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李承乾不愿接受這個結果,似乎好不容易找回了點力氣般,慘然道:“真會死嗎?”
他看向李靖。
李靖乃是大將,對戰事了如指掌。
以李靖的洞察力,勢必能大致的計算出陳正泰的勝算,所以……
李靖此時只是嘆息,見李承乾可憐巴巴地看著自己。
這太子殿下平日可是神奇得不得了的,不過李靖很喜歡,他就喜歡這樣銳志昂揚的男兒,可太子現在的這個樣子,是他從前所未見的,李靖只是嘆息:“殿下節哀。”
李承乾的心抽了抽,頓時明白了什么,臉一下子煞白了,突然嗚哇一聲,大哭起來:“孤只有這么一個兄弟啊……”
這一聲大哭,令人心酸。
李世民自然清楚李承乾口里說的是什么意思。
皇子之中,年長者只有李承乾和李泰,其余之人都還年幼,年齡差距太大,很難培養感情,而李泰與李承乾的不睦,乃是人所共知的事,也就只有一個陳正泰,與他情同手足,可現在……
李世民今日沒有責怪李承乾,只是命張千將李承乾攙扶著出去安慰。
一時之間,這宣政殿里彌漫著一股哀色。
“他陳正泰,連一個子嗣都沒有留下啊!崩钍烂穸溉幌肫鹆耸裁,這令他心里更是沉痛,陳家的血脈,要斷絕了!
李世民不禁又開始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他很清楚,當初他若是不離開,或許局面就是另一個樣子,因為他的松懈和離開,出了揚州之后,便與齊州的軍馬會合,這齊州的軍馬,自然也就隨扈他回京了,若是當時,他還在揚州,就足以堅持到齊州的軍馬進入高郵。
李世民嘆息著:“若是當真有事,一定要給陳正泰過繼一個兒子,承襲他陳家的香火。當初……朕就應當給他配一個好姻緣的,無忌幾次提出過陳正泰的婚事,朕都沒有放在心上,真是悔不聽無忌之言啊!
………………
推薦一本書《唐上煙雨》,觀書名大致就可以看出書的好壞了,大家去看看吧。
老虎現在卡文中,今晚熬夜好好布置一下劇情,明天早點更新。
在古人看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延續香火,乃是天底下最緊要的事。
當然,這其實并非是古人們的愚昧思想。
一方面,留下子孫后代,本就是生物的本能,任何一個物種在基因中若是沒有的意識,那么也不可能在延續至今。
而另一方面,古人的死亡率實在太高了,若是不早早生子,只怕人還未成年,就已故去。若是不多生幾個,隨便一個感冒,都可能導致無后。
因而,香火的延續,本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這里頭本身就是這個時代關于權位和財富的某種折射。
對于世家大族而言,他們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可以娶更多的妻妾,可以養更多的孩子,因而可以開枝散葉。
而對于尋常小民而言,某種程度而言,想要留下后代就困難得多了,某種意義來說,小民是必然要絕后的,畢竟,死亡率太高,婆娘太難娶,生了病太難治了。
于是,在人們的意識之中,就誕生了一種隱形的觀念,即生育,也某種程度成了一種優越感,我有后代,你沒有后代,我棒棒噠,你就……呵呵呵……
李世民對于生育的事很看重,或許這得自于李淵的遺傳,畢竟人家都是太上皇了,被自己兒子擺了一道,總要坑一下李二郎對吧,那就多生,哪怕已經年老力衰,也要勤奮耕耘,孜孜不倦,反正別人都是爹養兒子,李淵不一樣,他是自己的兒子幫自己養兒子,不但要養,你還得養好,得有爵位,有封地的那種。
其實李世民本還是有一些希望的,他自覺的陳正泰或許能堅守,只要熬過去,程咬金帶著鐵騎去牽制住了叛軍,就有一線生機。
可當李靖一句節哀順變,就一下子令李世民清醒過來,心里突的明白,自己是關心則亂,竟是連基本的常識都已忘了。
百倍的敵人,圍困的不過是一個鄧氏的宅邸,揚州刺史這些叛賊,又盤踞在揚州日久,他們熟悉那里的天文地理,對方陡然發起盤踞,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區區鄧宅的圍墻,能堅守三日嗎?
李世民幽幽的嘆了口氣。
這時卻又有宦官來,歇斯底里地道:“不好了,不好了,陛下,遂安公主,遂安公主她……她出宮去了!
出宮去了……
唐朝對于公主的管束并不嚴格,出宮并非是什么特別出格的事。
李世民先是一愣,下意識地道:“去了何處?”
“據聞……要去揚州!
李世民聽到這里,頓時覺得頭暈目眩。
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于是他又氣又急地道:“追,追啊……”
宦官帶著哭腔道:“公主殿下,是飛馬去的,她是一個時辰之前得的消息,此后便出宮了,羽林衛得知了消息,已是去追了,就怕……”
去了揚州……
殿中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其實說實話,現在的遂安公主可是個香餑餑。
人家手里拿的錢,能將大家一起砸死。
到底握著多少資產,其實大家一時都數不清。
因而,這些將軍們早就惦記著了,倘若遂安公主下嫁給了自己家,那還炒個屁gu,自己來炒那些股民才是。
可現在遂安公主去了揚州,似乎……答案不言自明。
李世民此時才醒悟過來,突然跌足,重重嘆息:“女大不中留啊,朕當初,怎么就沒有想到此呢?”
………………
卻說在另一頭,陳正泰施施然地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人進了揚州城。
揚州城已是惶然一片。
起初鬧了叛軍,大家就覺得要出大事了,本以為叛軍要凱旋,哪里曉得來的竟是打著驃騎旗幟的人馬,這等事,婁師德最清楚不過了,揚州他熟,而且安撫人心方面,他有經驗。
他先讓人將這吳明等人的腦袋直接掛在了城門處,而后廣貼安民告示,此后讓一部分挑選出來的降卒穿著高郵縣差役的衣衫,浩浩蕩蕩的入城,而后再迎陳正泰。
一番布置下來,大抵讓揚州人明白了三點,其一:叛軍已經平定了,誰若是還不服氣,你可以再試試看。
其二:賊首已經砍了,定是必死無疑的,至于那些被裹挾的,并不會追究他們,連他們都不追究,那么他們都家眷暫可放心。
其三:現在開始,大家各過各的。
如此一來,人們懸著的心,也就定了。
此后,婁師德又修書給各縣,讓他們各自待命,接著巡視了庫房,召集了一部分沒有參與謀反的世族子弟,安撫他們,表示他們沒有謀反,可見其忠義,同時暗示,可能到時可能會有恩賞,當然,某些參與了謀反的,只怕下場不會比鄧家要好,所以,歡迎大家檢舉。
一下子,這些人便抖擻起精神,人們提起了吳明,自然義憤填膺,仿佛不和吳明撇清關系,不臭罵幾句,自己就成了反賊一般,所謂檢舉不積極,就是和亂臣賊子不清不白,因而大家極為踴躍,不少的罪狀統統羅列。
而罪狀收集只是簡單的程序問題。
根本的目的,其實就是讓這些世族子弟多檢舉一些,如此一來,讓他們徹底的和叛賊割裂,這就防備了揚州還隱藏著的叛賊同黨,與這些世族子弟勾結一起作亂。
(https://www.dzxsw.cc/book/95517819/352492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