十月十七,山東全境叛軍已清,官軍共斬首三萬三千六百三十二級,俘敵十七萬,其中齊王率兵斬首二萬七千二,俘敵十五萬三千余人!”

  天啟二年十月二十,伴隨著一封封捷報傳入宮中,常朝之上的群臣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還說什么二十日擒敵,結果對方十四天就掃平了山東叛軍,估計剩下六天都能把豫東的叛軍掃平了。

  這下好了、沒添成堵不說,還給了朱由檢展示領兵才能的機會。

  這種平叛速度,貫穿大明一朝都未曾有過。

  這固然是因為這是大明第一次在平叛之中使用這么多騎兵,加上對手也不過是一群泥腿子,打贏固然正常,但從斬首和俘獲來看,賬面上的功績也未免太好看了……

  諸多文臣閉上嘴,眼觀鼻、鼻觀心,持著笏板在大殿上不說話,而朱由校看著群臣,再看看手中的捷報,嘴角一挑道:

  “齊王剿滅叛軍指日可待,可提前為齊王慶功了。”

  “初授齊王由檢驃騎將軍,正二品,吏部造冊。”

  “臣領旨……”

  新任吏部尚書張問達應下,而葉向高聞言,便也開口道:

  “萬歲、雖然山東全境的叛軍被平定,但豫東的開封府、歸德府依舊還有數(shù)萬叛軍。”

  “此外、四川成都一帶,湖廣武昌、襄陽一帶,均爆發(fā)了不小的叛亂,這些都需要當?shù)毓佘娗巴脚选!?br />
  “這件事情、內閣看著辦就行了。”朱由校回應一聲,隨后開口道:

  “秋稅上交一事,各省做的如何了?”

  朱由校心中有些擔心,這主要是因為前年、去年,江南的賦稅能上交,都是因為戚金父子在浙江募兵,間接插釘子導致的。

  但今年他們并沒有安排戚家父子去浙江募兵,因此他有些擔心江南的士紳會搞小動作。

  不過、興許是被皇帝接連兩年在浙江駐扎人馬的操作給嚇到了,為了不讓皇帝繼續(xù)用“募兵”的形式駐兵,因此今年的江南顯得格外平靜。

  “回萬歲……”

  江南的事情,自然是由浙黨的朱國祚來開口較好,因此他作揖回應道:

  “浙江今歲夏稅、秋稅共折色繳納一百二十六萬四千余兩,留存三十八萬四千余兩,起運九十萬兩整。”

  “加派銀共收繳四十萬余二千兩整,全部起運,與秋夏稅一同起運者,共計一百三十萬余二千兩整。”

  夏稅收麥、秋稅收米,除去蠲免的遼東行省,眼下大明兩京十四省中,浙江省的夏稅占3.32%,秋稅占10.76%……

  紙面上浙江人口一千零七十八萬人,總共收出近一百六十六萬兩,看上去確實很不錯了。

  因此、朱由校還是比較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將目光放到了葉向高身上,示意讓他說說其它各省。

  對此、葉向高也心知肚明,開口說道:

  “今歲南直隸夏、秋兩稅,共折色一百六十五萬六千余兩,加派六十五萬七千兩,留存四十萬兩整,起運一百九十一萬三千余兩。”

  “江西夏、秋兩稅,將夏稅麥全部折色為六萬四千余兩,秋稅收現(xiàn)銀十二萬余三十七兩四分,米二百四十六萬五千石。”

  “因年初山東大震,南直隸、浙江調撥常平倉糧,因此江西二百四十余萬石米,送往南直隸與浙江,江西留存全部現(xiàn)銀,今歲并未起運順天。”

  說完這句話,葉向高沒有繼續(xù)說下去,而是等待皇帝反應。

  不過、朱由校也清楚,山東大震確實耗盡了南直隸和浙江的常平倉、官糧,因此沒有太大的反應。

  見皇帝沒有反應,葉向高也就對最后的幾省陸續(xù)匯報。

  陜西、山西、北直隸、河南四省,合計上交麥四百二十余萬石,米七百九十余萬石,現(xiàn)銀七十八萬六千兩,留存二十萬兩,麥一百四十五萬石,米二百零四萬石。

  福建、廣東、廣西則是折色了一百零九萬兩銀子,起運二百零七萬石米,留存三十萬兩,一百二十萬石米。

  至于剩下的四川、湖廣、貴州、云南四省不用多說,今歲是沒有什么加派和夏秋稅了。

  山東自己賑災,被蠲免了一年,也沒有什么賦稅。

  因此、算起來,各省匯報的情況,就是今年大明的戶部收入,有現(xiàn)銀六百零二萬九千三十七兩四分,米一千二百四十三萬五千石,麥四百二十余萬石。

  這田賦對比去年的田賦稅收,簡直打了一個五折。

  這其中固然有因為田賦大省的四川、湖廣、山東沒有繳納田賦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還是大明的用兵太多、太頻繁了。

  別的不說、三十萬正輔兵在貴州中作戰(zhàn),西南五省都在供應,廣州也是同樣。

  山東、河南一個地震,一個黃河決堤,又加上叛軍舉旗,自然交不了多少。

  米麥一千六百多萬石,現(xiàn)銀六百萬兩,聽著固然還不錯。

  但除去各省的留存,便只有四百多萬兩現(xiàn)銀,米麥八百萬石可以運抵順天府了。

  這么一來、現(xiàn)銀還好說,但米麥根本不足去歲的一半。

  所有大臣都沒有再開口,而朱由校則是緊皺著眉頭,因為他的內帑,今歲的收入也不過五百二十多萬兩。

  這個五百二十萬兩里,其中有二百多萬兩,還是御馬監(jiān)前前后后運送給內帑的,不然今歲內帑的歲入恐怕只有二百多萬兩。

  可以說、一場地震加西南的戰(zhàn)事,把大明的財政搞亂的不輕。

  僅憑手中的八百多萬石米麥、九百多萬兩銀子,頂多把西北四鎮(zhèn)、朝中官員、天下驛站、宗室的軍餉、俸祿發(fā)放,最后也就能剩個二三百萬兩了。

  眼下只是十月,距離明年秋收收上來還有一整年。

  用二三百萬兩銀子渡過一整年,簡直可以說令人發(fā)笑。

  “其他五部和五寺的歲入呢……”朱由校略感頭痛的詢問,而葉向高接著回應道:

  “合計一百四十二萬三千余兩,米麥七十八萬石。”

  寥寥勝無……

  聽到六部五寺的歲入才這么點,朱由校頭疼了,因為這樣的歲入,依舊不能滿足明年朝廷的開支。

  畢竟誰也不知道,明歲會不會又出現(xiàn)了什么天災人禍。

  最關鍵的是,朱由校知道、明年秋收之后,立即就要開始收復遼東這樣重要的大仗。

  別的不說、正輔兵幾十萬開拔,便要一次性給出上百萬,乃至二百萬兩。

  除此之外、大軍需要的糧食雖然已經有朱由檢打包票說御馬監(jiān)可以自己解決,但朱由校還是需要未雨綢繆,做第二手準備。

  所以、想要不耽擱明年收復遼東的行動,明歲動兵之前,朝廷必須要有足夠的銀兩賦稅才行。

  想到這里、朱由校只能皺眉的捏了捏眉心,而這時忽的有人開口道:

  “萬歲、戶部這邊,御馬監(jiān)還積欠著七百九十七萬六千余石賦稅,按北直隸的糧價,應折色為三百九十八萬八千兩銀子。”

  朱由校瞥了一眼,是戶部尚書汪應蛟,而對此,他也只能回應道:

  “嗯……這件事吾知道了,齊王出征后,御馬監(jiān)提督曹化淳說過,將會在折色后,開春送往戶部的新銀庫。”

  “罷了,既然戰(zhàn)事無礙,退下吧。”

  他一擺手示意百官退下,而百官們也紛紛唱聲,隨后退出了主敬殿。

  至于朱由校,他在百官退走后,對旁邊的魏忠賢道:

  “去勖勤宮傳曹化淳,讓他前往養(yǎng)心殿候著。”

  “奴婢領旨……”魏忠賢老實應下,隨后吩咐其他隨身太監(jiān)去辦事,他自己則是帶著司禮監(jiān)的奏疏,送朱由校返回了養(yǎng)心殿。

  返回養(yǎng)心殿之后不久,曹化淳就來到了養(yǎng)心殿。

  在隨身太監(jiān)的通傳下,朱由校示意讓他進來。

  片刻、曹化淳便進殿跪下行禮,而一邊處理奏疏,一邊皺眉的朱由校也開口道:

  “傳你來,是要問問你,御馬監(jiān)今歲的歲入幾何。”

  這樣的詢問,對于經常記賬的曹化淳來說,幾乎不需要思考就回稟道:

  “回萬歲,御馬監(jiān)今歲共入二千七百六十四萬四千余石,扣除積欠戶部的賦稅后,還有一千九百六十六萬八千余石。”

  “多少?”聽到這一串的數(shù)字,朱由校停住了手中的筆,緊皺著眉頭抬頭追問。

  無奈、曹化淳又重新報了一遍,而這樣的數(shù)目,讓除了曹化淳以外所有的人瞠目結舌。

  合著御馬監(jiān)現(xiàn)在比朝廷還有錢有糧,怪不得齊王在京時,一點都不慌錢糧的事情。

  原來是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他們還沉浸在那一連串震撼的數(shù)目中,而曹化淳又繼續(xù)道:

  “除了田賦、皇店的結余是二百五十六萬四千余兩。”

  “眼下庫銀尚有四百一十五萬兩整,存糧總數(shù)算上秋收是二千零七萬余石。”

  曹化淳波瀾不驚的回稟,卻再一次讓眾人陷入震撼中。

  更重要的是,朱由校敏銳的抓住了結余二字,隨后聯(lián)想到了御馬監(jiān)送往內廷的二百余萬兩銀子,以及撥發(fā)的銀子。

  這么算下來,每年經過御馬監(jiān)手里的銀子,早就超過了千萬兩。

  因此、朱由校很好奇,這些銀子花到哪里去了,所以開口詢問道:

  “御馬監(jiān)的收入折色是多少,開支又主要是哪些?”

  “回萬歲……”曹化淳并沒有覺得不妥,因為朱由檢交代過,只要皇帝詢問,都可以告訴:

  “御馬監(jiān)的折色算下來,足有二千二百余萬兩,其中大頭是糧食貿易。”

  “至于開支,主要是一京二省的上直十六衛(wèi)軍、十二拱衛(wèi)營,以及山西外拱衛(wèi)的二十八營,遼東的四十四營,大寧三衛(wèi)。”

  “這些人馬的軍餉便需要發(fā)五百四十余萬兩,而吃食上,也需要花費二百七十余萬兩,所以僅僅這些便需要八百多萬兩銀子。”

  “除此之外,盔甲廠、軍械所、天津造船廠的開支加起來便有二百余萬兩。”

  “除了這些、還有支持大寧三衛(wèi)屯墾、運軍糧去遼東,這些開支合計在三百萬兩左右。”

  “今歲的歲入,可隨意調動的銀兩實際不過是在六百多萬兩罷了,而又運往南邊和內帑六百七十萬兩,所以能結余的只有二三百萬兩銀子罷了。”

  二千二百萬兩銀子……

  聽到這個數(shù)目,即便知道是折色后的數(shù)目,并不代表御馬監(jiān)拿到了這么多銀子,但這數(shù)目帶給眾人的震撼,還是難以言表的。

  要知道,在朱由檢改革御馬監(jiān)之前,大明的田賦是二千四百至二千六百萬石左右。

  按照北直隸的糧價折色,也就是一千二百萬兩至一千三百萬兩銀子。

  加上內廷、六部五寺的收入,大明折色之后的財政也就和眼下的御馬監(jiān)相差不多罷了。

  現(xiàn)在的御馬監(jiān),不僅給國庫直接繳納三百多萬兩銀子,自己還能歲入二千二百萬兩銀子。

  再加上國帑的歲入,便是四千六七百萬兩的折色數(shù)目。

  大明除了國初的前一百年,可以達到這樣的折色數(shù)目外,其他什么時候能有這么恐怖的歲入數(shù)目?

  或許是害怕皇帝以為這就是御馬監(jiān)的永定歲入,曹化淳也緊接著解釋道:

  “今歲能有如此高的歲入,也是全賴遼東糧價高漲,因此南糧北販,平抑糧價才能有這樣的歲入。”

  “眼下遼東糧價已經平抑,加上明歲收復遼東之后情況改善,殿下說過,御馬監(jiān)的歲入應該會暫緩在一千二百萬兩左右。”

  “若是解決了陜西、河南、山東的衛(wèi)所問題,歲入應該會提高到一千四百余萬兩,若是在三省開辦皇店,歲入可以達到一千五百萬兩。”

  曹化淳老老實實的交代,卻不想這話根本就沒有起到“謙虛”的作用,反而刺激了朱由校。

  他這才知道、自家弟弟在斂財這方面的能力到底有多么恐怖。

  大明朝自軍屯籽糧敗壞以來,斂財最厲害的皇帝也不過就是正德和萬歷兩個皇帝了。

  正德皇帝憑借大肆開設皇店、辦皇莊,得到了一部分邊軍的控制權。

  但由于當時他面對的是整個泛江南文官勢力,所以沒能快速的將時局穩(wěn)定下來。

  倒是萬歷皇帝、雖然面對的是被嘉靖玩分裂的文官體系,但在斂財這方面的能力確實不行,一個礦稅沒收好不說,還把民心給玩崩了。

  相比較他們倆,朱由檢的斂財方式就有些變態(tài)了。

  抓住了正德皇帝想抓住的兵權,兵權不是依靠邊將,而是依靠自己練兵,從兵馬控制的能力來說,朱由檢的能力遠高于朱厚照。

  又相較于朱厚照需要面對鐵板一塊的泛江南文官勢力,朱由檢面對的時局卻很好,泛江南文官勢力分裂百年,難以聯(lián)手對付他。

  在這樣的局面下,通過抬高東林、打擊齊楚浙宣昆五黨,隨后又在東林一家獨大的時候,選擇了在朝堂幫齊楚浙宣昆五黨說話。

  這一手平衡就玩的讓兩派文臣一直沒有把他當成一回事。

  如果不是遼沈之戰(zhàn)里,朱由檢用滿桂出塞,而過早暴露了實力,之后又在裁撤山西和北直隸的行動中,展現(xiàn)了恐怖的兵權,那估計眼下的兩派文官還在互撕,根本就無暇估計朱由檢。

  這么一想、朱由檢的手段就很恐怖了。

  他明白開皇莊會讓百姓和中小地主、富農等勢力厭惡,所以他選擇了得罪已經勢弱的勛貴,來對軍屯田動手,重新開辟一個和百姓無關的財源。

  之后他再用分地的手段,拉攏了底層軍戶的人心、和獲得土地的普通百姓的民心。

  這么一來、朱由檢就有一個龐大的基礎來支持他了。

  他的強大表面上看起來是兵權,然而兵權之下是民權。

  幾十萬大軍的背后,是數(shù)百萬的士卒家屬,以及數(shù)百萬的無田百姓。

  要動朱由檢,就要先把朱由檢和這加起來超過上千萬人的聯(lián)系給切斷,才能徹底將他從政治中心剝離。

  上一次有這么大基礎支持的人是誰?

  一瞬間、朱由校腦內閃過了太廟內的一幅畫像。

  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支持他的勢力,是跟隨朱元璋起家的淮西勛貴,淮西子弟。

  這是一股怎么樣的勢力?即便是朱元璋本人,也花了整整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將這股勢力壓制到了和文官平衡的局面,為此打殺了諸多驕縱桀驁的名將、名臣。

  試問眼下,整個大明有誰敢說,手段比朱元璋更果斷、狠辣?

  這樣的人沒有,即便是創(chuàng)造出這新利益勢力的朱由檢,也根本停不下來。

  哪怕他現(xiàn)在宣布就藩,但他麾下的幾十萬兵馬、上千萬子弟也不會同意。

  將領會架著他繼續(xù)前進,而朱由檢能做的,就是壓制這個勢力,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底線。

  這個底線是什么?

  “吾弟……有太……有漢之光武皇帝之風”

  朱由校在短時間分析了所有,最后本想說朱由檢有太祖高皇帝之風,但又害怕這句話被文臣知道后警惕,因此只能將對比的對象換成了光武帝劉秀。

  劉秀能打、也善待功臣,但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在晚年制住崛起的豪強勢力。

  不過這也不怪劉秀,畢竟劉秀時期的豪強勢力遠不如唐初武勛和明初淮西勛貴,沒有必要大刑打殺。

  劉秀沒有想到的,恐怕就是自己的子孫大多早夭,短壽,讓豪強連續(xù)抓住了數(shù)次擁立之功而迅速崛起。

  可這一切、并不是朱由校想說這話的原意。

  他之所以說這句話,是因為他明白,自家弟弟終究會與自己心中所想的弟弟背道而馳。

  朱由校想的很好,便是讓自家這個唯一的弟弟,做一個閑王,安度此生。

  但在各種勢力的夾擊,外有強敵,內有內賊,上有天災,下有人禍的局勢中,他還是不得不將自家弟弟拖下了水。

  朱由檢掌握如此大的一個勢力,并沒有讓朱由校忌憚,他擔心的是朱由檢的日后。

  要平衡這樣一個以軍隊和田地而起家的勢力,所制衡的利益自然也是于軍功和田地。

  這也就難怪、為什么朱由檢一直在強調向外屯墾,開拓了。

  向外開拓才能給軍隊軍功,才能給軍屬發(fā)田。

  如果這些都滿足不了,那么就別想這個利益集團能一直對外,終有一天他們會對內的。

  “行了、你退下吧……”

  朱由校臉色不悲不喜,只是在先前有過短暫的驚詫,真正做到了曾經朱由檢所說的不露喜怒于面。

  只是在他開口之后,曹化淳卻頓了頓,沒有起身,似乎還有什么話需要說。

  “怎么?弟弟還交代了什么事嗎?”

  朱由校敏銳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而對此、曹化淳也遲疑了數(shù)秒,最后才艱難道:

  “殿下說、三省宗室、可以提前革新了……”

  “……”一席話說出、眾人無言,唯有心中一緊。

  魏忠賢心中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將這些天的所有都在腦中過了一遍,最后才得出結論:

  “難怪齊王在這次平叛會開口主動領兵出擊,原來是要對三省宗室下手……”

  “秦藩走旁系上位,地位不穩(wěn),管控不住旁系,齊王一聲令下,恐怕無力反駁。”

  “山東有德、魯、衡三王,卻并非大藩,因此出兵時特意許下了要生擒徐鴻儒。”

  “徐鴻儒只是一個借口,真正要做的,是把最難解決的福王和周王解決。”

  “先解決山東的叛軍,最后帶兵入河南,那可操作的地方可就大了……”

  魏忠賢咽了咽口水,想到了平日里對自己偶爾露出笑意的齊王,居然有這樣心計的時候,也開始仔細回想自己有沒有得罪過對方。

  至于魏忠賢能想到的,朱由校自然也能想到。

  他在心底嘆了一口氣,心想自家這個弟弟,做事情總是如羚羊掛角般,讓人想不到他的真實意圖。

  可以說、這廝是把兵法用到了政治行動上,并且連自己也看不透。

  恐怕周藩和福藩,以及鄭、唐、崇三王都要被革新了。

  不革新的下場,恐怕就是齊王剿賊不利,讓賊寇向西、南逃竄而圍困宗親藩王了……

  恐怕福王和周王,眼下已經猜到了自家弟弟的想法,開始驚恐了……

  想到這里、朱由校不知道為什么,在一想到自己那個好三叔惶恐的樣子,嘴角就不自覺的挑了起來。

  “鄭娘娘、朕真想看到,你知道朕那好三叔將被賊寇圍困時的表情……”


  (https://www.dzxsw.cc/book/95529277/7627334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