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保國寺大殿所見,正如史學(xué)界所言的“中國文化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宋代是偉大的創(chuàng)造時代,使中國人在工技發(fā)明、物質(zhì)生產(chǎn)、政治哲學(xué)、士人文化等方面領(lǐng)先全世界”。
聽到這話,眾人忍不住再次打量起了天王殿里的一切,再與陸軒剛剛所說的那番話一一對應(yīng),每一處都細細發(fā)覺,從保國寺宋代大殿的建造藝術(shù),大家似乎能感受到“偉大創(chuàng)造時代”中大國工匠的高超技藝、宋代建筑藝術(shù)的繁榮成就以及這背后宋代“民智”覺醒、人本理念盛行的人文之光。
“保國寺不大,沒想到這里面竟然蘊含了這么多厚重的歷史,如果不是聽小陸這么一說,對我來說,可能這就只是一座還算適合老人小孩爬的一座山吧!”
程高雯感慨道:“可若是結(jié)合歷史再去觀察這天王殿,才知道宋代能工巧匠的高潮技藝,以及智慧,這不是一座寺,而是浮現(xiàn)在眼前的歷史。”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煙雨甬城,這座保國寺能夠保留至今還未被損壞,才能讓我們這些后世之人可以親眼見識到當年的建造藝術(shù)。”說話的是王友慶。
“這保國寺我們來過也不止一次了,好像也只有這次才認認真真地去深究這座建筑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
“小陸,沒想到你除了對醫(yī)理知之甚詳外,對宋代建筑和歷史也了如指掌。”
陸軒笑道:“平時沒事看著玩的,沒想到今天倒是用上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看來平時多看看書還是有好處的,不至于面對歷史而不自知,在看著風景的同時,卻忘記了這美麗風景的背后,是一段厚重的歷史。”
一行人,聽著陸軒對保國寺的講解,來到天王殿后。
天王殿的后面,是凈土池。
池的上方有明代御史顏瓊所書的“一碧涵空”四字,池中魚兒在盡情嬉逐,相傳此池旱不涸、澇不盈,池水維持在相對不變的高度。
來到凈土池的時候,池邊圍著不少小孩,拿著手里的面包和餅干,喂食著生活在凈土池中的金魚和烏龜,嬉笑聲不斷在眾人耳邊響起。
銀鈴般無憂無慮的童稚,讓大家心情都是大好。
繁華的都市中,能有這么一個去處,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來說,都是極其放松的一天。
再加上保國寺山不高,即便是一口氣爬上來,也少有人會覺得類,哪怕是小孩子,都能不做休息。
這樣一座山,對小孩和老人來說,無疑是友好的。
再加上保國寺所蘊含的歷史韻味,更讓這座山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半山腰。
看著山下的車來車往,享受著迎面扶來的微風,呼吸著山林間新鮮的空氣,季永豐想了想,準備下山,他是一個人過來的,沒有開車,得計算好公交車歸途的時間,晚了可能就得讓家里人過來接。
季永豐不太喜歡麻煩其他人,所以很重視時間觀念。
從半山腰下去,以他的速度,也得十幾分鐘,而半個小時后,就有一班公交車會回市里,他得去趕車,不然等下一班的話,很可能晚飯都趕不上了。
想到這里,季永豐沒有要逗留的打算,轉(zhuǎn)身就要離開。
就在這時,身后突然間傳來凄厲的哭聲引起了他的注意。
季永豐轉(zhuǎn)過頭,就看到一對夫妻正將從高處跌落的孩子抱起來,而被男子抱在懷里的小孩,哭的撕心裂肺。
孩子的父母,正在安撫著小孩。
不過,這番安撫似乎無效,孩子的哭聲反倒是更大了,似乎在承受著某種痛苦。
眼尖的季永豐注意到,小孩的左邊手臂一直垂著,抬不起來,似乎是脫臼了的樣子,而孩子的父母并未發(fā)現(xiàn)這一點,季永豐急忙喊了一句:
“看看孩子手臂是不是脫臼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孩子父母聽到季永豐的提醒,直接看向了孩子的手臂,果然發(fā)現(xiàn)孩子的手臂似乎已經(jīng)抬不起來了,不是骨折就是脫臼了。
看到這里,夫妻倆臉色頓時一陣蒼白。
(https://www.dzxsw.cc/book/95398486/322856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