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歌曲錄制
翌日,張帆的暑假模式就開始了
張帆感覺自己和上課沒什么區別,每天忙忙碌碌的東奔西跑。
一周五天,每天一大早跑到民俗館去上藝考課,和其他學生一起學習舞蹈、表演。
看到這些同學每天早上在這里上課,下午和晚上還要去上其他單項加強課,覺得也挺不容易的。
這考過了還好,如果沒考過可能連文化課都要荒廢了,又想想那可憐的錄取率····
所以上課期間,大家都還挺刻苦的,畢竟都知道自己所面臨的有多大的競爭壓力。
他也沒有和其他人有太多的交流,畢竟他一個都不認識,其他人倒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他們大部分人都是學了好幾年了,以前在其他地方都認識了,有的人還是高中同班同學,好像聽說有的學校藝術班,他沒接觸過不太了解。
一起上課的女孩子都挺養眼的,畢竟能學表演的都是對自己長相比較自信的,還都是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在上舞蹈課的時候,連兩輩子加起來都50多歲的張帆都有點心猿意馬。
上這些課,還是覺得挺輕松的,以他的表現出來的能力和突出的氣質,老師也都很看好他。幾次測試都是輕松通過,成績優異。
早上上完課,張帆還要趕去童貞家,接受童少華的指導。也沒有學習什么樂理知識,只是學一些演唱技巧。
童少華根據他的演唱情況,指出錯誤幫他改正。
在此期間,張帆也學會了識譜,也慢慢的能扒譜了。
他以前覺得難,是因為沒接觸過,接觸之后,這層窗戶紙一被接觸,也就那么回事了,比數學簡單了不知道多少。
原本以為可以在童家天天能看到可愛的小童貞,可惜事與愿違啊。馬上高三的童貞也被她媽媽安排補課了,也是早出晚歸的。在童家學了一個多月的音樂,見到童貞的次數一個巴掌都數的過來。
每個周末,張帆像以前一樣去學習臺詞和表演。
張揚在這個夏天也做出了闖一闖的決定,把準備夸大廠房的錢投入到互聯網開發中來。
通過外公的介紹,招了幾個計算機應屆畢業生,又找了幾個老師幫自己開發軟件。
兄弟倆在這個夏天都頗為忙碌。
通過一個月加強突擊聲樂,童少華終于認可了張帆的演唱能力。
就這樣張帆也迎來了第一次歌曲錄制。
八月三日,童少華帶著張帆,來到書院門錄音棚,這個錄音棚也算是長安最好的錄音棚了。
現在的長安音樂人還是挺多的,搖滾、民謠在長安比較吃香。
錄音棚坐落在城墻根邊,周圍都是文化街,地理位置比較好,還比較清靜。
童少華為了省錢,就只租了錄音棚和設備。
樂器演奏找的自己的學生,水平不錯又便宜,還能給學生賺點零花錢。
制作人就童少華自己擔當了,他從拿到歌曲那天起就開始準備了。
第一天伴奏錄制很順利,用了半天就錄制好了。
不得不說童少華的這些學生能力很強,又非常便宜,每人給了1000。
半天能拿到1000快,在這個年代不少了,幾個學生開心的告辭離去。
到錄制張帆演唱的時候,麻煩就開始了。
在這種高端設備面前,他唱的一點小瑕疵,都被無限放大。
只能一點點的磨,張帆也只能一遍一遍的唱,一下午唱了十幾遍。
童少華沒有讓他再唱了,怕唱壞嗓子,只能明天繼續。
這會的張帆非常希望能有前世的百萬調音師,幫自己調一下。
第二天,錄制到下午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徐渭這天拿著自己寫的新歌來到朋友的錄音棚,準備給歌曲錄個小樣。
到了之后才知道,錄音棚被別人先租用了。
既然來都來了,處于好奇也就進了錄音室聽聽歌曲怎么樣。
進入錄音室認出了童少華,倆人也算是熟人,他也經常去音樂學院那邊。
“老童,這小伙子你學生啊?臉挺嫩啊。”看到童少華放下耳機,他才上前打招呼。
“我女兒的同學,還沒成年呢,你怎么有時間過來了?什么時候回來的?”看到徐渭,童少華還挺驚訝的。
“還是在家待著舒服,沒事就回來了,這不是有點小想法,來錄個小樣,錄的咋樣?”
“多磨吧,這孩子以前也沒經驗,你來看看這歌。”童少華知道徐渭是個懂音樂的,有點想顯擺一下,就把《平凡之路》詞譜遞了過去。
徐渭隨手接過詞譜看了起來。
張帆看到童少華和人在聊天,也從隔音室出來喝點水休息一下。
他雖然聽過徐渭很多歌,但不認識徐渭,就給童少華一個詢問的眼神兒。
等到徐渭看完了,童少華才給張帆介紹。
“帆帆,這是徐渭,你應該聽過他的歌吧。”
“徐老師,我可喜歡聽您的歌了,特別您那首藍蓮花,您真是咱長安人的驕傲。”
聽到是徐渭,張帆趕緊從座位上起來,畢竟是第一次見名人,自己還喜歡聽他的歌,畢竟前世聽的最后一首歌就是眼前這位的。
“小伙子,別激動,你先坐,這首歌是你寫的?”看到詞譜上作詞寫的是張帆,他詢問道。
“就是瞎寫,跟您可沒法比。”張帆還挺謙虛的說到。
“瞎寫都寫成這樣,我這樣的豈不是該洗洗睡了,也別您您的了,叫我徐哥吧。”
喜愛音樂的徐渭對這個能創作的小伙子起了愛才之心。想不到自己一個好奇還發現了一個創作才子。
“你既然這么看好這首歌,不如幫著把這兩首歌錄制出來,你可比我有經驗多了。”童少華也是就坡下驢的說到。
“沒問題,反正我最近也沒什么事。”徐渭人很爽快,直接就答應了。
“那謝謝徐哥,有你和童老師,這歌一定能火。”
“歌火不火,還要看你唱的如何,不過以這歌的水平,和你的長相,你火是一定的。”徐渭仔細看了看張帆道:
這小子的長相太氣人了。
之后,徐渭把《光明》也看了一遍。
這兩首歌,可太對他的胃口了,和他風格很像。
如果錄制好了,一定能成為經典。
有了徐渭的加入,錄制速度順利了很多。
跟童少華純粹的理論派不同,徐渭有豐富的演出和制作經驗。
八月十日下午三點
“也許征程的迷惘會扯碎我的手臂
可我相信未來會給我一雙夢想的翅膀
雖然挫折的創傷已讓我寸步難行
可我堅信光明就在遠方
可我堅信光明就在遠方”
張帆又唱完了一遍《光明》,感覺不錯的張帆希冀的看向窗外戴著耳機的徐渭,徐渭對他比了OK的手勢。
張帆也摘掉耳機從隔音室走了出來詢問道:
“怎么樣,童老師、徐哥,這次可以不?”
“這次不錯,感情充沛,你來聽下你的唱的。”童少華開口道:
張帆戴上耳機,聽了兩遍,也覺得沒什么問題了。
摘下耳機道:“辛苦兩位了,徐哥你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可千萬別客氣,跟你聊了兩天。我也對我的新專輯也有了新的想法,我們是互相學習。”
徐渭拍了拍張帆的肩膀笑著說。
在徐渭的幫助下用了一周的時間,兩首歌終于錄制出來。
在錄制中發現張帆潛質的徐渭。
起了愛才之心的他主動向張帆介紹唱片公司。
有了自己打算的張帆婉拒了徐渭,并給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徐渭有點可惜,但也沒強求,畢竟人各有志,自己年輕的時候也不是因為喜愛音樂而離家北上么。
徐渭也沒因為張帆拒絕了他而厭惡,還主動幫忙聯系了發行公司。之后的幾天,童少華和徐渭為了發行事宜還跑了一趟京城,總算把發行的事解決了。
現在的唱片公司挺多的,但是大的唱片公司都不愿意幫別人發行,賺的錢太少,版權還拿不到,還有一些皮包公司,和他們合作容易被坑。
最后通過徐渭的幫忙,和青苗達成合作,他們幫忙發行。
雖然這家公司不大,但是信譽很好,也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通過協商,最后利潤所得,給青苗分三成五的發行費,版權還是歸張帆所有。
張帆估計也賺不了什么大錢,還好花費也不多,一萬出頭,就把歌曲制作出來了。
不過這也多虧了童少華的幫忙,不過張帆也沒虧待他,把自己所得的兩成分給了他。
作曲的版權也給了他,雖然現在這些版權值不了多少錢,也就是彩鈴值點錢。但等歌曲火了,過個十年,這些就是源源不斷的財富。
前世聽說有人憑借一首歌吃了一輩子,也不知道真假。
本來,張帆還打算給徐渭辛苦費,童少華攔住了他,這筆錢童少華堅決自己出,他拿的已經夠了。
既然這樣,張帆也就沒再堅持。
最后經過商量,決定九月一日學生開學這天正式發售。
張帆拿幾天的時間找專業的攝影師拍了幾張藝術照,根據自己的要求,攝影師拍了很多照片。
從里面挑了幾張自己滿意的,有的用于制作海報,有的用于CD和磁帶封面。
這些他都很重視,由于自己不宣傳,他要靠海報出賣自己的顏值來吸引女孩子來買專輯。
他不準備去做宣傳,自己的正事畢竟是準備年初的藝考和學習。
準備賣的每個磁帶和CD都送海報,雖然這會增加成本。但張帆覺得值得,他現在也只能靠臉來賣專輯了。
制作完唱片的張帆,也閑了下來。
為期一個月藝考補習班已經就結束了,也不用去童貞家學習演唱。
忙習慣了的張帆,還有點不適應。
就想去辦個健身卡,從重生回來,除了體育課打打球,就很少運動了。
還好他也到處亂跑,身體沒有發福。
他決定去健身鍛煉下身體,不說練成疙瘩肉,但至少也要有點線條吧。
就是這年頭,健身房很少,騎著自行車,在家附近轉了幾圈都沒找到。完全沒有前世走到大街上,一公里能被健身房小姐姐拉住3次,推薦你辦卡。
既然找不到,也沒糾結,太遠的地方,他也不愿意去找了。
不如就好好享受最后一個暑假。
這么熱的天去游泳一樣可以鍛煉身體,又涼快舒服。
其實張帆壓根不會游泳,兩輩子加一起去游泳池的次數都沒超過10次。
剛好也可以學習下游泳,將來拍戲有的戲也需要會游泳,算是未雨綢繆吧。
(https://www.dzxsw.cc/book/95372382/7072004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