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其四,痰飲凌心、痰火擾心。
提到痰,就不得不提到脾了。
脾失健忘,濕聚成痰或肺失之降,津凝或痰或脾虛陽虛氣化失司,水氣內停等,均可致痰飲內停、日久凌心射肺,致心悸不安。
或痰郁化熱或挾肝火,則痰熱內盛,上擾心神,亦可致心悸之證。
如西證論中說,心中有痰者,疾入心中,阻其心氣,是以心緋不安,凡疾飲內生者,病多日久,虛實挾雜,不光心病,還涉及到肺、脾、肝、腎等臟故證情錯綜復雜,癲狂癇證。
其五,心陰不振、陽虛作悸。
造成這種原因的,一般由于心陽虛弱,缺乏鍛煉,或久病失養(yǎng)或年老陽虛或陰虛及陽或陰濕傷陽,或誤服寒就傷陽,久而久之則可導致心陽虛弱、振奮無力或心失渴養(yǎng),則可見心悸、胸悶、汁出肢涼癲證。
其六,氣陰兩虛,心虛膽怯。
素體心陽不足,復感渴熱邪毒,日久最易耗氣傷陰而成氣陰兩傷,心氣虛無力心脈不能周行全身,心陽虛,心失所養(yǎng)致養(yǎng)致成心悸。如突然驚嚇,突遇巨響,突見異物或高登涉險,心驚神搖,不能自主,并逐漸加劇,而時時心悸不已,濟生方說,驚悸心虛膽怯癲癇證也。
當然,即便是這些陸軒沒有說,中年男子其實明白的還是不多,他只是一個種地的,小時候沒有讀過什么書,算起來也只有小學的水平,認字算算數還是可以的,可要說搞明白本就晦澀難懂的中醫(yī)理念,說實話,的確有些難為人。
“陸醫(yī)生,其實您跟我說不說這些都沒關系,我知道您是想讓我更清楚我媳婦的病癥,可我聽了也不懂,您就說我媳婦這病還能治療嗎?”中年男子顯然有些焦急,他來之前,本來就沒抱太大的希望。
“當然能治。”
陸軒盡量的安撫著對方,接著道:“這樣,我給你開個方子,你把藥抓好之后回去馬上煎,吃上兩三天時間,如果有效果的話,你接著又來一次,因為你媳婦的病,不是吃兩三天藥就能好的,回頭可能還得吃上一周的藥才行。”
“嗯嗯。”
一聽能治,中年男子也是松了口氣。
特別是陸軒給他的微笑,無形中好像給了他一頓力量,讓他充滿著信心。
“神不守舍,魂魄不安,擬用枕中丹,酸棗仁湯,二至丸加柏仁、磁石、阿膠、杭白芍、益智仁等,安神定志,練陰和陽。”
陸軒這話倒不是說給中年男子聽的,而是給一旁正翹首以盼的張廣禮和季修文兩人,這二人一聽這話,頓時眼前一亮,紛紛沉思起來如此開藥的原因。
而陸軒則是一邊說一邊寫下藥方:
龍齒、遠志、葛蒲、龜板、五味子、炒棗仁、柏子仁、女貞子、旱蓮草、磁石、阿膠、杭白芍、甘草、知母、茯苓、益智仁。
他寫完,順手給了兩人瞧了一眼,方才解釋道:“方中的枕中丹,酸棗仁湯,都是強心健腦的方劑。
枕中丹治讀書善忘,記憶減退。
酸棗仁湯治虛勞虛煩,腦熱難寐,及有盜汗。
實際上都是治心神不足,心神不安,心神浮動,心神驚擾之候。
二至丸中的女貞子、早蓮草都入腎經。
女貞子除熱益精,旱蓮草益腎養(yǎng)血。
三方配合起來,可以起到交通心腎、安神定志、練陰和陽的作用。
再加磁石、阿膠、杭白芍、益智仁等和肝腎,養(yǎng)血安神之品,以為佐使。”
說完,陸軒沒去管這兩人,而是將藥方直接給了中年男子,囑咐道:“快去抓藥吧,別忘了,回頭再過來一趟,我這兩天都在,如果真的有急事不再坐診的話,你再來惠安大藥房,按照我給你開的藥方再抓一周的藥即可,切記,不要吃太多,好了就可以停藥了,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停藥,可以一會加下他好友進群,有什么不懂的直接在群里問我就行。”
中年男子接過方子,見陸軒說的那么詳細,心底更是相信了許多。
“謝謝陸醫(yī)生,我過兩天一定過來。”中年男子道謝過后,拿起藥方就帶著他媳婦走向了中藥柜。
陸軒的本事,如今的張廣禮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震驚的太多,已經有些麻木。
……
中年男子一走,排在他身后的另外一名中年男子就急匆匆的走上前來,自我介紹道:“醫(yī)生,我叫高鴻斌,最近感覺胃脘滿悶不舒,尤以胃口以上有堵塞感,咽如物梗,泛吐酸水。”
見高鴻斌上來就直接講述自己的癥狀,陸軒也沒有耽誤時間,直接問道:“多長時間了?”
“差不多半年時間了吧。”高鴻斌算了算時間。
陸軒給對方把了把脈,脈伏。
伏為隱伏,更下于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伏脈為陰,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郁之證;伏居右寸,氣郁之疴。左關值伏,肝血在腹;右關值伏,寒凝水谷。左尺伏見,疝瘕可驗;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腦海中,泛起關于伏脈的相關的一些內容后,陸軒這才抬頭看向高鴻斌,道:“你這是梅核氣。”
“梅核氣?”高鴻斌好像第一次聽說這種病名,眉頭緊皺。
“嗯,梅核氣。”
陸軒笑著道:“這是中醫(yī)病證名,梅核氣是一種氣病,由于七情郁結、胸中悶氣所致。有的因為氣機不暢,痰滯喉中,形如梅核,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導致胸中痞滿,氣不舒暢,嘔逆惡心,時吐酸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fā)時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臨床以咽喉中有異常感覺,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征。中醫(yī)肝病、中醫(yī)咽喉疾病、中醫(yī)精神疾病時均可見此病證。
現代醫(yī)學稱為咽異感癥,又常被診為咽部神經官能癥,或稱咽癔癥、癔球。該病多發(fā)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我聽你講述的癥狀,就知道應該是梅核氣無疑了,這只是小毛病,我給你開點藥,你吃過之后就會起效。”
(https://www.dzxsw.cc/book/95398486/322855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