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天災人禍
“叮鈴鈴——”
“別擠別擠!”
三月,邑陵的事情很快被百官傳出,為此許多家產容易變現的中小鄉(xiāng)紳開始變賣家產給皇店,以此湊夠錢糧遷移。
在遷移的事情上,各地士紳豪強選擇了不同的地方。
對于中西部省份的這些士紳豪強來說,他們根本不擔心自己被遷移,因為大明主要遷移人口的對象就是中西部省份。
對于北直隸的士紳豪強他們更不怕,畢竟他們本來就生長在北直隸。
對遷移事情有所抗拒的,主要還是湖廣、廣東、浙江、南直隸、河南、山東、福建、江西等一京七省。
為此,他們選擇的遷移方向也有所不同。
山東、河南遷移的方向主要還是安西、北庭,漠東、東海等省份,畢竟這些地方沒有瘴氣,雖然寒冷,但憑借手中錢財,也能雇傭百姓來幫自己開墾大量土地。
湖廣的遷移對象,主要是四川、云南、貴州。
剩下的南直隸、江西、福建、浙江等省份則是清一色的選擇了南邊的南州和交趾。
西南之地的瘴氣,便是他們也唯恐不及。
他們寧愿去遙遠的南州、瀛洲,也不選擇舊港和麓川,而交趾雖然也在選擇范圍內,但去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這船我們老爺包下了!”
“哪有包船的道理?!”
“我家老爺有銀子!愛包船就包船!”
只是一個月的時間,風波開始發(fā)酵,東南之地的船只被租售、搶售一空。
十數萬的鄉(xiāng)紳豪強向南州、瀛洲遷移,但由于他們家大業(yè)大,遷移往往需要一家租借一艘大船。
原本可以運送上千人的船只,瞬間被鄉(xiāng)紳們包船租借,面對這樣的情況,單純想要遷移的許多百姓只能被留下。
由于六月官府就會停止移民,因此不想背負債務移民的百姓,只能選擇了更為遙遠的齊國,因為齊國最少有船可以坐。
這樣的風波沒有停下的感覺,反而在愈演愈烈。
士紳豪強的遷移,讓不明所以的佃戶和百姓開始恐慌,他們也紛紛開始爭搶船只。
許多士紳見到后破口大罵,只覺得這群愚民愚不可及,罵他們耽擱了自己逃命的步伐。
但罵歸罵,卻根本不影響他們爭搶船只,遠逃海外的舉動……
“只是兩個月,皇店便已經收到二千六百余萬畝的掛牌,移民人口也突破一百八十萬之眾,這確實是……”
五月初三,當坐在齊王府承運殿里的洪承疇不知道應該怎么說時,坐在上首位置的朱由檢卻吹了吹面前的茶,抿了一口,不緊不慢道:
“逃得好,他們要逃就讓他們逃吧,朝廷也不可能殺這么多人!
“他們都逃出去,留在中原的百姓日子就好過了!
朱由檢的話讓洪承疇微微頜首,但他緊接著又抬頭道:
“近來,燕山官員也都大多行事小心了起來,看樣子是被殿下此舉驚嚇到了!
“不過,這兩千六百余萬畝土地,要是以正常的價格購入,皇店最起碼得出不少于一億五千萬兩銀子。”
“皇店,能拿得出來嗎?”洪承疇小心翼翼的詢問,朱由檢聞言也看向了曹化淳。
只見曹化淳搖了搖頭,顯然吃不下士紳吐出的這大塊蛋糕。
洪承疇也看到了他的表情和舉動,因此不免放下手中的奏疏,對朱由檢作揖道:
“殿下,這些田畝不足士紳手中田畝的十分之一,眼下士紳拋售如此,而國朝要國有制,那就不能把田地賣給百姓,只能分地!
“這么大筆銀子,哪怕加上銀行,恐怕也難湊出!
“下官的建議是,或許可以將南州、安西等地的土地租售給遷移的士紳們,用土地換土地?”
洪承疇的想法是建立在他看過麓川土地的情況,相比較大明原兩京十三省大部分地區(qū)土地都已經開發(fā)完全,海外和中南部三省的土地基本沒有開發(fā)。
既然這樣,不如把土地交給鄉(xiāng)紳們去開發(fā)。
不過對此,朱由檢并不認可,還是準備按照土地國有制的制度來和士紳們做交易。
“不必……”
朱由檢放下茶杯,繼而說道:
“士紳能開墾多少土地都屬于朝廷,士紳有使用權,而無售賣權!
“不過,朝廷可以將勞改工換給他們做佃戶!
“南州眼下還有五十四萬勞改工,舊港還有一百六十九萬,算上麓川、交趾,這些地方合計有五百萬勞改工。”
“按照一畝地一個人的價格交給他們,剩下的皇店用耕牛挽馬和他們交換!
“一頭耕牛三畝地,一匹挽馬二畝地!
朱由檢用的價格都是江南牛馬牲畜的價格,按照這個價格,大明再出些銀子,應該就能拿下這批田地。
“今歲海外金銀有幾何?”朱由檢詢問曹化淳,曹化淳聞言也作揖道:
“約黃金十二萬兩,白銀六百七十二萬兩,還有價值六十萬兩銀子的銅錠!
大明海外金銀每年涌入近一千四百萬兩,其中有八百萬兩就是自己開采的,剩下六百萬兩都是貿易所得。
以目前大明的人口情況來看,這樣的輸入短時間內還是無法造成通貨膨脹的。
“今歲國朝有一億七千三百余萬百姓,這點銀子應該不會影響!
“皇店有多少銀子來?銀行呢?”
朱由檢繼續(xù)詢問,這些曹化淳就需要去查些文冊了。
花了幾分鐘時間,曹化淳從放著文冊的桌前走回來,對朱由檢和洪承疇作揖道:
“回殿下,合計一億五千萬兩,銀行存款七千余萬兩,皇店販糧所獲八千萬兩,不過除去開支,盈利約三千萬兩!
朱慈燃的新政讓糧價飛漲,作為負責糧食貿易的最大機構,皇店的獲利自然不用多說。
這么看來,大明可以動用的銀子還有很多。
“殿下……”在朱由檢這么想著的時候,洪承疇突然作揖道:
“今歲各地皆有旱情,江南三省都分別受災不說,湖廣、四川、廣西、貴州都紛紛受災!
“另外,北方長城、黃河以內的各地也遭遇旱情,原兩京十三省除了廣東、福建、云南、四川四省外,盡數遭遇旱情。”
“如此情況下,是否需要開放常平倉來平抑糧價?”
常平倉里還存著一億三千多萬石陳糧,這是洪承疇到了京城,入了內閣后才知道的。
他并不在意百姓的生死,但他也知道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那中原定然會生亂。
洪承疇以為,他的此番話,應該會讓朱由檢做出些調整才對,然而……
“百姓遷移的情況已經說明了一切,兩個月遷移一百八十萬人,江南三省便遷移九十萬。”
“今歲正是解決江南人口稠密的最好機會。”
朱由檢下了狠心,他早就知道今年和明年將是大明最難的兩年,而這也是他解決江南的最后機會。
天啟二十年,二十一年,這對應的是崇禎十三年和崇禎十四年。
朱由檢很熟悉這兩年的原因在于這兩年是李自成崛起的關鍵時刻,也是明軍松錦之戰(zhàn)的關鍵時刻。
這三件事情看上去毫無聯(lián)系,但實際上卻是牽連在一起的。
如松錦之戰(zhàn),雖然是崇禎催戰(zhàn)所致戰(zhàn)敗,但是更大的原因在于內部。
后世大多數人誤以為,洪承疇到了之后,崇禎就催他趕緊打,其實并非如此。
松錦戰(zhàn)役是從崇禎十二年二月開打,一直打到崇禎十五年四月洪承疇被俘,一共打了三年多。
崇禎是在崇禎十四年七月催洪承疇開戰(zhàn),距離洪承疇督師遼東已經有兩年零四個月,也就是說,洪承疇率十幾萬大軍在寧遠駐足了兩年半。
崇禎在這一戰(zhàn)拿出了自己最大的信任,也足夠堅持,上一個他給了兩年時間的人還是袁崇煥。
因此,在給了洪承疇兩年零四個月的時間準備,卻發(fā)現洪承疇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崇禎急很正常,而他急的原因就在關內。
崇禎十三年、十四年兩年全國近八成地方遭遇旱情,大量百姓從賊不說,大明財政也開始崩潰。
倚重的田賦已經收不上來,負責圍剿流寇的西北四鎮(zhèn)出現逃兵,所有的逃兵都投靠到了李自成的麾下。
作為流寇的李自成等人因禍得福,利用投靠而來的西北邊軍組建成為老營,又依托“三堵墻”的戰(zhàn)術先后擊敗明朝關內野戰(zhàn)軍。
到崇禎十四年一月,李自成更是攻克洛陽,執(zhí)殺福王朱常洵,圍攻開封。
崇禎十四年的旱情未減,以至于明軍在中原收不上糧食,大軍人餓馬乏,而李自成靠著絞殺地主獲得糧食,并與羅汝才合兵。
二人傭兵百萬,執(zhí)殺明總督傅宗龍于項城,斬殺明軍六萬,連克商水、南陽等四十余州縣。
稅收收不上來,田賦收不上來,中原野戰(zhàn)軍被全殲近三分之一。
這就是為什么崇禎催促洪承疇出兵的原因,因為再不出兵搞定松錦之戰(zhàn),那李自成就稱帝了,想要圍剿他只能在這一兩年內進行。
所以崇禎需要洪承疇打贏松錦之戰(zhàn),然后帶兵回關內圍剿李自成。
崇禎十三年和崇禎十四年這旱情最嚴重的兩年,是明朝最收不上來賦稅的兩年,是百姓最痛苦的兩年,也是李自成崛起,洪承疇慘敗的兩年。
】
這場天災直接導致了明朝在長城內外兩線作戰(zhàn)失敗,如果是一線,那大明還能再挺幾年,但關鍵是兩路都失敗了。
這是明軍唯一一次兩路戰(zhàn)敗,而兩路戰(zhàn)敗的結果就注定了明朝國運進入倒計時。
朱由檢要用這兩年做文章,也是他一開始就定下的想法。
只不過,執(zhí)行人從他變成了朱慈燃,而朱慈燃的政策本來不算太狠,但配合這兩年的天災,那就有些毒辣了。
在兩京九省都遭遇旱情的情況下禁止出售平抑糧,把糧價炒高到一兩銀子一石以上的價格,讓百姓在中原吃不起糧食,只能遷移。
這一舉動,無異于是在吃人血饅頭,但這個饅頭,朱由檢不得不吃。
他不吃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江南三省的問題。
三省的問題不解決,那它們還是會像歷史上一樣,下吸四川湖廣,上吸北方。
江南一旦有事,北方就得陪葬的局面便無法改善。
“今歲旱情如此,且不提朝廷鐵路已經算是以工代賑,單單秋收后的田賦糧便是一個問題!
朱由檢沉思之后對洪承疇說道:“今歲遭遇旱情的各府縣,蠲免賦稅一年……”
“下官領命……”聽到朱由檢這么說,洪承疇便知道,今年的大明的賦稅可能要腰斬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卻也沒有什么辦法,誰讓旱情如此,無法阻攔呢?
至于百姓,卻是只能苦一苦他們了……
“嗚嗚——”
在洪承疇應下的時候,火車的汽笛聲在河南田間的不遠處響起。
夏季本該炎熱,所有人都知道,可他們沒想到,天啟二十年的天氣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在經過春季的幾場春雨過后,河南便再沒下過大雨。
空中的太陽像個潑了油的火球般,火辣辣的懸在天空中,向外散發(fā)著灼灼火氣。
就連僅剩的一絲遮蔽的云彩,也在太陽的蒸騰中,飛灰煙滅。
中了暑的知了躲在已經干枯的大樹肘腋下,熱得也有氣無力的喊叫著。
大地被太陽烤成赤銅色,紛紛裂開,便是那一叢叢小麥、水稻也不由干枯。
一陣火辣辣的熱浪吹來,干枯的小麥水稻紛紛折斷。
“一二!一二!一二!”
田地邊,上百名老農不停踩踏著控制水車速度的機關,試圖將河水抽到田里灌既莊稼。
在他們的背后,那條曾經時不時就漫過田埂的河流,此刻只剩下了河床那不足一尺寬的河水。
即便只剩這點水流,老農們也不舍放過,將它攔了起來,灌既莊稼。
只是大家伙都知道,眼下還僅僅是初夏,一旦進入三伏天,那這條河流也將會斷流。
可他們不愿放棄希望,在田頭展轉掙扎,和焦急的人們一起等待大雨的到來。
只可惜,沒有奇跡,四月的河南依舊沒有下一滴雨水,令人絕望。
在無奈的等待中,莊稼和人們逐漸對那曾經討厭的烏云和無情的冷風也變的親近起來,無時無刻都盼望著云與風的到來。
“來了!來了!”
“天黑下來了!”
“老天爺快點下場雨吧!我求求您老人家了!”
烏云來了,冷風來了,田間的百姓跪下磕頭,期間老天降下一場大雨,即便把頭發(fā)和臉磕上了泥土,卻總也沒有見到大雨滂潑的身景……
他們如“癡了”一般的抬頭眺望天空,而與他們一樣的百姓足足有數千萬之多。
每個省、每個府、每個州、每個縣、每個村鎮(zhèn)……
所有在田間忙活的百姓都期望老天能降下一場大雨。
然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人們的希望也像莊稼的葉子一樣在一天一天的等待中慢慢變黃,他們所期盼的大雨一直到五月也沒有到來。
不僅如此,時間進入五月后,旱情進一步蔓延,整個北方再也沒有一處土地能夠幸免于難。
水田干裂,河床干涸,樹木枯死,莊稼化作齏粉,百姓餓得消瘦。
到了這個時候,誰都知道,今年已經不可能從地里種出糧食了。
于是,在官方遷移的最后一個月里,遭遇旱情的各省百姓紛紛開始了自己的“自救”之路。
他們的自救便是拿上遷移令牌,坐上前往安西、北庭的火車。
如今的火車依舊修到了沙州,只要他們抵達沙州,便可以跟隨隊伍前往安西的尹州府(哈密),繼而一路經歷綠洲安家。
百姓的日子有多苦,作為這一政策的制定者,朱慈燃無比了解。
他來到了京城西站的火車站,在這里到處充斥著對他的漫罵,顯然他們都認為如果不是朱慈燃將遷移時間定在六月結束,那他們都不會這么趕。
面對這些漫罵,朱慈燃沒有說什么,只是走出火車站,回到北京西城,在一處酒樓停下了腳步。
“進去吃吃飯吧……”
朱慈燃帶著堵胤錫、劉順、張修三人走進了酒樓。
這家酒樓是朱慈燃以前常來的地方,曾經的這里不說桌桌滿客,但好歹也能坐滿一樓的位置。
可眼下,不僅二樓只有一兩桌客人,便是一樓都只有三桌客人。
朱慈燃等人一坐下,那掌柜的就面露難色拿著菜單走了過來。
“張小爺,這物價漲了,我們的菜價也跟著漲了,您看看……”
掌柜的遞過來了一份菜單,上面書寫著各類菜品,但價格都漲了兩到三成不等。
“還是原來那幾個菜吧,沒事……”
朱慈燃勉強擠出笑意將菜單遞了回去,掌柜聞言總算松了一口氣,連忙笑著點頭應下,隨后讓人去準備。
朱慈燃愛吃的四個菜分別是西紅柿炒雞蛋,炒馬鈴薯塊和五味蒸雞,元汁羊骨湯。
四個菜加上四碗米飯,便是他們四人的午餐。
興許是剛去了火車站,見到了百姓們的慘狀,總之朱慈燃一行人沒怎么說話。
直到結賬時,看到那份一百三十二文的賬單,朱慈燃才嘆了一口氣。
“額……這米價漲了,您也知道,所以米飯的價格也跟著漲了點,您要是覺得不舒服,我給您抹個零,一百三十文如何?”
掌柜生怕得罪了自己的這位老主顧,但朱慈燃卻搖了搖頭,讓劉順給了銀子,說了句下次還來后便離開了。
他們四人坐上了回宮的馬車,而一上車,朱慈燃便說道:
“以往吃這樣的飯菜,你我四人頂多花一百文,眼下卻漲了三成!
“你們說,是我定下的國策有問題,還是真的因為天災的問題?”
朱慈燃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或許自己叔父的遷移政策才更適合大明的國情。
然而他一開口,堵胤錫就搖頭否認道:
“殿下做的沒有錯,天災是我們無法抵擋的,今歲之難難在天災,而非殿下之錯!
“若說真的有錯,便是殿下沒能提前一年實施此政,遷移更多百姓!
“自去歲算起,國朝遷移近四百萬人前往各地,至眼下安西、北庭便已經有了三十余萬百姓,單于也有百姓三十余萬,各省更是多出更多。”
堵胤錫頓了頓,吸了一口氣后又繼續(xù)說道:
“這四百萬人遷移出去,中原之地便少了四百萬份口糧!
“如果沒有今歲的大旱,百姓們都能過一個肥年,因此殿下何錯之有?”
“依下官之見,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將終止遷移的事件推后到年末,但卻不能直接說,而是應該以旱情為借口來表示寬限時日,讓百姓能移民躲避災害!
“若是國朝今年還能向北方、南方遷移和去年一樣多的百姓數量,那國朝的南北疆域都將鞏固,剩下的便只有安西二省了!
堵胤錫能說出這樣的話,足以可見大明人口遷移的規(guī)模到底有多大。
依托鐵路,輪船、海運木帆船,一年半的時間便遷移四百余萬人,這放在任何時代都值得載入史冊。
在堵胤錫看來,這應該是功績,因為這四百余萬百姓的離去,給留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留下了近六千萬畝無主耕地。
這些耕地會在災后被地方官府發(fā)給百姓,留下來的百姓將會過上曾經四川、云南百姓的好日子。
堵胤錫的話開導了朱慈燃,對此他也深吸了一口氣:
“或許你說的對,我既然執(zhí)掌朝政,替父親和齊王叔監(jiān)國,那就不能夠婦人之仁!
“只要我知道這件事對百姓來說是好事就足夠……”
他恢復了以往的從容不迫,抬起頭堅毅的對劉順等人下令道:
“回宮之后告訴遷移司、吏部、兵部、戶部和禮部……”
“因天降大旱,千萬百姓無家可歸,無地可耕,遷移終止一事推遲到天啟二十一年正旦節(jié)前。”
“期間百姓遷移所需錢糧費用,均由官府負責,各地若敢有盤剝百姓口糧者,闔家而捕,盡誅九族!”
朱慈燃發(fā)了狠,連誅九族這種齊王不常說的話都掛在了嘴邊。
比起齊王,他在面對貪官污吏時顯得更為狠辣。
只是相比較他還在意百姓遷移的時候,百官們的心思卻都放在了那些不肯遷移的士紳豪強身上……
(https://www.dzxsw.cc/book/95529277/7402418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