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蟒服
紀昭雪也是個人物。見此路不通,那便再換一路。馬上調整策略道:“五郎主想必知道我娘家的腌制事。我與五郎主賭個未來如何?”
這個華自閑感興趣道:“此話怎講?”紀昭雪直白坦蕩:“我們王爺,也還有幾成把握登上大寶。我又是個沒有根基的人,如若五郎主拿我當親人,那華家便是我的娘家!
呵,野心不小!剛當上親王府寵妾,就連日后寵妃、太后的路給想好了。不止著急,還沒成算。
華自閑洗耳恭聽:“紀庶妃需要我做什么?”紀昭雪勝利在望,眼中紅光大盛:“我那不成器的兄長,自從到了京城,結交了不少狐朋狗友。我想,錦衣衛的詔獄不缺一口飯吃!
詔獄是什么地方?死在那里是一種解脫!華自閑不明白的是:“紀庶妃不應該最恨你那嫡母?怎么,柿子挑軟的捏?”
紀昭雪搖頭:“我那兄長不是人。紀家夫妻對獨生子管束甚嚴,不許他花天酒地。他本性難改,經常招我去陪酒。也就是這幾年,見兒子成才無望,紀初陽才放松了對他的管制!
華自閑的眼神太過直白。紀昭雪說明道:“他不是禽|獸,調戲幾句罷了!”那就好。但不影響紀大少的該死!
也許是同情紀昭雪的遭遇,也許是惡心紀家上下所作所為,也許是別有用心另有所圖,總之華自閑痛快答應:“那就委屈紀大少到詔獄喝茶了!”
紀昭雪不解恨道:“別急著殺了他。紀家有錢,榨干紀家的錢財,再處理掉也不遲!奔o家的家底,華自閑還真看不上:“搜刮上來的錢財一分為二,一半給辛苦的兄弟們,一半歸你。深宅大院,有銀錢傍身,才好安身立命!
紀昭雪站起身施禮:“多謝五郎主。昭雪敬五郎主一杯!比A自閑給自己倒杯酒,與紀昭雪碰杯,卻并沒有喝,而是倒在地上!巴馊诉f來的酒水吃食,不要隨意入口!
興慶侯府時,便發現紀昭雪是枚不錯的棋子。沈七雖不足為懼,可腦子不好的人容易出讓人措手不及的昏招。有人盯著她、提防她,安心。
為了讓紀昭雪安心為自己做事,華自閑沒少做準備。第一步便是派人去江西,尋訪當年的人證物證,找到紀昭雪母親的遺骨,帶回京城。紀初陽貶妻為妾,與人通|奸,證據確鑿,別說官當到頭了,功名都保不住。
第二部呢,則是尋找紀昭雪母親的娘家人。最好父母兄弟尚在,這些年依舊記掛于她。如若沒有,也沒關系?嘀鞫,真假都可。
第三部,有人上告、有人推波助瀾,將當年之事大白于天下。安亡者之魂,鎮世人之心。還紀昭雪母女正妻嫡女之位。
只可惜,在紀昭雪心中,活人的仇恨比死人的安慰要大得多。白白讓華五姑娘提前準備好的計劃泡了湯。
當然了,這也無可指摘。日子泡在苦水里,滿心的忿恨惶恐,如果不盡早發泄出來,人會瘋的!
只不過,紀昭雪將自己的把柄主動送上門,有些意想不到。這世道,不公平。男子花心風流,是笑談。如若配上一副好皮囊,還能成為一段佳話。可女子被調笑一句,可就變成了女方的不檢點。
兄長命令親妹妹陪|酒|調|笑,傳出去,紀家家風完蛋了,紀昭雪也完蛋了。人們不會在意她是一位受害者,只在意她的名節是否受損。
華自閑非常不愿意用這樣的手段,去威脅一個拼盡全力努力生活的女孩子?杉o昭雪如果真不服管教,羞愧自盡,合情合理。
過上了好日子,體會到了權利的美妙,很多事情,可就說不準了!
敬妃得封妃位后不久,李周煥便啟程回了范陽。李閣老夫妻舍不得曾孫,敬妃舍不得女婿?梢琅f擋不住李周煥的北上的腳步。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溫柔鄉是留不住的!
李周煥走后不久,天德帝發了兩道圣旨。一道是升了華寄錦的官。由從三品錦衣衛指揮使同知,便成了正三品錦衣衛指揮使。官升一級,名正言順。
自從程頤之戰亡后,錦衣衛指揮使一職,空缺至今。華寄錦異軍突起,掌管錦衣衛,成為皇帝身邊頭一號親信,官升錦衣衛指揮使,那是早晚的事。
可畢竟官差一級,名不正言不順。有人賭華寄錦何時能名正言順,也有人幸災樂禍,早晚有一天,會有人取代囂張不可一世的華寄錦。
沒想到這一天來得有些快。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至于第二道圣旨,更值得玩味了!皇帝竟然賜了蟒服,這是多大的榮耀!要知道,這可是天德一朝第二件蟒服。第一件給了重新出山的李閣老。
這份器重與信任,沒誰了!
晚膳后,華自閑賴在觀海居不走,對蟒服愛不釋手。華寄錦“嫌棄”妹妹:“真是沒見過世面的小丫頭!”
華自閑才不生氣:“之前見小寶哥穿親王冕服,器宇軒昂。我就想,哥哥穿上,一定比小寶哥強上百倍千倍!如今哥哥有了蟒服,斷不會被那些親王、郡王奪了風采!”
華寄錦寵辱不驚:“蟒服而已,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喜歡上身試一下。”這個驚喜有些突然,小姑娘不好意思了:“不好吧?”
華寄錦不在乎:“有什么不好的?等將來,哥哥給你多做幾年蟒服,換著穿!”華自閑話鋒一轉:“哥,你這又是升官又是賜服的,幫著皇帝做了多少壞事呀?”這叫什么話?華寄錦正經道:“為君分憂,這是身為臣子的本分!”
華自閑做了個干嘔的表情:“明天是大朝會,哥哥位列朝班,風頭一時無兩。我明早一定要親自送哥哥去上朝,要做第一個見到哥哥穿蟒服的人!”
華寄錦受不了小姑娘的鬧騰,轉身回內室換了蟒袍出來:“行了吧?洪先生布置的課業你還沒寫呢,還想不想睡覺了!”
華自閑拍手轉圈:“御賜的衣服也要靠人穿。哥哥豐神俊逸,無人能及!”華寄錦好笑:“你在拿我與李閣老相比?”
升官賜服高興沒幾天,又一道圣旨敲開了華家大門。華自閑跪在最后,聽了個囫圇,大體意思還是聽明白了。這是一道賜婚圣旨,將華令家指婚給了懷王府世子元易!
懷王乃是京城第一不靠譜之人。一輩子貪花享樂,除了自己痛快,心里面誰也沒有。懷王府就是一本算不明白的糊涂賬。這位懷王世子,是這本糊涂賬中最淺顯清晰易懂的一章。
話說當年,風流花心的懷王年紀老大不小,開府建衙都好幾年了,硬拖著就是不娶王妃不成家。
當時仁宗朝,有太子有太孫,這個生母位份不高的小兒子,誰也沒要求,誰也沒希望。只要不鬧得過分,隨他!
偏巧那年,懷王喬裝出游,與當地的百姓起了沖突,鬧出了任命。這下可不得了,皇帝震怒,直接將這不孝子關了起來,就差削了王位。
后來經錦衣衛查明,就是兩撥紈绔子弟為了一艘畫舫起了沖突,這才失手鬧出了人命。關鍵這事兒吧,還真不怨懷王。
天潢貴胄,誰還沒個脾氣?一伙人帶著家丁打手上來搶船,肯定不能答應!誰成想,事情鬧大了!
仁宗皇帝看不上這個兒子,更看不得外人欺負自己兒子!好在死人的不是懷王這一方,面子還沒丟盡!
仁宗皇帝一想,十七兒子這邊不定性,也不是辦法。娶個媳婦,生個孩子,總能穩重一些。
皇帝也是人,也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企圖用一個女人、一個孩之拴住一個浪子,簡直癡心妄想!
皇帝要給兒子娶妻,什么樣的姑娘娶不來?千挑萬選,選中國子監一教學博士家的女兒。這姑娘年紀也不小了,年滿二十依舊未嫁。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天下男子都是俗物,配不上她。家里人也依著她,整日詩書為伴,得空去女學當個先生,日子美哉樂哉。
皇帝選中這姑娘,也是打著教導教導自家學渣兒子的意思。壓根就沒問兩位當事人的意見,湊成一對兒怨侶。
懷王玩的,王妃看不上。王妃說話咬文嚼字、引經據典,懷王這個半文盲壓根聽不懂。夫妻很快分開居住。
王妃一想到這輩子要困在這個腌制地,那是越發的想不開,沒幾年,抑郁而終。原配王妃過世后,王妃娘家人前來討要嫁妝。
這位王妃娘家,銀錢不多,古籍字畫不少。愛女心切,陪送了不少當嫁妝。王妃臨終時給家中父兄寫信,一定要取回她的嫁妝,萬不可留在懷王府這紈绔地。
誰成想,懷王竟然暗中偷了王妃陪嫁變賣換銀錢。那老博士當場被氣得昏厥過去,大喊害了女兒,早知如此,寧可抗旨退婚,也好過今日陰陽兩隔。
皇家也是要臉面的,好在當時已經換了皇帝,懷王逃脫了被親爹打死的命運。武宗皇帝登上帝位便拍拍屁股去北方打仗了。監國的太子能拿懷王怎么辦?擦|屁|股,補窟窿唄!
原配王妃的嫁妝補齊了,懷王又一次乖乖當了新郎。這回的繼室王妃,活潑明快,是位武官家的姑娘。
倒是沒抑郁而終,夫妻兩爭吵不斷。有一次兩人在湖邊爭執,由于太過激動,雙雙落水。等下人們將兩位救上來,王妃小產見了紅。沒多久病逝了……
武宗皇帝得知此事,被氣了個半死。親自上陣抽了懷王好幾鞭子。這叫什么事?反正懷王的名聲是徹底壞了,但凡要點兒臉面的人家都不肯將女兒嫁過去。
武宗常年在外懶得管他,昭德太子作為晚輩也不好管到叔叔頭上。懷王府就這么烏七八糟的過了這些年。
沈側妃能當懷王府這個家,這些年來耀武揚威,沒少欺負懷王府中的可憐女子。除了貌美如花外,最重要一點是有錢。
懷王不事生產,偌大的懷王府全靠沈家支撐著!好在這位沈側妃頗有經營頭腦,否者沈家也養不起這么個無底洞!
(https://www.dzxsw.cc/book/94313428/3095518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