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陸軒頓了頓道:“張女士病情比之桂枝姜砂湯所記載的要眼中的多,而且又耽誤了半年時間,絕非一般舒氣消脹之品所能奏效,老張,不是我說,這桂枝姜砂湯怕是治不了張女士的病,翻到會因為藥效不達,起不到什么作用。”
張景才陷入沉思,隨后抬頭說道:“你說的這點的確如此,她的情況比桂枝姜砂湯所記載的要嚴重的多,單用桂枝姜砂湯的話,還真沒什么作用,不過不用桂枝姜砂湯的話,那用什么?還是在桂枝姜砂湯的基礎上做加減,增加舒氣消脹之藥?”
“用遂豆丸吧。”陸軒說了一個方名。
張景才眉頭微微一皺,顯然沒聽說過。
陸軒笑著解釋道:“甘遂4.5克,巴豆20粒,三棱2.4克,莪術2.4克,元桂1.5克。
除巴豆制為豆霜外,上藥共研極細末,煮米為核,熟水泛作綠豆大小丸,便是遂豆丸。”
“這是你自創的方子?”張景才低聲說道。
“算是吧。”
自創倒不是,不過沒人用過,那跟自創也沒什么區別,只是將導師們的辛勤勞作視為己有,陸軒多少有些不太好意思。
“回頭我讓老吳幫你申請一下專利。”
“行。”
陸軒也知道張景才這話背后的意思,沒有拒絕,反正不用他自己去操作,而且氣鼓患者不算多,這種方子說實話,就算是申請了專利也賺不了幾個錢。
去申請,也只是怕被不法商人申請了,用以牟利。
“詳細說說你這遂豆丸。”逮到了機會,張景才可沒想著輕易放過陸軒,多了解一點也是好事,氣鼓患者雖然不多,但誰敢保證以后遇不到?
總不能每次遇到這類患者就找陸軒來看吧?
我張景才七十多歲的人了,不要面子的嗎?
陸軒倒是不知道張景才在想什么,對方想知道,他也沒打算瞞著,直接說道:“方中以甘遂、巴豆兩味猛
藥為君,對于消除痰飲水積及穢濁郁結之物,無出其右者。
對于兩味藥,就有多名古代的醫學家有做過介紹。
寇宗奭云:“甘遂長于行水,攻堅為用。”
張元素云:“甘遂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乃泄水之圣藥。”
李時珍云:“腎主水,凝則為痰飲,溢則為腫脹,甘遂能泄腎經濕氣,治痰之本也。”
甘遂合素有“斬關奪隘”之稱的巴豆,排除水濕更是如虎添翼。但本方使用甘遂、巴豆,在于寬猛兼施,緩急為助,以發揮猛藥緩攻的作用。
甘遂必須用面包煨透,去毒以后方可使用;巴豆必須去殼心及白膜,若是不去心令人作嘔,不去白膜則傷胃,炒熟壓凈油質,成為巴豆霜再用。
這與李時珍提出的“甘遂不可過服,中病即止”,以及對巴豆“生猛熟緩”、“微用亦有撫緩調中之妙”的理論是一致的。
而三棱、莪術為行氣散結、破血消積之品,用以為臣。
元桂性味辛甘大熱,能通百脈,補命門真火,增強膀胱氣化之力。
蓋命門真火為生命最主要的原動力,命門真火衰微,以使膀胱氣化失司,無力蒸騰水液,故水停泛溢;且水之與氣,同源異名,在人體中,互生互化,不能截然分開。
元桂溫補命火,即所以化氣行水,用于兩對猛藥之中,既可以增強其排水舒氣之功,又可以對機體起到保護作用,以達驅邪而不傷正的目的。”
(https://www.dzxsw.cc/book/95398486/322856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