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播出
微博上的活動,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這個活動改變了很多人的審美觀。
前段時間熱播的大長今,導致很多人討論韓服,現在也沒了市場。因為很多朝鮮族姑娘也在微博上,上傳了自己的民族服裝,原來所謂的韓服只是我們民族服裝的一種而已。
當然了也有一些哈韓族,在微博上叫囂棒子多么發達,他們的明星多么時尚,但都已經沒有市場了,微博的熱度都在討論漢服。
棒子的所謂時尚無非是發型殺馬特,現在也沒有多少市場,前兩年張帆剪的時髦短發,已經引領了國內潮流,這兩年港澳臺的藝人也開始慢慢改成這種發型。只有棒子抱著可憐的自尊心固步自封,一個個光看頭發就跟盲流一樣。
電視劇的花絮,不只是帶熱了漢服,還讓相當一部分人喜歡上了民樂。統一的漢服彈奏著各種各樣的民族樂器,太平樂又非常的好聽,給人傳達了一種自信之美。
很多家長也開始安排孩子去學習民樂,導致各種培訓班民樂老師緊缺,掀起了一股民樂熱。
央媽作為國家的宣傳咽喉,看到這種全民熱議民族服裝和民族音樂的現象,也很重視。經過討論后在每天七點的新聞中,播放了花絮中的民樂演奏部分,并采訪了民樂藝術家。
這些真正的藝術家看到全民對民樂這么喜歡,都熱淚盈眶,他們知道只要人們還喜歡,民樂就沒有沒落,文化就不會失去傳承。
七點新聞后的焦點訪談節目,還為此專門做了一個專題,探討民族服裝普適性和民樂的傳承問題。采訪了民族服裝設計師、歷史學家,以及民樂大家。
作為這部戲的導演黃雷,也接受了采訪,他沒想到自己導的一部戲會引起這么大反應,其實這部戲原本沒有這一段的,劇本是西洋樂器。被張帆改成了民族樂器,結果引起了這么大反響,這個改變可謂價值千金。
他在采訪中,好好的夸獎了一下服裝設計師和歷史文化學者,并說了拍這段戲的過程和目的。
采訪張帆的時候,張帆謙虛的說道:“我自己是一個笛子愛好者,從小就喜歡吹笛子。有時候我就在想,我們的民族樂器這么優美,音色也各有特色,為什么還是這么人去學習西洋樂器而不是民樂。長大后我明白了,這是宣傳的問題,很多人幾乎沒聽過民樂,何談喜歡呢,我就決定以后不管我的音樂還是影視劇,只要有機會,我都會展示民樂,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央媽的七點新聞和焦點訪談,直接把一起同過窗這部戲的熱度,推到了頂峰,達到了全民皆知的程度。四家買了這部戲的電視臺欣喜若狂,這部戲絕對會成為一部現象級作品。
很多沒有競爭到首播的電視臺,開始聯系小浣熊影視公司,希望能拿到這部戲的二輪播放權。
導致二輪播放權賣的價格比首輪還高的罕見局面,最后賣了六家衛視臺,每集35萬,簡直不可思議,小浣熊和京影賺翻了。
這段時間,一起同過窗YY群里,每時每刻都有人在聊天,討論市面上的熱議,這部戲的前景。幾位主要演員還沒播放,已經比拍這部戲之前火了不知道多少。
已經有劇組高價請他們去演戲了,典型的未播先火,這些劇組是在壓這些演員在戲播出后爆火。
演員們現在很期待這部戲播出后,能有多少收視率,自己能火到什么程度。
不過現在也有高興的事,讓他們興奮,電視劇還沒播出,小浣熊已經收到了電視臺的款子。按照之前的約定,把20%的收益給大家發紅包,這次發的有點大,每個人都拿到了薪酬的五倍。
這部戲讓小浣熊和京影賺了將近八千萬,之后還有一些輪次和網絡播放權的收益,綜合了一下,就按薪酬的五倍發了紅包。
一部戲讓小浣熊賺的本滿缽滿,當然電視臺賺的更多,播出時期的廣告都賣出了添加,讓其他影視公司眼饞的不行。
他們知道這是營銷的勝利,一個營銷創意,讓小浣熊、電視臺、YY微博以及京影多方盈利。還得到了官媒的表揚,讓全國百姓爭相去討論,讓人們有了民族自信。
這些影視公司,比前世早了幾年認識到網絡的重要性,知道了YY微博在影視界的影響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宣傳平臺,開始YY微博,希望能達成合作。
張揚經過張帆的提醒,也知道這個平臺的重要性,對所有的影視公司一視同仁,不做買賣熱搜的生意。也就是現在公司還沒有上市,一上市,股價能飛到天上去,沒必要賺這點小錢。
他知道微博越火,就更要嚴加看管,指定了嚴格的審查制度。并安排程序員做出更高級的算法,把一些危害國家和民族的言論加以管理。
并設置了兩條置頂熱搜,一條是關于國家大事,一條是辟謠熱搜。辟謠熱搜主要是針對那些公知的,公知發表一些公眾盲區的信息,微博這邊會有專人去查證發布到這條熱搜上。
這樣以來,公知再想蒙蔽普通人,就沒那么容易了,只會讓自己名譽掃地,最先辟謠的就是所謂的德國下水道,東瀛小學生等可笑言論。
在全民熱議民樂和民族服裝的大環境下,一起同過窗也在千呼萬喚中在四家電視臺開始播出。
當觀眾們看到這部沒有浮夸演技的校園青春時,感覺很清新,也很搞笑。演員們都穿著時髦的都市服裝,在一座環境優美的校園里演繹著普通人的校園生活。
演繹的都是一些校園瑣事,但也都是普通大學生所經歷的事情。引起了年輕人的共鳴,也讓一些低年級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希望能考上一個好的大學。
年長的人,則在里面看到自己的青蔥歲月,懷念起自己的學生生涯,自己的青春,沒有狗血的愛情,有的只是同學之間的真實感情。
播出的第二天,人們也開始討論起劇里的演員,帥氣多情的張帆,漂亮的劉施施,逗逼的申騰,美顏的馬夢雨,可愛的沈佳尼,天才的紋章、二逼的葉向明以及耿直馬清偉。
兩集電視劇,讓觀眾們抓住了他們的特點,這部劇就成功了。
收視率達到了恐怖的15%,在這個信息以及開始爆炸的年代,這個收視率已經是傲視群雄,直接超過年度第一的京華煙云一倍。
現象級的收視率,已經成為定局,人們都在討論這部戲,年長的人也開始約上自己的同學老友把酒言歡。
年輕人也三五成群的聊著劇情,喜歡劇里的誰啊之類的。
這部戲的熱播,也讓戲里的演員爆火,戲約不斷。張帆也接到了很多劇本,他大概看了一下,都是跟風之作,都給拒絕了。
一眾演員也開始分開宣傳,畢竟有四家電視臺,張帆帶著,葉向明、馬夢雨和紋章去秦省衛視和湘省衛視。
馬夢雨是她同學,只好跟著他了,而且她也只利用周末時間參加這兩個節目,結束之后還要回學校學習。
申騰則帶著王鍇、朱子煙、馬清偉、沈佳尼前往京城衛視和蘇省衛視。
劉施施在民兵葛二蛋劇組拍戲,只能抽時間選擇離的近的京城衛視這一家電視臺。
(https://www.dzxsw.cc/book/95372382/70362188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