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宗藩局勢
“嗷嗷——”瓲
“抓緊把腿抓緊!”
“這家伙力氣還挺大,把刀給我!”
黃昏,隨著落日的余暉漸漸西斜,安靜了一天的村子也熱鬧了起來。
村口的曬場,家豬的啼叫聲此起彼伏,整個村子的人都準備好了吃肉的鍋碗瓢盆。
幾個宰豬的男人把豬按在了豬凳上,其中力氣最大的一個男人按住豬頭,拿起尖刀從豬的脖子捅了進去,一下子插進了腦袋。
只是這一下,這頭豬便不在撲騰,而負責屠宰的幾個男人開始負責屠宰下一頭豬,被殺的豬則是被另外幾個男人丟到了豬盆里,用滾燙的開水脫毛。
如此反復一次后,兩頭近二百斤的豬被屠宰,而負責做飯的人也開始了燒火做飯。瓲
這個時候,廚房鍋灶上是最忙的,因為殺了豬,原材料充足,什么豬肝、豬血、豬肺、紅燒肉、粉蒸肉、豬心內臟應有盡有,因此男人們也將自己平日里隱藏起來的一手烹飪絕活全用了上來。
朱慈燃和劉順還沒從剛才殺豬的場景里回過神來,便已經被人安排坐到了曬場的椅子上。
到這這會兒,他們算是相信了,南溪村真的是每天都在殺豬,每天都能吃肉,區別就是吃一頓和頓頓吃罷了。
居住在南溪村里,每天吃上一次殺豬飯,這是所有村民每天之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特別是對小孩來說,內心總是充滿了期望。
只是半個時辰過去,一些農婦就抬著一盤盤菜放到了桌上。
蒜苗炒的豬肉香氣撲鼻,讓人口水直流,一碗排骨煮蘿卜也讓人食指大動。
接下來還有炒豬肝、炒白菜和水煮青菜豆腐,以及一碗滿滿的辣椒蘸水。瓲
三盤肉一盤菜一盤湯……
這看上去簡單的菜肴,放在這個時代的平民家中,已經算是十分奢侈了。
厚實的米飯被打滿放到了朱慈燃二人的面前,坐在他們一旁的張老漢和另一個劉老漢勸他們快點吃,同桌的三個小孩已經開始了動筷子。
七個人,五道菜,南溪村的奢侈可見一斑……
只是,這樣的奢侈不僅僅是南溪村,而是大部分四川村落都這樣。
眼下的四川,大部分人都是之前的陜西移民,他們以生產隊為單位團結在一起干活,吃飯。
在他們遷移來以前,擁有四千多畝耕地的南溪村居住著一千多人,但曾經的南溪村村民都被遷移去了交趾,四川。瓲
等張老漢他們這群陜西移民遷移過來后,南溪村只有不到四百人,豐富的物產讓他們僅在兩年時間里就蓋了新房,置辦了牲畜,實現了每日吃肉的愿望。
田地的變多,賦稅的降低,這些政策加在一起而產生化學效應就是眼下的南溪村生活。
這一頓飯,朱慈燃起初忙著吃飯,但吃到后面他漸漸覺得自己的碗開始沉重。
不是因為飯菜太多,而是他想到了大巴山北部的“三西”三省。
只是隔著一座大山,山北吃野菜樹根,山南每日吃肉,這樣的生活差距,讓朱慈燃明白了自家叔父為什么要大力推行火車。
試想一下,若是大明每個省都通了火車,每個省的貨物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運抵隔壁省,那三省的生活還會如此嗎?
明明印度廝當的糧食堆積如山,可就是因為距離遙遠導致這些糧食只能制成飼料。瓲
如果大明能把印度廝當的糧食運到西北,那西北的百姓說不定也能吃上肉,哪怕不能每天都吃,但最少不會過得如此貧苦。
“鄭村官怎么沒來啊?!”
“好像和村外的大人們議事去了,讓我們先吃。”
“那給鄭村官留點飯菜肉湯。”
“得嘞!”
熱鬧的曬場上,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鄭村官,其它人也跟著紛紛喊了起來。
朱慈燃和劉順聞言,立馬看向了張老漢:“鄭村官對村民很好嘛?”瓲
“挺好的,他收稅不會像別的村官一樣克扣,平日里也基本不管事。”張老漢猶豫著說出,劉順聞言疑惑:
“不管事還算好?”
“唉……”張老漢嘆氣道:“你是不知道以前的村官有多折騰。”
張老漢沒說太多,但朱慈燃卻能聽得出其中的唏噓。
“無為而治,百姓不是沒了朝廷就活不下去,朝廷也不是非要折騰百姓才能維持,不折騰,就是最好的休養生息。”
朱慈燃腦中想起了當年金鉉教導他時說過的話,以前他不明白,但經過這一路他算是明白了。
一個不折騰的官員,對于百姓來說到底有多難,上面的人不會知道的……瓲
“鄭村官算好的了,不折騰,官府招募民工還會告訴村里人。”
劉老漢吃著肉開口,張老漢也是點頭附和。
面對此情此景,朱慈燃沒有開口說話,直到村宴結束,他和劉順告別了張老漢等人,背著滿載的水囊離開了南溪村。
來到路邊時,他們看到了坐在水泥地上的鄭三元,鄭三元也趕忙起身作揖:“殿下。”
“行了,回去繼續做你的村官吧,好好的,別折騰村民。”
朱慈燃沒和鄭三元說些什么見聞和需要改善的,因為南溪村村民在鄭三元的無為而治下,確實過的不錯。
“殿下慢走……”瓲
鄭三元作揖后退兩步,隨后才轉身離去。
在他走后,朱慈燃也踏上了繼續南下的道路。
從南溪村到青林口鎮還有三十里路,差不多在天徹底變黑的時候,他們能抵達青林口外扎營。
朱慈燃很少進入城鎮,因為在他看來,城鎮最易管理,反而是鄉野十分困難。
鄉野到底怎么樣,朝廷只能通過地方村官才能知道,但集鎮和城池不同,過往的行商可以帶來許多消息。
帶著這種想法,朱慈燃和劉順,以及兩名略胖的錦衣衛上了自行車,吭哧吭哧的埋頭苦踩了起來。
至于朱慈燃最新的游記內容,也被他整理之后命人送往了京城。瓲
幾天后,遠在京城的朱由檢拿到了朱慈燃的游記,而當他看到南溪村民的生活時,他總算松了一口氣。
“若是再無南溪村出現,我都要懷疑大明朝已經民不聊生了。”
靠在椅子上,朱由檢提起了一抹笑意,坐在殿內一起處理政務的陸文昭、曹化淳、王承恩三人則是早就看了游記內容,因此都帶著笑意,作揖回應朱由檢。
“好消息還是多的。”
朱由檢放游記放在了旁邊,帶著笑意,將一本奏疏拿了起來。
這是戶部的奏疏,而上面記載的則是各地秋收之后的歲入結果。
截止天啟十五年九月三十,大明商稅歲入四千二百三十七萬六千余兩,田賦糧九千八百七十九萬六千余石,天下百姓一億六千七百五十七萬四千九百三十七人。瓲
根據各省的情況,算上蠲免未繳納賦稅的各地,大明今年的總產糧約在十一億三千七百余萬石。
平均算下來,每個百姓應該有口糧七石,約一千一百斤不到,折合下來,每個百姓每天應該都能有三斤口糧。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實際上,由于南糧北調,大明需要出銀七千萬兩來購買糧食北運。
七千萬兩糧食,一邊平價從中南、西南市場購買,一邊低價在北方、江南賣出,儲存。
“按照入秋以來的糧價,皇店眼下有多少流動銀,能買多少糧食轉運江南和北方?能完成兩億三千萬石的運糧任務嗎?”
朱由檢放下奏疏,詢問著曹化淳,而曹化淳聞言也作揖道:
“皇店的書吏們算過了,流動銀大約有六千萬兩,朝廷只需要出一千萬兩,湊足七千萬兩,就能購得兩億石米麥。”瓲
“加上田賦的九千八百多萬石,折去路上的火耗,差不多能在兩千三百萬石左右。”
“下面的皇店已經開始收糧了,在開春前會先運抵五千萬石給山西、陜西、河西、河南、江西、浙江六省。”
“后續的一億八千萬石會在明年入秋前分批運抵六省,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但眼下稅銀不夠支付官員將士們的俸祿和軍餉,以及拿不出不足者一千萬兩米麥銀。”
“今歲軍隊和百官、兵馬司、衙役、教習的合計俸祿是六千八百三十萬余兩。”
“眼下,金融司新到海外金銀銅錠約四百六十萬兩,金融司存銀一千六百余萬兩,這些加上稅銀,只有不到六千三百萬兩,尚有一千五百三十萬兩的積欠。”
曹化淳面露難色的說著,但朱由檢卻沉吟了片刻,許久后開口道:
“兩億三千萬石米麥,運到北方后,需要按照多少售出,才能收支平衡?”瓲
這個問題讓曹化淳敲了敲算盤,他先計算了成本說道:“南方兩千萬石米麥的成本是七千萬兩,田賦糧如果就地售出能獲利四千四百六十余萬兩。”
“加上運費,支出約一億一千七百萬兩左右,火耗過后,運抵地方的兩億三千萬石米麥,價格最少得按照每石五百一十文售出。”
“只是殿下,這個價格肯定會讓民間糧商不愿意再購糧售往災區,況且朝廷也需要用銀子。”
“因此奴婢提議,按照災區現有米價的八成售出糧食。”
“這么一來,國朝能獲利兩千八百余萬兩銀子,補足各衙門的積欠后,還剩二千三百余萬兩。”
曹化淳給朱由檢算了一筆賬,尤其提醒了糧食不能賤賣。
說到底朝廷的米價是“平抑”,而不是“賤賣”。瓲
按照收支平衡來說,他們可以把每石米按照五百一十文的價格售出,但這么一來,民間許多糧食商人就要面臨破產了。
他們可沒有皇店那么強大的收糧渠道,他們的成本價也比皇店的要高,因此按照災區市價八成販賣糧食,商人可以小賺一筆,百姓也能吃到糧食。
一旦后續朝廷沒有能力運糧,民間商人沒有虧本的情況下,他們也會自發運糧前往災區販賣。
因此,大明朝的糧食不管成本多少,只能按照當地糧價的八成販賣。
例如眼下山西米價八百文每石,皇店就只能降到六百四十文每石。
再繼續降下去,那就會讓眾多糧商破產了。
這個道理,朱由檢也是知道的,甚至他也知道,最能及時止損的辦法,實際上是把山西百姓遷移到四百萬以下,甚至可以低到山西耕地十分之一的人口。瓲
只是他能這么想,卻不能這么做。
強制移民和主動移民是兩個概念,主動移民的人很少會跑,但強制移民的人大多數都會跑,除非朝廷能拿得出實質性的福利。
例如像麓川、舊港一樣,百姓過去就發熟田二十畝。
如果不能這么做,那即便朱由檢把生田的數量提高到百畝一人也不會有多少百姓敢去,只有餓到急紅了眼主動遷移的人會去。
強制移民的結果是什么,看看明初洪武、建文、永樂移民就明白了。
近半個世紀的移民,結果留下的人只有不到移民的二分之一,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更何況,現在朱由檢根本拿不出太多的糧食來強制移民。瓲
“按照你的意思辦吧,另外百官武將的俸祿,全部發到存折上去。”
朱由檢準備用存折來延緩時間,盡管他可以動用銀行之中的存銀,但非到萬不得已,他不會那么做。
“眼下銀行的存折發了多少份,存銀有多少?”
朱由檢對曹化淳詢問,曹化淳卻看向了王承恩,王承恩則是翻了翻文冊,過了片刻作揖道:
“國朝下發存折七百七十六萬九千余本,戶籍本三千二百一十九萬余本,銀行內存銀七千九百三十七萬六千余兩。”
銀行的存銀不多,朱由檢并不覺得奇怪,哪怕銀行已經運行好幾年了,但說到底需要異地用銀子的,大部分都是商賈。
至于士紳和百官,他們才不會將銀子全部存到銀行里,不然哪天被抄家就真的完蛋了。瓲
最后的百姓,由于沒有出遠門的需求,加上大明銀行沒有存款利息,因此他們更不可能存款,或者說眼下的局勢,百姓手里也沒有太多銀子。
不過不管怎么管所,按照銀行的銀兩規模,只要不發生大量的擠兌,大明完全可以調動其中十分之一的銀子來使用,來年再補上。
如果火車通了各地,那這個標準還能增加,不過那已經是之后的事情了。
“眼下諸藩的情況如何?”朱由檢轉頭詢問起了陸文昭,畢竟情報這塊他負責。
對于朱由檢的詢問,陸文昭腦中快速過了一遍這些天自己看過的情報,緊接著整理說道:
“眼下,有實力的諸藩目前存在印度廝當,而利未亞的諸藩雖然已經開始就藩,但大部分藩王只派出了先遣隊,規模不超過一營兵馬。”
“就藩利未亞的諸藩心里應該是有顧慮的,按照時間來說,他們所派出的先遣隊已經抵達了各國在利未亞的藩地。”瓲
陸文昭先是籠統的解釋了一些目前諸藩的格局,然后才細細說道:
“目前印度廝當的諸藩們施行的政策都和國朝新政類似,而國朝也在當地開辦官學,派任官員。”
“國朝派過去的官員,占據印度廝當諸藩國官員總數的三成,約九萬人。”
“廟堂上,藩王們還需要依仗國朝官員來治國,目前印度廝當諸藩國分為藩王、世子、文官、武官、國民、土民等階級。”
“至天啟十五年六月三十日癸卯,諸藩麾下的國民合計三十七萬九千四百三十七人,土民三千二百余萬人。”
“諸藩掌握的耕地面積約兩億七千余萬畝,產糧約四億五千余萬石,不過當地賦稅是土民十賦三,因此諸藩歲入田賦糧約一億三千五百余萬石。”
“這些糧食,每年賣給皇店的有大約五千萬石,價格按照每石二百文出售。”瓲
“自天啟十二年麓川平定后,麓川興起飼料廠,皇店從印度廝當購買的糧食在麓川制成飼料后賣往各地,飼料每石二百五十文。”
“此外,諸藩還對波斯、魯密(奧斯曼)等國售出糧食,數量在八百萬石左右,規模不大,諸藩沒有皇店的遠洋貿易能力。”
說到這里,陸文昭緩了一口氣,緊接著看了看臉色毫無變化的朱由檢后,他才繼續說道:
“眼下,諸藩合計有八十營兵力,合計有二十四萬兵馬,其中有二十六營兵馬歸小西洋監察使司統轄,負責抵御諸藩北方的南虜。”
“這些兵馬的軍餉和支出占據諸藩五成以上賦稅,,其中二十四萬兵馬里,有七萬是國朝的營兵,屬于他們自己的只有不到十七萬。”
“近些年來,隨著國朝移民不斷,并且移民的大部分都是國朝內部的孤家男丁,因此十七萬軍隊除了有兩萬歸化倭兵外,其余十五萬皆是國民兵。”
“這十七萬兵馬中,裝備了國朝退役的六萬三千余只步銃、九百二十七門燕山五斤炮。”瓲
“按照諸藩眼下的賦稅和采進速度,大約天啟十八年左右,這十七萬軍隊可以全部列裝步銃,外加三千門左右的燕山五斤炮。”
“唯一的缺點,就是諸藩在統籌能力上不行,大小上百藩國,能統兵超過一萬的將領屈指可數。”
陸文昭將一個大概的印度廝當告訴了朱由檢他們,朱由檢聞言則是沒有放在心上。
二十四萬兵力雖然多,但其中只有十七萬屬于諸藩。
哪怕他們能在明軍撤離后,繼續募兵至二十四萬,對于大明來說也算不得什么威脅,只需要選偏將一位,帶兵三萬就能橫掃印度廝當,包括北部的莫臥兒。
這還只是軍事上,從政治上來說,出身大明的官員注定了會在諸國占據一席之地,尤其是當官學學子開始參加恩科之后。
試想一下,每年數百萬接受過小學、中學教育的學子去競爭那只有五六萬名額的官職,可以說每個人都是百里挑一。瓲
對于在印度廝當時“小族凌大族”的藩王們來說,又有能力,還是同族的學子們可以說是他們極力要拉攏的對象。
這群接受了大明教育的人去了諸國,自然也會鞏固大明的宗藩體系。
軍事和政治都如此,經濟就更不用多說。
眼下諸國的財政收入,有超過三分之一是來自糧食出口,而糧食出口里,大明又占據了十分之九的貿易額。
如果諸國反水,大明只需要中斷一年貿易,就能讓藩國對內欠餉一年。
諸藩之中,唯一有實力獨立于大明之外的,便是朱由檢的齊藩。
可問題在于,相比齊藩的疆域,疆域上的人口增長速度會很慢,齊藩根本沒有什么對外征戰的需求。瓲
就拿土地來說,齊藩理論上的就藩地是整個美洲,而美洲面積是四千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幾乎能追平亞洲。
拿眼下的生產力來說,亞洲土地上的人口在現有生產力下,數量大概是兩億五千萬到三億人。
如果把不適合人類生存的青藏高原、沙漠、戈壁灘除去,那亞洲的可用面積也不比齊國大多少。
眼下的亞洲可生活三億人,那齊國只要齊國不斷開發,它的疆域上最少能以現在的生產力來生存三億人。
進入工業時代后,齊國最大能開墾五十幾億畝耕地。
五十幾億畝耕地,對于齊國來說,哪怕給朱由檢二十一世紀的農業技術和科技,想要全部開發出來,需要的時間也是以十年來計算的。
這還只是耕地,還有礦產、石油等重要資源沒算上。瓲
就算朱由檢就藩之后,齊國人口能在他死前達到兩千萬人,這兩千萬人想要繁衍的占據整個齊國疆域,也需要在生育率不變的情況下努力上百年,乃至數百年。
屆時,大明還在不在都成問題,況且隔著兩大洋,齊國頂多遠程干預一下歐洲和利未亞的戰事,想要跨越大洋和大明爭鋒,那可謂癡人說夢。
朱由檢給齊國的定位就是,不被鎖脖子、但屬于地緣政治邊緣的國家。
想到美洲的地勢,朱由檢抬頭看向了陸文昭:“說說利未亞的事情吧,諸藩的先遣隊如何了?”
“這……”陸文昭面露難色,只能作揖道:“上次消息送來是半年前,按照時間來說,最少還需要一個月,才能知道利未亞諸藩先遣隊的情況。”
“不僅是先遣隊,連南昆侖監察使司的情況如何,也需要一個月后才能知道。”
陸文昭說出了大明疆域過大的不便,對此朱由檢略微皺眉,但也沒有抱怨什么,只是交代道:瓲
“有消息立馬通知我,另外西域那邊的事情也盯緊一點,這幾年國朝遭遇天災人禍,京嘉鐵路尚未修好,先讓虎墩兔在西域唱唱戲,過幾年再收拾他。”
(https://www.dzxsw.cc/book/95529277/74362709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